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明犯大唐天威者,雖遠必誅

看到李承乾發了這麼大的火,杜如晦也只能勸慰道:“殿下,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大軍每日的消耗是個天文數字,現在又趕上了發水這檔子事,所以你要體諒陛下的難處。”

李世民不擔心李靖和侯君集他們幾個人會抗旨,唯一擔心的就是他這個一打仗就紅眼的兒子,所以就得派遣一位重臣前來,思來想去後才決定派杜如晦來,他是真怕李承乾給他來個將在外君名有所不受。

“而且這次西征不僅殲滅了吐谷渾軍的主力,更是爲我大唐經略西域掃平了道路。剛纔入營的時候老臣還聽說你們斬殺伏允,並俘虜大量的王室成員,這可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同時也爲我們的談判提供了重要的籌碼。”

特麼的,這還真是天不亡他慕容一家,老子這次死傷這麼弟兄,最後反而成全了他的王位,爲他作了嫁衣,這可真是特麼的窩囊啊。

於是,狠狠多幾下腳後李承乾咬着牙給杜如晦回了一句:“遵旨行事,停戰談判。”

看到太子咬牙切齒的樣子,李靖能理解他,像這樣的事他這輩子見的多了,要是像李承乾氣性這麼大早就氣死不是。

於是上前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安慰道:“殿下,來日方長,你將來的路還很長,這些殘匪早晚都會折在你的兵鋒之下,何必計較一時的長短呢。”

李靖是看出來,這位太子別看年紀不大,但身上的那股開疆拓土的雄心可一點都不比他老子小,所以也就沒必要着什麼急,什麼時候處理了國內的麻煩再打回來也就是了。

李靖說完以後,侯君集也接了一句:“就是,殿下,大將軍說的對,咱們回去暫作休整,再打回來也就是了。”

看到大夥都這麼說,李承乾也不好在矯情什麼,長長的嘆了口氣後隨即言道:“那咱們是不是一起討論怎麼和吐谷渾談判一事。”......

唐軍的中軍大帳,新任的吐谷渾大相慕容安和一早就作爲唐軍俘虜的慕容堪被慕容順指定爲談判大使,雙方就國境線的劃定、俘虜交換上、戰爭賠償的問題上沒有一項是能談得攏的。

“杜相,您看着能不能再少一點,一名王室成員三千貫,你們可抓了二百多人。還有那麼俘虜,將領千貫,士兵一貫,這和打劫有什麼卻別啊!

再說據本相所知貴軍在佔領等地大肆的掠奪部落的牛羊馬匹,甚至連伏俟城你們都沒有放過。大吐谷渾國庫三百年的積蓄都讓你們都搜刮的一乾二淨了,我國還去那裡找那麼多麼錢去陪給你們?”

慕容安儘量用平靜的語氣說着,他實在是難以想象這些平時處處謙和的唐人,今天爲什麼變的和波斯商人一樣錙銖必較了,他們的孔孟之道不是這麼講的啊。

“慕容大相,本相要提醒你,自我朝立國以後是貴國屢次三番驃掠我朝邊境,就比如說武德四年和貞觀三年所以說這場戰事就是你們挑起來的,我們大唐纔是真正的受害者好不好。”

“還有你說那些掠奪佔領地的民財完全是無稽之談,我唐軍向來紀律嚴明於百姓之間那是秋毫無犯,所以這些事肯定都是你們的散兵遊勇所爲。不說這是貴國軍隊的一貫傳統,你們那些士卒見大勢已去,搶掠些民財度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嘛。”

杜如晦是罵人不帶髒字,明裡暗裡擠兌着對面的兩位,說他們國家的軍隊都是土匪一樣的傢伙,而且還有理有據的來證明自己的話正確性。

都說是打人不打臉說話不揭短,可杜如晦偏偏是既打人還打臉,噎的慕容安除了“你”這一個字外什麼也說不出。

用李承乾的話說這就是勝利者的權利,勝利者不需要做出那麼的解釋,他們有權利把所有的鍋都甩給失敗者。

“杜相不虧上國宰輔,巧舌如簧這四個字用在閣下身上那真是再合適不過的了。不過貴國在土地上的要求是不是有些不恰當。

這裡的土地本來就十分貧瘠,三分之一的國土已經是做了最大的讓步了,可你們卻提出要一半。你們不是大唐不是一向與仁義著稱嗎?這麼做不是把那些貧苦的牧民逼死嗎?”

慕容堪說的非常沒有禮貌,不過杜如晦聽後也只是微微一笑,在戰場上打不過,還不讓人家快活快活下嘴了,所以也並沒有和他過多計較。

隨即抿了一口熱茶之後,沉聲言道:“慕容將軍,你是個軍人,應該知道戰敗是什麼後果,我大唐是戰勝國,有權利,也有能力提出一切我們認爲合理的條件。

如果你們不能做主的話,可以讓貴國的新國主來,我大唐保證他在雙方和談時的安全事宜。

並保證不管結果是什麼,一定完好無損、毫髮不傷的給你們送回去。怎麼樣?這樣能顯示我們禮儀之邦的誠意了吧。”

沉思了片刻之後,慕容堪盯着杜如晦說道:“本帥久慕中原文化,聽說貴國曆史上有個趙氏孤兒的典故,不知道大唐怕不怕呢。仗你們贏了,我們自然要照你們說的做。不過,貴國如此對待鄰國不怕有一天舉世皆敵嗎?”

呵呵呵......,“這就不勞將軍多慮了,我唐軍中大小將校皆爲四海英豪,士卒兒郎皆爲九州豪傑,自然不畏懼任何國家的挑戰,東突厥就是最好的例證。好了,既然將軍同意,那本相就針對貴國賠款做出了這樣的方案。”

“不管是王室的成員還是普通的士卒一律讓貴國以牛羊,馬匹的作爲交換單位,交付一批物資,放還一部分俘虜,三到五年之內全部付清。當然他們在我大唐的消耗的糧食也是要找你對兌現的,另外割讓土地的內的吐谷渾百姓劃歸大唐。”

“但伏俟城必須還給我們!”,這是慕容安最後最低的底線了,如果不能要回自己的國都,那這一切就都沒有意思了。

“可以,簽訂國書之後我們就是友好鄰邦了,你們可以隨時派人接管伏俟城。還有聽替本宮給慕容順捎句話:明犯大唐天威者,雖遠必誅。”,話畢就起身出了大帳,畢竟簽訂盟約這些小事還是不用他這位太子親自管着的。

Www✿ TTKΛN✿ ¢O

第三百一十四章 趙節,貧道日你大爺第八百三十二章 行了,你也下去涼快下!第四百六十七章 世襲刺史制度第六百三十三章 最不願看到的背叛!第七百三十四章 又起波瀾第三百零二章 岑長倩的選擇第九十六章 祭天求雨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一樣的老子,不一樣的兒子第三百三十二章 倭國使團的要求第四百八十七章 這麼小就會看花姑娘了?第六百三十二章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第五百四十五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二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可不能忘恩負義啊第八百九十九章 驃騎營(一)第八百四十八章 當面砍,別客氣!第九百五十七章 盡歸於唐!第二百八十三章 兒臣賭他們的腦袋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也聽牆角第二百七十一章 來,美人給朕笑一個第五百四十二章 朱門酒肉臭第三百七十五章 唾沫星子滿天飛第四百零九章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第五百一十三章 臣這禮比鄭家重!第五百八十八章 紫宸殿覲見第八百四十九章 硬氣縣令賀欽!第十二章 酒鬼長孫無忌第六百零六章 我說你是咋想的第七百二十五章 塑料姐妹情第一百三十七章 李佑的新生第五十二章 奇葩鄭善果第二百六十四章 老李綱後悔了第四百零九章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第二百一十六章 庫山之戰(1)第八百七十五章 黃臉漢子也不傻!第二百八十章 有個故事叫侍郎是狗第五十五章 並省官吏(2)第二百七十二章 魏徵的棒子和大棗第三十五章 出使風雲(1)第二百六十一章 喋血鴻臚寺第八百二十章 就是袍子的問題!第九百六十八章 又弄出一個意外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好,兔爺兒第七十三章 岷州之戰(7)第一百五十四章 千金買骨的李世民 (1)第一百五十八章 沒人敢接的殺人案第四百一十六章 祿東贊 (1)第一百三十二章 鄭家有女名麗婉第二百八十章 有個故事叫侍郎是狗第三百零六章 大唐的工匠精神第二百七十四章 家父裴仁基、家父就叫裴仁基第九百零一章 老子要當兵!第九百二十五章 草包將軍冒頭了!第五百六十一章 麟德殿中的啼哭-中山王李象第八百六十五章 呦呵,綁了個爹回來?(二)第五百八十七章 杜如晦的難處第四百一十四章 收受賄賂的李世民第三百三十九章 風這麼大,你不怕閃着舌頭嗎?第四百七十五章 君臣閒話第三百五十四章 最毒婦人心第五章 朝堂爭鋒(2)第九十九章 血戰惡陽嶺第七百二十八章 陵園中的對話第四百七十一章 美女和野獸第六百零三章 人心啊,放着放着就臭了第二百五十六章 爺今兒就想在這耍耍第五百九十六章 遂安夫人第一百六十五章 君有情 臣有義第一百二十五章 當官也不容易啊第七百零七章 老好人不是那麼好當的第四百七十九章 承慶殿駁論(2)第一百零六章 長安城瀰漫的陰謀(1)第六十章 新造紙術帶來的影響(2)第四百二十五章 打死你個龜孫第三百六十一章 咋地,你特麼還想開直播啊!第九百八十五章晉王府第五百九十五章 刑部,不行第二百八十六章 朕要把那些毒婦都敢出去第六百九十三章 地頭蛇的作用第三百零七章 不省心的家事,不省心的人第五百零四章 錦衣還鄉第一百六十五章 君有情 臣有義第四百五十六章 有些話是不能當真的第六百二十六章 南陽舊事第十章 新華州刺史第五十一章 李承乾造反了?(3)第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麼還沒餓死啊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唐官場降職記第五百二十六章 明德殿裡的大耳刮子第四百四十一章 感恩者-李世民第二百九十六章 催婚進行時第五十九章 新造紙術帶來的影響(1)第四百九十二章 擼胳膊、挽袖子第六百三十九章 一個都跑不了第九百一十二章 罪魁禍首是你們!第三百四十六章 真有人敢在太歲頭上動土第二百二十二章 庫山終戰第一百七十章 囂張的岑文本第八百一十二章 “道門”由來的真相!第一百一十一章 天下英雄進入吾彀中矣 (2)第九十二章 爭糧打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