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121【缺糧】

第123章 121【缺糧】

永陽鎮,總兵府。

費純匆匆走進來,將大帽往桌子一甩:“又回來一批流民,鬧着要分地呢。”

“這是好事啊,”趙瀚高興道,“之前打仗鬧得太兇,老百姓都被官兵嚇跑了。別看咱們有半縣之地,丁口還不足五萬人,須得多叫回來一些才行。”

“糧食,糧食不夠啊!”

費純的職務是督理錢糧,他鬱悶道:“蕭氏獻土之後,許多地主都跟着學。他們的地倒是分出來了,可他們的錢糧卻沒抄走。從府城跟來的遊民,從安福、泰和回來的流民,這些人手裡都沒糧食,連種子都要向官府借。本地佃戶也沒什麼存糧,馬上就是青黃不接的時節!”

費純越說越焦躁:“你還要辦恁多學校,還給學童提供午餐。除了武興鎮之外,各鎮的鎮長和戶科科長,都跑來找我要糧。我到哪兒變糧食出來?”

“哈哈,”趙瀚起身給費純倒茶,笑着安撫道,“稍安勿躁,急也急不來。”

費純喝了一口熱茶,潤潤嗓子說:“學校得停下來,就算實在要辦,也須等夏糧徵收之後再說。”

“什麼都能停,學校不能停。”趙瀚說道。

辦學校真不需要太多錢糧,全是7—12歲的孩童,勉強可算四年義務教育。

如今趙瀚治下只有四萬多人(12歲以上),7—12歲的適齡學童僅3000多,每天一頓午飯能吃多少?一個月也才消耗200石。

而且,教書內容以識字爲主,對老師的要求也很低,無非大面積普及蒙學而已。

四五個老師,就可以教一個鎮。

書本筆墨也消耗不多,用白堊土當粉筆,在黑木板上寫字教學。學生有錢的自備筆墨,甚至在自家讀書,根本看不上公學。沒錢的家庭,父母用頭髮製作毛筆,學生蘸水在木板上練字。

只要有心氣兒,辦法總比困難多!

真正的糧食消耗,是大量流民、遊民和佃戶,得靠趙瀚借糧才能存活。

費純捧着茶杯暖手,情緒漸漸平靜下來,他說:“還有一個法子,那就是向地主徵糧!”

趙瀚問道:“咱們的存糧,還能堅持多久?”

“之前我還很樂觀,覺得能堅持到夏糧收割,”費純說道,“可回鄉的流民越來越多,照這個趨勢下去,三月份就得糧荒,頂多能堅持到四月。”

趙瀚仔細思考片刻,說道:“那就向地主借糧。”

“借糧?直接徵糧便是!”費純負責督理錢糧,他可不想今後有糧了,還要把糧食還給地主。

“你聽我說,”趙瀚表情嚴肅道,“既然這些地主聽話,老實把土地交出來,咱們就不能言而無信。一口唾沫一個釘子,說什麼就是什麼,這些地主纔會安穩,纔不會有朝不保夕的擔憂。”

費純問道:“真要借糧?”

趙瀚點頭道:“改天把龐先生他們都叫來,咱們建立一個糧行。”

“糧行是什麼?”費純疑惑道。

趙瀚解釋道:“就是咱們建倉庫,把糧食屯起來。誰都可以往裡面存糧,按月支付給他們利息,借糧的農民也得支付利息。但必須是低息,不能放高利貸!”

費純試圖理解:“比方我是地主,我把糧食存在糧行,過幾個月能取出來,還能得到糧行給的利息?”

“對,就是這樣。”趙瀚說道。

“唉喲,我的哥哥,”費純頓時腦殼疼,“存儲糧食是有消耗的,老鼠要來啃,米蟲也來啃,還可能受潮發黴。存糧進來還拿利息?我不收保管費都算給面子!這是一筆虧本買賣!”

趙瀚笑道:“現在是存糧借糧,今後可以存錢借錢。”

“錢莊?”費純眼前一亮。

趙瀚點頭:“也可以叫銀行。”

明代錢莊,源自正統年間,主要做白銀、官錢、私錢的兌換業務。

嘉靖年間,私錢氾濫,朝廷禁止銅錢兌換業務,全國的錢莊大範圍倒閉。

萬曆初年,重新允許錢莊的存在。甚至,遍佈全國的錢莊,實質成爲官錢的發行終端——朝廷鑄造銅錢,錢莊用銀子買錢,幫助朝廷把新錢發行到市場。

發展到崇禎年間,錢莊已經跟後世的銀行非常相似。

大型錢莊,已出現異地匯兌業務,匯票甚至具備信用流通功能(類似支票)。

而在廣大農村,則出現無數的兌錢鋪或錢米鋪,銀子、銅錢、糧食可以進行有效兌換。

趙瀚說道:“錢米鋪,不能掌握在地主手裡,咱們得趁機拿過來。”

“人手不足啊!”費純叫苦道。

這是個技術活,銀子、銅錢都有成色優劣,非得有資深老師傅把關不可。

趙瀚笑道:“所以先開設糧行,等做大了再經營錢莊。你帶人,挨家挨戶去借糧,借多少糧都寫清楚,給這些地主簽發票據,承諾夏糧收穫以後,就可以連本帶利歸還。今後農民借糧,也一律到糧行來借。當務之急有二,一是度過糧荒,二是樹立信用。”

費純頓時頭大無比,只想立即返回鉛山,老老實實做費家的奴僕。

他手底下就沒多少識字的,儲存糧食的倉庫也奇缺,還他孃的要去找地主借糧?

“總鎮,李先生求見!”

“快請!”

趙瀚猛然大喜,他跟龐春來交流過,知道李邦華是多厲害的人才。

親自出門把李邦華迎進來,趙瀚又給老先生倒茶,問道:“孟暗先生可是想家了?”

李邦華懶得繞彎子,直接問道;“你打算什麼時候攻略州府?”

“兩三年之內。”趙瀚說道。

李邦華又問:“佔據江西之後,準備攻打哪個省?”

趙瀚回答說:“福建和廣東。”

“不去打南京?”李邦華的表情有些玩味。

趙瀚好笑道:“我打南京作甚?就算能打下來,也會變成天下第一號反賊。”

李邦華說道:“你若能獨佔江西,早就是天下第一號反賊了。”

“不一樣的,”趙瀚辯解道,“只要我不打南京,不去碰江浙一帶,甚至不碰湖廣,朝廷的首要征討目標,就肯定是西北那些流賊。崇禎皇帝若敢調集大軍征剿江西,半年之內打不下來,流賊和韃子就能攻破京師!”

這個說法,李邦華非常認同。

江西距離北京太遠,而流寇和韃子又太近。崇禎只要腦子還清醒,就得先把江西放一邊。

李邦華又問:“佔據福建和廣東之後呢?”

趙瀚回答道:“鞏固三省地盤,開海貿,練火器。若是有空,把廣西也收了。”

李邦華突然起身,在房裡走來走去,似乎在思考着什麼,又似乎在糾結着什麼。

來回踱步好半天,李邦華問道:“你覺得朝廷能剿滅流寇嗎?”

趙瀚回答說:“流寇就像韭菜,割了一茬又長一茬。山西、陝西連年大災,朝廷還在繼續徵收賦稅,農民哪裡能活得下去?除非把兩省農民全部殺光,否則流寇永遠都剿不乾淨。”

事實上,北方的某些情況,比趙瀚想象中更加嚴重!

崇禎還沒登基,北方就已經爛透了。

天啓七年,吳應箕曾記錄他的見聞,大致內容如下——

出河南真陽縣城,連續走了四十里,沿途田畝全部拋荒,地裡長的都是雜草。

吳應箕問車伕:“本縣的土地,像這樣拋荒的有多少?”

車伕回答;“十有八九。息縣那邊要好得多,拋荒的土地只有四五成。”

來到驛站,吳應箕又問驛卒:“本縣百姓爲何不種地?”

驛卒回答:“本縣多養馬戶,馬政徭役嚴苛。服役者不能承擔,只能逃往他鄉。人不在了,賦役還在,官府施行連坐法。一戶連坐十戶,鄰居連坐完了,又連坐親戚。富戶交錢應役,窮人只能逃跑,全縣都逃得差不多了。”

吳應箕感到非常奇怪:“逃跑之前,爲何不賣地呢?”

驛卒回答:“馬政徭役,會轉給田主。本縣田畝,無人敢買,只能拋荒。”

然後又說起其他苛政,再論及本地官員。從知縣到知府,很多不是進士出身,多爲貢舉買官而來,上任之後立即盤剝,否則很難收回買官的成本。

一個富裕大縣,被搞得八成以上土地拋荒!

非但佃戶過不下去,自耕農和小地主都得逃跑。而那些大地主,也不敢侵佔土地,糧食收成還不夠承擔馬政徭役。

因此,當西北流寇進入河南,很多河南百姓也自發起義。

不是被裹挾的,而是自發起義!

山西同樣如此。

在陝西流寇進入山西之後,短短半年時間內,山西本地的起義軍數量,就已經遠遠超過陝西。

這種情況,李邦華怎會不知道?

朝廷很多官員都知道!

李邦華拿出一封信件,交給趙瀚說:“你派人去吉水谷村,把信交給我的父親。”

趙瀚高興道:“一定辦妥!”

“說吧,讓我做什麼。”李邦華直來直去道。

“正好有件棘手的事情,”趙瀚把缺糧狀況說明,拱手作揖道,“向富戶借糧之事,就拜託先生了。他們暫時不太信任我,想必先生出馬應該沒有問題。”

李邦華笑道:“聰明人都會信。你若是不想歸還糧食,那還借什麼?直接搶就可以了。”

除了向地主借糧,趙瀚還想找官府借糧。

泰和、安福兩縣,都有流寇、流民存在,官員和士紳皆如履薄冰。

那就讓他們籌集錢糧,趙瀚負責把流民帶走——趙瀚得了糧食和人口,流民可以安居樂業,官府和士紳不再擔驚受怕。

不是雙贏,而是三贏,多麼划算的買賣!

(本章完)

第821章 818【大軍出動】第1章 001【崇禎元年】第437章 435【沒糧了就搶】第1006章 1002【血液淨化文書】第915章 911【分裂的葉爾羌】第665章 662【全世界樹敵】第1062章 1508【憶往昔】第525章 522【一城兩關,我全都要】第8章 008【沸騰】第173章 171【全家反賊?】第107章 105【實戰練兵】(爲盟主“起點八百第1064章 1060【爪哇一統】第554章 551【漢化女真】更新很晚,別等了第927章 923【捅了天了】第301章 299【不如回家種番薯】(爲企鵝大佬第889章 885【青藏消息】第707章 704【苦哈哈的荷蘭陸軍】第857章 853【森林戰鬥】第617章 614【樂不思蜀】第60章 059【離心離德】第247章 245【商賈獻城】第250章 248【攪動天下】第285章 283【復社】第507章 504【土雞瓦狗】第701章 698【收小弟】第71章 070【稿費】第792章 789【你逃你的,我走我的】第683章 680【圍困薩爾滸】第764章 761【殖民地做嫁妝?】第987章 983【印刷革命】第793章 790【井底之蛙】第626章 623【幻術戲法】第147章 145【大明白宋應星】第760章 757【造反寶典】第401章 399【奇襲遼東】第19章 019【鬼話連篇】第873章 869【土司倒戈】第570章 567【追擊】第714章 711【萬國來朝】第903章 899【龍諾迴歸】第722章 719【大國是什麼概念】第239章 237【龍虎山,張天師】(爲企鵝大佬第703章 700【外交碰瓷】第892章 888【市井】第1033章 1029【整頓金融】第11章 011【賊敗】第657章 654【四不像的鄉試】第734章 731【利益誘惑】第1030章 1026【中國的“印度公司”】第951章 947【繼續黨爭】第419章 417【河南戰場】第425章 423【萬人衝鋒】第819章 816【持節使者都是狠人】第582章 579【李自成的草原之旅】第149章 147【練兵之才】第977章 973【資深流寇的戰法】第527章 524【皇城巍峨】第99章 097【發老婆】第299章 297【許多人要倒黴】第880章 876【孫傳庭出手】第119章 117【逮到個野生尚書】(爲盟主“妖第437章 435【沒糧了就搶】第828章 825【一人俘虜數百】第202章 200【攻守】第405章 403【曆法與文字】第840章 836【遍地桃源】第302章 300【南孔】第294章 292【女實習生】第147章 145【大明白宋應星】第323章 321【倒戈】第795章 792【處處受挫】第1015章 1011【伏爾加河與頓河大起義】第935章 931【水火法師】第187章 185【崇禎的努力】第165章 163【酣戰】第207章 205【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第5章 005【篦蝨子】第759章 756【贈禮與回禮】第56章 055【紅油辣子】第1007章 1003【會說漢語的墨西哥總督】第369章 367【瘟疫】(爲企鵝大佬加更)第552章 549【福將竟是我自己?】第931章 927【賞罰】第620章 617【律呂】第897章 893【欺君要砍手】第455章 453【大軍之中,直取主將】第403章 401【破海州】第399章 397【五帝並存】(爲企鵝大佬加更)第979章 975【殿試與分封】第47章 046【想讀古文也找不到】第397章 395【各自備戰】第411章 409【正面交戰】第613章 610【百萬人口大城揚州】第70章 069【綠帽忘八】第1027章 1023【闊孜少年和巴彥美人】第536章 533【又一條大魚】第491章 488【屠華】第1070章 1066【終章五】第159章 157【家國天下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