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371【回擊】

第373章 371【回擊】

武家穴鎮。

趙瀚感覺很無奈,多麼富有的商業集鎮,而且還沒有城牆遮蔽,張獻忠怎就不分兵過來打呢?

只要攻下武家穴,張獻忠就能搶到好多糧食,因爲這裡是趙瀚的軍糧中轉站!

趙瀚本人,連帶兩千親衛,三千金陵農兵,大量本地農兵,還有五百炮兵,一直窩在這裡。李正的7000正規軍,騎着騾子四處遊弋,看到狼煙則立即趕回。長江對岸六萬農兵、六萬民夫,基本完成整編,隨時可以渡江,就等着張獻忠來打武家穴呢。

唉,既然張獻忠不來,那就只能主動包圍了。

湖南部隊——

江大山率三萬農兵、三萬民夫,從公安渡江,直取張獻忠的老巢江陵!

李宗恆率三萬農兵、三萬民夫,從江夏渡江,直取漢陽府。(李宗恆是李邦華帶來的子弟兵,在南贛屢立戰功,又在廣東、福建剿匪表現突出。)

江西部隊——

江良、蕭善二人,先是坐船到黃顙口鎮,將此鎮作爲兵站和糧站。

江良率領四萬農兵、四萬民夫,立即渡江攻打蘄州。

蕭善率領兩萬農兵、兩萬民夫,古劍山率領水師援護,渡江沿浠水河攻打蘄水縣。

特別是古劍山的水師,中小型戰艦齊出,死死卡住浠水。就算張獻忠能夠跳出包圍圈,也別想從浠水過河,只能鑽進大別山繞回老巢。

就算張獻忠能繞回老巢,也會發現自己的老巢正在遭受攻擊。

另外,黃幺的新建山地師,已經開始渡江攻打夷陵,張獻忠的沿江主要城市全都要遭受攻擊。

千里長江,防都沒法防。

只能說張獻忠瘋了,纔會主動招惹趙瀚。

但站在張獻忠的角度,他根本別無選擇。前往四川的道路被堵死,強行攻佔四川,自己老巢隨時可能被趙瀚偷襲。北上陝西或者河南,那裡全是嚴重災荒,打下來也沒啥用處。又加上今年大旱,若不提前孤注一擲,再過半年肯定沒有足夠的糧食出兵。

張獻忠只有三個選擇,要麼躺平等死,要麼歸順趙瀚,要麼拼命一搏。

……

夷陵(宜昌)。

黃幺是最先渡江的,其實歸州(秭歸)也有張獻忠守軍,但歸州那邊沒必要去攻打。

黃幺只有7500人的山地師,還有一萬民夫搞後勤。

登陸之後,第一天紮營,第二天就炮轟,順便讓民夫填平護城河。

石質城牆,七米多高,朱元璋那會兒建造。

這一仗沒啥好說的,張獻忠抽走太多糧食和士兵,夷陵守軍只有一千精銳,其餘三千全是孱兵。

在糧食不足以久守的情況下,再配合宣教官不斷喊話,三千垃圾兵陸續趁夜逃跑。張獻忠的一千精銳即便死守,也守不住這麼大一座城,甚至打着打着還鬧出內訌。

黃幺攻佔夷陵之後,從民夫中挑選一些農兵守城。自己則帶着主力,坐船沿江而下,幫助江大山合圍江陵。

……

荊州府城,江陵縣城。

這裡是張獻忠的大本營所在,足足留了一萬二千士兵駐守,城牆上還有八門古董級銅炮。

“戰況如何?”黃幺來了就問。

江大山嘆息:“打不動,城太高,池太深,兵太多。勸降也沒用,守軍當中有不少老賊,這些老賊的家人都在城裡。”

黃幺問道:“要不我先去打別的城池?”

“沒必要,”江大山說道,“根據細作傳來的消息,各地賊兵都被張獻忠抽走了,其他城池只能防守,不可能派兵增援此地。分兵攻佔城池也是硬打,打下來還得留兵駐守,對整個戰場沒啥幫助。只要死死包圍江陵,把江陵給啃下來,隔壁的州縣全得望風而降。”

黃幺撇嘴道:“這麼多守軍,糧食要是充足,江陵起碼得打半年。”

江大山感慨:“難怪張獻忠主動開戰,他養的兵太多了。帶着幾路大軍去打安徽,還能留下這多兵防守沿江城池,平日裡得消耗多少糧食啊!今年面臨大旱災,他要是不打出去,非得活活餓死不可!”

黃幺想了想:“我坐船去蘄州,那裡應該需要兵力。”

江陵城內。

廖志芳坐在城樓上,望着城外的大同軍,只能暗自發出連聲嘆息。

兩年前,他建議張獻忠裁兵屯田,趕緊建立制度、發展民生,張獻忠當時確實聽從了。

但很快就變味!

張獻忠不信任文官,派遣義子和心腹將領,在轄內各府軍政事務一把抓,直接搞成了典型的軍閥統治。

張獻忠自己是大軍閥,義子和心腹們是小軍閥。

既是軍閥,就肯定公私不分。

這些武將不僅大肆侵佔民田,還把軍屯和民屯的糧食,各種往自己的私庫裡搬,文官們只能傻看着不敢說話。

而且,裁兵政策已經徹底作廢,武將們爲了提升自己的實力,完全不顧民生瘋狂擴軍備戰。

張獻忠也攔不住部將擴軍,一旦強行阻攔,就必定產生矛盾。

因此張獻忠選擇開戰,很大程度也是被內部裹挾。再不挑地方往外打,他的部將很可能起內訌,爲了搶地盤自己就打起來。

夕陽之下,城樓之上。

廖志芳翻開《大同集》,不知多少次重讀此書。

每一次重讀,結合最近的遭遇,廖志芳都有新的感悟。他認爲此書,某些篇章蘊含天地至理,非但沒有違背儒家教誨,反而是在遵循並且踐行儒家道義。

面對着城外大軍,廖志芳竟然提筆寫文章,題目叫做《張獻忠十敗》。

這次出兵,廖志芳、徐以顯兩位軍師,都是持堅決反對態度的,但張獻忠已經騎虎難下。

如今,廖志芳坐鎮江陵,徐以顯坐鎮漢陽,看似手握兩城的大權,其實根本指揮不動軍隊,更別提什麼獻城投降了。

……

永濟。

“大王,後方有報,蘄州、蘄水被圍,江西水師阻斷浠水河!”

張獻忠奪過詳細塘報,認真看了兩遍,對麾下諸將說:“蘄州、蘄水各被數萬敵軍圍困。”

孫可望嘆息說:“敵軍主力,繞去我軍後方,已經堵死我軍退路。”

張獻忠搖頭道:“兩城之外,都是農兵和民夫,敵軍主力依舊沒有出現。”

衆人驚駭。

由於趙瀚就在長江對岸,他們對大同軍制已經很熟悉,分得清楚正兵和農兵區別。

從一開始,張獻忠就失去戰爭主動權。

或許趙瀚的臨戰指揮能力不足,但戰略指揮能力卻很高明。而且從始至終,一直秉承着同樣的理念: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按照正規打法,張獻忠三路大軍東出,趙瀚應該調遣大軍迎戰,尋機殲滅敵軍主力之後再反攻。

朝廷剿匪是這樣做的,張獻忠也是這麼想的。

只要趙瀚擺出大軍,張獻忠就能耍出無數花樣。因爲張獻忠和部將們,有着十多年的大戰經驗,而大同軍的將領卻非常稚嫩,極有可能出現失誤被抓住機會。

那樣一來,大同軍就會被牽着鼻子走。

趙瀚深知自家將領是啥情況,因此他完全不接招。

你大軍入境?

那我也大軍入境!

你來我地盤,我堅壁清野,等着你攻城。

你在這邊慢慢攻城,我的農兵也在你家慢慢攻城。

而且,我的正規軍藏着不動,等你打疲了再算總賬。

你想撤退?

抱歉,你後方兩座城全被我圍了,你撤軍必須過的那條河,也已經被我用水師阻斷了。

你想全軍殺回去,打我的農兵也可以。我的正規軍隨時能坐船支援,我廣濟城裡的農兵也能慢悠悠來支援。

你若不顧一切,殺向我沒有堅壁清野的腹地也行。殺得那麼深入,沿途一座自己的城市都沒有,你就等着全軍覆沒吧!

張獻忠此刻極爲憋屈,自己空有十萬大軍,而且還剩十九萬民夫,渾身力氣卻不知拳頭該往哪裡砸。

老回回保持着冷靜:“我有兩個法子,不曉得你聽不聽。”

“說吧。”張獻忠道。

老回回說:“第一個法子,那七萬多步卒不要了,十九萬民夫也不要了。騎兵、馬隊、騾隊,向北貼着大山渡河返回。”

“爲何不率領大軍走白蓮鎮,貼着大山邊緣渡河回去?”孫可望問道。

老回回說:“趙瀚的水師橫在浠水,必定派出大量小船,來來回回在整條浠水河放哨。如果帶着三十萬大軍,就算不被哨船發現,也會被趙瀚的騎兵尾隨,半渡而擊就什麼都完了。”

張獻忠冷笑:“只帶騎兵、馬隊、騾隊回去有甚用?若把大軍扔給趙瀚,咱們兵力空虛,地盤遲早要被吞下。”

老回回又說:“那就不要家人,也別想着回去,帶着三十萬人,一路向北殺去,或許能跟北路軍匯合,或許能幫中路軍夾擊破關!”

“那樣打,等於無根之萍,稍微出現意外,隨時可能全軍覆沒。”張獻忠搖頭說。

老回回說道:“如果出現意外,就帶着精銳流竄,把江淮之地給攪翻天!”

孫可望鬱悶道:“豈非又成了流寇?地盤不要了,家人不要了,沿途裹挾搶劫,打到哪裡算哪裡,活到哪天算哪天。”

“打到現在,你還想保全大軍,完好無損的撤回去?”老回回無語道。

孫可望握拳說道:“父親,孩兒認爲,應該大搖大擺的撤軍,引誘趙瀚的主力現身,真刀真槍拼一把。誰贏了,就得天下;誰輸了,就見閻王!”

老回回的兩個計策,一個計策是帶着騎兵、馬隊、騾隊逃回去,結果必然是苟延殘喘。另一個計策是豪賭,賭贏了能夠從北方撤回,還能沿途搶掠一番,賭輸了就重新變成流寇。

孫可望的計策簡單粗暴,就是擺開陣勢硬剛一場,而且主動權交給趙瀚。勝者爲王,敗者去死!

張獻忠舉棋不定。

“大王,有一條地道挖通了,城內守軍沒有發現!”

張獻忠猛然站起:“立即放炸藥引爆,別等到晚上又被灌水!”

不管怎麼打,先攻佔廣濟縣城再說,這座城池把張獻忠給噁心壞了。

(求月票。)

(本章完)

第620章 617【律呂】第879章 875【黃女王·北大年總督】第758章 755【光臨巴黎】第755章 752【中國禮儀】第1002章 998【佔領北海】第999章 995【漠北】第597章 594【今之澳門】第947章 943【天使問罪】第470章 468【商業市場壯大】第715章 712【南洋戰略】第637章 634【幕府的決定】第565章 562【雨中曲】第608章 605【歲入二千五百萬兩】第471章 469【王子復國記——趙瀚的歐洲形象第190章 188【鐵面無私的投機者】第481章 478【有奶就是娘】第317章 315【江南農田竟然大面積拋荒】第973章 969【四面皆敵】第550章 547【離間計】第149章 147【練兵之才】第297章 295【君臣民】第1059章 1055【連鎖反應】第48章 047【兵法武藝】第1000章 996【一鼓作氣】第193章 191【山水形勝】第90章 088【揚州瘦馬】(爲企鵝大佬加更)第953章 949【北緯38.65度線】第665章 662【全世界樹敵】第1059章 1055【連鎖反應】第1014章 1010【又有人給皇帝送妹子】第888章 884【法國使者眼裡的中國鄉村】第398章 396【廣西俍兵】第572章 569【全是棄子】第526章 523【曹賊】第501章 498【雨中攻城】第808章 805【中國鄉土工業發展模式】第763章 760【買官制振興法國】第765章 762【國不可一日無君】第424章 422【軍心與紀律】第1019章 1015【文青可汗】第831章 828【內訌與戰機】第622章 619【海西叛亂】第1025章 1021【財政充裕】第867章 863【運輸大隊長】第959章 955【盜亦有道:聖勇義智仁】第622章 619【海西叛亂】第593章 590【安南侵土】第268章 266【西班牙人 葡萄牙人和英國人】第830章 827【圍城舞會】第1019章 1015【文青可汗】第672章 669【春風得意馬蹄疾】第384章 382【皇室教育和爵位問題】第533章 530【大案】第106章 104【兩個左秀才】第525章 522【一城兩關,我全都要】第773章 770【使團歸來】第534章 531【還是個起義者】第292章 290【詩才】(爲企鵝大佬加更)第512章 509【大方城亂戰】第234章 232【藤甲軍團與鄭芝龍】第907章 903【閣臣】第1013章 1009【點亮中亞地圖】第134章 132【戰略發展】第15章 015【長矛之術】第66章 065【大同社】第191章 189【走出閨閣】第677章 674【掉腦袋的案子】第926章 922【已經爛透了】第116章 114【得道者勝】(爲盟主“奈文摩爾第584章 581【君主集權憲法】第101章 099【幹大事】(爲盟主“雲外飄搖”第199章 197【士紳農民大聯合】第220章 218【南下巡視】第1章 001【崇禎元年】第462章 460【兩邊忽悠】第165章 163【酣戰】第171章 169【商賈逐大利】第412章 410【先殺雜兵】(爲企鵝大佬加更)第997章 993【炸城】第582章 579【李自成的草原之旅】第610章 607【海軍都督府裡的荷奸】第113章 111【狂生?】(爲盟主“提菩樹無”第328章 326【三原主義】第577章 574【滿清遷都?】第932章 928【黃河】第818章 815【一國二屬】第60章 059【離心離德】第617章 614【樂不思蜀】第966章 962【又一個樂不思蜀的】第469章 467【改良紡織機器】第589章 586【雲南事】第292章 290【詩才】(爲企鵝大佬加更)第257章 255【鄉約與工業技術革命】(爲企鵝第981章 977【文教政策調整】第280章 278【煎熬】第925章 921【畏罪自殺】第558章 555【其徐如林,其疾如風】第572章 569【全是棄子】第229章 227【廬陵縣中學】第535章 532【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