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
林清羽自從得到《道經》之後,便開始潛心參悟,力求儘快轉修,重鑄根基。
《道經》全名爲《太上無量混元得道寶經》,是可以結成數種道果,直指超脫的無上功法。
而林清羽在接受了《道經》的功法傳承之後還驚奇的發現,《道經》竟然能夠根據修煉者的自身條件,自行演化適合修煉者本身的修行方法。雖然大方向都是奔着功法最終的幾種道果而去,但是細節上會更加適合修煉者本身。
而《道經》作爲無上功法,更是在有一個人修煉的情況下,不會再有第二個人修煉成功,具有唯一性。
每每想到了這裡,林清羽也不由得扶手稱妙,連連讚歎,大能們的智慧果真不是自己這種凡夫俗子所能想到的。
《道經》雖爲無上功法,但是在凡俗境的基礎部分並不是多麼的晦澀難明,林清羽僅用了一年的時間,便完全參悟透了從鍛體到築基境界的部分,而後便開始轉修。
轉修功法並不是要散功重修,而《道經》中也記載瞭如何由其他功法轉修成《道經》。
《道經》所修成的真元名爲無量混元真元,分屬先天,可演化爲諸多大道,而由於此功法主要根據三清天尊的功法所推演,所以修煉《道經》日後能結成的諸多道果中,就有玉清混沌無極元始道果,太清太極陰陽道德道果,以及上清末運混洞靈寶道果。
此外還有數種道果,各種玄妙暫且不一一細說。
而林清羽修行《道經》所擁有的無量混元真元,本身暗含無極之意,是無極混元大道的基礎,可以專修,也可以演化爲由先天無極演化而來的多種先天大道,如先天五太,即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極。以及混沌,陰陽,造化等。
而先天五太又與先天五德,即聖德,福德,功德,陰德,道德以及先天五運,即命運,末運,截運,劫運,滅運等大道互爲生克。
五太,五德,五運等先天大道共參,未來成就自然不可限量。當然,林清羽不會跟傻子似的好高騖遠,剛開始修行自然要循序漸進,由先天五太開始,逐步修煉,所以在金丹之前,林清羽要做的是初步領悟五太精意,打磨自身無量混元之氣,在境界金丹的剎那,演化無量混元爲先天五太,成就五太金丹,爲此,《道經》之中還記載了一種輔助修煉的武道神通——五太五德拳。
這也是林清羽在參悟玩《道經》後,給自己定下的目標,走前人老路,固然可以按圖索驥,少走彎路,但別人的道終究是別人的,既然有了新的發展道路,林清羽自然也想拼一把。
雄心壯志誰都有,林清羽雖然是一個喜歡安逸,性子隨和的人,但卻也並非胸無大志。既然都已經有這樣的機會了,成佛做祖想想也不錯不是嗎?
。。。。。。
《白山黑水養氣明心經》所修來的真元質量上自然是遠遠不能和《道經》的無量混元真元相比,所以當開始運轉《道經》後,便見白山黑水的真元飛速的開始消失,而大概每二十份的白山黑水真元才勉強的化作一份的無量混元真元,還是看起來十分稀薄的。
所以在最後,林清羽那些在自己看來還算渾厚的真元當完全轉化之後,在丹田氣海中就僅僅剩下了不到嬰兒拳頭大小的一個底子。
嚇得林清羽不敢出關,專心凝練真氣,加強根基。
直到當林清羽感覺短時間內不會再有進步,破關而出以後,發現已經是寒來暑往三年過去了。
而爲了打牢根基林清羽真氣完全轉化之後繼續修煉,而今真氣品質自是遠勝之前,量上來說也比轉修之前多了兩倍。畢竟他是剛一築基就轉修了的。本身底子雖然好,但當初畢竟是沒有積累過。
而現在,林清羽的一身真氣在築基初期的層次卻可以稱得上一聲渾厚了。而且林清羽還發現以無量混元真元施展法術威力也要強出幾分,御使法器也更得心應手。
要是鬥法的話,林清羽有信心打十個之前的自己,無上功法,確實名不虛傳。
築基之境纔算是正式踏入了修道的門檻。而這個境界就是修士們用來積蓄真元,打熬法體,明悟自身的時期。
只有基礎打的牢固才能度過心寂之境,明悟道心,而後纔會有機會踏入玉液期,不然的話基礎不牢,別說元神,金丹下品都是奢望。
而在築基境,修士們通常都是內修真元,外練法體,當真元積蓄圓滿,法體無暇,便自然而然的進入了心寂期。
而心寂是一個過程,有的修士能很快明悟自己的道心很快的走出,有的卻直到壽元到頭也不能夠鑄就道心。
只有當修士真元積蓄圓滿,法體無暇,道心鑄就之後,纔會踏入玉液境界,三者缺一不可。
而玉液期無論在哪都算的上是修道有成了,畢竟金丹境界這一門檻不是誰都能踏入的。一個金丹宗師之境前,埋葬不知多少求道之士。
在功成出關之後,林清羽首先便開始熟練自身的五門天賦小神通,畢竟之前忙於轉修,至今三年纔有功夫關注自身的天賦小神通,想想竟然還感覺有些對不起他們。
要知道凡俗世界資源匱乏,白山散人,一邊要忙於自身修爲提升,一邊要尋找傳人,突破築基境界數十年,就算有凡俗的外圍勢力百草堂幫忙,也纔在臨終前把材料收集齊了而已。
所以,目前林清羽身上目前也僅僅有一把中品法器層次的黑水隱殺劍而已。白山散人倒是留下了一把拂塵,但由於本身材料限制,連法器都算不上,緊緊刻畫了諸如驅塵咒,清風咒,驅蟲咒等符咒,一層禁制都不完全,僅僅算得上是符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