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646【第三者插足】

第649章 646【第三者插足】

“殺!”

太原城下,莫敬宇率兵攻城。

八千常備軍,萬餘民夫鄉勇,朝着只有五百守軍的城池攻去。

打着打着,竟然城門洞開,卻是城裡有內應。

太原作爲越北軍事重鎮,莫氏多次進攻這裡,只有兩次取得成功。其中一次,直接殺到了安南首都升龍府,不過很快就被鄭氏殺回山溝裡。

這回爲了對付大同軍,鄭梉把太原守軍抽走,頓時就給了莫敬宇機會。

太原總兵戰死,而副總兵潘純質,正是那個殺豬宰羊迎王師的潘純福的族弟。

莫敬宇在內應的幫助下奪城,親自審問潘純質:“太原守軍,爲何只剩這幾百人?”

“呸!狗賊!”

潘純質一口唾沫吐過去。

這並非潘純質有多剛烈,他如果被大同軍俘虜,估計也是要投降的。

但莫敬宇不一樣,莫氏政權,代表的是越北士紳利益。

而潘純質,出身驩(huan)愛人士,也就是清化、義安士紳集團。

兩大士紳集團,上千年來矛盾重重。一派得勢,必定打壓另一派,幾乎沒有妥協的可能。

如果用宗教做比喻,對於潘純質而言,外來的大同軍是異教徒,而莫敬宇則屬於異端。可以跟異教徒合作,但絕不可能給異端好臉色!

莫敬宇被吐了一臉,怒從心起,拔刀就將潘純質砍了,問道:“誰知升龍府出了什麼事?若是無人回答,我一炷香殺五個,直到把你們殺完爲止!”

眼見過了大半柱香時間,終於有個被俘虜的官員說:“漢兵從海上襲擊清化,殿下……鄭氏抽兵去跟漢軍作戰了。”

“漢軍出兵清化?”

莫敬宇聞言一愣,隨即哈哈大笑:“正是天助我也!這鄭氏狗賊,多行不義必自斃。他敢吞掉沐家勳莊,還真以爲能瞞過中國皇帝?搬空太原府庫,隨我殺向升龍府!”

被安南吞掉的沐家勳莊,就在莫敬宇的地盤隔壁。

鄭梉和李定國還未決戰,莫敬宇就攻破太原城,一路直奔安南國都升龍府。

沿途非但沒有遭受抵抗,反而士兵越打越多。大量北方士紳,主動徵募鄉勇,跟隨莫敬宇一起作戰。

這些北方士紳,被南方士紳壓得很慘,時刻盼望着莫氏能殺回來。而北方農民,平日裡也受盡盤剝,乾脆跟着地主們一起反了。

當莫敬宇殺到升龍府時,兵力已經壯大到三萬人!

莫敬宇在半路上就傳檄,口號是:驅逐僞王,屠盡鄭氏,中興黎朝,善待士紳。

當然,他善待的只是北方士紳,包括升龍府周邊的士紳。

升龍府的士紳,日子過得最慘。

因爲他們位於首都周邊,鄭氏賞賜土地,經常是在這裡圈地。南方士紳出身的京官們,也喜歡在首都附近置地,北方地主佔有的土地面積不斷萎縮。

莫敬宇圍困升龍府的第二天,本地的士紳也趕來相助。你幾十,我一百,全都自帶鄉勇。

升龍府城裡的京官,早已急得團團轉。國庫糧食已經被鄭梉搬空,守城軍隊也沒剩幾個,他們只能組織官吏和平民守城。

“娘娘,快走!”

禮番知番鄭榮福,帶着家奴衝進王宮,焦急尋找到太上皇后鄭玉竹。

鄭玉竹問:“守不住嗎?”

“城內無兵,哪裡守得住?”鄭榮福急道,“等反賊填平護城河,升龍府必然失守,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鄭玉竹立即讓宮女收拾盤纏,大包小包裝上船,打算連夜坐船去尋鄭梉。

王宮裡的動靜太大,而且還強徵碼頭上的船隻,哪裡瞞得過滿朝文武官員?

太上皇后都要跑了,他們自然也不敢留,於是搶船的好戲迅速上演。

就連護城河外的莫敬宇都被驚動,他提前派人去紅河下游攔截。

入夜之後,大量貴族和官員出逃。

同樣的一幕,發生在幾十年前。也是莫氏趁虛而入,一路殺回升龍府,全城貴族官員爭相逃跑,沒逃走的悉數被莫氏進城殺了。

夜間,紅河下游六七裡。

以太皇太后鄭玉竹爲首的逃難船隊,帶着金銀財貨至此。突然,兩岸伏兵盡出,朝着河面放箭。

緊接着,河裡也燃起燈火。

莫氏的軍隊架着小船,有些甚至乘着竹筏,划過去將逃難船隊團團包圍。

“男的一個不留,全部殺光!”

莫敬宇的兒子叫莫敬瑞,歷史上歸附滿清,才改名叫做莫元清。

這廝只有十多歲,負責領兵截殺。

而且殺性特別重,要將南方士紳全部弄死。若非這些南方士紳造反,他莫家還在統治整個安南,無論鄭氏、阮氏地盤都是他莫家的。

清晨,船上的財貨都被莫敬瑞霸佔,一個個士紳貴族的女眷被押上岸。

莫敬瑞問道:“僞黎皇的后妃可在?”

“殿下,那些就是僞皇的后妃。”麾下將領指着五十多個女子說。

莫敬瑞疑惑道:“怎還有年紀大的?”

將領解釋說:“兩個僞皇的后妃都在。”

莫敬瑞想了想,笑道:“老的不要,賞賜給將士。年輕的,帶回升龍府!”

其實也不算特別老,太上皇黎神宗的后妃,年齡最大的也就五十多歲,年齡最小的才二十多歲。

莫敬瑞登上鄭玉竹乘坐的那條船,船上到處是血污,清洗了好一陣都沒幹淨。

這貨也不嫌棄,下令船隊返回升龍府,自己摟着黎真宗的皇后進船艙。

至於其麾下將領,也有樣學樣,各自分得黎神宗的后妃,在別的船上迫不及待耍起來。年齡大點無所謂,這些可都是黎皇的女人啊,只高不可攀的身份就夠他們興奮。

就連快五十歲的鄭玉竹,都被一個軍官拖進船艙。

莫氏政權也不是啥好貨色,雖然躲在山溝裡,卻一直窮奢極欲。又要養兵,又要建王宮,甚至還大修寺廟,幾乎每隔十年就會激得百姓造反。

莫敬瑞在船艙裡睡皇后的時候,他爹莫敬宇已經攻佔升龍府。

官員貴族都跑了,士兵還守啥城?

莫敬宇騎着戰馬穿過門洞,吩咐左右道:“這京城是咱們的,不準劫掠。但南人(南方士紳)除外,只要說南方口音的,男的全部殺了,女的賞賜給將士!”

此令一下,頓時亂套。

這些士兵如同土匪,剛開始還仔細分辨口音。殺着殺着,管你是哪裡人,見到大宅就往裡衝。

甚至害怕有人事後告狀,在搶劫財貨的同時,還順手滿門殺光,只有姿色出衆的年輕女子能活命。

整個升龍府,被殺得如同地獄。

……

“轟轟轟!”

諒山方向,大同軍正在炮擊關城。

朱棣時期,張輔率兵四徵安南,都是走的這條道。

第一次出征,是安南國的陳朝王子,跑來中國投奔朝廷。黎氏假裝請他回國復辟,朱棣派遣五千士卒護送。誰知黎氏膽大包天,竟然伏擊大明軍隊,不但殺死陳朝王子,還殺了大明前往安南的副使(已卸任的大理寺卿)。

不到一個月,張輔就打通越北關卡,兩個月時間就殺到太平江。這已經殺穿了升龍府,安南君臣捨棄都城而逃,甚至不敢走陸路,一溜煙逃去海上才作罷。

安南國就此變成交趾省,從交戰到滅國,大概兩個多月。

而且,當時鎮南關在安南手中,叫做雞陵關。在雞陵關之前,張輔還攻破了隘益關。攻打這兩座雄關,也算在那兩個月時間裡。

剩下三次出征,都是爲了平息交趾叛亂。

此時此刻,劉新宇、丁家盛二人,也已經攻破兩座關隘,都是安南復國之後興建的。

諒山城,是他們攻打的第三關。

就在守軍快頂不住炮擊時,一騎快馬從南方而來,進入關城就大呼:“莫氏出兵,奪了升龍府!”

守軍將士大驚失色。

諒山副總兵,已經在前一道關城死球了,此刻是諒山總兵陶忠仁在防守。

陶忠仁揪住報信者的衣襟,質問道:“你胡說什麼?”

報信者帶着哭腔說:“莫氏真出兵了,升龍府已經淪陷。”

陶忠仁原地愣在那裡,突然炮聲再次響起,他驚醒之後咬牙說:“開城投降,迎接天兵!”

很快,城門洞開。

劉新宇有些不信,說道:“之前的兩座關城,敵軍守得很頑固,連那個什麼副總兵都力戰而死。這怎麼突然就降了?”

丁家盛說:“要麼是敵軍後方出現變故,要麼是諒山主將貪生怕死。”

這二位還在說話的時候,陶忠仁已經脫下鎧甲,帶兵出城跪在外面,同時派人請大同軍進城。

劉新宇帶兵過來,問道:“你爲何突然降了?”

陶忠仁說:“逆賊莫氏,攻佔升龍府,必然殺戮無數,請將軍快快發兵救援百姓。”

“莫氏?”丁家盛也走過來,“這廝倒是消息靈通,竟然趁虛攻佔了升龍府。此人治民殘暴,這幾年有不少越人,翻山越嶺逃到廣西求活。他若攻佔升龍府,怕是真會在城中大掠。”

廣西大同軍這一路,敵人突然就變了,莫敬宇不會輕易交出升龍府,到時候肯定要打上一遭。

(本章完)

第978章 974【王爺貢士和女貢士】第60章 059【離心離德】第1036章 1032【日本鎖國】第592章 589【山中無老虎】第190章 188【鐵面無私的投機者】第375章 373【盤算】(爲企鵝大佬加更)第650章 647【山地騎兵,侵略如火】第8章 008【沸騰】第115章 113【狹路相逢】第259章 257【軍票?紙幣?】第303章 301【砸爛孔子像,救出孔夫子】第980章 976【皇帝的新裝】第336章 334【南澇北旱】第120章 118【軟弱的地主階級】第1013章 1009【點亮中亞地圖】第1027章 1023【闊孜少年和巴彥美人】第674章 671【皇命之威】第181章 179【宗室投奔】第275章 273【慘勝的海戰】(爲雙盟主“雲外第188章 186【鳥銃與黑火藥】第127章 125【宣教大同】(爲盟主“道緣浮圖第1079章 【番外九】第576章 573【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622章 619【海西叛亂】第933章 929【蒲松齡】第36章 036【腦溢血】第268章 266【西班牙人 葡萄牙人和英國人】第315章 313【殉國者多】(爲企鵝大佬加更)第294章 292【女實習生】第1010章 1006【沙俄留學生】第523章 520【空心陣和山地游擊戰】(爲企鵝第626章 623【幻術戲法】第111章 109【奪城】第225章 223【一千包圍兩萬】第111章 109【奪城】第178章 176【捨命衝鋒】(爲盟主“半斤`八第189章 187【歡聚】(爲盟主“cry瘋子”加第187章 185【崇禎的努力】第1001章 997【漠北都護府和北海都護府】第365章 363【拷餉】第504章 501【瓜分南洋】第815章 812【興大獄】第563章 560【細作立功】第186章 184【軍政調整】(爲盟主“第二次睜第608章 605【歲入二千五百萬兩】第561章 558【礦工】第368章 366【騎戰】第968章 964【分封開拓?】第494章 491【中荷聯手打西班牙?】第382章 380【流放臺灣的張獻忠】(爲企鵝大第807章 804【已閱:狗屁不通】第851章 847【東北開拓計劃】第1章 001【崇禎元年】第735章 732【水陸圍堵】第1049章 1045【螳臂當車】第522章 519【滿清智將】第56章 055【紅油辣子】第433章 431【揚州瘦馬,從此消失】第564章 561【決戰序曲】第673章 670【以孝之名,禁止纏足】第634章 631【軍民和諧】第58章 057【退錢!】第104章 102【天下大同】(爲盟主“樹猶如此第198章 196【贛州水戰】(爲盟主“暫時空缺第1037章 1033【長州藩與住友家】第1011章 1007【從留學生到乞丐】第1034章 1030【廣交所之狼——鄭芝龍】第307章 305【同姓異遷】第276章 274【盤七妹】第543章 540【大軍對峙】第173章 171【全家反賊?】第710章 707【外交官和海軍的謀劃】第157章 155【北擴?】(爲盟主“爲溪式谷”第923章 919【阮氏政變】第751章 748【島主進化史之三】第159章 157【家國天下論】第748章 745【海難漂流記】第301章 299【不如回家種番薯】(爲企鵝大佬第57章 056【會社組織】第198章 196【贛州水戰】(爲盟主“暫時空缺第892章 888【市井】第41章 040【天元術?】第678章 675【火龍燒倉?】第301章 299【不如回家種番薯】(爲企鵝大佬第210章 208【徐霞客見聞錄】第398章 396【廣西俍兵】第515章 512【不想回去】第724章 721【相差懸殊的平民教育】第196章 194【南下贛州】第234章 232【藤甲軍團與鄭芝龍】第930章 926【兩個國公沒了】第875章 871【決戰開始】第543章 540【大軍對峙】第459章 457【百家爭鳴】第423章 421【荒野之戰】第434章 432【對孔家的處理】第514章 511【遵義還是歸貴州了】第839章 835【李自成歸降】第149章 147【練兵之才】第952章 948【一羣蟲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