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太子殿下輕咳了幾聲,微帶喘息地道:“三皇兄說來說去,終不過只是‘據你推測’、‘據你猜想’罷了,你說皇妹妹殺了人,人證何在?物證何在?”
三皇子聞言,神情微滯。
“還有身份真假一說,亦是莫明。”太子殿下的語聲繼續傳來,沉着而又清晰:“若是單憑那幾個僕役以及三年前便身故的秦世章,便要指證皇妹妹有欺瞞之罪,吾以爲,還是欠考量了。三皇兄立功心切,未免操之過急。”
到底是太子殿下,一開口就拿住了三皇子話中的漏洞。
的確,從開始到現在,三皇子說的始終都是他的猜測,卻沒有一點實質上的證據。
衆人的視線,此時便又都轉向了三皇子,看他如何應對。
三皇子溫溫一笑,並未直接回答太子,而是轉向了中元帝,揖手道:“父皇,兒臣正要將人證帶來,父皇瞧着,是不是現在就把人叫過來?”
中元帝微帶不喜地看了他一眼,語聲微涼:“既是有人證,爲何不早說?”
三皇子心下凜了凜,連忙陪笑道:“父皇恕罪,因先要將前因說清,才能引出後面的人證與物證,故兒臣一開始便沒有……”
“罷了罷了,快去把人叫上來吧。”中元帝很不耐煩地打斷了他,面上微帶不虞。
三皇子再不敢多話,提步走去殿門,向守在那裡的邢有榮說了幾句話。
邢有榮一時卻是不敢應下,回身往殿中看了看,便瞧見中元帝向他揮了揮手:“你照老三的話去做。”
Wшw●тт kán●c o
“諾。”邢有榮應了一聲,便躬着腰退了下去。
三皇子緩步回至殿中,向着中元帝深深地行了一禮:“父皇,趁着人證未至之前,兒臣還有件事要說。”
中元帝“唔”了一聲,皺起了眉:“老三,勿要再故弄玄虛。”
三皇子恭聲應了個是,便行至了衆人圍坐的中間位置站了,面朝中元帝說道:“父皇,兒臣因着要細查皇妹妹的來歷,這一來二去的,卻是查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消息。而這個消息,只怕在座的大多數人,是頭一次聽說。”
言至此,他故意停頓了片刻,似是爲了讓諸人都能聽得仔細,方纔續道:“兒臣查出,便在元年之時,流放遼西的桓家,被人偷走了一個女嬰,而這個女嬰,正是桓氏最小的女兒——桓氏十三娘。而巧的是,十三年後,亦即是中元十三年的夏末秋初之際,桓家的這個十三娘,卻是找到了。”
此語一出,滿座皆靜。
然而,再下個瞬間,便有輕微的吸氣聲響了起來。
三皇子轉身往旁看了看,目中再度劃過了一抹得色,不緊不慢地道:“想來諸位也都聽出來了。的確,這事說來也真是巧得很。因爲,皇妹妹被人發現公主身份的那一年,也正是中元十三年。而更巧的是,桓家找到的這個十三娘,也正是流落在江陽郡的青州城。說到這裡,諸位只怕不免要想,怎麼竟會這樣地巧,流落在外的晉陵公主,竟然與桓氏十三娘同處一城,且更是在同一年、同一月、同一時刻,各自被親人找到。這難道不奇怪麼?”
大殿中,再度陷入了一片死寂。
只是,這死寂卻又並非純然的靜,因爲,有一些什麼正在這死寂之下蒸發着,彷彿只待一個契機,那些東西就要冒將出來,將一切焚燒成灰燼。
此時的中元帝,已然不再去看秦素了。
他垂目望着御案上的那疊口供,眸光如幽幽深井,叫人難以揣測。
“晉陵,你無甚話可說麼?”驀地,他開了口,冰冷的語聲如殿外疾飛的雪,颳得人渾身冰涼。
秦素於座中向上欠了欠身,神態很是沉靜:“回父皇的話,兒臣暫且無話可回。”
“哦?”中元帝擡起了頭,冰寒的視線忽如利箭,直直刺向了秦素。
秦素卻仍舊一派安然,拂了拂火焰般灼亮的紅裙,又擡手撫向鬢邊華勝。
直到那一刻,衆人才驚覺,今晚的秦素,朱衣如火、金釵如焰,美得格外耀眼。
自進宮以來,她還從不曾穿過如此鮮豔的衣衫,而這樣穿着的她所煥發出的美豔,竟叫每個人都有了片刻的眩暈。
那是一種極爲劇烈、張揚乃至於狂妄的美,如同燃燒的大火,只消看上一眼,那視線中便似也沾了火苗,“畢畢剝剝”一路燒灼,直灼進人的眼底,再由眼底蔓延至心間。
“啓稟陛下,人來了。”殿門外傳來了邢有榮的語聲。
“宣。”中元帝淡然地吐出了一個字,收回視線,望向了懸垂至地面的重重錦帷,似是在出神。
邢有榮拉開殿門,將兩個戴着長冪籬的女子,讓進了殿中。
那兩個女子一高一矮,因冪籬覆面,並瞧不見她們的臉,只能瞧出高的那個似是年長些,而年幼的那個一身茜裙,衣着精雅秀致,一望而知不是普通人。
陪着她們一同進來的,乃是三皇子身邊最得力的大監——金有平。
金有平似是早已得了囑咐,進殿之後,便不慌不忙地伏地奏道:“啓稟陛下,啓稟諸位殿下,這兩名女子,年長者爲青州秦府之大夫人俞氏,年幼者爲桓氏十三娘。”
大多數人皆是吃了一驚,或是裝作吃了一驚,場中唯一面色不變的人,唯有秦素。
便在金有平說話之時,俞氏與桓十三娘皆是摘下了冪籬,伏地跪拜,禮數很是周全。
三皇子便向金有平揮了揮手:“金大監先下去罷。”
金有平應聲退下,那廂中元帝便將身子向龍椅上一靠,淡聲道:“擡起頭來。”
俞氏與桓十三娘同時擡起了頭,俞氏的神情倒還鎮定,那桓十三娘卻是一副楚楚之姿,娟好的眉眼間盈盈欲語,極爲惹人憐愛。
秦素掃眼看去,心下陡然一驚。
那一刻,她幾乎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在下首跪着的桓十三娘,眉眼絹秀,形容柔弱,生得頗爲秀麗。
阿蒲!?
桓氏十三娘,居然是秦家德暉堂的小鬟——阿蒲!?
怎麼竟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