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 計議遷都

“主公,在下認爲不妥!”

果然不出孫權所料,在是否同劉備交換南郡一事上,周瑜永遠是持反對態度,至於原因嘛,也不復雜。

周瑜在赤壁之戰後,就一直主張取南郡,然後再取益州,來充實江東爭霸天下的根基。

而江東文官集團呢,則認爲自身實力不足,加之道路阻塞,也沒有理由攻伐益州,與其浪費時間、精力取做無用功,不如同劉備交換南郡,在地緣上獲取優勢,以謀求發展之機。

本來在今天之前,孫權是支持周瑜取益州的,他早就意識到,僅憑藉江東這點人口,永遠都不可能染指中原。

正因爲如此,對於劉備趁周瑜攻伐南郡時,奪取荊南四郡一事一直耿耿於懷,導致他連臉面都不在乎了,直接同意周瑜之計,用和親爲藉口,來將劉備軟禁,全取荊州之地。

然而,就在今天,劉備用兩萬人馬,狠狠的給了他一個耳光,將他的美夢打醒,也讓孫權清晰的認識到,沒有金鋼鑽,千萬別攬瓷器活!。

截止目前,江東先後經過赤壁之戰、南郡之戰,雖然兩戰均取得勝利,但傷亡十分慘重,特別是南郡之戰,五萬精銳大軍,十去其四五。

雖然有新兵不斷補充,始終將江東的兵力維持在十萬左右,但精銳戰死頗多,戰鬥力較之前下滑一大截。

而打贏赤壁、江陵兩戰後,雖然獲得了江夏大部、南郡一部,讓江東的觸手伸進荊州,但防守壓力也同時增加。

爲此,孫權不得不在江陵駐紮五萬大軍,三萬步卒防備襄樊之地的曹仁,兩萬水軍監視公安的劉備。

再加上豫章、廬陵、建安三郡的山越,少則上百,多則上千來襲擾州縣,因此,不得不讓黃蓋和呂岱二人,領兵一萬五千人,駐紮於豫章防備。

還有合肥一帶,曹軍在此動作頻頻,隨時都有可能偷襲,爲保衛揚州之地,只能讓淩統領兩萬兵馬駐守廬江,和曹軍互相對峙。

最後,加上柴桑的駐軍,就組成了江東的十萬大軍。

你看,就江東這點兵力,連解決艾縣之危,都只能從其他三處防線擠出兵力來防守,更別說以後攻打易守難攻的益州了,屆時大軍恐怕還沒到益州,後院就起火了。

所以,孫權考慮再三後,決定放棄周瑜取蜀之策,採用魯肅讓南郡之策,用空間換時間,只要平定南方山越之亂,編其爲民,屆時攜百萬精銳之師,橫掃荊州、中原,則大事可成。

可是,周瑜,你醒醒啊,益州不是我們能取的!!!。

然而,接下來的時間裡,不管孫權,魯肅,張昭如何勸說,周瑜這個大都督就是不鬆口,而孫權只能乾瞪眼。

所以,既然說服不了周瑜,那就只能說服自己嘍。

“遷都!!”

這是孫權能想到最好的解決辦法,打不過你,我躲還不行麼。

對於孫權的遷都提議,三人本想反對,可轉念一想,這簡直是神來之筆啊,只要遷都,來自劉備的威脅將全無,他們就可以安心整頓山越。

隨即,四人就選址問題展開激烈討論,最後還是魯肅的提議被採納,待將劉備這尊瘟神送走後,就將江東治所遷往建鄴。

……

因爲魏延的出現,讓孫權、周瑜投鼠忌器,令親者恨,仇者快的事情並沒有發生,維持住了孫劉聯盟的穩定,雖然沒有魏延,劉備也會安然返回公安,只不過過程會驚險一些。

本次屯兵通城,

並未對雙方造成任何實質的收益或傷害,但潛在影響是非常深遠的。

不但提前讓孫權遷都建鄴,還讓江東集團內部,在取蜀與讓南郡之間,產生了巨大的矛盾,也讓沉浸在赤壁、江陵之勝中的孫權,徹底清醒過來,認清了自身的實力。

但同時,雙方本次摩擦,也是孫劉聯盟決裂的開始,一切的仇恨,都只因曹操的存在,被暫時壓了下來,但總有一天,雙方的仇恨會如火山噴發一般,毀天滅地。

……

五月初

劉備穿着大紅衣服,領着嬌妻美婢,返回了公安城,過他的神仙日子去了。

而我們的主角魏延,也從通城撤兵,經過通城時,和守將糜芳把酒言歡片刻,隨後和馬良一起,領着八千餘人的大軍,浩浩蕩蕩的返回臨湘。

多出來的一千多人,都是艾縣的百姓,他們聽聞劉備仁義,“自願”跟隨魏延南下長沙,作爲仁義之師,他怎麼可能脅迫百姓呢?。

在這之前,劉備也曾邀請他去公安一聚,但被魏延拒絕了, 因爲算算日子,小麥馬上就要進入灌漿期。

如果天公不作美,不下幾場大雨,爲了提高產量,他會領着所有人去挑水,給小麥澆灌一遍,第一次使用新法種植,只能成功,不許失敗。

還在返回臨湘的路上,孫權的反擊便來了,在艾縣的集結的江東大軍一分爲三,甘寧領一萬水軍返回柴桑,然後前往江陵一帶,繼續保持南郡的兵力優勢。

剩餘的一萬水軍,原地轉爲步卒由韓當統領,繼續屯駐艾縣,防備的同時,也威脅着通城一帶。

餘下五千黃蓋所部,則返回豫章郡,和黃蓋合兵一處後,一萬大軍直接進駐宜春,威脅長沙東大門醴陵。

同時,廬陵太守呂岱,領兵三千進駐邊界小城水新,此城距離長沙郡不過二十里,和當時魏延駐紮豫章邊界,有異曲同工之妙。

返回臨湘後,魏延只得放下屯田事宜,先做出應對之策,首先遣馬良領三千郡兵,前往醴陵一帶駐紮,以城防、關隘爲依託,防備黃蓋大軍的突然進攻。

然後遣魏則領兵一千,進駐茶陵,加固城防,多存糧秣軍械,一旦呂岱出兵偷襲,只需堅守待援即可。

同時,桂陽太守趙範,爲減輕長沙的壓力,親自領兵三千進駐桂東,同茶陵形成呼應之勢,一旦呂岱有異動,桂東之兵可進入廬陵境內,斷其後路。

……

自柴桑陰謀失敗後,孫劉雙方的衝突,開始從幕後走向前臺,在長沙、桂陽,豫章、廬陵四地的邊界線上屯駐重兵,劍拔弩張,稍有不慎,就會爆發衝突。

第四十三章 攻蜀前夕第二十二 農家肥第四十七章 張任第一十七章 屯田中郎將第四十四章 荊州軍入益第二十五章 屯兵通城第二十三章 春耕—小麥第五十四章 戰局第二十九章 星隕第六十一章 益州軍政第七十六章 張琪瑛第五十八章 劉璋第七十八章 牢籠第四十一章 糾結的劉備第八十七章 人選第五十七章 陽謀第六十章 益州民政第五章 革新第一十三章 諸葛亮第九十八章 漢中臣服第七十八章 牢籠第九十六章 張魯放權第九十八章 漢中臣服第七十八章 牢籠第七十六章 張琪瑛第六十七章 抄家第五十六 綿竹第六十二章 安排第七十八章 牢籠第四十二章 取蜀之策第四十五章 斬二將第七十一章 效果顯著第二十章 臨蒸策3第八章 鑄劍爲犁第二十三章 春耕—小麥第三十三章 入蜀之機第九章 新的時代第八十四章 離別第六十一章 益州軍政第六十三章 曹孫罷兵第四十六章 突襲成都第三章 密謀第九十五章 曹操應對第五十章 成都第四十三章 攻蜀前夕第九十四章 驍騎軍第三十五章 政令第一十二章 天下大勢第四十七章 張任第二十七 計議遷都第四十二章 取蜀之策第三十章 荊州安定第七十九章 人才困局第八十五章 名望所累第二十三章 春耕—小麥第三十五章 政令第九十章 鬥將第二十四 春耕—水稻第三十一章 入公安第五十六 綿竹第四十五章 斬二將第六十一章 益州軍政第五十二章 吳夫人第二十章 臨蒸策3第四十四章 荊州軍入益第七章 釘子第三十九章 二派相爭第九十三章 奪下辯第二章 入獄第五十章 成都第二十一 臨蒸策4第四十章 錯綜的局勢第九十六章 張魯放權第四十七章 張任第六十一章 益州軍政第四十六章 突襲成都第一十二章 天下大勢第九十八章 漢中臣服第八十四章 離別第一十五章 超前的制度第三十九章 二派相爭第二十九章 星隕第七十三章 聯姻之事第三十四章 鐵礦現蹤第一十一章 蜀漢隱憂第七十一章 效果顯著第一十八章 臨蒸策1第六十六章 李嚴革職第七十章 殺雞駭猴第八章 鑄劍爲犁第六十六章 李嚴革職第六十八章 糧價第六十八章 糧價第一章 魏延第二十四 春耕—水稻第六章 農耕神器第九十章 鬥將第七十六章 張琪瑛第二十七 計議遷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