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和道門的交易

翠華山上雪花飛揚,就蒼文書院門前,老李綱拄着柺棍站在正氣碑前,精神奕奕的訓示着侍立在階下的三百餘名學子。

人數是不多,可李承乾卻是十分滿意,這些人雖然出身不同,貧富不一,但勝在年少而且多少都有些底子,假以時日前途不可限量。

“殿下,這人是不是有些少了。”,長孫無忌對於山下的人數如此至少甚爲不滿。再他看來,這就是不買李承乾這位儲君的面子,真不知道那些勳貴生了那麼多孩子都想把他們送到那裡去。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勳貴都那麼不識擡舉,下面這些學子中也有不少人的家裡都是和東宮交好的。

“舅舅,別急,等將來這“酒”窖藏的時間長了,自己也就有客上門了。”

人各有志這是勉強不了,尤其是這種關乎子嗣前程的大事自然是馬虎不得的。

“鄭家的事想必殿下是知道了,這裡面可是透着邪啊,同時陛下最近也頻頻的召見魏王。這裡要是沒什麼大事兒,殿下還是宜早返回長安纔是。”

其實長孫無忌今天可不僅僅是來參加書院的開學典禮的,李承乾不在長安這一個月,長安城裡暗流涌動,怪事是一件接着一件。

而向來敏感的長孫無忌總是有一種不好的感覺,再說這位太子爺也真是野慣了,不再宮裡幫着陛下處理國事,倒是在這長住不走了,就不怕有些人趁機奪位嗎?

看看人家李泰,不過是幫着皇帝處理了幾件小事,就在朝中抖了起來。

自己馬上就要北上和張玄素去匯合,去協調綏州等地南遷百姓的土地分配問題,這長安城裡要是沒人看着他可放心。

“恩,舅舅的意思本宮明白,不過恐怕還要等上一些時日。這一來是書院剛剛開學,本宮還要把把關,二來李淳風答應給的人應該快到了,到時候再回宮也不遲。”

“殿下等的是何人呢?”,能讓李承乾等的人肯定不是簡單的人物,可李淳風手下都是些煉丹和驅邪的道士,他們能做什麼呢?

瞭解李承乾的人都知道,他可是從來不信神佛的。

不過李承乾並沒有回答他的話,而是帶着長孫無忌來到了南山頭的教員區,在那裡他有一間單獨的書房。

“母后這些年來頻頻生產又患有氣疾,這精神可是比不了以往了。尤其是在本宮北征期間更是心力交瘁。”

話間李承乾又提起爐邊的水壺,倒了兩杯滾燙的熱水。這麼冷的天,不喝幾口熱水暖暖身子怎麼行。

“所以就和李淳風做了小小個交易,孫思邈這個名字,舅舅一定聽說過吧。”

我去,竟然是他,這個老道士早在前朝時就是名揚天下的醫者,出入皇宮也是家常便飯,長孫無忌就是再無知還能不知道他。

“殿下,這代價怕是不小吧?”,同朝爲官這麼多年,李淳風是什麼德行他還是瞭解的,能讓他放手這麼個醫道高手,所付出的代價絕不是李承乾輕描淡寫那麼簡單。

“本宮用手裡的泥金寫本太上洞玄靈寶三元品誡功德輕重經中冊和下冊,又加上了三千度牒,讓他們在漠北草原傳教換來的,雖然代價很大,但還是值得的,不是嗎?”

“嘶!”聽了李承乾的回答長孫無忌倒吸了一口涼氣,太子爺真是好大的手筆啊。

不說北地傳教之事在皇帝那有多難辦,單憑這兩冊書,就可以讓道家徹底的倒向東宮,這是多大的砝碼啊。

依長孫無忌對皇帝的瞭解,要是換成是他,肯定不會就這麼輕易的交換的。

像道家偌大個宗教,千年以來統治着這片土地上的一半以上人口的精神世界,攪弄風雲、呼風喚雨對他們來說還是輕而易舉的。

在人們眼中,道家的經典只有老子的道德經。其實不然,還有兩本是太上太玄女青三元品誡拔罪妙經和太上洞玄靈寶三元品誡功德輕重經,只不過這兩本書一直被道家視爲不傳之秘,很少有人知道罷了。

尤其是太上洞玄靈寶三元品誡功德輕重經,傳聞此經乃神仙太玄女青傳述元始天尊法旨,經文分上元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三篇,分別列舉三元宮府及其神君仙官之名稱。

宣稱天地水三官及其部下功曹仙官,分別於每年三元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考較人間功過,以定生死罪福。世人若於三元八節日誦此經,自可消災除罪,得福長壽。

聽說這兩冊書在五胡亂華是中遺失了,現在讓李淳風這麼輕易的弄到手,還真是便宜了他。

“想來娘娘還不知道你花了這麼大的本錢吧!”,長孫無忌一臉笑吟吟的看着自己的外甥,這樣的孩子誰不喜歡呢,相比之下自己家那兔崽子們就相形見絀了。

“說那麼多幹嘛,你還不知道她嘛!心思重,知道多了難免圖廢精神。”,他和小胖子雖然是一母同胞,但兩個人卻截然不同。

李泰總是喜歡在人前顯示自己的尊禮任孝,綵衣娛親,而李承乾則是能不說就不說。當然這也是長孫獨愛李承乾的原因,不能讓老實人總吃虧吧。......

雖然辦公區和學堂裡的距離比較遠,但李承乾二人還能隱約的聽道郎朗的讀書聲。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下則爲河嶽,上則爲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

爲嚴將軍頭,爲嵇侍中血。

爲張睢陽齒,爲顏常山舌。

或爲遼東帽,清操厲冰雪。

或爲出師表,鬼神泣壯烈。

……或爲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嗟哉沮洳場,爲我安樂國。

第七百九十九章 你沒聽錯,就是造反!第九百六十六章 你放心上路!第九百五十七章 盡歸於唐!第二百三十一章 虛懷若谷的李承乾第八百三十一章 馬車內的交易!第四十二章 初見長孫悅第二十三章 大唐版舌戰羣儒第八百七十三章 靚麗的風景線!第二百四十三章 都是好色惹的禍第一百三十三章 進退維谷的李績第四百三十八章 母妃說不讓我吃你的東西第八百三十章 有些女人是碰不得的!第九百八十五章晉王府第五百七十五章 頗思蜀否?第四百一十三章 鄠縣農場的小老頭第三百六十七章 吃點核桃補補腦吧第九十五章 倒黴的荊王第四百七十八章 承慶殿駁論(1)第五百六十三章 強心針第五百四十一章 事情原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第九百八十八章你敗了!第七百六十九章 咱們可是親兄弟!第四十三章 囂張的孫少爺第二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六百零七章 “妥”善處置第二百六十四章 老李綱後悔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長安城的大搜捕第二十二章 胡人犯邊第七百四十三章 有一個智者曾這樣說過!第二百三十二章 歷史第一個房地產商第四百九十四章 豔名一夜蓋長安第八百七十章 你去把兵權奪回來!第七百八十章 小題大做第三百二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二百八十二章 長生不老藥的配方第一百三十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第七百三十九章 晉陽風暴(二)第一百五十章 瘋魔的竇奉節第八百八十九章 答應的非常痛快!第五百五十章 陛下,還記得您表叔嗎?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戰東谷口第三百一十九章 政治低能不說,情商也不高第八百零六章 老冤家,新思路!第六百四十一章 結束代表着新的開始第七百六十四章 沒完沒了第七百一十三章 小風變大風了第九百四十八章 碾死那些混賬!第八百二十四章 臣不能白拿殿下的東西!第七百四十章 晉陽風暴(三)第五百一十七章 爹和兒子一樣不好說話第六百二十六章 南陽舊事第七百四十七章 瘟疫阻路第七百零四章 你們爺倆商量好了?第二百七十六章 你是誰家養的狗第四百九十五章 添磚加瓦第六百六十三章 錢太多了,膨脹了?第五百八十章 反轉第四百零九章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第八百一十二章 “道門”由來的真相!第八百九十七章 禍兮福所兮!(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長安城的大搜捕第九百六十四章 凌煙閣 (一)第四百八十一章 哎呀我去,你這是打誰臉呢?第七百二十章 真神計劃之刺王殺駕第五百章 你到底是誰家的丫頭?第三百三十五章 罵盡天下的皇甫德第二百九十七章 花落獨孤家第一百三十八章 長孫皇后是菩薩第八百三十三章 不能白送上門!第七百九十九章 你沒聽錯,就是造反!第七百八十章 小題大做第九百五十章 全力向西!第四百一十四章 收受賄賂的李世民第七百二十二章 既要打的好,也要打的巧第八百一十九章 是胖折,還是砸折?第四百五十一章 程家雙“虎”第三百六十六章 放屁砸腳後跟的裴律師第一百一十三章 到處都鬧幺蛾子(2)第六百零九章 帝幸鄠縣第七百一十章 都是情債惹的禍第九百八十一章 腐儒之見!第一百零七章 長安城瀰漫的陰謀(2)第七百九十一章 菩提大陣第七百九十三章 長孫家也有蠢貨!第二百零九章 吃誰的飯就得知道向着誰第八百六十二章 婚姻革命!第一百章 無雙國士與絕世突奸第一百零一章 大隋公主的末日第七百七十三章 此宴會,非彼宴第九百八十一章 腐儒之見!第九百二十五章 草包將軍冒頭了!第七百九十二章 長孫家的另一個外甥!第六百三十六章 上官儀攤事了!第八百一十三章 你對得起你爹嗎?第七百六十二章 追本溯源第九百九十章兄弟和睦!第二百一十四章 戰前會議第二百六十章 你只有當狗的資格第六十五 章 還有爺們嗎(2)第九百七十三章 “外賣員”惹得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