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在自然條件下,樹的壽命相當長,不知比人長多少倍。
所以我國古人很早就相信“樹精”的存在—他們認爲長壽的老樹就會產生“木魅”,並常用“山精木魅”這個詞組,來統稱山野間出沒的小精怪。
著名詩人南朝的鮑照《蕪城賦》雲:“木魅山鬼,野鼠城狐,風嘷雨嘯,昏見晨趨。”說的就有木魅。
木魅有不同的形象化身。晉代《玄中記》說:“千歲之樹,精爲青羊;萬歲之樹,精爲青牛。”據記載,漢桓帝時,有一頭青牛自河中衝出驚駕,被一斧子砍了頭,人們就說這可憐的牛是一隻修行萬年的木魅。
晉代志怪小說《搜神記》中,還記載了一種有具體名字的木魅:三國時,建安郡太守敬叔派人砍伐老樟樹時,逮到一隻形如黑狗、長着人臉的木魅。後來查古籍,發現這種木魅叫“彭侯”。混不吝的太守把這隻倒黴彭侯煮成了下酒菜,據說味道還挺像狗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