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唐仁宗李禕的登基大典是有史以來最潦草,但也最隆重的登基大典。
說他潦草是因爲在此之前沒有任何準備,李禕,前一天壓根都沒有想過自己可能會登基,然後直接就被提溜上了皇帝的寶座,成爲了大唐帝國法統上的第四代皇帝。
嗯,在李世民的親口命令一下,目前大唐帝國只承認四代皇帝,也就是唐高祖李淵,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之後的第四代皇帝。
至於中間其實也當過皇帝的李旦和李顯,就被李世民給直接無視掉了。
而說他隆重,一是因爲登基大典使用的明堂,以及明堂中各種奢華至極的佈置,是整個大唐帝國開國以來前所未有的。而親自主持這場登基大典的更是大唐帝國有史以來最傑出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這也是前所未有的,所以李禕的登基大典是既潦草又隆重。
“禕兒!”李世民將李禕扶到了龍椅上坐下,然後笑道“自古以來,每有新君繼位,那都是要宣讀登基詔書,同時在登基詔書中宣佈自己接下來的政策,以及對國家發展的想法和羣臣的囑咐等等!”
“你現在既然已經成了皇帝,那這登基詔書自然應該由你來親自頒佈了!”
“啊!”李禕愣了一下,然後苦着臉的看着李世民道“皇曾祖爺爺,這登基詔書往往要請那些飽學鴻儒之士,名動天下之才,費月餘雕琢而成。皇奶……武氏她的登基詔書,更是半年前就已經在準備了。而孫兒根本沒有想過今日要登基,哪裡有什麼登基詔書呀!”
“沒準備也要頒佈,不然你總不能登基之後連個詔書都不念吧!你直接口書就好!”李世民拍了拍李禕的肩膀道“登基詔書越是經過雕琢,越是落入俗套,不過都是騙人的東西。”
“相反此時此刻,孫兒你口書之下擬就的詔書,才足夠真誠,也足夠取信於民,這能夠讓這明堂中的臣子們心服口服!”
李世民說完,向長孫無忌以揮揮手道“當年稚奴登基詔書就是朕口述,輔機寫的。今日還是一樣,你來口述,輔機來寫!”
“是,陛下!”長孫無忌一聽頓時樂了,直接從虛空中掏出了筆墨紙硯和一套桌椅板凳出來,樂呵呵的看着李禕道“請陛下開金口,臣爲您抄錄!”
“好!”李禕並沒有猶豫太久,稍微思索一番之後,李禕直接開口道“皇帝臣禕,敢用玄牡,昭告於皇天后帝:……”
看得出,李禕年紀雖小,但是在儒學上已經非常精通了,甚至連繼位詔書這樣有些偏僻的東西,李禕也能夠張口就來。
像這開頭的一句話“皇帝臣禕,敢用玄牡,昭告於皇天后帝:”乃是自東漢以來的繼位詔書的標準開口,雖然是直接抄的,但是能夠在如此緊急的情況下一字不差的念出來,這就很了不起了。
而在這句話之後,就需要李禕自行發揮了,只聽李禕接着念道:朕以太宗皇帝之曾孫,吳王之孫,宋州刺史之子,外藩之身,奉藩京師。比因高宗皇帝體弱,多有隱疾,以政委於女主武氏。不曾想武氏亂臣賊子,竟欲以陰奪陽,佔我大唐社稷。
其惡行之烈,更古未有。先殺親長子孝敬皇帝弘,又殺親兒子皇太子賢。後高宗崩,先立三子英王顯爲帝,月餘廢之。再立四子豫王旦,今又廢之。
二帝因其爲武氏親子,無可抗也,江山社稷,皆入婦人之手,悲乎哀哉。
我大唐天下爲其荼毒二十餘年,以至日月倒懸,女主亂政,國險爲他人侵之。
此皆爲武氏罪孽,羣臣多有相爭,枉死者千萬人也,然武氏一族,已入迷途,萬死不赦。
天下羣臣,除了俊臣,周興二人外,其餘皆爲我大唐肱骨,賢臣良將,奈何其勢不爭,無以阻之。
幸朕先祖,太宗皇帝本已登仙,由天而返,滅武氏,收大政,考皇嗣,終以朕爲太子,繼皇帝位,國政。
皇親公侯伯暨在廷文武羣臣、軍民耆老、四夷朝使,復以天位久虛,神器無主,人心遑遑,莫之底定,合辭朕請早定大計。上有太宗皇帝親愛,下有羣臣之厚愛,仰惟付託之至重,敢以涼薄而固辭?
已於九月十一日,祗告天地、宗廟、社稷,即皇帝位。
大赦天下,成與維新,除武氏一族及周興,來俊臣二賊之外,其餘臣公皆有功於國,此乃定論,合行事宜,條示於後世,亦朕不可改,不可追也!
欽此!
“好!”聽完了整個詔書,李世民都不由得拍手叫好道。
這個詔書本身的內容暫且不論,關鍵是除了開頭幾個字之外,真的完全是李禕在短時間內自行創作出來的。雖然口述詔書的時候非常慢,偶然還會停頓一下,或者再斟酌幾個句子啥的,但這些問題統統瑕不掩瑜。
能夠在區區20分鐘之內口述好這樣一份詔書,李世民自問自己都是不可能的辦到的,恐怕也就只有像長孫無忌這樣的職業文官纔有可能,但李禕現在不過是個十幾歲的孩子,能夠有這樣的本領,李禕的能力不容小覷了。
也因此,李世民開始重頭審慎自己的決定,發現李隆基雖然嘴巴里面的話說的漂亮,可真論能力的話,恐怕還是不如李禕這個孩子的。大天尊沒有說錯,自己確實看錯人了。
“輔機,將擬好的詔書給朕看看!”李世民向長孫無忌揮揮手,長孫無忌就將自己記錄下來的繼位詔書交給了李世民。李世民細細的看了一番,眼神也越來越亮了。
“此子類我!”最後將整個詔書反覆看了好幾遍,李世民再一次的一拍大腿,無比開心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