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六章 無恥的魏延

“文長切莫氣餒,此策雖不能大肆推廣,但仍不能掩蓋它的過人之處,待時機以至,亮會親自向主公進言,推行此策”

諸葛亮怕魏延失落,趕緊出言安慰,僅從生產隊之策能看出,魏延有蕭何之才,對於現在的劉備來講,重要性和自己不遑多讓。

所以,魏延的道心,可千萬不能破碎啊。

“軍師放心,在下從未氣餒”

魏延當然沒慫,他還年輕,未來的日子還長着呢,等劉備入主益州,內有強兵悍將,外有山川之固時,就是他爲世家掘墓的時候。

“文長,亮還有一事不明,何爲曲轅犁,何爲精耕細作,何爲農家肥,何爲科學”

諸葛亮一波四連問,讓魏延不知從何談起,索性從懷裡掏出曲轅犁圖紙,向諸葛亮詳細闡述曲轅犁的優劣、工作原理、力學結構,以及製作的難點。

“此犁甚是精巧,幾根木料組合之下,竟然有如此神力,荊南之地的百姓有福矣。

文長所求之事,亮已明瞭,待主公抵達之後,我等便一同去長沙一觀,若真如文長所言,就算是砸鍋賣鐵,也定要此神器惠及天下”

對於圖中的曲轅犁,諸葛亮驚歎之餘,也對其缺點了然於心,幾根木頭,一節麻繩,荊南之地遍地都是,唯獨小小的鋼釘,卻讓諸葛亮犯了難。

多年的戰亂,不但讓大漢存儲多年的鋼材急劇消耗,就連熟練的工匠,要麼死於戰火之中,要麼流落於荒野,不知所蹤。

所以,在黃巾之亂時,還能用鑌鐵、百鍊精鋼來鍛造神兵,可到現在,短短二十年的時間,幾乎將所有鋼材儲量消耗一空。

目前儲存和新鍛造的鋼材,幾乎都用於同生、熟鐵合煉,加強材料的強度,讓士卒的甲更堅,兵戈更鋒利,很難像之前一樣,單獨爲猛將鑄兵造甲。

所以,就算曲轅犁很誘人,但諸葛亮還是不能保證,能穩定供應鋼材,畢竟安心種田的前提,就必須要有足夠多武力,不然就成了運輸大隊長。

魏延點頭表示理解,便不再鋼材一事上多做糾結,繼續對諸葛亮的疑問進行解答:

“精耕細作,其實不難理解,軍師可以將作物的一生,想象成人的一生。

如果一個嬰兒從出生開始,便給他優渥的生活,良好的教育,父母的呵護,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其成年之後,必定比無人供養,無人呵護,無人教育的孤兒,未來肯定要更廣闊些。

作物亦然,目前百姓耕種的方式,非常粗獷原始,都是將種子撒在地裡,便不在做管理,等待秋收收穫。

這樣的耕種方式,和無人供養的孤兒有何區別,這樣的糧食怎麼可能高產。

假如在種植之前,先將土地上的雜草、碎石、樹根等去除,再深翻土地一尺餘,將底層富含營養的泥土帶到表面,用來供養作物生長所需。

然後先在“屋子裡”,培育水稻幼苗,再移植到土地裡,讓其具有抵抗風雨的能力。

最後,在水稻成長期間,勤除雜草,多施肥,觀察病蟲害,在水稻抽穗時,用河水灌溉。

如此這般,用呵護幼童的態度去呵護作物,相信作物也會如孩童一樣,給我們滿意的答覆。

軍師,在下所言或許離經叛道,但也不無道理,人既然能如此,作物爲什麼不能呢。

在下在革新鎮已開墾近萬餘畝良田,皆會按照此方法耕種,軍師如果不信,待到秋收之時,一切便能見分曉”

魏延知道用這個比喻,

好像是有點讓人難以接受,但沒辦法,以他的文學水平,只能想到這個。

“文長,你或許言之有理,任何新事物的出現,總離不開勇於探索之人,待到秋收之時,亮一定會親至,希望你不要讓我等失望。

對了,不知科學爲何學說,以亮的微末才學,竟從未聽過”

諸葛亮輕揮羽扇,臉上又恢復了溫和的笑容,對於魏延敢於嘗試的態度,他非常欣賞。

同時也對魏延口中的科學,感到十分好奇。

科學,一聽就是一門學問,他自比管仲樂毅,對於任何出現的學說,都抱有極大的熱忱。

諸葛亮這一問,可把魏延給難住了,科學,對於沒這個意識的古人來說,這兩個字太難解釋。

所以,他只能找幾個例子,舉給諸葛亮聽聽,希望對他能有所啓發。

“軍師,科學,是一門複雜的學科,它是以觀察和實驗的經驗證據爲基礎,對自然現象進行描述、理解和預測的一門學科。

例如,我反覆提到的水稻抽穗期, 是我在田間地頭走訪時,發現在水稻抽穗時,只要進行灌溉過的田地,畝產量往往高於未灌溉的田地。

所以,我初步得出結論,水稻抽穗期時是需要大量水份的,當水份充足時,糧食的產量往往更高。

爲證明我的推測,在下曾多次離開長沙,赴桂陽、豫章、廬陵等地觀察水稻的生長,最後證明,我的結論是對的。

不久前,我在樹下乘涼時,突然間,一顆橘子砸在我頭上,在下一氣之下,反覆擊打橘子樹,被震落的橘子、樹葉等,紛紛從空中掉落。

當時我就在想,爲什麼橘子和樹葉,總是向下掉落,爲什麼不往上面、前面、後面飄落。

所以我得出結論,腳下的大地擁有一種神秘的力量,將所有事物向下吸引着。

爲此,我曾在城牆之上,將羽毛和鐵球同時拋下;爬上山巔,努力將箭矢向天空射去。

最後,不算我如何努力,所有的東西,最終的結局都是一樣,落在地上。

至此,證明了我的結論沒錯,我們腳下的大地,確實存在一股未知的力量,將萬物牢牢的吸引,我將其命名爲——引力。

言而總之

科學,就是從自然萬物中尋找規矩,我們可先得出一個猜想,然後再通過反覆實驗,來證明它的真實性,我稱之爲反證法”

牛頓老爺子對不起啦,你的是我的了!!。

魏延咂咂嘴,表情有點意猶未盡,剽竊偉人指智慧據爲己有,又不知廉恥的在別人面前賣弄,是極其不道德的行爲,但是爽啊!!

第三十七章 囑託第二十四 春耕—水稻第四十七章 張任第七十八章 牢籠第二十九章 星隕第二十章 臨蒸策3第二章 入獄第五十七章 陽謀第七十八章 牢籠第九十一章 雌劍之威第九十章 鬥將第五十七章 陽謀第七十八章 牢籠第三十八章 辯論第一章 魏延第七十七章 工業萌芽第八十八章 魏馬有隙第二十四 春耕—水稻第一十四章 南方疲敝第三十五章 政令第四十章 錯綜的局勢第二十九章 星隕第九十二章 入關第九十章 鬥將第二十八章 秋收第五十八章 劉璋第六十八章 糧價第一十四章 南方疲敝第三十九章 二派相爭第七十一章 效果顯著第五十四章 戰局第三十八章 辯論第八十三章 改國爲郡第八十六章 先發制人第四十章 錯綜的局勢第七十章 殺雞駭猴第七十七章 工業萌芽第七十四章 攻略南中第六十五章 大火第二章 入獄第七十二章 張魯第六十七章 抄家第八十六章 先發制人第五十一章 綿竹攻防第三十九章 二派相爭第八十六章 先發制人第七十章 殺雞駭猴第七十八章 牢籠第八十九章 入關計第二十章 臨蒸策3第八十六章 先發制人第二十二 農家肥第一十五章 超前的制度第八十二章 戰雲密佈第一十五章 超前的制度第七章 釘子第二十八章 秋收第二十六像 窘境第六十四章 民間凋敝第五十四章 戰局第二十一 臨蒸策4第一十一章 蜀漢隱憂第五十二章 吳夫人第二十章 臨蒸策3第二十三章 春耕—小麥第七十五章 多了個媳婦第九十章 鬥將第九章 新的時代第四章 歸劉第九十章 鬥將第五十五章 鄧賢第一章 魏延第八章 鑄劍爲犁第六十六章 李嚴革職第八十六章 先發制人第三十六章 逃脫不得第六十七章 抄家第八十四章 離別第五章 革新第一十五章 超前的制度第二章 入獄第八十章 一眼萬年第五十一章 綿竹攻防第七章 釘子第五章 革新第七十五章 多了個媳婦第九十章 鬥將第六十六章 李嚴革職第三十八章 辯論第八十五章 名望所累第九十一章 雌劍之威第四十二章 取蜀之策第五十七章 陽謀第七十三章 聯姻之事第七十八章 牢籠第二十四 春耕—水稻第四十五章 斬二將第一章 魏延第二十六像 窘境第七十章 殺雞駭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