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大宋危急

在真實的歷史上,丁家洲之戰宋軍戰敗,元軍迅速東進,佔領建康(今南京)。繼而遣兵四出,破鎮江、常州(均屬江蘇)、廣德軍(今安徽廣德)等地。賈似道退至揚州,繼續主持抗元。

元軍東進的兵力不多,不能處處分兵駐守,只派了漢軍將領王良臣帶領少量兵力守禦關鍵的常州、呂城等地。

史籍記載:“北兵入常州府,時三月初二也。知州王宗洙遁,權守節幹王良臣以城降。五月,張彥、劉師勇復常州,王良臣敗走。”

賈似道抓住這個機會派遣劉師勇、張彥反攻常州、呂城。

《宋史》載:“時姚訔復常州,似道命師勇以淮兵取呂城,朝廷加師勇和州防禦使,助訔守常,而以張彥守呂城,合兵拒大軍。”

姚訔少年求學時關心國家大事,青年時豪放不羈,以任俠有名,喜讀兵書、劍術、刀槍、騎射無不嫺熟,爲了探求知識,他頓改舊習刻苦讀書,平時虛心好學,瞭解他的人都知道他沉勇謀略,胸懷大志。鹹淳年間考取進士,任福建泉州司理。

元兵佔領常州時,他正因母喪歸居宜興,得到這個消息,他立刻趕到無錫,與陳昭商討收復常州的大計。

陳炤,年輕時工詞賦,後“久任邊。知兵。”當時也因母喪歸居無錫。姚的到來,有人勸陳炤以母喪爲辭推卻,他慨然說:“國家淪沒,我怎能坐視不管,與其偷全而生,寧可爲國而死。”於是與姚訔墨衰而出,分頭在常州四鄉奔波,號召人民保衛家園參加義軍,不久就組織了二萬多人蔘加義軍。他們又派王通去和張世傑聯絡,約定聯合攻城。

這時,焦山敗後的張世傑守正退在江陰,宋廷得到這個消息,立即派了都統劉師勇率軍來援。宋軍與義軍配合夜襲常州,兩軍內外夾攻,元兵還在夢中,就成了刀下之鬼,叛賊戴之泰被活捉,王良臣溜了。

接着宋軍又一鼓作氣,又攻下常州西面屏障呂城,並派張彥守禦。常州收復的消息傳到臨安,南宋朝廷下詔,授姚訔爲常州知州,陳炤爲通判,又派副統制王安節帶兵到常州協助守。這時常州成了敵抗第一線,敵人的狂暴進攻隨時可能發動,殘酷的戰鬥隨時可能發生。

在大宋,這就算是最後的迴光返照了。

張世傑被任命爲爲保康軍承宣使、總都督府諸軍,反攻被元軍佔領的地區。張世傑遣部將閻順、李進進軍廣德;謝洪永進軍平江(今江蘇蘇州);劉師勇、李山進軍常州。

歷史記載,

八月十二日,劉師勇、殿前都指揮使張彥收復呂城(今江蘇丹陽東南)。

九月,右丞阿塔海見呂城失守,於二十七日遣萬戶懷都、忽剌出、帖木兒等率軍攻破呂城,宋軍南逃,元軍追擊至常州,獲戰船100餘艘,擒張彥等人。

十月初八,阿塔海、懷都、忽剌出等率軍圍攻常州。守將姚訔、陳炤、王安節、劉師勇等力戰固守,元軍久攻不克,逐漸增兵。姚省急遣人向朝廷求援。二十六日,宋援軍至五牧、虞橋(均在今常州東南),遭元軍阻擊敗退。常州孤立無援。

常州得而復失的消息傳到元兵統帥伯顏那裡,伯顏立即派元帥唆都帶兵來攻,鎮守呂城的宋將張彥,在作戰時馬陷泥中,被俘投敵,引元兵包圍常州。呂城失守,常州勢孤,但守城義兵並不氣餒,王安節、胡就炎經常帶領義兵出敵不意進行出擊。相持四個月,元兵受到很大傷亡,卻前進不得半步。伯顏東下以來,一路上,守將望風而降,魯港一戰,宋水陸主力瓦解,元兵乘勝南侵,鎮江、寧國、隆興、江陰等地守將相繼投降,元軍兵鋒直指臨安。

出乎意料,常州竟“降而復叛”,浙東一些降元州城也跟着反元,與張世傑會合。

常州雖無要塞險隘,它卻是平江的屏障,平江是以堅決抗元而名聞全國的文天祥的大本營;它的東南又是南宋的首府臨安——這正是伯顏最終戰鬥目標,常州就象一根魚刺,卡在伯顏的喉嚨口。伯顏只得調集各路元兵,親自來攻了。姚訔見元兵援兵日增,戰鬥日烈,城卑兵薄,決定派自己的兒子姚讓和義民周繐、周綺和五兄弟突圍去平江府請求援兵。

周綺和五兄弟,都是名不見經傳的無名英雄。《武陽志餘》根據周氏舊譜的記述,說周氏兄弟,年輕時就胸懷大志,他們眼看南宋朝廷的腐敗,民族危機日趨嚴重,十分憤慨,仰天嘆道:“宋高宗有岳飛、韓世忠、劉光世這樣的名將,終因奸臣當而未能復恢復中原故土,真叫天下壯士悲憤。”他們一心報國,把自己的名字都有改成思韓、思嶽,天天披甲練武,紮了草人,標上元兵的標誌,刺殺解恨,就是在睡夢中也常常大呼:“殺賊!殺賊!”元兵渡江的消息傳到虞橋,他兄弟倆頭髮難,組織義軍。

常州有失,平江便是前敵了;在平江的文天祥得到常州被圍告急的消息後,一面整頓兵馬,做禦敵準備,一面派尹玉、麻士龍各率贛軍三千,並派朱華率廣軍二千,配合朝廷派來的張全統領二千淮軍,一同前來常州救援。這支援軍在常州城東的陳墅,與元兵遭遇,麻士龍一馬當先,活捉元將胡裡喝,周的家丁丁連捷也活捉了元將火麻也赤。

伯顏得此消息,馬上派王良臣來招降,姚讓將王良臣放在鍋裡,活活烹死了,叛徒得到了應有的懲罰。伯顏得到王良臣被烹的消息大怒,立即親率精銳來戰,沿途燒燬房屋、莊稼,斷絕援軍糧源。

援軍由麻士龍和張全設伏虞橋,麻士龍親自率軍掘塹濠、築土城,與元兵激戰多日,而膽小如鼠的張全竟不戰而退回五牧,麻士龍終因寡不敵衆,英勇戰死。

後世現代,在虞橋東,當年古戰場遺蹟尚依稀可認。虞橋東南半里有青龍岡、土龍岡和黃龍岡,連綿半里,上下均熟土,崗前有東井潭、西井潭,此即當年所築的土城和塹壕,土城西二百公尺有一大土墩,叫郭城墩,上面有望敵樓,此即當年麻士龍指揮作戰的中軍帳。郭城墩原叫“骨成堆”援軍英勇戰死後,附近人民拾麻士龍和死難將士的遺骨葬於此。人民還在虞橋邊造了尹麻兩將軍廟,祭祀殉難將士。清兵入關後,害怕人民反清,改“骨成堆”爲郭城墩,又把風馬牛不相及的明末一個名叫楊一的孝子塞進祠裡,改祠名爲忠孝祠。

在虞橋戰敗後,援軍又與元兵在五牧展開激戰,這時援軍軍糧已告馨盡,只得忍飢背水與敵死戰,元兵首先進攻朱華的廣軍,雙方自早晨激戰到中午,勝負未決,到了晚上,被元兵迂迴過來,團團包圍,尹玉率贛軍力戰,殺敵千餘。而心懷叵測的張全,在戰前不準朱華掘溝塹設鹿角,現在又隔着一條河,“不發一矢。不助一餉”,袖手旁觀。尹玉孤軍無援戰敗了,宋軍渡水挽張全的軍船,張全卻令諸軍斬斷挽船者的手指,因而溺死了不少人。

“當年連運河,想見血如湯”,尹玉收集殘軍五百人,繼續與元兵死戰,以寡敵衆,支持到晚上,張全和曾玉乘夜逃走,只剩下尹玉率殘軍與元兵死戰一夜,殺元兵“人馬委積田間”,五百宋兵除四人脫險外,其餘全部戰死,沒有一人投降,尹玉親手殺敵數十人,渾身上下中了許多箭,“箭集胄如蝟毛,甲裳盡赤”,他還生龍活虎地浴血苦鬥,元兵不敢近他,最後把四根長槍架住他的頭頸,用棍擊死了,與尹玉同時戰死的還有虞橋的周氏兄弟。現在人們還把尹玉當年血戰的地方叫“雙忠墩”,又叫“餓死岸頭”,並在附近建二忠祠,以祀忠魂,尹麻兩將軍英勇抗敵的故事直至後世還在地人民中間流傳着。

虞橋、五牧這一次增援常州的戰鬥,尹麻兩將軍、周、周綺和五兄弟率領的援軍,顯示了無比英雄氣慨,文天祥估計當時的形勢,如果張全全力夾攻,援軍很可能得勝,可是他畏縮不前,誤了大事。

事後,文天祥打算把張全斬首,以明軍法,因爲張全不是本部將官,不得不向朝廷請示,結果朝廷又姑息了事,及到餘杭文天祥只得斬了和張全一起逃走的副將曾玉。文天祥爲了這事,十分感慨,寫下了《吊五牧》詩,表示他悲憤,詩云:“首赴勤王役,功成事則天。富平名委地,好水淚成川。我作招魂想,誰爲淹骼緣。中興須再舉,寄與慰重泉。”以後,文天祥雖想再派援軍,但道路已被元兵堵住了。

五牧之戰援軍失敗後,常州成了孤城,外無援兵,內無糧食。這座四十里方圓的古城,自從九三六年吳楊溥爲割據一方而建修城牆以來,已近三百五十年了,紹興四年(公元二三四年)重修以後,至今也已一百四十多年了,城牆破蔽不堪,“大而難守”,“屢破於敵”,“常之爲城至孤危特甚”,雖然守城義兵臨時樹柵修牆,也只能勉糊其事而已,連伯顏也稱它是座“紙城’。城裡,雖然戰前收集了一些糧食,但是,本來在南宋王朝殘酷掠奪下已十分貧困的常州人民,經過四個月圍困,糧食已快吃光了,他們除了手中的長茅、大刀、木棍和石塊之類武器外,幾乎一無所有的,南宋統治者在江南的橫徵暴斂,在史書中事有可證。但是,正是這羣“寧就屠戮而不願甘爲臣僕”的人民,手操原始的武器,堅持與元兵浴血奮戰。伯顏派人射書入城勸降,書上寫着:“勿以已降復叛爲疑,勿以拒敵我師爲懼。”守城將士不予理採。伯顏賊心不死,再派叛將呂文煥來城下勸降,呂文煥是堅守南宋北方重鎮襄陽城達五年,最後在援盡的情況下投降的,況且他又是南宋的有名大將。

但是,當呂文煥到城下勸降時,城上守軍認出了這個叛賊,用伏箭射傷了這個可恥的說客。城中“自吏士至於民,無一人言降者”。伯顏總以爲城中糧絕,但姚訔卻叫守城義兵用紙剪成餅樣,端着盆子在城牆上吃着,更氣得伯顏七竅生煙。

已經是十月的深秋了,伯顏百計施盡,卻是無法,只得加緊攻城。元兵攻城日急,義兵守城志也更堅,在激戰的日日夜夜,守城將士忍飢苦戰着。

十一月十六日,中書右丞相伯顏聚集大批元軍至常州,與阿塔海會兵圍城。招降被拒,伯顏即親臨南城督戰。命降人汪良臣脅迫鄉**土堆壘,土至並人以築之,壘高與城齊,上置火炮,焚其牌杈,又發火箭燒城內建築,晝夜攻城不息。城中危急,姚訔等守城益堅。

十八日,伯顏命架雲梯、繩橋,指揮帳前軍攜赤旗奮勇先登,諸軍見伯顏旗已立城頭,四面並進,蜂擁而上,迅速佔領城頭。

元軍爲了加快堆壘土山的速度,“土至並人以築之”,就是說把被抓來運土的百姓殺了當作填埋物,殘暴滅絕人性到了如此地步!

元軍的殘暴也激怒了守城的常州軍民,姚訔在陣前指揮,與諸將士拼死力戰,因寡不敵衆,英勇戰死。元軍破南門而入,僧萬安、莫謙之等高舉“降魔”大旗,殺向南門,力單無援,500和尚全部戰死。

城破,王安節、陳炤、胡應炎等率兵與元軍巷戰,亦因體力不支,先後陣亡。劉師勇轉戰至北門,乘亂突圍,僅帶十一騎逃往平江。

劉師勇突圍時,他弟弟的馬陷入陷坑,躍不能出,“師勇舉手與訣而去。這一幕兄弟生離死別,象極了某些電影小說裡的橋段。

(劉師勇部下的)淮軍數千人皆鬥死。有婦人伏積屍下,窺淮兵六人反背相拄,殺敵十百人乃殪”

常州人民抗擊元兵的英勇業績爲世人所傳頌,就連伯顏也不得步承認常州人民是堅強的“鐵人”。

在滅宋後,伯顏滿載江南的金玉布帛和“驅口”洋洋自得北返時,卻厚顏無恥地賦〈南征詩〉雲:“擔頭不帶江南物,只插香梅一兩枝。”

人民是殺不絕的,常州人民抗擊元兵的英勇精神永遠激勵着人民,常州殉難人民將永垂人世。

元軍攻常州城,不但脅迫鄉**土堆壘,還把人當作填充物埋在土堆裡以便加快堆壘速度。更把人肉熬煉成膏油製作攻城的武器。

常州城破,元軍大肆屠城,常州城僅餘七人生還。

南宋滅亡前夕,常州城軍民爲了抵抗外敵人入侵,流盡了最後一滴血。

不僅常州城一個地方是這樣,廣西路馬塈死守靜江,‘四川虎將’張珏血戰重慶,釣魚城軍民直至宋亡多年仍在抵抗,南宋軍民抵抗外敵人入侵的事例舉不勝舉。

這倒不是大宋朝廷多麼得人心,事實是自理宗皇帝提倡理學,“存天理、滅人慾”。把皇權凌駕於“人慾”之上開始,趙家的大宋就已經逐漸開始不得人心了。

自從漢武帝大一統以來,歷朝歷代的皇帝都把自己當作“天子”,自稱是至高無上的“天”的代言人。

現在天下只許可有皇帝這個天的“理”,而蒼生百姓包括官員士大夫的需要“人慾”落入了要被滅掉的地步。

宋太祖趙匡胤在立國之初許下“皇帝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諾言”,現在皇帝成了高高在上的“天子”代天言事,治理天下,黎民百姓和文武百官只能當“人子”成爲被動的單方面被“治”的羣體。

中國古典時代之所以會經常出現“有皇權沒人權“的郡縣奴隸制時代,和中國幾千年的儒家傳統是分不開的。自漢武帝時候採納”大儒董仲舒的意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起,儒家“讀書人階級就和皇權緊密結合在一起奴役人民的同時,自己也被皇權奴役。

早在春秋時候,儒家的祖師爺夫子就曾經說[女爲君子儒,無爲小人儒],換成白話,那就是說[你要做有高尚情操的儒者,而不是以儒爲業的小人]可見夫子也清楚得很,到後世,肯定會有無數小人混進儒者隊伍。

而後世的唐宋元明清各個朝代,可以說,絕大多數所謂儒者,都是小人罷了,當然,用比較中立客觀的立場來看,說白了就是大家不過謀生活,什麼儒不儒的,討一碗飯吃罷了。

藉助於曲學阿世的理學,理宗把封建皇權推向極致,攫取了南宋的最高統治權,大權獨攬,多次決策失誤,把當時世界最富裕繁華的國家搞的千瘡百孔日薄西山。

僅僅是談談“心性”也就罷了,理宗皇帝還要搞“國家”利益高於一切,推行“公田法”,低價收購土地,破壞私有財產不可侵犯的原則,侵害有產者的利益。搞得士民離心,軍民心無戰志。

之所以,在歷史上的評價沒有落到亡國之君的地位,主要是因爲他有個“蟋蟀宰相“賈似道做背黑鍋的替罪羊。

《宋史》列賈似道於《奸臣傳》,其內容不少來自野史小說,且出於反對者之口,遇事不問是非,均加貶抑。如鄂州之戰,雲似道私約稱臣輸幣,又虛誑報捷,最是奸事。然考《元史·世祖紀》,僅雲約和,並無稱臣輸幣之語。當時蒙哥新死,似道已知,遣使約和之日,正忽必烈決定退兵之時,那有稱臣之理!此時如能達成合理和議,亦未始非爲好事。實則宋、元兵事之開,乃史嵩之等人僥倖邀功之心造成,至似道之時,宋朝已頹象四露,這非賈的責任,相反他是揹包袱的。

我們可以認爲,賈似道其人聰明才具皆有,但少沉厚之氣,遇事過於自信,不易發揮他人作用;他的各種措施,還是爲宋朝的多,爲私家的少。他的進身,雖有其姐的作用,但賈妃淳祐七年已死,可見他的獲得理宗信用,還是由於他的才具。他的行公田法,事實上是他最後失敗以致殺身的原因。那些降將和殺他的鄭虎臣就都是大地主。範文煥、范文虎、夏貴等都富貴已極,他們不願打仗,處處擁兵自重,這種積弊原是宋朝“祖宗御將之法”造成的。賈似道親出“督師”,已是孤注一擲。歷史上大概也沒有這樣的“奸臣”。

宋亡後,元世祖曾問宋降將:“爾等何降之易耶?”答雲:“宋有強臣賈似道擅國柄,每優禮文士,而獨輕武官。臣等積久不平,心離體解,所以望風送款也!”元世祖說:“正如所言,則似道輕汝也固宜!”

可見,這些降將也只說似道重文士輕武人,沒有其它“誤國欺君”的指責。他們所說降敵的理由,反被敵人所譏笑,這倒很有意思。

就南宋滅亡的歷史看來,越是大宋統治力量薄弱的地區,南宋軍民抵抗元軍的激烈程度越高,而南宋統治的核心地區浙東路和行在臨安,幾乎都是不戰而降,對元軍沒有太多自發的抵抗,可見南宋朝廷和趙家在滅亡以前的一段時間是很不得人心的。

筆者在寫這本書的時候,很多地方都查閱過《宋史》,《宋史》是記載宋代史事的紀傳體史書。全書共四百九十六卷,包括本紀四十七卷,志一百六十二卷,表三十二卷,列傳世家二百五十五卷,是二十四史中最龐大的一部官修史書。

元順帝至正三年(1343)三月,下令修遼、金、宋三史,到五年十月,歷時僅兩年半,即修成《宋史》。《宋史》由丞相脫脫掛名任都總裁,帖睦爾達世、賀惟一、張起巖、歐陽玄、李好文、王沂和楊宗瑞等七人任總裁,史官有斡玉倫徒、泰不華、杜秉彝、宋褧、王思誠、幹文傳、汪澤民、張瑾、麥文貴、貢師道、李齊、餘闕、劉聞、賈魯、馮福可、趙中、陳祖仁、王儀、餘貞、譚慥、張翥、吳當和危素等二十三人,絕大多數爲漢族文人。《宋史》即是由總裁與史官三十人集體編撰,而總裁的作用尤爲重要,如歐陽玄、張起巖、李好文等,都頗有名望。

宋朝的官修史書,如編年體的日曆、實錄,紀傳體的國史之類,極爲繁富。宋孝宗趙眘在位時的日曆,長達兩千卷。到南宋晚期,儘管國勢衰落,卻仍修撰有宋理宗趙昀日曆四百七十二冊,實錄初稿一百九十冊,宋度宗趙禥時政記七十八冊,宋恭帝德祐事蹟日記四十五冊。南宋滅亡後,元朝將宋的各種史籍文書五千多冊,運至大都國史院,成爲元人纂修《宋史》的資料依據。

《宋史》爲研究遼、宋、金代歷史的基本史籍之一。在現存的宋代重要史料中,唯有《宋史》貫通北宋與南宋,保存了三百二十年間的大量歷史記錄,很多史實都是其他書中所不載的。特別是《宋史》的天文、五行、律歷、地理、河渠、禮、樂、儀衛、輿服、選舉、職官、食貨、兵、刑和藝文十五志,記錄了一代天文曆法、典章制度、社會經濟、行政沿革、圖書目錄等等,雖間失蕪雜,爲後代治史者所訾議,然其敘述之詳,爲二十四史中所僅見。《宋史》列傳有忠義傳,在儒林傳外,又有道學傳,也反映了宋代的一些歷史特點。

《宋史》的缺點也很明顯:

①由於成書十分倉促,元朝史官對極爲豐富的宋史資料,並未認真加工、整理與修訂,而是採用省力的辦法,徑自將比較簡略的宋朝各代紀傳體國史、《文獻通考》等,拼湊成書。《宋史》蕪雜粗糙,錯訛與疏略極多,其本紀、志、列傳之間,各列傳之間往往互相牴牾。《宋史》的很多錯誤與混亂,其實是對宋朝官史沿訛襲謬的結果。

②元人掌握的南宋各種官史資料,其實比北宋更加豐富。但因宋寧宗趙擴以前的中興四朝國史較略,而自宋理宗以後,宋人來不及編纂國史,元朝史官又未對南宋的日曆、實錄之類認真搜採與整理,故《宋史》的記述反而詳於北宋,略於南宋。

③元人修史時,對宋朝官史中有關宋元戰爭的記錄,也多所刪削,隱諱不少蒙古軍失利的史實。如《杜杲傳》中刪削了蒙古軍在安豐軍與廬州戰敗的記錄。抗元名將王堅在《宋史》中無傳。

④《宋史》否定王安石變法、尊崇道學,將變法派呂惠卿、曾布、章惇等人列入奸臣傳,南宋權臣韓侂冑也列入奸臣傳,而權奸史彌遠禍國殃民,卻未列入奸臣傳。這也反映了元朝史官的史識低下。

可即使是這樣一部靠不住的史書後世也要被某些有心人多次纂蓋,面目全非。想必,黑龍寨的穿越者們的歷史組研究歷史的時候,一定也很蛋疼吧……

現在,由於黑龍寨這隻蝴蝶翅膀的扇動,劉師勇得到高臨兵和司天道的幫助,在焦山之戰中全師而退,手下實力還有壯大,率領三四萬精銳宋軍前往常州協助姚訔修整城防,堅壁清野,準備迎擊元軍。

阿塔海、懷都、忽剌出等率軍先取呂城,再圍攻常州。守將姚訔、陳炤、王安節和劉師勇一起死守常州。

這一次,比起真實歷史上的常州之戰,常州城防的堅固程度提高很多,守城的兵力也雄厚很多。

元軍分三路進攻臨安,中路兵力雖然號稱二十萬,實際上只有十萬不到。

攻宋元軍蒙古兵和蒙古漢軍的比例一般是3:7的比例,進攻常州的元軍中真正精銳的蒙古兵也不過就是三四萬人,蒙古漢軍的精銳就是張弘範的部下,降人汪良臣還能狐假虎威出點力,至於降人范文虎、呂文煥的部隊都是虛張聲勢湊數的醬油衆。

劉師勇有三四萬精銳宋軍在手完全可以出城襲擊敵人,以攻宋元軍的兵力,就算是野戰,劉師勇以少敵多,也不一定吃虧。

奈何,主持常州城防的姚訔、陳炤、王安節等人都是軍事外行,不同意劉師勇出城野戰的建議。

在姚訔等人看來,放棄堅固城池和敵人野戰是愚蠢的行爲,劉師勇一介武夫和姚訔等讀書人解釋不清楚不開城襲擊敵人死守的弊端,也只能聽命死守常州,眼看着元軍抄略四野,蒐羅糧食物資脅迫鄉民做勞役攻城。

堅壁清野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元軍到來以前,任姚訔劉師勇怎麼想盡辦法,城外的老百姓就是不肯放棄家產進城避難。

大宋常州一帶人煙稠密,人口密度很高,留在城外的鄉民被元軍捉到的很多,被脅迫着日夜運土堆壘,在城外堆砌土山,眼看着土山越來越高,就漸漸與常州城牆一邊高了。

宋代的州城一般也就是十米高,驅遣過萬勞動力堆壘一座十米高的土山,不過是十天八天的事情。

土山修好,元軍在土山上安置火炮和投石機還放箭攻擊城上的守城人員,給守城將士造成不少傷亡。

派遣劉師勇攻復常州的賈似道這段時間一直留在揚州,遙控大宋朝廷,主持抗元。

大宋朝廷主持政務的宋理宗的老婆太皇太后謝道清,當政以來,一直不滿意大權旁落,趁着賈似道離開政治中心臨安這段時間,在朝中提拔安插自己信任的文武大臣,文臣重用陳陳宜中,武將重用張世傑,都不得其人。

在此期間,陳宜中奉命誅殺殿帥韓震(《錢塘遺事》載:有言震謀脅遷都者,宜中與客潘希仁計議,乃伏甲士於樞密府,擊殺之。以步軍指揮使領其衆。

殿帥,相當於首都衛戍司令。國之重臣,說殺就殺!外敵當前,大宋朝廷內部倒先亂套了。

賈似道知道自己丁家洲兵敗以後,再沒有威望主持國政,就向朝廷推薦了揚州刺史李庭芝擔任樞密副使,主持抗元。

在真實的歷史上,風雨飄搖的大宋朝廷是同意了李庭芝擔任樞密副使,同時任命夏貴接替李庭芝守淮東,而當時守淮西的夏貴不肯離開自己經營已久的淮西,事情只能作罷。

現在夏貴在丁家洲兵敗以後,再沒回淮西,淮西被黑龍寨的張廋子統領十萬大軍鵲巢鳩佔佔據着,夏貴只能收攏殘兵敗將到淮東李庭芝那裡暫駐。

大宋朝廷太皇太后謝道清、大臣陳宜中、掌握都督府的大將張世傑都不願意李庭芝回朝改變現有的朝政格局。藉口元將阿術兵犯兩淮,兩淮戰場必須有人主持軍務,不同意李庭芝回朝任職。

謝太后一面在全國通令“勤王”,一邊罷免賈似道的執政地位以便對天下有個說法。

此前,賈似道位居平章軍國重事、都督諸路軍馬,度宗尊之爲“師臣”,衆臣視之爲“周公”,卻如此不堪一擊,時人諷之曰:

丁家洲上一聲鑼,驚走當年賈八哥。

寄語滿朝諛佞者,周公今變作周婆。

看來賈似道當初秉承理宗的旨意推行“公田法”、“打算法”、“嚴覆試”,在度宗時“推排田畝”、“系籍秀才”把上上下下的人都得罪狠了,現在牆倒衆人推,當初大權獨攬的賈相開始倒黴當起替罪羊了……

賈似道丁家洲戰敗後,成爲衆矢之的,朝野上下出現處死賈似道的強烈呼聲。謝太后認爲,大宋歷來是不殺士大夫,賈似道歷事三朝,也算有功勞,不能因爲一朝之罪,失了對待大臣的成例。

最後,大宋朝廷將賈似道貶爲高州團練使,循州安置,並抄沒其家產行至漳州,賈似道於木綿庵爲監押官鄭虎臣所殺。

陳宜中在這個時候被任命爲爲左丞相,留夢炎爲右丞相,王瀹爲平章軍國重事(位在丞相之上)。留夢炎臨事退縮,只知道見風使舵,凡事不管。王、陳之間勾心鬥角不斷。當時朝廷命張世傑等四路進擊元軍,陳宜中與留夢炎都不出督戰,王瀹堅持要丞相出兵吳門,以安撫諸將,鼓勵士氣。

陳宜中準備出師,但謝太后及許多公卿都決計不下。德祐元年(公元1276年)七月,張世傑的軍隊兵敗焦山。王瀹以爲報復陳宜中的機會來了,他提請辭職,並含沙射影地說:“大敵在境,吳門距離京師不遠,六月出師,諸將無統,臣不得其職,又不得其言,乞罷免。”以辭職要挾朝廷罷免陳宜中,謝太后沒有答應,結果王瀹出走,只留下陳宜中和不管丞相留夢炎主事。

國家危亡之際,兩個主政大臣不和,意氣相爭,不思抗敵,眼睜睜看着蒙古鐵騎長驅直入。

隨着蒙古鐵騎的逼近,臨安府內人心惶惶,大批人試圖逃離都城,尤其是朝廷大小官員,爲保身家性命,帶頭逃跑。

最後,到某一天,大宋朝廷早朝的時候,滿朝文武居然只有六個人上朝,大宋朝廷落入名存實亡的地步。

第82章 焦山解圍第34章 情報網絡第58章 蒙古人的追擊第90章 兄弟分道第28章 開發煤礦第60章 韓小六的遭遇(一)第6章 爲什麼富人也麻煩不斷第75章 章招親第22章 水庫修建第44章 暴人暴兵暴糧食第60章 韓小六的遭遇(一)第73章 得勝第38章 鍊鋼和連鑄第10章 初到大宋第22章 水庫修建第17章 約會第21章 籌建水庫第7章 離開深圳去旅遊第37章 高爐鍊鐵第25章 準備打仗誤入戰場第61章 韓小六的遭遇(二)第78章 高調撞騙第29章 造蒸汽機第14章 命名黑龍寨第70章 司天道的婚事二第71章 司天道的婚事三第56章 佔領通州第73章 得勝第7章 離開深圳去旅遊第93章 韶州基地第97章 拯救文丞相第95章 追擊逃敵第85章 常州大捷第18章 問題解決第100章 驅逐韃虜肅清流毒第97章 拯救文丞相第61章 韓小六的遭遇(二)第92章 江西變局第95章 追擊逃敵第23章 建設展開第90章 兄弟分道第4章 決定穿越基地第85章 常州大捷第58章 蒙古人的追擊第1章 讓人尷尬的蟲洞第21章 籌建水庫第71章 司天道的婚事三第91章 對峙第3章 咱是宋瓷倒爺第86章 許浦水戰第36章 修路開礦第37章 高爐鍊鐵第90章 兄弟分道第31章 事情沒完第87章 驚聞噩耗第52章 泉州一夜第56章 登陸大直沽第1章 讓人尷尬的蟲洞第6章 爲什麼富人也麻煩不斷第52章 泉州一夜第62章 最後禮物第51章 泉州一日遊第97章 拯救文丞相第51章 泉州一日遊第32章 掃蕩鹽場第57章 炮打大都城第86章 許浦水戰第50章 大宋泉州第48章 泉州蒲家第64章 兵取膠州灣第61章 韓小六的遭遇(二)第88章 大宋敗亡第87章 驚聞噩耗第60章 韓小六的遭遇(一)第30章 焦化廠第81章 焦山攪局第23章 建設展開第88章 大宋敗亡第89章 獨鬆關大捷第63章 劉島基地第32章 掃蕩鹽場第64章 兵取膠州灣第86章 許浦水戰第47章 開花炮彈第74章 進據淮西第8章 咱回家了第98章 封王第84章 大宋危急第51章 泉州一日遊第74章 進據淮西第40章 手榴彈第77章 逆流第62章 最後禮物第57章 炮打大都城第49章 泉州蒲家二第58章 蒙古人的追擊第10章 初到大宋第68章 進駐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