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8章 944【君臣跑路】

第948章 944【君臣跑路】

閣部大臣一直反對擴軍,趙瀚爲了財政也總是答應。但隨着地盤的不斷壯大,軍隊數量必然持續增漲。

步兵師共有18個,每個師12000人。其中,戰兵10000人,剩下2000屬於文職、工兵、後勤人員。臨時招來的民夫,只是負責運送糧草,正規的工兵和後勤兵,則有相應的專業素養。比如火藥、炮彈、萬人敵等等,就不會交給民夫押送。即便要填護城河,也是工兵帶着民夫做事,效率遠遠高於純粹的民夫。

騎兵師共有5個,每個師15000人。其中,戰兵12000人,剩下3000全是文職和後勤,廚子、醫生、獸醫、文工團、釘馬掌的、修馬鞍的。而那12000戰兵,在數次調整之後,也並非全都是騎兵,還有戰車兵和炮兵部隊,戰車兵可以帶領隨軍民夫組成車陣。

步兵師裡有騎兵,騎兵師裡有步兵,而且皆有炮兵存在,全部屬於多兵種協同部隊。至於該叫什麼,就看是步兵爲主還是騎兵爲主,幾大騎兵師全都堆在北方邊境。

這已經不是師,而該稱作爲軍團。

此時的歐洲,三四千人的混合部隊,都能被取名爲某某軍團。

最初的海岸警備隊,全部編入巡檢兵系統。這種類似武警部隊的存在,全國數量達到27萬人。

另外,還有5000人的皇城侍衛。

呂宋駐紮大同軍3000,保州駐軍1000人,椰城、巨港、馬六甲、北大年、仰光、泥海(曼谷)、吉大港各駐軍500(賓童龍那500駐軍已經裁撤)。

因此,算上巡檢兵武警部隊,海內外陸軍總兵力共有57萬多。

若把城市警察部隊算上,那就更恐怖了,更別提鄉下的農兵預備役。

使臣黨崇俊從朝鮮返回,朝廷立即下令備戰。

駐紮在上海的部隊,擬出動6000戰兵,炮兵全部帶上,騎兵留在家裡,等夏季風暴期過了就出發。

軍糧準備得不多,民夫更是沒有招募,只讓正規後勤兵和海軍負責。從上海坐船去漢陽,來回都走海路,且以恐嚇爲主,真沒打算深入朝鮮山區作戰。

夏季風暴頻繁,海軍一直在等待天時。

而朝鮮君臣,既擔心大同軍殺來,又抱着幾分僥倖心理,同時繼續忙於黨爭事業。

西人黨中有個年輕人,名叫樸世採,公然宣稱:“亂黨雖然可惡,但天朝的新思想也該借鑑。中國天子執《大同集》而有天下,雖不甚合朱子大義,卻也有其菁華所在。我朝鮮儒士,該當對天朝學術去蕪存菁。首先,該正視陽明心學,不可再將心學斥爲邪道。”

同樣精通陽明心學的宋時烈,卻立即駁斥:“性理之學,纔是朱子正朔,心學乃旁門左道也。今時中國有個陳確,談什麼氣理心性合一,更是左道當中的左道!”

樸世採說:“斗轉星移,世事變幻,朱子之學自然正確,可我輩儒生也當眼觀時局。爾等沒有去過南京,鄙人卻在南京讀書四載,金陵府乃至整個天朝,完全可用日新月異來形容。”

宋時烈冷笑:“大明之時,中國爲正統,朝鮮爲東夷。而今大同朝廷,篡改朱子聖學,推行蠻夷西學。今之中國,已由夏入夷,而我朝鮮,則化夷爲夏。此宗周之至理,不可輕言更改也。”

宋時烈想維護程朱理學,還說中國已經變成蠻夷,而朝鮮纔是華夏儒學正統。

樸世採曾去南京留學四年,身心大受震撼,所以想推動朝鮮的文化思想解放。

剛開始,兩人還是學術之爭,隨着官員的不斷加入,迅速演化爲派系鬥爭。圍繞在宋時烈身邊的官員,主張穩步推行大同法,稱爲老派;而圍繞在樸世採身邊的官員,主張在全國範圍完成大同法的普及,稱爲時派。

朝鮮大同法,就是朝鮮稅制改革,歷史上歷經百年才完成推廣。

如今的朝鮮,雖然在搞攤丁入畝,但被執行的都是些地方小地主。而真正的兩班貴族,就連類似一條鞭法的政策,都被他們暗中阻撓抵制。

朝鮮國王是支持大同法的,老派無法推翻改革成果,就想着遲緩和破壞。而時派則比較複雜,有些爲了迎合國王,有些爲了振興朝鮮,聯合起來要將變法快快普及全國。

老派很快佔了上風,大多數貴族,都不願擴大變法範圍。讓中小型地主攤丁入畝可以,讓別人的地盤一條鞭法可以,但變法絕對不可以變到自己身上。

在黨爭交鋒當中,不僅國王和時派被壓制,連帶着對新思想的禁錮也愈發嚴酷。

但凡敢印刷邪論的書商,通通抄家下獄!

當大同海軍的小型艦船,開到漢陽城外時,朝鮮君臣還在搞黨爭,完全沒有整兵備武的意思。

“天兵真來了?”李棩在王宮裡驚恐不安。

朝鮮領議政(首輔)鄭太和,帶着百官趴伏於王宮外,等國王露面之後,衆臣大呼:“大王,請誅原黨,如此纔可向天朝謝罪!”

“你們不是說逐出朝堂便可嗎?”李棩驚怒交加道。

鄭太和說:“此一時,彼一時也。如今天兵已至城外,不管有沒有罪,下國都必須謝罪。天朝如父,朝鮮如子。父親怪罪兒子,無理也是有理。兒子侍奉父親,有理也是無理。今誅原黨謝罪,既是盡忠,也是盡孝!”

李棩一直是想保住原黨的,他登基只有半年多時間,卻已經受夠了這些掌權的傢伙。

這位朝鮮新君,在極度憤怒之下,居然破罐子破摔,當場擺爛起來:“諸卿既然要盡忠盡孝,那乾脆就忠孝到底,朝鮮今後內附中國算了!”

“萬萬不可,大王三思!”

衆臣大驚失色,紛紛磕頭勸諫。

日本入侵朝鮮時,當時的國王也擺爛了。

國王把次子扔去戰場抵抗,自己一路跑到中朝邊境,請求把朝鮮內附爲中國郡縣。這詭異舉動,把萬曆皇帝都搞蒙了,甚至悄悄讓人給國王畫像,覺得這個朝鮮國王是假冒的。

朝鮮士子,欽慕中華的很多,希望內附的也有,但掌權重臣絕對不願內附。

“轟轟轟轟!”

戰艦已經在炮擊城牆,陸軍炮兵也開始搭建陣地。

剛剛還鬧着要內附的李棩,被火炮聲嚇得一哆嗦,面色恐慌而猙獰:“便誅原黨,住在城內的全殺了,把人頭送出城去謝罪!”

很可惜,原黨被逐出朝堂之後,很多都回了老家,又或者住在城外豪宅。

李棩在城內搜捕一通,只砍到兩個原黨的腦袋。

使者懸筐出城,將兩顆人頭奉上,直接被士兵扔到漢江裡。

“轟轟轟!”

炮擊繼續。

朝鮮那點可憐的海軍,早就縮到漢江河道,一路往上游逃竄躲避。朝鮮陸軍戰戰兢兢守城,被火炮打得不敢冒頭,膽子小的直接就逃跑了。

朝鮮也有炮兵,但不敢還擊,因爲國王和大臣沒有下令。

一旦他們在城牆上還擊,不慎炮轟打死幾個大同軍,今後被當成替罪羊砍頭咋辦?

“大王,原黨逆臣的人頭,被天兵扔進河裡了!”

消息傳來,朝鮮君臣面如死灰,大眼瞪小眼愣在那裡。

“鄭卿,你說說看該怎辦?”李棩強撐着沒被嚇跑,看向自己的文官首領。

鄭太和硬着頭皮說:“天子既然想要保州,那就獻上保州。父親欲索子之物,子該當獻上,可全孝道也。”

這是割地苟且,待危機結束之後,鄭太和的首輔之位肯定不保。

李棩問道:“保州本就在天朝手中,怎麼可能換來天兵撤去?”

鄭太和又說:“先王所擴編軍隊,也當悉數解散,以證我朝鮮並無謀逆之心。再賠……再賠償一萬兩白銀,充作天兵渡海之軍費。”

李棩猶如抓到救命稻草,立即讓鄭太和撰寫請降謝罪的國書。

都這樣了,還在搞黨爭,而且是國王親自下場。

鄭太和作爲百官之首,也是西人黨的領袖。李棩讓他站出來背鍋,鄭太和不得不背,事後正好可以藉機罷免——讓別的派系,彈劾鄭太和割地求榮便可。

請罪國書送去城外,再度被撕掉。

“轟轟轟!”

炮聲越來越響,不但海軍艦炮在轟擊,陸軍炮兵也加入了戰鬥。

朝鮮君臣這次真被嚇到了,他們不知道中國出兵多少,以爲趙瀚想直接把朝鮮滅掉。於是在大臣的簇擁下,國王李棩帶着王室跑路,只帶走王宮侍衛,卻讓其他軍隊繼續守城。

大同軍沒想着覆滅朝鮮,因此懶得包圍漢陽,朝鮮君臣輕輕鬆鬆就跑掉。

而守城軍隊,看到國王和大臣跑了,陸陸續續開始投降。

“這就打下來了?”

統兵將領叫金彥俊,在湖南加入大同軍,如今已經晉升爲副師長。

他的任務,是儘量恐嚇朝鮮君臣。卻沒成想,幾通火炮齊射,朝鮮君臣便棄城而走,城內守軍也都放下武器。

這什麼鬼啊?

金彥俊下令道:“分出一半士兵進城,不得騷擾百姓。”

三千大同軍進入漢陽城內,朝鮮百姓驚恐不已,有的攜妻帶子從北門逃出,大多數則躲在家裡瑟瑟發抖。

沒多久,便見安民告示貼出,朝鮮君臣陰謀叛亂,此罪與朝鮮百姓無關。聖天子仁慈,勒令不傷百姓分毫,漢陽城內一切如故。

漸漸的,有商賈麻着膽子開店,竟真的沒有大同士兵來騷擾。

反而是朝鮮亂兵,有人趁亂打劫,被大同軍給抓住砍頭。

如此種種,令城中百姓歡悅,甚至有朝鮮讀書人,主動宣揚天朝的仁義之舉。

(只有一更。)

(今天拔了兩顆智齒,麻藥過了,疼得不想碼字。而且老王有咽炎,嘴裡有異物就作嘔,把牙醫都給整無語了,整個過程悽慘壯烈。)

(本章完)

第1071章 【後記一】第830章 827【圍城舞會】第845章 841【公主也要選駙馬】第257章 255【鄉約與工業技術革命】(爲企鵝第1028章 1024【罐頭 橡膠與發電機】第540章 537【故人小聚】第802章 799【女權主義者】第1056章 1052【心懷故國】第491章 488【屠華】第101章 099【幹大事】(爲盟主“雲外飄搖”第591章 588【人爲財死】第515章 512【不想回去】第672章 669【春風得意馬蹄疾】第551章 548【人心渙散】第194章 192【一羣弱雞】第358章 356【秦良玉】第1040章 1036【皇帝要北海道】第629章 626【琉球】第718章 715【龐太師論政】第504章 501【瓜分南洋】第476章 473【諜中諜】第1070章 1066【終章五】第750章 747【島主進化史之二】第860章 856【毛氈換猛獁象牙】第713章 710【亂成一鍋粥】第398章 396【廣西俍兵】第951章 947【繼續黨爭】第493章 490【以血還血】第37章 感謝各位大神!第711章 708【漢家海外故土】第904章 900【島上生活】第107章 105【實戰練兵】(爲盟主“起點八百第524章 521【雪夜奪關】第334章 332【物理】第1051章 1047【被踩死的國王】第723章 720【南京記事】第348章 346【追殺】(爲企鵝大佬加更)第700章 697【異國雄主】第439章 437【豪傑聚臺灣】第910章 906【不對稱戰鬥】第636章 633【內部矛盾】第947章 943【天使問罪】第1003章 999【封王】第263章 261【斷糧就能收回澳門】(爲企鵝大第279章 277【打仗就是賭博】第716章 713【閹人的志向】第556章 553【黃臺吉活着就好了】第128章 126【就抱一會兒】第912章 908【巴圖爾的無奈】第118章 116【種田吃飯】第197章 195【兵變】第85章 083【落魄巡檢】(爲企鵝大佬加更)第1010章 1006【沙俄留學生】第857章 853【森林戰鬥】第264章 262【商賈的武器】第887章 883【出人頭地】第472章 470【拜祭朱元璋】第942章 938【英法變局】第668章 665【倉頡館】第487章 484【東珠】第157章 155【北擴?】(爲盟主“爲溪式谷”第38章 037【不要臉的】第1075章 【番外五】第338章 336【盧象升】第640章 637【戰場切腹】第178章 176【捨命衝鋒】(爲盟主“半斤`八第572章 569【全是棄子】第802章 799【女權主義者】第1024章 1020【晉王很近】第609章 606【蜀國公的殖民野望】第662章 659【生死之交】第477章 474【世態心思】第660章 657【艱難的起義】第606章 603【貨幣外交】第893章 889【準噶爾佔領漠北】第838章 834【紡紗技術突破】第336章 334【南澇北旱】第257章 255【鄉約與工業技術革命】(爲企鵝第654章 651【我滅你國,你得謝恩】第947章 943【天使問罪】第100章 098【叫花子兵】第859章 855【逐日部女薩滿】第669章 666【應考士子】第423章 421【荒野之戰】第316章 314【崇·最佳內應·禎】第1037章 1033【長州藩與住友家】第367章 365【圍困】第158章 156【內政調整】第743章 740【血統收集癖】第936章 932【木薯和人口】第140章 138【佔領三縣】第1006章 1002【血液淨化文書】第52章 051【出刀見血】第866章 862【孤軍深入】第218章 216【遊山玩水】(爲盟主“飄的風N第598章 595【荷蘭的新總督】第466章 464【教會分裂】第703章 700【外交碰瓷】第206章 204【特殊情況】第305章 303【兵不血刃殺穿浙江】(爲訂閱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