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讓法律有尊嚴

長安太極宮承慶殿

“對於太子的奏摺中的司法一部你們都說說,此事應該如何啊”,李世民看着房玄齡等人問道。

“陛下,老臣有話要說”,魏徵站了起來:“臣以爲太子之有理,要是人人都能遵紀守法那再好不過了,可現實呢,人都有好惡,難免就有心人就會投其所好,

前隋文帝的時候,國力強盛,官員的俸祿也比我朝豐厚,可那就沒有貪官了,要是朝廷能建立這樣一個部門,對於官員也是很好的約束。”

岑文本:“陛下,這樣會不會讓官員們都認爲朝廷信不過他們呢,這些官員大多是跟着武德皇帝和陛下多年,日子過得苦,如果這樣做的話,是不是會讓他們寒心呢”

“岑大人,平日做虧心事,夜半不怕鬼敲門,他們要是自己做的直就不怕別人監督吧”長孫無忌站出來反駁岑文本,岑文本是士林的領袖,他當然認爲這是對士子的侮辱,有背聖人的教化。

房玄齡看二人馬上就要掐起來了,於是站出來打個圓場:“陛下,臣以爲魏大人和長孫大人所說,岑大人所議,都有道理,但成立如此龐大的部門,但大量的任用不得志和寒門子弟會不會激化雙方的矛盾呢,這會不會影響朝廷的穩定呢。”

“咳咳...咳咳....玄齡說的對,如果因爲此事影響到朝廷的北伐大計,那就得不償失了。不過,若能成功,那我朝吏治必定超過歷來的所有朝代,這是一把雙刃劍,臣請陛下三思。”

聽了衆人建議,李世民把目光移向李承乾:“太子,你說說吧。”

聽到問道自己,李承乾趕緊放下手中的茶盞,清了清嗓子,理了下頭緒:“父皇,各位大人,道德並不能讓人人向善,但法律可以讓人人遵守。三國兩晉以來,國力的衰弱,胡虜欺凌。

國力衰弱的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官員不能保持本心,實心用事,他們以百姓爲魚肉,只顧着自己一家。嘴裡張口閉口忠君愛民,一旦朝廷有事,有幾個可以爲國犧牲呢。”

“是,這樣做可能讓一部分人心裡不痛快,可我們不得不做,因爲有效的懲治貪腐,能讓朝廷失去一部分官員心,但能讓朝廷得到百姓的擁戴,自古以來,都知道得民心者得天下,

可如何讓百姓長久的支持朝廷呢,那就是選用那些能爲百姓做事,願意爲百姓做事的人,就是要通過吏部的考覈和法律的監督,來保證所用官員的品質。”

“遠的不說,就說近的前任華州的刺史還有龐相壽,承乾相信他們在上任之初,都是想爲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可權利和金錢讓他們迷失了,最後身死國法,這樣的教訓不夠嗎。

各位大人都是爲人長輩的,如果你們的子侄因爲監督制度不健全,走上邪路那諸位應該怎麼做呢,大義滅親是對的,可既然有辦法大大降低貪腐機慮,那爲什麼不去做呢。”

李承乾的話讓衆人陷入了沉思,是,從心說李承乾說的有一定的道理,都是爲人父母的,要是自己家的孩子走上龐相壽那條路,那怎麼收場呢,雖說讓人監督會感到很沒面子,但那總比掉腦袋強吧。

再說當官也不是爲了貪污不是,只要不觸犯國法,那麼這部門對官員的影響也不會太大。

岑文本:“殿下,自古清官多酷吏,漢時張湯就是很好的例子,臣以爲還是應該考慮下再說”。

岑文本的話李承乾早在提出這個想法的時候就考慮過了,相互制衡纔是王道。

李承乾:“對於貪腐的問題,要由刑部,大理寺,御史臺,廉政部四方共從操作,互相制衡,互相監督,用來保證所有的案件都用公平,公正的態度去處理。廉政部是不可能一手遮天的。”

“看來議的差不多了,既然如此就散了吧,過幾日大朝再議,玄齡,克明留下。”,“諾,臣等遵旨。”

李世民讓人給房玄齡二人上茶,二人拱手謝過後,等待着皇帝的訓示。

“這件事朕希望你們支持太子,這件事有利也有弊,不過可以趁着這次機會,消減一部分官員,爲將來的並省官員做個鋪墊”。

房玄齡:“陛下,這麼做不是把太子殿下推到前面去了嘛,這對殿下是不是有些不公平啊”。

李世民笑了笑:“他當的了這個太子就能頂得住這樣的壓力,再說你還是小看那小子了,克明你說呢”。

杜如晦喝了一口茶,壓了咳嗽說道:“陛下說的是,太子的東宮六率可不容小覷,太子殿下可謂深得軍心,再加上軍工區和工業區,又增加了勳貴和百姓收入,也會給殿下提供不小的助力。”,“再加上咱們這幾個老骨頭,問題應該不大。”

東宮李承乾書房

長孫無忌:“殿下,成立廉政部是可以建,但力度一定要把握好,不然必然震動儲位啊。”

李承乾一臉嚴肅看着長孫無忌:“舅舅,承乾之所以要這麼做就是讓所有的人都知道法律是有尊嚴的,依法治國一定要深入人心。讓官員帶遵紀守法,一心爲公。讓受到壓迫的百姓有地方說理。

都說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可誰做到了,我們就是要做到。就是要讓禮法並施,讓貞觀一朝在歷史上,留下濃厚的一筆,讓這個國家更加興旺昌盛。”

李承乾的話讓長孫無忌找不到反駁的理由,但他是擔心因爲這樣的事,有心人會攻擊李承乾存心不良,任用酷吏,殘害忠良,致使國本動搖,那樣的話就是李世民也不得不放棄他。

長孫無忌的擔憂李承乾看在眼裡,笑着對長孫無忌說:“自武德皇帝起兵晉陽,爲了籠絡人心,任用了大量的前隋官吏和士紳,這些人裡良莠不等,其中不乏貪官污吏,武德皇帝雖知弊,

長孫無忌想了想,做事嘛,都是有風險的,吃飯還有噎死的呢,看樣子皇帝是支持太子的做法的,想到這裡他也就不擔心了。

“好,殿下如此考量,那臣就只有鼎力支持了。”,“有舅舅相助必定萬無一失,最近東宮廚子新做的炒菜頗爲不錯,舅舅今日就留下來嚐嚐。”

“呵呵,那老臣就卻之不恭了,誰不知道東宮吃食可是長安的一絕啊。”

第九百三十六章 爛攤子!第七百五十五章 詭異的勝利與勒石燕然第六百一十七章 硬氣異常的史仁基第九百八十七章牙咬崩了!第五百二十一章 底線再次刷新的程咬金第八百六十五章 呦呵,綁了個爹回來?(二)第六百九十一章 人是種奇怪的動物第二百三十一章 虛懷若谷的李承乾第七百六十四章 沒完沒了第三十五章 出使風雲(1)第五百六十二章 歡聲笑語中的人心第五百七十一章 竇寬受賄第五百九十八章 臭顯擺的李世民第六章 承慶殿定策第四百七十章 難以降服的畜生第九章 華州之亂 (3)第二百零五章 麗政殿裡的小嘴巴第五百三十章 好久不見第六百一十一章 魏徵vs竇寬(二)第一百七十章 囂張的岑文本第四十三章 囂張的孫少爺第七百五十五章 詭異的勝利與勒石燕然第八百八十五章 大唐豪放姐!(一)第三十九章 李恪的春天第八百零七章 《帝範》第六百零六章 我說你是咋想的第四百四十五章 縱有麒麟子,難敵化骨龍第二十九章 讓法律有尊嚴第七百八十七章 兩個精力旺盛的超級賽亞人第五百七十一章 竇寬受賄第五百五十章 陛下,還記得您表叔嗎?第六百五十九章 小魚乖乖第六百八十三章 應天門兵權第四十九章 李承乾造反了?(1)第八百五十六章 麟德殿的笑聲!第四十二章 初見長孫悅第八百六十三章 傷害不大,侮辱性極強!第九百八十四章老子就不上套!第六百一十四章 新一年春圍的風頭兒第一百四十九章 血洗公主府第九百六十八章 又弄出一個意外第九百二十四章 今生父子,前世冤家!第八百二十章 就是袍子的問題!第四百三十二章 瞅你那點出息第二百零三章 千刀萬剮第一人第三百二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三百八十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第八百零二章 老臣受教了!第三百五十六章 賢后風範的獨孤妙音第五百五十九章 夜半報喪第五百五十二章 你愛的不是李家第三百三十八章 活閻王長孫衝第一百八十三章 老子就打你了第六百一十章 魏徵vs竇寬(一)第九十六章 祭天求雨第六百五十一章 希望在田野上第七百三十一章 狗起秧子了!第四百五十四章 武照第四百三十六章 單道真第四百一十八章 孤給你派個新活兒第三百一十九章 政治低能不說,情商也不高第九百七十六章 病秧子,你不中用!第三百五十三章 是男人就應該對自己狠一點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泰掃黃第九百四十七長孫之殤!第八百八十一章 好酒、爛肉!第六百二十五章 從何處而來?第九百一十四章 明德殿的沉寂!第八百三十九章 一個人,一個活法!第九百三十九章 破壞“氣氛”的房遺愛!第七百五十九章 撲朔迷離第七百九十八章 不對,全都不對!第九百二十七章 你是個發明家嘛!第八十六章 真有排面啊第九十七章 戰事初開 先失要地第四十三章 囂張的孫少爺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五百一十三章 臣這禮比鄭家重!第二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可不能忘恩負義啊第二百四十八章 這枕頭送的太及時了吧第五百八十二章 父與子,不同也第一百三十四章 他就是個壞種啊第三十五章 出使風雲(1)第五十七章 並省官吏(4)第九十九章 血戰惡陽嶺第三百六十七章 吃點核桃補補腦吧第五百一十六章 鄭觀音第九百七十五章 再說一遍,這是私事!第九百七十五章 再說一遍,這是私事!第八百四十七章 莽夫嗎?第三百三十八章 活閻王長孫衝第九百三十六章 爛攤子!第七百九十章 現世報!第五百九十四章 臨海公主的最終決斷第五百二十七章 要是孤咽不下這口氣呢第七百三十一章 狗起秧子了!第七百一十章 都是情債惹的禍第八百四十六章 賞了一個大耳貼子!第九百一十四章 明德殿的沉寂!第三百六十二章 給臉不要臉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