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廣陵謀

整個杜府如今名正言順的嫡出子,除了周氏所出的兩位小郎君外,也就只剩下杜大郎與杜二郎了,而相較於整日胡混的杜二郎,杜大郎雖然好色,才幹卻也不差。』

元配留下的嫡子,身爲繼母怎麼可能幹看着不出手?再者說,廣陵還擺在那裡呢,周氏能夠通過何氏拿捏杜三郎,卻拿捏不住杜大郎。可偏偏地,最近杜驍騎卻隱隱有想要讓杜大郎取代杜三郎就任廣陵守將之意,周氏動手也在情理之中。

所以,套住曾嫗也是好事。若是知曉自己的夫人在背後算計自己,杜驍騎想必不會覺得愉快吧。

杜光武在黑暗中咧了咧嘴,雪白的牙齒映着燈火,冷森森地有些嚇人。

至於脫了鉤的何氏,只要能按計劃行事,便是沒有彩萱,她也活不了多久。生在大陳與大唐的兩起刺殺事件,便是她的催命符。

桓家迴歸的日子已經不遠了,桓家既然回來了,杜驍騎又怎麼可能還任由何氏活着?任由何家捏着他的把柄?

所以,何氏完了,何家也完了,根本不用他杜光武出手,杜驍騎也一定會對付他們。

杜光武還在笑着,眼底深處卻是一片嗜血的冷意。

他就等着看他們狗咬狗好了!

原本他還卯足了力氣對付杜三郎,不過,他的謀劃才進行了一半,便收到了一個消息。而正是這個消息,讓他將目光從杜三郎的身上,轉向了杜大郎與杜二郎。

廣陵,倒真是個不錯的地方。

既然桓家願意把他送到更好的位置,他也不好拒絕不是麼?杜三郎已不足懼,杜二郎就是團扶不上牆的爛泥,唯一可慮者,只有杜大郎。

如今,杜大郎也完蛋了。

桓家出手,果然不同凡響啊。

呼出了一口微帶酒氣的熱氣,杜光武滿意地點了點頭。

大兒子與妾室通j,二兒子爛泥扶不上牆,三兒子的母族犯下大事,根本不能用。如此一來,那廣陵守將只要姓杜,便只能是他杜光武了。

他是杜驍騎唯一的選擇。

杜光武面上的笑意漸漸有些冷。

東陵先生曾經那麼鄭重地告誡過他,要他“當借力時且借力”,所以,他便很識時務地借了力。

別人送到手裡的刀子,他若是不揮上幾下,撕扯下幾片血肉來,那也太可惜了不是麼?

卻不知,當他的那些“兄弟姊妹”們知道他杜光武的母族是誰的時候,會是怎樣的一種表情?是會嚇得抖?還是會妒得狂?

再度扯了扯嘴角,杜光武脣邊終於浮起了一個真切的笑容。

他實在很期待那一天的到來。

**

當一場又一場的大雪光顧上京之後,上京城中的百姓忽然便現,位於外三城的大京河碼頭,似乎是一夜之間就變得熱鬧了起來。

那大大小小的運糧船隻在河邊穿梭,運糧的馬車更是川流不息。那些眼光獨到的商人與一些家資豐厚的大士族,藉助漕運船隻往來運送着糧食,有些是在本地賣,更多的則是運往了位於北方的大都及其周邊區域。

誰也不曾想到,一向在大陳波瀾不興的漕運,會在這場突如其來的旱災之後,就此得以興盛,且爲緩解整個大陳的災情起到了關鍵作用。

因南北6路不通而阻滯的糧道,通過大京河、小京河、白沙灣等內河的船隻運輸,重新變得流暢了起來。今冬的大雪凍壞了官道,而這些河流卻因其水域寬廣,水道由南及北遍佈大陳,即使有少量沿河地區封凍,船行卻是無礙。也正因如此,在飽受了近一年的旱情之後,大陳北部地區的糧價至今仍舊平穩,也沒有出現商人囤積居奇的現象。

而所有這一切,都必須歸功於大陳的一位名士兼高官——僕射江奉先。

便在一個月前,江奉先將一份建議朝廷開啓漕運、由中元帝親自組建一個專門主理漕運諸事衙署的奏摺,送到了中元帝的手上。

一直被刺殺事件與大陳旱災所困擾的中元帝,在看到這份奏摺之後,不啻看見了一道曙光。江奉先建議以一種折中的辦法,讓朝廷參與到民間漕運事務之中,並以逐漸推進的方式,最終將漕運完全掌握在朝廷手裡。

既可緩解災情,又能得來爲民解憂的名聲,同時還能爲國庫增加一大筆收入,中元帝再是個糊塗蛋,也能看出這奏摺的分量。於是他當即大筆一揮,頒佈了一道全面開放漕運的旨意,並任命江奉先主領諸事。

漕運一開、糧道通暢,平抑糧價、穩定民心,這實是造福萬民的好事,自是得來了百姓的稱頌與朝臣的讚譽,江奉先在大陳聲譽日隆,竟將原本與之齊名的薛大郎也給比了下去,而中元帝更是對其大爲褒獎,一時間風頭無兩。

只有少數知曉內情的人才清楚,江奉先之所以能夠如此得聖心、贏名聲,全是因爲他最近請來了一位既擅謀略又精庶務的門客——蘇長齡蘇先生。

這位蘇先生是個全知全能之人,據說與江奉先的偶遇還甚是傳奇,江奉先與之一見如故,即刻便將其請入了江府。

正是因爲有蘇先生獻計在前,纔有了其後江奉先的那一份奏摺,而這份奏摺爲江奉先贏來的,不只是良好的聲譽,更是大權在握。

名利雙收,這世上還有比這更風光的事麼?

如今,江奉先待蘇先生直若上賓,而在江府之中,這位蘇先生的地位更是極其然,便連族老見了他也要禮讓三分。

“……蘇長齡蘇先生的名聲雖然不算太響,但在大都冠族圈子裡卻已經漸漸傳開了,衆人私下裡都道江僕射運氣好,遇見了一位千古難遇的智者。”白雲觀煙霞閣的暖閣中,秦素蹙眉聽着阿臻的稟報,神情微有些陰鬱。

她自是知道蘇長齡這個人的。

前世時,蘇長齡是名聞三國的大謀略家,在陳趙相爭時起到了決定勝負的關鍵作用,可以說是個婦孺皆知之人。

若僅是這些,那倒也沒什麼,真正叫秦素難以釋懷的是——前世的蘇長齡,效力於趙國。

第688章 階上語第二百零八章 空谷音第129章 莫不離第388章 鉛雲重第855章 述前因第631章 美男衆第292章 秦阿素第二百七十七章 本無名第645章 暗香浮第758章 養生息第097章 悵春草第128章 怨猶會第474章 非採藍第895章 恨當初第427章 吾去也第565章 拔劍起第939章 亂石灘第558章 似故人第722章 始回京第334章 多儲糧第408章 忽無音第704章 蘆葦深第175章 鎖燕囊第805章 風雷引第892章 掃落英第573章 朱漆匣第861章 終反目第988章 連珠駑第622章 彈金冠第528章 身無翼第920章 僕不胖第474章 非採藍第993章 歌九霄第311章 七千金第092章 白衣郎第582章 漸揭曉第762章 泊行舟第581章 何曾錯第520章 如累卵第818章 賀雲嘯第757章 擇婚事第二百三十七章 2立儲第189章 錦樓會第989章 鐵騎出第870章 析因果第465章 賞花約第二百五十八章 母女會第659章 大儺儀第755章 心若寒第879章 朱漆門第288章 夢死生第391章 阿堵郎第974章 再訊問第629章 玉箏箋第342章 拈花語第783章 問冰鑑第691章 花朝節第776章 《長清》絕第993章 歌九霄第300章 薛陶會第682章 憶青衿第923章 何日還第404章 雅投壺第855章 述前因第131章 冰弦飛第463章 涼亭外第720章 斷贗品第776章 《長清》絕第475章 忽重疾第408章 忽無音第295章 傳錦囊第476章 六月雪第300章 薛陶會第649章 水蓮開第086章 去來辭第847章 望行雲第951章 連環計第755章 心若寒第605章 拾花簪第572章 去復返第242章 八護衛第319章 大宗師第078章 不速客第692章 出東門第二百零四章 卷薔薇第658章 桓子瑜第693章 杏子林第688章 階上語第775章 拎小雞第976章 當堂辯第075章 遵遺願第三百五十八章 聞廣陵第424章 足如雪第442章 謀逆惑第364章 禮先至第777章 松濤館第822章 清露軒第629章 玉箏箋第1006章 水波細第592章 無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