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書城的虛幻與浮雲、改變從現在開始兩位大大的打賞,和幸運每一天、人生百態、情侶棉拖鞋的月票!)
三日後,祁寯藻去了趟京城裡的汕西會館,出來的時候手裡已經籌措到二百萬兩銀子。
咸豐大喜,特意將祁寯藻喚入宮中嘉獎一番。
乃後,咸豐連下三道聖旨。
一是命戶部右侍郎王茂蔭爲欽差,以白銀八十萬兩購置糧食,至於菏南直隸等地賑災。二是命直隸總督訥爾經額*費莫氏,組織菏南、直隸兩省的蝗災地區官府進行滅蝗,並就地賑救災民。三是免予菏南、直隸、汕西等受災十七州府,八十三縣今年的田賦,來年也減半收取。
於是,大清蝗災的除蝗賑災工作開始。
消息剛一傳出,整個大清北方的糧食價格便爲之飆升。戶部接連派出官員稽查,但無濟於事。
王茂蔭還未出京,便收到多人邀請,並且個個是他得罪不起的角色。無奈,他只得按照這些皇親國戚的要求,就近在京師直隸境內採買了二十萬兩銀子的米麥。
剩下的六十萬兩,幸好聖旨中有交代,讓他直接分給受災的官府手中。
但這時,直隸的米麥市價都已經漲到一石四兩二錢銀子。而他採購的價格,卻高達五兩三錢,足足高出一兩一錢。不用想也知道,這些高出來的價格,自然成了那些皇親國戚的好處費了。
王茂蔭將不到四萬石的糧食,分爲三批,派戶部的兩名主事,分赴受災的直隸和汕西兩省。
他自己,則帶着其中一批的二萬石米麥,本想趕往受災最爲嚴重的菏南府城洛陽,但京師去洛陽的途中要經過懷慶府,而如今,長毛賊的北伐大軍正圍攻懷慶府城快一個月了,雖然沒有攻下,但也兵事緊急,他如何敢將賑災的救命糧食往那裡經過?
於是,王茂蔭便帶着二萬石米麥,來到菏南省府治所開封城。
菏南巡撫英桂忙着領兵圍堵懷慶的長毛北伐賊兵,王茂蔭便將二萬石米麥交給菏南布政使鄭敦謹,令他自行賑災。王茂蔭則直接下到開封府下面的州縣,督察滅蝗之事。
王茂蔭見下面州縣,並未重視滅蝗,只是組織人力進行簡單的人工撲打。不由大怒,喚來地方知縣,責問之,手持欽差節杖當場罷免,頓時各州縣紛紛重視起來。
王茂蔭又聞知一些具體的捕蝗方法,如:“一面撲打,一面張網兜捕,憚無漏逸。又於隙地刨溝,夜間燃火,螞蚱見火奔趨,羣集溝內,加草焚燒,用土埋壓。並於黎明露重之時,上緊撲捕。”便加以推廣,要求各州縣照之執行。
同時,他又拜祭劉猛將軍神位,祈求滅蝗順利。
菏南巡撫英桂求見了一次,除將本該賑災的銀兩二十萬兩領走外,還從布政使鄭敦謹那又取走六千石米麥。
王茂蔭自然知道英桂必定挪用充爲兵糧和兵餉,但他亦不敢多言。英桂是正藍旗人,不是他一個漢官能得罪的。何況,賑災本就應由他負責,自己將錢糧送到,便完成差使。
王茂蔭呆了近月餘,布政使鄭敦謹前來稟告,說是菏南各府蝗災已被悉數撲滅。爾後,又領王茂蔭在開封府陳留縣鄉野四下看了兩天,王茂蔭見各處官道驛站均設了粥鋪,施粥於災民,每日有數十災民前往就食,當下甚感滿意。
他又從戶部的兩名主事那邊聞報,汕西、直隸兩地均已完成捕殺蝗災,賑災民得力。
於是,王茂蔭便回了京師,向咸豐回覆欽命,言已完成滅蝗賑災。
咸豐大喜!嘉獎了王茂蔭一番。
次日,咸豐精神奇好,太陽雖然曬人,但他卻興致勃勃地要往京郊鄉野見走一走,看看田地的莊稼。
頂着似火驕陽,咸豐在二千御林軍的簇擁下,疾馳出京。快要到通州時,正行進間,忽見西南天際有一塊烏雲快速飄來,並夾帶陣陣微風。
咸豐精神有些不濟,哈欠鼻涕都開始上來,卻是那個癮發作了,正想躲入跟隨在後隊的便輿,也就是簡易轎子中吸食一番,頃刻間那片雲彩飛到頭頂,原來這是一大羣飛蝗組成的方陣。
咸豐精神爲之一振,急仰視,果然望見飛蝗列陣從頭頂呼嘯而過,直奔東北而去,不禁大驚失色,連那癮都沒了。
東北方向乃是承德府,爲何從未聽說有蝗災上報?而西南飛蝗飛來的方向,正是保定府,再往西南兩三百里,便是汕西菏南之地。
而王茂蔭昨日還言,汕西菏南和直隸三地的蝗災都已肅清,災民也安置妥當賑災有力。可這才第二天,便有如此遮天蓋日的飛蝗過境。
咸豐當場勃然大怒!急令回京!
當天夜裡,咸豐直接命京中侍衛,將戶部右侍郎王茂蔭擒拿,下獄問罪。
咸豐又下旨,責罪直隸總督訥爾經額,令其立即組織各地官府重新捕滅蝗災,念其一心領兵防禦長毛賊兵,只罰俸一年。同時,又將隱瞞蝗災的順天府尹革職查辦,並下令直隸總督撤查漏報瞞報蝗災官員。
一時間,清廷的直隸一帶官場震動。
王茂蔭在獄中的第三日,便被牢卒發現自盡在牢中。
咸豐心中生疑,名刑部派員分頭調查,但牢房中並無任何蛛絲馬跡,只得作罷。不過,刑部派刑科右給事中李炎昌,至菏南的開封府、菏南府等地核查賑災情況。
按照大清慣例,凡下發了賑災錢糧之後,朝廷都要派人至災區巡視、檢查當地賑災情況,加上王茂蔭貴爲一侍郎,雖然說是畏罪自盡,但刑部還是派出右給事中李炎昌前往他去過的賑災地查探一番。
李炎昌悄悄到了開封府,徑自到鄉野間察看,發現蝗災依舊,災民就草根樹皮而食,渾然不知朝廷的賑災救濟,更別說喝過官府的煮賑之粥了!
李炎昌又至離開封府城稍遠,蝗災嚴重的鄭州縣、滎陽縣、密縣三地打探,找鄉民瞭解官府賑災情況,才發現,只是裝模做樣的煮賑三日,便草草了事。
而對朝廷規定的發賑時要在州縣本城設廠,將賑過銀米數目、戶口、姓名、月日刊示公告,以求百姓監督的規矩,地方官府竟視而不見,三縣都只是設了煮賑一事,根本沒有進行發賑過任何錢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