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國,皇帝以及文武百官鴉雀無聲。夏王廷的勸降令已經傳來,大軍將至,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擺在東海國皇帝面前的只有兩條路,率領水師出海遠遁,從此離開東域,在蒼海上謀生。其次是舉朝投降,交出水師,不失州牧之位。
至於抵抗……以夏王廷同時擊敗鄘國三上卿的實力,抵抗只會被無情地鎮壓。
“諸位意下如何?”
東海國皇帝不過是武尊八重的高手,他愁眉不展。
原本鄘國三上卿之間相互制衡,保持東域的平衡,也在保護各個小諸侯國。一個上卿進犯一個小諸侯國,另外兩個上卿就會拖後腿,小諸侯國可以夾縫生存。
然而夏王廷滅鄘國三上卿,東域三分得其二,只剩下東邊幾個小諸侯國,徹底打破東域的平衡。
“陛下,五萬年來,自從古老的王朝滅亡,東域各個諸侯國時而滅亡,時而興起,卻始終沒有諸侯國可以再次統一東域,也沒有諸侯國可以霸佔三分之二的土地。除非夏王廷內部滋生事端,否則大勢所趨,東域統一已然成爲定局。”
一個文臣站出來打破沉默,說出其他文臣武將的想法。
其他文臣武將也都沒有抵抗的意思。
這些人都是武尊境的武者或者洞虛境的修仙者,並非自大之輩。連強大的鄘國三上卿都被夏王廷碾壓,小小的東海國如何抵擋夏王廷的兵鋒?
抵抗只有死路一條,臣服還能在夏王廷有一席之地。
“如此說來,爲今之計只有臣服一途。朕之東海國,存在三千餘年,面對東域五萬年來的大變局,也無能爲力。今日同爲君臣,明日爲人臣子,願不忘舊日情分。”
東海國皇帝在無比強大的夏王廷面前,同樣沒有誓死抵抗的意志。如果他誓死抵抗,也許會有人追隨於他,但實力相差過於懸殊,不過是白白犧牲。
在夏王廷沒有要拿東海國如何的前提下,反抗顯得毫無必要。
“夏王對我們東海國的水師深感興趣,希望可以收編水師。施成,你爲我東海國水師大將,有何看法?”
“夏王廷氣吞萬里如虎,兵鋒所向,無不披靡。以夏王廷的實力,野心不只是在東域。因此,末將判斷夏王廷應當是想要藉助我們的水師,窺視外域。但夏王可能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們東海國的水師,探知的範圍只是蒼海一粟。夏王廷在蒼海,也顯得極其渺小。”
東海國水師大將施成是一個身材頗爲魁梧的武將,武尊七重,執掌東海國十萬精銳水師、五百戰船。
東海國國力遠不及石國、鄘國,卻有着東域規模最大的水師。
“以夏王的氣勢,的確有徵服更加廣闊地域的想法。東域偏安一隅,但願夏王不要招惹其他域主,否則將會帶給我們巨大的災難。”
“那麼此事定下,東海國將會臣服於夏王廷麾下。施成,我們東海國最大的籌碼便是水師,因此,朕決定派你前去迎接夏王。”
“末將準備。”
……
柴雲天已經率領大軍進入東海國的領土,龍旗在東海國領土招展。
一紙勸降書送至東海國皇城,柴雲天並不着急迅速進軍,等待東海國投降即可。
沿途城池簞食相迎,柴雲天攜帶的兵馬不到十萬,不少城池都願意上貢糧草,以保全城池的安全。
花木蘭問道:“主公認爲東海國會投降嗎?”
“東海國國力弱小,應該沒有勇氣以卵擊石。”
柴雲天若是處於東海國的處境,多半也會選擇投降,東海國在夏王廷面前過於弱小,頑抗只有死路一條。
“主公,東海國水師大將施成率領一支兵馬求見!”
在柴雲天逼近東海國皇城之際,東海國前來投降的水師大將施成已到。 wωw ★t t k a n ★C O
“讓他見我。”
柴雲天第一次見統帥水師的將領。
雖然這是土著水師將領,畢竟也是一員水師將領。
目前華夏軍團之中,對水戰比較熟悉的可能只有南樑的陳慶之。南樑有不少水師,陳慶之也有過指揮少量水師的經驗。至於其他將領,對水師可能一無所知。
“小人施成,爲東海國水師大將,拜見夏王。”
施成跪在柴雲天面前,他第一次見到這位征服東域的夏王,肅然起敬。
實力爲尊,在東海國皇帝決定投降夏王廷之後,東海國衆將也就成爲了夏王廷臣子,柴雲天成爲新的君王。
“東海皇是否願意臣服?”
“夏王殿下,我們東海國願意臣服,東海國水師十萬將士、五百戰船將會爲夏王廷所效忠。”
“十萬水師將士、五百戰船……”
東海國水師規模放在東域已然不小。
夏王廷收編東海國的水師,將會有自己的第一支水師。
水師之重要,不亞於騎兵、步卒,曹操不擅長水師,輸給東吳。大唐、南宋、大明,都有一支頗爲精銳的水師部隊。弱小的諸侯國纔會做選擇,而夏王廷全都要。
施成用餘光頗爲敬畏地打量柴雲天。
夏王不是以弱勝強,他本身就是武王境界的武者,修爲高深莫測,僅僅是散發的氣息便讓施成不由顫抖。
這是弱者面對強者的恐懼,甚至是生命層次的不同。
不只是夏王,跟隨在夏王身邊的護衛、女武將、文臣,一個個氣息強大,猶如蟄伏的遠古巨獸,令人生畏。
施成算是明白爲何鄘國三上卿會被夏王廷所滅。
夏王廷的強大,遠遠超出了衆人的想象。要知道進攻東海國的夏王只是一路兵馬,還有另外三路兵馬在攻打其他東邊的諸侯國。
“你是東海國水師大將,那麼應該清楚蒼海的情況,蒼海之大,比之東域若何?”
施成作爲水師大將,應當有過率領船隊出海的經歷,柴雲天對東域以外之地大爲好奇。
武王境界,距離不死不滅還相差甚遠。
“蒼海之大,遠甚於東域。東域,不過蒼海一粟。即便東海國有十萬水師,也不過只能在東海附近縱橫千里,不敢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