第二百九十七章 花落獨孤家

劉樹義卻不敢像老夫子這麼隨意,看到太子的目光轉移到他身上事,隨即正了正身子,沉聲說:“剩餘這三家都是功臣,由其是劉、唐兩家,是我大唐開國的元戎之臣,房玄齡又隨陛下患難與共多年,這三人都和陛下私教甚好,所以這份名單也不算什麼意外。......”

唐儉是北齊尚書左僕射唐邕之孫,隋朝戎州刺史唐鑑之子,父親唐鑑與李淵交好。唐儉爽直豪邁,不循規矩,但侍奉親人以孝聞名。他見隋朝政局漸亂,便暗地勸說李世民建立大計。

李淵曾招訪過他,唐儉說:“您長相有日角龍廷,姓氏又合乎圖讖,久系天下人望。如果外招豪傑,北連戎狄,右收燕、趙,渡河南下,佔據秦、雍之地,這就是與商湯、周武一樣的大業了。”

李世民擊破劉武周後,唐儉拜爲禮部尚書,授天策上將府長史,封莒國公,特賜免死罪一次。他在大臣中的地位特殊,是爲數不多的敢難皇帝和李淵開玩笑的大臣。

至於劉弘基,那李承乾是熟的不能再熟了,這幾年老劉幫他辦了不少的事,老劉在順天門拳打魏徵的時候還是他幫忙在皇帝那求的情的。雙方出了公務以外,逢年過節的時候,李承乾也會送一些東西到府上,畢竟是老前輩,這份尊重是不能少的。

最後一個,也是最難辦的是房玄齡,從貞觀元年自己入主東宮開始,老房對自己一直都頗爲照顧,在方方面面都維護着自己這個太子,房家的兩位公子也在六率供職。要是將來出現了什麼不可預測的事,那可就傷了大家多年的情份了。

WWW¸ TTKдN¸ ¢O

“但從實力上說,劉弘基掌握着長安的城防,唐儉掌握着天下官吏的升遷,而房玄齡則是門生衆多,這三家可謂是不分伯仲。如果非要選擇的話,臣以爲剔除夔國公府爲宜,東宮在軍方的勢力龐大,劉弘基能幫到殿下地方並不多。......”

張、劉二位幫他砍掉一半,這算是爲李承乾解決不少的麻煩,現在桌子上擺的就只有獨孤家、房家、唐家三本諜譜。不要以爲這是很好做的選擇題,最近起碼李承乾一時還下不了決心,隨即對二人揮了揮手,示意自己需要好好想想。

張玄素從來沒有見到李承乾決事如此的猶豫過,這可和他一貫的風格不符。就在老夫子行至房門的時候,轉身對正在沉思得到太子說:“殿下,當斷不斷,反受其亂,陛下不在乎你選的是哪家,他在乎的是你有沒有一顆君王一樣的心,想想當年武德皇帝是怎麼搬到大安宮的吧。”,話畢,對李承乾拱了拱手,轉身離去。

聽到老師這麼說,李承乾瞬間有了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皇帝之所以給自己這麼多諜譜就是要告訴自己,後宮的女人不僅能爲帝王誕育子嗣,還能成爲帝王政治上的助力。

要想做一個人人都擁護的帝王,那就得學會在這種事上妥協。官兒當到老房他們這個程度,各各都是老狐狸,別看他們平時在朝上忠君報國的口號喊的挺響亮,但私底下誰不是老命和家族擺在第一位。

要是沒有這次姻親關係,人家憑什麼下死力氣保你呢。君臣大義,別開玩笑了,如果真這麼想了,那不是自己太天真了,就是這個世界瘋了。

想到這裡,李承乾不由的在心中自嘲一下,到底是帝王家,什麼都不點明瞭說,即使皇帝和自己的關係已經足夠親密了,但皇帝對於他的考驗卻隨時會接踵而至。

既然明白皇帝的意思,那就直接把這三個都圈了,給皇帝陛下打個對對胡,反正他也不是真心讓自己做決定的。

再說,按照國家的典制,東宮的嬪妃是由太子妃一人、良娣二人、良媛六人、承徽十人、昭訓十六人、奉儀二十四人組成的龐大後宮體系,所以李承乾有的是位置來安排她們。......

當晚,麗政殿,當甘鄖捧着奏本說太子遴選三人,請皇帝下旨最後圈定的時候,李世民不由的發出了爽朗的笑聲,什麼叫識時務,李承乾才叫識時務。原本以爲這混小子還得磨蹭兩天,真沒想到他這麼快就想通了,真是孺子可教也。

“觀音婢,看到沒有,有些事,不逼是不行的,這可是他自己上本,這下你滿意了吧。”,話畢,接過甘鄖手中的東西就看了起來。

“陛下說的是,快看看這孩子選的是那三家?”,作爲慈母,長孫是不贊成逼迫李承乾的,可爲了皇家的體面,她也不得不同意的了皇帝的做法。

“觀音婢,你說獨孤家如何呢?”,話畢,皇帝將獨孤家的諜譜單獨的交給了長孫皇后,一臉笑意的看着自己的妻子。

對於皇帝的選擇,長孫皇后很驚異,在她的認知中,皇帝肯定更在意房、唐兩家,畢竟她們父親都是朝廷重臣,是皇帝所倚重的親信。而且對於李承乾這個太子將來的發展也十分有利,可皇帝爲什麼選擇她的,這讓長孫有些糊塗了。

“上元節的時候,臣妾見過這孩子,無論是在身段、樣貌、還是性子上,都可是說是上上之選,陛下想點她嗎?”

看着妻子沒有想明白,李世民不由的笑了笑,隨即耐心的解釋道:“這六個人在朕看來,只有獨孤家是合適的選擇,其他五家人都是子嗣昌盛之家,而且在朝爲官者多矣,不管選了哪一個,將來都規避不了外戚之禍。

而獨孤家恰恰相反,有了獨孤懷恩那事,他們已經徹底走向衰敗了,所以他們唯一的出路就是盡心的侍奉承乾,要不然,呵呵.....”

李世民沒有往下說,只是嘿嘿的笑着,可長孫明白他是什麼意思。如果獨孤家不能緊緊的抓住李承乾,那用不了三代,這個曾經左右天下局勢的家族怕是就會徹底泯然衆人。這個責任,不管是獨孤家那位老祖或者獨孤開遠都是承擔不起的。

三天後,皇帝的聖旨就傳到洛陽考城縣公的府上,詔曰:““王者建邦,設內輔之職;聖人作則,崇陰教之道。式清四海,以正二儀。

檢校右武候大將軍、右衛將軍、上開府、考城縣開國公、獨孤開遠長子之女、獨孤氏,門襲鐘鼎,訓彰禮則,器識柔順,質性幽閒,着即冊立爲太子正妃......”

第五十七章 並省官吏(4)第八百四十九章 硬氣縣令賀欽!第三百三十七章 別跟老子來這套第八百八十七章 大唐豪放姐!(三)第一百四十八章 給皇家丟臉的賤人第六百八十一章 推銷員-柳述第八百三十四章 禽獸與禽獸不如!第一百七十五章 天空飄過五個字第三百二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五百三十九章 瘋狂的太監第三百零二章 岑長倩的選擇第二百零六章 廉頗老矣 尚能飯否第三百二十九章 買豬肉的小男孩第八百八十二章 鹽山之利!第四百四十一章 感恩者-李世民第六百一十四章 新一年春圍的風頭兒第四百九十九章 誰都有第一次第八百六十三章 傷害不大,侮辱性極強!第六十六章 李恪的怨念第六百八十八章 你這老匹夫耍滑頭第九百三十六章 爛攤子!第七百五十四章 改變歷史的一刀第四百零四章 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第五百三十章 好久不見第六百九十二章 你確定他們是人嗎?第一百六十一章 和道門的交易第七百四十八章 毒士-晉先生第九百八十六章 強烈的對比!第八百五十七章 東宮版“知新錄” (一)第二百八十四章 歇斯底里的李泰第一百章 無雙國士與絕世突奸第二百一十章 瘦骨嶙峋的長孫無忌第一百八十四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五百九十四章 臨海公主的最終決斷第一章 初臨貞觀第二百四十一章 龍有逆鱗,觸之必死第一百零三章 最後一戰(1)第八百四十一章 行,上眼藥來了吧!第一百章 無雙國士與絕世突奸第三百零一章 布衣傲王侯者第六十七章 岷州之戰(1)第四百章 校場記事第一百零二章 征服天絕之路第九百四十七長孫之殤!第六百五十一章 希望在田野上第二十五章 王家的投資第八十章 大唐需要水師(2)第三百四十七章 爺的錢可不好拿第七百一十五章 新辦法,新作風第三百四十七章 爺的錢可不好拿第十八章 利州之戰第七百一十六章 真神計劃 (一)第九百五十四章 這法場劫了也沒用!第十三章 吃人嘴短第四百零八章 知錯能改的皇帝第五百一十一章 小兄弟,這世上最不可靠的就是人心第五百一十八章 再聰明也不如我兒子第六十一章 新造紙術帶來的影響(3)第四百零七章 禽獸不如啊第四百五十二章 在大唐也是有城管的第一百六十三章 截殺第一百二十五章 當官也不容易啊第三百八十二章 說話不算話的李世民第六百七十八章 找老房的真正目的第九百二十七章 你是個發明家嘛!第九百三十八章 倆小老頭的算計!第九百五十七章 盡歸於唐!第四百六十九章 湯泉遊獵第七百七十九章 這屁話到底是誰說的!第七十四章 岷州終戰(1)第九百一十七章 刑部大堂的鬧劇!(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朕要把那些毒婦都敢出去第七百二十七章 醉打金枝(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爺今兒賞你倆嘴巴第七十四章 岷州終戰(1)第四章 朝堂爭鋒(1)第九百六十七章 作妖的李二!第五百七十六章 繼續唱、繼續跳第三十二章 不服氣,也有招(1)第八百八十一章 好酒、爛肉!第二百二十六章 關鍵的時候掉鏈子第六百八十四章 洛陽宮級別最高的保安第二百九十六章 催婚進行時第九百五十二章 喜訊連連!第二百七十章 貞觀朝第一孝子第一百七十六章 長孫皇后出的難題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世民的花邊新聞第六百九十九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小都得哄第九百七十一章 你是不是想學司馬懿?第三百九十六章 愛卿,你得多讀讀書啊第九十一章 爭糧打井(1)第五百二十二章 算盤不要打的太精第八百八十章 雌兔眼迷離!第三百零八章 女人嘴,騙人的鬼第四百七十二章 賤人和敗類第六百四十五章 忘恩負義的魏徵第五十六章 並省官吏(3)第四百三十三章 丟人特麼丟大了第二十一章 麗正殿敘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