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公孫衍歸國,張儀離魏

“大秦將士聽命,用你們手中的劍,斬殺敵人,讓齊人在我們面前顫抖。”嬴姓趙氏男兒嬴華仰天怒吼一聲,揮動手臂,三尺長劍指向齊國陣營,“大秦萬歲。”

嬴華率先衝向齊軍陣營。秦軍將士見主將不顧生死,士氣大振,個個爭先。秦軍之勢,宛如掀起一場萬丈巨浪,撲向齊軍。

匡章見秦人一波又一波如潮水般涌了過來,長劍往前一送,長嘯道:“迎戰。”

兩軍相交,一時間喊殺聲、哀嚎聲、金屬碰撞聲不絕於耳,演奏出一曲驚天地、泣鬼神的旋律。

秦國東出函谷,爭霸諸侯,是歷代秦國君王的夙願。此戰,乃秦獻公之後,齊、秦兩國首次交鋒。這一戰,也是大國之爭。

嬴華揮舞着手中的長劍,斬殺敵人,他要讓齊人知道,嬴姓趙氏男兒的長劍,足以讓任何敵人喪膽。

幾次拼殺,秦、齊兩軍互有勝負,戰事再度陷入膠着。

匡章是沙場老將,大戰十二場小戰三十六次,幾乎沒有碰到真正的對手。

秦人的戰鬥力,讓匡章感到震驚無比。

秦獻公河西一戰,數十萬秦軍被數萬魏武卒打敗,秦國丟了八百里土地。秦國被魏國壓制數十年東出函谷無望。中原諸侯也鄙夷了秦國數十年,甚至諸侯們都忘了這個國家的存在。

秦國東出函谷,以秋風掃落葉之勢,破三晉,安敢與齊國爭雄。秦國又一次進入東方大國齊國的視線之中。

秦人鷹銳之士遇見齊人競技之師。兩軍爭雄,皆不退讓。

忽然,嬴華見後方大營烽火四起,逃出來許多秦軍將士,隨後自己陣營內開始出現騷動。

秦軍將士互相殘殺,分不清身邊的人是敵是友。秦軍陣腳鬆動,軍心大亂。

原來,匡章爲了摸清西來秦人的實力,暗中派了許多齊人混進秦營。

秦軍與齊軍爭雄,大部分主力離開陣營。這時,隱藏在秦營中的齊人,放火燒了秦人的糧草,斷歸路,亂其軍心。齊人趁着大火蔓延穿着秦軍的衣服混入秦陣,發動偷襲,打亂敵人的陣腳。

秦副將見大營被毀,糧草被燒。陣營內又有齊人間諜,軍心不穩。嬴華一邊大罵齊人卑鄙,一邊想把想辦法穩住軍心。

秦副將見戰場局勢不利於己方,斬殺幾名敵人,來到嬴華身邊,喊道:“將軍,局勢對我們不利。我們還是撤出戰鬥。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嬴華怒道:“大秦男兒,寧可戰死,也不願苟且偷生。”

秦副將也明白,秦國法律極其嚴厲苛責。

與其苟且活着,受盡屈辱,還不如爲國戰死,死得其所。每逢戰鬥,大秦的鷹銳之士寧可戰死疆場,成爲鬼雄,也絕不後退一步屈辱地活着。

嬴華也明白,除非有奇蹟,方能扭轉戰局。否則,這裡便他們的魂歸之所。

縱使戰局不利,嬴華不願辱沒了嬴姓趙氏的威名,也不願折了秦國的國威。他要做的就是爲大秦流盡最後一滴血,斬殺齊人,讓齊人顫抖。

......

中原諸侯也密切關注着齊、秦兩個大國之間的爭鬥。尤其是韓國韓將公孫衍,一直留意着這場戰爭的動向。他比任何人都迫切想要知道這場戰爭的結果。

秦國輸了,他便可以再次舉行合縱。

魏相張儀也是心驚膽戰地密關注着這場戰爭的動向。他在心裡祈禱着,秦國一定不能輸。秦國輸了,他在魏國多年的努力也就功虧一簣。

張儀身在大梁,雙眼跳個不停,令他心裡很不安分,總覺得有大事即將發生。

張儀招來一人,問道:“有前方送來的最新戰況嗎?”

“張相,沒有。”

張儀揉了揉眼角,不安道:“今日我的眼皮直跳,搞得我心神不寧。”

“張相你太操勞了。”

“張相,求你救救我家將軍。”未見其人,但聞一人哭聲傳了進來。

張儀見來者甲衣殘缺,傷痕累累,想必是經過了一場殘酷的血戰。

那人泣道:“我是嬴華將軍賬下先鋒官。齊人圍困我軍於桑丘,請張相救救我家將軍。”

這幾日,張儀得到的消息是嬴華將軍率領大秦將士所向披靡,攻齊國陽晉,佔亢父,下南陽。大秦揚威於齊國,齊人潰敗不敢與之爭鋒。

戰場形勢利於秦,不利於齊。

齊人圍困秦國大軍於桑丘,戰場形勢瞬息萬變,局勢傾向於齊國。張儀恍然醒悟,齊國先敗是爲了示弱,目的是爲了讓秦軍孤軍深入,以桑丘之地與之決戰。

嬴華攻陽晉、佔亢父,奪南陽,數戰勝利,讓他以爲齊國不堪一擊,便領軍東進,直逼齊都臨淄。

張儀眉宇高挑,問道:“爲何現在纔來求救。”

“嬴華將軍見戰場不利於我軍,前後派出幾波斥候前來求援。派出來的人,有去無回。”

張儀琢磨道:“派出的將士,有去無回?”

“正是。”那人又道:“嬴華將軍命我領了五十人回來搬救兵。回來的路上,我軍被伏擊。屬下在衆人掩護下,拼死突圍,才得以見到張相。”

秦將越說,哭得越厲害,言及深處,下跪道:“張相,救我大秦將士。”

張儀時時刻刻關注着戰場,也沒收到任何秦軍斥候帶來前線的消息。

這些人斥候沒能準時傳達真實的戰況,應該是有人刻意不想讓他聽到。秦裨將被伏擊,就是最好的證明。張儀細想一番,背後驚出一身冷汗,他道:“莫非,有人動了手腳。”

“是我大意了。”張儀沉聲道:“我只注意到明面上的敵人,忘記了藏在暗處的敵人。”

秦裨將不知他說什麼,泣道:“張相,救救我大秦將士。”

事態緊急,張儀立馬進入大梁宮。

侍衛出列攔截道:“張相,王上有命,不許任何人進入。”

秦國借道韓、魏,魏王嗣將國內所有政務,悉數交給張儀去處置,躲在宮中不出。

魏嗣時常對着周圍的人說:“魏國有張儀,寡人留之有何用。”

魏嗣之語,激怒了反秦的魏國大臣。

這些人憂心國事,見魏國大事被張儀掌控十分不滿。紛紛上書魏嗣,請求驅逐張儀。魏嗣也不表明態度,躲在宮中不見任何人。

無論是親秦,還是反秦的人,或者是親楚,甚至是保持中立人,皆搖頭嘆息,認爲王上昏庸無能。

張儀也覺得自己控制了魏國的朝政,魏國新君魏嗣也容易被他駕馭。

此刻,張儀感覺隱隱不妙。

魏嗣是有意裝出懦弱地樣子,其目的就是將魏、秦之間矛盾,擴大並轉嫁在他的肩上。張儀也覺得近幾年魏嗣也成熟穩練了不少,似乎他的身後有高人指點。

張儀見秦軍被圍困,數萬秦國將士,大有被殲滅的徵兆。大秦鷹銳之士被齊國進競技之師打敗,引發的震盪,將會是山崩地裂。

張儀也管不了那麼多,也不顧侍者阻攔,訓斥道:“給我讓開,今日我必須見到王上。”

魏嗣身在大梁宮,俯視着大梁城。憶往昔,他看到了魏武卒縱橫天下,所向披靡。魏嗣閉上眼睛,展開雙臂,擁懷天下。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揚聲道:“魏氏的先祖,請賜給寡人賢臣名將。子孫嗣,定當恢復先祖的榮耀。”

一陣大風吹來,魏嗣衣角翻飛。

魏嗣喃喃自語道:“犀首、惠相,那日的誓言,寡人牢記在心。寡人做了魏國的王,你們何時迴歸大梁,與寡人飲酒,縱橫天下。犀首、惠相,寡人好生苦等。”

一名侍者,快步走來,“王上,有位故人說要見你。”

魏嗣思忖一下,眼神質疑,“故人?”

“那人讓我給王上傳達一句話。”侍者見王上示意他繼續說下去,“齊聚大梁之日,便是合縱伐秦,攻打函谷之時。”

魏嗣雙眸一亮,笑道:“犀首,回來了。”

魏嗣回到昭武殿見殿內等候之人,正是公孫衍、前任魏相惠施,快步走了上去,雙眸中隱隱之中,含有淚光,喜道:“犀首、惠施,你們總算回來了。”

公孫衍和惠施對視一笑,行禮道:“王上,我們回來了。”

魏王嗣問道:“你們回來是爲了替寡人重整舊山河。”

兩人堅定地點了點頭,“正是。”

“好。”魏嗣按捺不住喜悅,挺着胸膛,揚言道:“這一日,寡人朝思暮想,等了好久。”

一名侍者急色走了進來, “王上,張相求見。”

魏王嗣瞪了侍者一眼,怒道:“不見。”

侍者害怕道:“張相說王上不見他,他便闖進宮來。”

“豈有此理。”魏嗣怒意正盛,“張儀就不把寡人放在眼中。”

魏嗣一向對張儀很客氣,突然發怒,嚇得侍者撲通一聲雙腳跪在地上,求饒道:“王上恕罪。”

公孫衍笑道:“王上,你也該見見他。”

侍者顧及張儀的身份地位,不敢攔截,只好進宮稟報。魏王嗣年少血氣方剛,他見着張儀倚仗秦國,欺壓大臣作威作福,甚至不把自己在眼中。

魏王嗣的心情非常地不愉快,他真想找人亂棍將張儀轟出大梁宮,方能消除心頭之恨。

“寡人見着張儀那張嘴臉,心裡就來氣。”魏王嗣爲太子時,不喜歡張儀。

張儀身爲魏人,又爲魏相。張儀制定的國政,傾向秦國。面對這般人的行徑,魏王嗣羞於他爲伍。

魏王嗣繼任國君,他的言談舉止皆要得體。張儀是魏相,魏王嗣再怎麼心裡不喜歡他,也要顧全大局,不能與他撕破臉面,否則大梁宮傳出王相不和。

魏國正處於多事之秋,張儀離秦來到魏國利用職位之便,迫使魏國親秦,多爲秦國爭取利益。魏惠王要利用張儀達到親秦,以此制衡齊國和楚國。

魏王嗣年少熱血方剛,難以理解魏惠王的深意。他只知道君父老了,沒有當年的傲視諸侯的英姿。

魏王嗣暗自發誓,他日爲王,決不會讓魏國國政陷於張儀之手。秦、魏兩國,結怨已深,豈能和睦相處。魏王嗣靜靜等待着一個契機,驅逐張儀。秦軍東征失敗,便是最好的契機。

公孫衍和惠施回到大梁,魏王嗣已然有了主心骨。再加上公孫衍帶回秦國借道攻齊,落入下風的消息。魏王嗣覺得眼下便是驅逐張儀,最好的時機。

魏王嗣招了招手,冷哼道:“喊張儀進來。”

惠施淡笑道:“王上處理政務,我和犀首暫且迴避。”

魏嗣制止道:“不用了。”

張儀見前線戰事吃緊,不顧侍衛阻攔闖進大梁宮。進入大殿,張儀見惠施和公孫衍也在這裡,驚訝道:“你們怎麼在這裡。”

“張儀,我們又見面了。”公孫衍見他吃驚的表情,笑容可掬地回道:“張相真是大忙人啊!那就讓我給你提個醒吧!”

張儀帶着不友好的眼神看着他。

公孫衍雖不敵視,但也對他不友善,“我離開魏國對你說過一句話…大梁一會回來的。今日便是前來兌現諾言。”

惠施也慈祥地笑道:“犀首回來了。我也回來湊湊熱鬧。”

魏王嗣語調頗爲強硬地說道:“張儀,你不惜違背寡人的詔令,闖入宮中所爲何事。”

張儀細細品味了一番,再看了看魏王嗣的表情,他心中涌現出不安的感覺。公孫衍和惠施此刻身在大梁,魏國怕是容不下他。

張儀心下計量,他背後有秦國支持,他賭魏嗣還不敢直接撕破臉面,放緩語速,“王上,秦國派人前來我國,讓我國出兵共同討伐齊國。”

魏嗣譏諷道:“秦國鷹銳之士,號稱天下無敵,討伐區區弱小的齊國,還要寡人幫忙。張相,你忘了。我國被秦國揍得很慘。”

張儀愣了片刻,問道:“王上是不打算出兵?”

“張儀,你爲魏相,處處爲秦國考慮。”魏嗣質問道:“領着寡人的俸祿,替秦國效力。你不思母國之恩,不念及寡人之德,也不爲國出力。張儀,你對得起寡人嗎?”

“臣爲魏相以來,盡職盡責。聯合秦國,團結三晉。齊國、楚國也不敢對我國動武,我國邊境無戰事。王上,臣爲國家做的事情,你忘了。”

“張儀,你的伎倆瞞得過別人,瞞不過我。”公孫衍脣角微動,“秦國雖強,但國力有限。秦國與三晉開戰,便不能養精蓄銳謀取發展,也會陷入三晉的戰爭泥潭。”

惠施道:“三晉能與秦國耗國力,秦國能嗎?秦、魏和睦,表面上是爲了魏國,實則是你爲了讓秦國休養生息,以續國力。秦國緩過勁,有了餘力,便會攻打魏國。”

張儀目視着公孫衍,質問道:“犀首,遠征秦軍陷入被動的局面,你期盼已久吧!秦國輸了,你便聯合諸侯再次合縱,共同對付秦國。”

公孫衍不爲所動,也不搭理他。

“秦國斥候也是被你扣押了!”張儀見公孫衍不答,已然是默認了。張儀又仔細品味了一番,冷笑道,“王上,魏國是沒有張儀的容身之所。”

魏王嗣直言道:“張儀,你走吧!魏國不需要你了。”

“魏國沒有張儀,能安享數年的太平。”張儀狂笑道:“王上免去我的相位,就是打秦國的臉。你得罪了我,等於得罪了秦國,你會付出沉重的代價。”

“張儀,你太把自己當回事了。寡人宣佈,你的相位被免了。”魏王嗣見張儀太過狂妄,早就忍無可忍,怒道:“你…給寡人滾回秦國。”

“好。”張儀撂下一句狠話,“我回到秦國,便會率領大秦銳士,洗刷你今日施加給我的恥辱。你等着與秦國開戰。”

魏王嗣冷笑道:“打就打,寡人還怕不成。”

話到這個份上,張儀也不再說什麼,大袖一揮,準備離去。

公孫衍攔住張儀的去路,揚聲道:“張儀,你回去告訴秦王。犀首會再掀合縱,兵發函谷。”

張儀凝視着他,頂了一句,“你的話我會帶給秦王。秦國有我,你合縱,我便破你之策。”

“上酒。”公孫衍揚聲道:“今生有你這樣的對手,不枉來世走一遭。”

張儀瞥了一眼酒樽,回道:“張儀遇你,也不負青春。”

公孫衍舉着酒樽,問道:“張儀,你不怕我在酒中下毒。”

公孫衍離魏時,張儀對他說的話。今日角色互換了過來。張儀啊張儀!你也會有今日。

“犀首乃七尺男兒,頂天立地。下毒這種事情,有失你的身份。”張儀端起酒樽一飲而盡,笑道:“好酒。”

公孫衍放下酒樽,低聲道:“張儀,此番較量誰贏了。”

“你贏了。”張儀,微微一笑,“你在魏國,我在秦國。不知下次交手,會是誰輸。”

“你我不能成爲朋友,就做敵人吧!”公孫衍含笑道:“張儀,你要好好活着。如此,我公孫衍便不會感到孤單。”

“放眼諸侯列國,只有你,纔是我張儀一生最強勁的對手。張儀遇你,也不負一生。”張儀笑道:“你也要好好活着,沒有你這樣的對手,我也會感覺很孤單。”

“好。”公孫衍讓開一條道路,伸手道:“張儀走好。”

張儀回禮,高喝道:“他日戰場再見。”

第二百九十七章 塞北四郡(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秦將嬴華突襲藺城第一百八十八章 息壤之盟第三十六章 遇刺第三百四十七章 楚無傲骨,豈能亡秦雪恥第二百八十五章 垂沙之戰(中)第一百五十六章 中原大戰(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韓倉繼位,秦王教子第一百一十七章 三晉再聚首擊秦第一百二十八章 秦滅巴蜀,姬平回國爭位第三百四十一章 我若能歸,必不負君第三百七十六章 擔當生前事,何懼身後名第三百二十三章 趙雍退位第三百六十三章 蕩滅中山第一百零三章 公孫衍歸國,張儀離魏第六十七章 齊相田罌教子第三百七十七章 天下再無趙主父第二百七十八章 趙鐵騎對戰中山大力士第三百四十四章 亡秦雪恥第三百六十三章 蕩滅中山第三百四十三章 天無二日,國豈可有二君第三百二十章 禪位避禍第一百八十五章 取周而立者,秦也第三十八章 暗處第五十六章 均分天下第二百三十一章 三伐中山第三百零二章 楚太子質於齊第二百三十六章 不懂得珍惜英雄的國家第二百四十八章 白起和樂毅第二百五十五章 燕行陣和錐形陣第二百四十五章 秦國,我回來了第三百一十八章 齊、秦結盟,安敢挑戰諸侯第一百八十八章 息壤之盟第一百五十章 秦楚首戰第四十七章 遭遇第二百九十二章 我的夫君是蓋世英雄第二百三十一章 三伐中山第二百七十九章 杯羹亡國第二百七十五章 第三次中原大戰(下)第一百一十章 張儀離間燕國第二百六十一章 借刀殺人第三十二章 千里江山第兩百一十一章 胡服(下)最終章 滄海桑田英雄盡,是非功過任人說第一百二十三章 秦攻趙國第二十四章 辯論第二百四十一章 趙國爲何撤軍了第二百三十八章 中山王姿獻城求和第三百三十六章 雞鳴第一百五十章 秦楚首戰第三十六章 遇刺第四十七章 遭遇第兩百零六章 司馬喜被罷相第三百章 刺殺孟姚,以亂趙國第六十一章 五國相王第四十八章 宣戰第三百五十七章 趙主父咸陽議政天下(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甘茂入蜀平叛第一百七十一章 攘外安內第三百五十一章 趙主父孤膽入秦(上)第三百一十四章 若非趙君,豈有寡人第三百七十六章 擔當生前事,何懼身後名第一百八十七章 秦王蕩和韓王倉第三百四十章 楚太子橫歸楚第一百七十八章 中山王厝問政司馬喜第六十四章 齊欲伐中山第二百九十九章 美人熒熒兮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姬延和秦王蕩第三百六十一章 北尋樓煩,肅清邊患第九十三章 與君初相識第二百章 楚王謀越第十章 繼位第四十五章 請戰第七十三章 公孫衍入韓第三百五十八章 秦可滅第一百八十九章 宜陽之戰第二百四十七章 這纔是我的好孩子第七十五章 自由第四十八章 宣戰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三百七十三章 沙丘宮變(中)第一百七十一章 攘外安內第三百七十三章 沙丘宮變(中)第二百二十一章 趙河西之地第二百四十八章 白起和樂毅第五十章 紅袍小將第二百九十章 三胡與中山結盟,圖滅中原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晉之士多悲涼第十二章 屠彝第兩百零六章 司馬喜被罷相第六十七章 齊相田罌教子第三百五十六章 趙主父咸陽議政天下(中)第二十二章 出宮第七十八章 殷憂啓明, 多難興邦第一百五十章 秦楚首戰第一百九十四章 九州神鼎第一百零九章 秦楚交戰第兩百零七章 胡地中山,寡人必有之第六十四章 齊欲伐中山第二百八十章 攻破靈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