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五章 大敗之後

皇帝親征,大軍行止由皇帝一人而決。

所以牛進達哪怕窩了一肚子的惡氣,也必須先向李世民稟奏後,才能指揮大軍攻城。

六千餘守軍的大行城,守將出了昏招,派出三千守軍意圖偷襲唐軍前鋒,結果被牛進達率部全殲,大行城內只剩下三千多守軍,攻破這座城池並不難。

牛進達的請求被快速傳遞到中軍帥帳,很快李世民便回了旨意,允許牛進達率部攻城,旨意後面又補了一句,攻破城池後,允全軍將士屠城三日。

大行城是座小城,守軍六千餘,百姓人丁只有數萬,幾萬人的小城若被唐軍連屠三日,恐怕到時候城內連條狗都不剩,說是“屠城三日”,實際上李世民的意思根本就是讓這座城池雞犬不留。

靺鞨部落的背叛和突襲,唐軍不知損失了多少將士和糧草,已令李世民出離憤怒了,所以纔會下這道雞犬不留的命令。

牛進達也憤怒,對李世民的軍令毫不猶豫地執行,一聲令下後,兩萬大軍剛吞掉出城偷襲的三千敵軍,馬上便扛起了雲梯,山崩海嘯般向大行城牆衝去。

兩萬將士裹挾着被突襲後的怒氣,向大行城展開了猛烈的攻擊。

這一次的城池攻守之戰尤爲激烈,唐軍將士悍不畏死前赴後繼,而大行城的守軍似乎也明白一旦唐軍破城後,全城軍民將會是怎樣的下場,守城時也是奮不顧生,雙方在城頭陷入激烈的拉鋸戰,往往唐軍府兵剛剛從雲梯攀上城頭,守軍便一窩蜂衝去,拼了命將唐軍擊殺,甚至抱着同歸於盡的念頭抱住唐軍一同栽下城頭。

攻城之戰剛開始便陷入白熱化的激烈狀態,牛進達眯眼看着城頭的戰況,忽然扭頭望向身旁的傳令官。

“中軍後方戰勢如何?那股突襲咱們的雜碎可被殲滅?”

傳令官道:“突襲的敵軍共計四萬人左右,其中被我軍殲滅了一萬餘,剩下的三萬人馬已撤退,陛下和幾位將軍正在安頓將士。”

牛進達點點頭:“好個雜碎,有膽子叛我大唐,此事過後,終歸有個下場的,……去中軍向陛下稟奏,請陛下調撥一些投雷手過來,攻城的火候差不多了,大行城即將被我軍拿下。”

傳令官匆匆而去。

一炷香時辰後,一千投雷手趕來。

靺鞨騎兵偷襲後軍時,整個大營全亂了,投雷手也在混亂中各自分散,直到靺鞨騎兵撤退,李世民和李績等人整頓全軍,下令全軍各自歸建,被打散的投雷手這才匯聚一處,重新形成建制。

當牛進達看到一千餘整齊列隊的投雷手時,目光裡更多了幾分篤定,對這座大行城,牛進達今日誌在必得。

簡單一道命令,投雷手們一聲不吭地朝城牆飛奔而去。

城牆下方的護城河早被唐軍將士用土袋填平了,投雷手跨過溼軟的土地,列於城牆下,任由城牆上氣急敗壞的守軍不停將箭矢射到他們身上,因爲投雷手身上穿着厚重的板甲,箭矢對他們幾乎毫無作用,而大行城只是一座小城,守軍並沒有太厲害的諸如拋石機之類的守城武器,他們能做到的最大傷害便只有弓箭了。

鼓聲驟然變得急促,一千餘顆冒着青煙的震天雷密密麻麻扔上城頭,仍是熟悉的一陣轟隆爆炸聲,城頭的馬道上頓時被炸得千瘡百孔,殘肢遍地。

第二輪冒着青煙的震天雷飛上城頭時,下面的唐軍將士已搭好雲梯,朝城頭攀爬,這一次再沒有任何敵人敢冒頭守城了,唐軍很順利地爬上了城頭,當驚恐的守軍發現城頭再聽不到爆炸聲時,唐軍將士已有千餘人爬上了城頭,朝箭樓方向衝去。

大勢已去,無法挽回,守軍拼了命的廝殺,可攀上城頭的唐軍將士越來越多,僅僅三千餘的守軍無法抵擋潮水般涌上城頭的唐軍,當某位不知名的府兵在箭樓下一刀斬下守軍將領的頭顱,並拎着守將的頭顱在城頭上四處傳示時,守軍的士氣頓時全線崩潰,唐軍勢如破竹,從城頭順着石階殺下甕城,並打開了西城門,門外守候的萬餘唐軍將士蜂擁而入。

遠處,牛進達看着厚重的城門緩緩開啓,麾下將士如虎狼如羊圈般進入城內,不由興奮地一拍大腿。

“來人,速去中軍報捷,大行城破矣!”

******

中軍帥帳,接到牛進達捷報的李世民神情並沒有太大的喜悅。

大行城只是一座小城,拿下它只是遲早的事,可是今日被靺鞨騎兵突襲,唐軍吃了一個大虧,李世民只覺胸中一股逆血不停翻騰。

大敗之外的小勝,實在無法給一軍主帥的他增添太多光彩。

此刻帥帳內君臣各自歸座,李世民陰沉着臉,聽着隨軍長史文吏稟奏今日的戰損情況。

“……靺鞨騎兵從我軍後方發起突襲,後隊五千餘押運糧草的將士猝不及防下戰損三千餘,運糧的民夫死傷近萬,後來靺鞨騎兵朝中軍移動,一路擊殺我軍將士五千餘,後來遼東道行軍大總管李大將軍率部緊急馳援,在靺鞨騎兵未造成更嚴重的後果時,將靺鞨騎兵攔截在我軍後方,果斷動用陌刀營之後,靺鞨騎兵的攻勢終於暫緩,此戰斬靺鞨騎兵九千六百餘人,傷者兩千餘,已被我軍看押。”

“……靺鞨騎兵突襲我軍後方時,大行城守軍趁勢出城而擊,被琅琊郡公牛進達率部於前鋒大營全殲,牛郡公全殲守軍後馬上發起攻城,一個時辰後大行城破,我軍戰損兩千餘,守城敵軍被全殲,大行城已在我軍掌握之中。”

“……此戰,我軍總共戰死將士一萬一千四百餘人,民夫近萬人,傷者一萬餘,最重要的是……”

隨軍長史看着李世民越來越陰沉的臉色,嘴脣囁嚅了一下,終於還是繼續道:“……最重要的是,靺鞨騎兵突襲時針對的是我軍後方的糧草,糧草被他們燒燬了近千車,我軍將士和民夫奮力撲救,搶下來的糧草終究不多,所餘者只有兩百餘車,只夠我軍……兩日所用。”

李世民聞言臉色頓時浮上幾分青灰色,兩頰泛起一絲不健康不正常的潮紅。

帳內諸將屏氣息聲,不敢吱聲。

良久,李世民冷冷道:“下一批糧草何時可至?”

“下一批糧草目前還在營州,離大行城近千里路程,預計最快也要十日後才能到。”

李世民闔上眼,深吸一口氣,身軀不易察覺地輕顫幾下,緩緩提出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靺鞨部落爲何敢叛我大唐,諸卿可知?”

帳內諸將無人答話。

最後還是那位長史說話了。

“稟陛下,我軍拿下受傷的兩千餘靺鞨騎兵,從中找到了一位小部落的首領,經過審訊和通譯之後得知,今日突襲我軍的靺鞨部落並非粟末部,而是其餘的六部,其中以安車骨部爲首,六部總共湊齊了四萬兵馬。”

李世民聞言垂頭看着身前的地圖,緩緩道:“若是粟末部並未叛我大唐,安車骨等六部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覺通過粟末部的地盤,南下對我軍發起突襲的?”

“安車骨等六部行軍並非神不知鬼不覺,他們六部合軍之後,首先便直指粟末部,將粟末部上下屠戮一空,然後才南下。”

李世民闔眼,臉上不健康的潮紅之色愈發明顯了,神情卻冷漠如故。

“好,粟末部未叛我大唐,好!這是朕今日聽到的唯一一個好消息……”李世民身軀忽然搖晃了一下。

諸將皆驚,一旁的常塗急忙上前道:“請陛下先歇息,老奴請軍中太醫來……”

李世民擡手,無力地擺了擺:“無妨,咱們接着商議……”

“粟末部不曾負朕,朕絕不負粟末,傳令派出斥候,全力尋找粟末殘部,朕要保護他們,幫他們恢復部落生機,無論狄夷或是中土百姓,朕獨待之如一……”

諸將凜然遵命。

李世民此刻的臉色已越來越灰敗了,這一場大敗,彷彿已抽空了他的精血,生機在他身上緩緩流逝而去。

“……我軍糧草,真的所餘不多了麼?”

長史猶豫了一下,道:“若是就近籌糧,再將大行城官倉糧草充入軍中,然後組織將士們上山挖野菜,打獵……種種手段加起來,可夠我軍三日所用,若是減免三軍將士用量,勉強可支撐五日。”

李世民悽然一笑:“下一批糧草還在營州,距此需十日,我軍卻只剩五日餘糧,難道果真是大勢已去,天不佑朕,這次東征註定跟隋煬帝一般大敗而返麼?千百年後,後人如何評價朕的這次東征?”

帳內英國公李績忍不住道:“陛下,臣以爲眼下要務,首先是保證三軍將士不能斷糧,二十萬大軍若是斷糧,後果非常嚴重,至於東征,這次不行咱們便下次再來,高句麗遲早會納入我大唐版圖,陛下不必憂懷,早收晚收,它終歸是咱們的囊中之物……”

一向沒個正經的程咬金此時也神情凝重地道:“李老匹夫所言有理,臣覺得咱們必須馬上撤兵,否則若軍中斷糧很可能引起將士譁變,那時可就麻煩大了,若現在撤兵往西,再下令營州糧隊日夜兼程往東趕路,兩軍相對而匯,五日差不多能碰頭,軍中的糧草便接濟上了,到了那時若陛下雄心未滅,咱們再打回來便是……”

程咬金說完,帳內諸將紛紛贊同附和。

李世民默默苦笑。

說什麼接濟了糧草再打回來,程咬金這話只當是安慰自己罷了,數十萬大軍進退,進則還罷了,若是退了軍,哪裡那麼容易再打回來?今日退兵,根本就是東征之戰的結束了。

兵者,死生之大事,所謂“死生”,不僅僅是兩軍交戰的傷亡,更重要是糧草的接濟,從古至今,無論將士對主帥如何歸心,沒了糧草都不行,很快就會大營譁變造反,沒有哪位主帥的人格魅力大到讓將士們寧願餓着肚子跟敵人廝殺,愛國之心是建立在填飽肚子的基礎之上的。

帳內君臣皆是一生戎馬之人,對李績和程咬金說的話自然都認同,連李世民都不得不承認,自己無論對東征之戰如何看重,沒了糧草便斷了一切希望,再拖下去,將士們若譁變了,損失的可就不僅僅是東征這場戰役的失敗,很有可能禍延整個李唐江山。

人性是複雜的,斷了糧草的人在這個年代根本就不是人,而是轉瞬變成了一匹狼,誰都敢咬,誰的反都敢造,而且戰鬥力異常驚人,吃着朝廷的糧草,那是爲朝廷而戰,若是沒了糧草,則是爲自己的生存而戰,兩者的動力完全不一樣。

良久,李世民長長嘆氣:“便依兩位將軍所言,今日便拔營西進,儘快與營州糧草取得聯繫,催他們日夜兼程……”

權衡利弊之後,李世民終於艱難地做出了這個決定。

此刻李世民的臉色已經很不正常了,臉頰青灰裡帶了幾許潮紅,彷彿彌留一般,奮力地燃燒自己僅剩的生機。

“還有,我王師入高句麗以來攻下的城池全數放棄,並且馬上搜尋附近城池以及民居的糧草,總之,一切能吃的東西全部帶走,至於靺鞨六部……”

李世民頓了頓,咬着牙道:“靺鞨六部叛我大唐,此仇朕必報還!留待日後,朕當親領大軍,橫掃扶余以北,教他千里無人煙,赤地無牲畜!”

李世民說完,帳內諸將紛紛鬆了口氣。

諸將皆是領兵多年的老將軍,他們生平打過無數的勝仗,唯獨東征高句麗一戰打得束手束腳,一身本事發揮不得,說到底還是李世民個人的原因。

這位天可汗陛下近年來被四面八方的讚頌聲衝昏了腦袋,愈發覺得自己戰無不勝,果真是天命所歸的真龍天子,自己想要什麼就能得到什麼,漸漸地養成了驕縱自恃的壞毛病,從東征開始,李世民便一直在犯錯誤,李素等臣子無論進諫多少次,李世民都毫不在乎,導致這一戰失敗的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原因無疑出在李世民自己身上。

“……三軍將士每日所配糧草減半,徐徐後退,沿途所經城池全部屠戮,全力蒐集糧草,遼河邊上,前隋東征陣亡將士的頭顱骨骸京觀記得收攏起來,帶回長安好生安葬……”李世民的神情明顯已不對勁了,可他仍強抑着情緒緩緩安排撤退事宜。

諸將紛紛領命。

剛剛交代完畢,帳外忽然傳來一道慌張的聲音。

“斥候稟奏,高句麗泉蓋蘇文集結平壤大軍十五萬,朝我大行城方向出發,三日後即將到達。”

李世民一怔,接着大怒,猛地站了起來。

“好個賊子,爾竟欺我大唐無人耶!”

“來人,整頓三軍,給朕將他,將他……”

話沒說完,李世民面色青紫,忽然仰天噴了一口濁血,在帳內諸將驚駭的目光注視下,筆直地倒下。

第十九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八十五章 勾兌利益第六十八章 微服訪賢 下第六百五十八章 雨夜刺殺 下第七百二十三章 進退兩難第四百九十九章 過猶不及第九百五十四章 燙手山芋第三百九十九章 迷霧挾制第八百八十七章 拔營南下第五百四十一章 打理買賣第七百零八章 王爺所請 上第四百一十二章 捨生取義第六百四十章 所謂真相第六百二十章 心計稚嫩第八百七十七章 收爲己用第五百三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八十七章 立箸即倒第二百二十七章 魏王亮劍第九百一十章 敵境孤軍第五百七十一章 辯證藥理第五百四十二章 丈人境況第四百二十六章 重賞之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水落石出第七百二十六章 父母情事第八百五十五章 不平之論第五百七十三章 天災突至第八百九十章 城外激戰第四百七十七章 莊戶進村第五百二十一章 另起波折第四百四十九章 聖心難測第三百九十二章 嚴刑逼供第六十九章 奏對問策 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衣錦還鄉第七百四十七章 靈犀點透第一百二十七章 君臣相見第五百八十二章 民貴君輕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拿輕放第八百九十五章 漸生悔意第十章 試治天花 下第五百八十一章 前路多舛第三百三十章 民心不穩第六百七十八章 雨夜敵蹤第一百三十五章 官職加身第三章 白璧微瑕第一百五十八章 捨生忘死第三百八十六章 君子之戰第四十四章 行宮遇刺第八百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今天請假,明天再更第四百二十五章 烈火焚城第五百一十一章第二百四十三章 佳人難得第二百二十五章 流言四起第八百五十八章 東征啓戰第一百章 再啓戰事第七百六十六章 衆將登門 下第五百七十六章 出京北行第一百零七章 牛大將軍第二百二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七百四十二章 智商碾壓第八百零六章 利來利往第七百五十六章 出乎意料封推感言兼求雙倍月票!!第二百九十六章 迷津難解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可理計第九百二十三章 封其後路第五百八十三章 災年百姓第六百四十三章 庶子直諫第五百零八章 火燒寺門第八百二十三章 突起變故第三百八十四章 璀璨明珠第一百三十九章 監丞來歷第七百四十八章 送親啓程第六百一十三章 圖窮匕見 上第六百六十八章 因恨謀篡第三百零七章 雷霆清洗第二十九章 少年意氣第二百七十四章 推背道長第四百八十七章 封官入省第三百五十九章 忠君之事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秘兵馬第一百章 再啓戰事第五百八十六章 普度衆生第七十三章 突降其禍第六百四十章 所謂真相第六百一十六章 賜婚聯姻第四百三十六章 大戰餘生給大家拜年!第四百九十五章 侯爺出獄第六百四十七章 醉酒禍言第七百四十一章 迎刃而解第七百八十章 佈局脫罪第一百二十七章 君臣相見第五百三十八章 入獄問罪求首訂!!求月票!!第二百五十六章 父女隔閡第九十六章 酒入天聽第七十八章 損己利人第七百六十一章 功臣何覓第四百三十六章 大戰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