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殿。
楊青林坐在皇帝賜下的座位上,額頭冒着冷汗。
此時年關已過,本是寒冬臘月之時,但楊青林卻有種被放到火架上拷的感覺。
節度使制度,是大唐邊關抵禦外敵的根基。
若是皇帝執意廢除節度使制度,第一個亂的,便是大唐邊關。
邊關一亂,那些對大唐虎視眈眈的異族,必然會蜂擁而上。
到那時,大唐帝國恐怕有奔潰之險...
楊青林深吸一口氣。
大唐歷代,不乏聖賢的帝王。
這些帝王,目光深遠,又如何看不到節度使制度的隱患呢?
但沒有任何一位帝王,敢輕舉妄動。
因爲,相比於節度使制度的隱患,守護大唐邊關的職責,更加重要!
楊青林知道,李祀廢除節度使制度的目的,是爲了大唐的穩定...
可不管如何,都不能這麼衝動...
“陛下,此事定要慎重啊...”
楊青林起身,噗通一聲跪在地上,準備承受陛下的盛怒。
楊青林也不願意這麼忤逆陛下,但節度使制度至關重要,萬萬不能這麼草率的做出決定。再沒有萬全之策前,絕對不能動節度使制度。
否則,如果惹怒了那些桀驁不馴的地方節度使,恐怕會有大禍...
大唐現在,已經經受不起第二次節度使之亂了...
自李祀登基兩個多月以來,不管是朝堂之上,還是朝堂之下,楊青林都是冷眼旁觀。
哪怕皇帝下令,大肆清洗朝堂羣臣之時,楊青林也沒多說半句。
在楊青林看來,那些大臣們,膽敢貪污受賄,死有餘辜。
但此時,楊青林坐不住了。
“哦?愛卿何出此言呢?”
李祀端坐在龍椅寶座上,神色平靜的望着楊青林。
楊青林立即說道:“陛下,節度使制度,動不得啊!如今大唐剛經歷安史之亂,百姓死傷無數,這個時候,一旦廢除節度使制度,必然會讓大唐境內,烽煙再起,民無聊生!”
楊青林跪在長生殿上:“還望陛下三思...”
“三思?”李祀看着楊青林,冷笑一聲:“楊愛卿,你來告訴朕,如何三思?地方節度使抗命不遵,無視皇權,更有甚至,與魔門餘孽勾結,刺殺朕?”
“現在,你竟然讓朕三思?”
李祀臉上殺意升騰。
楊青林雖然是先帝留給他的顧命大臣,對大唐忠心耿耿,但卻根本沒有意識到,節度使制度的真正危害。
在這些大臣眼裡,各方節度使最多也就桀驁不馴,不聽皇帝的話罷了。
但實際上呢?
歷史之中,大唐正是被節度使領軍滅國,大唐最後一任皇帝,也是死在節度使手中。
節度使制度,何止擁兵自重,不聽皇命這麼簡單?
節度使制度,是要滅李唐江山啊!
這讓李祀如何三思?
等着被各方節度使打上皇宮,然後將江山拱手相讓,最後被賜死?
這絕對不可能!
楊青林見到陛下如此盛怒,臉色慘白,沒有一絲血色。
此時此刻,他才意識到,皇帝廢除節度使制度的決心。
皇帝廢除節度使制度,絕對不是突發奇想,而是早有準備,至於刺殺一事,不過是一個藉口罷了。
之所以將他召到長生殿,並非詢問他的意見,而是想知道廢除節度使制度之後,如何處理。
“楊愛卿,你覺得,朕還能三思嗎?”
李祀緩緩站了起來,走到長生殿之外,望向天幕:“朕明白你的顧慮,這些朕都有考慮過,現在,你只需要說出你的想法。”
楊青林看着皇帝的背影,下意識的打了個冷顫,低頭說道:“臣以爲,若陛下真的準備廢除節度使制度,一定要不惜任何代價,將各方節度使調回長安,然後殺之!”
楊青林話語中,充斥着狠辣。
既然要廢除節度使制度,那麼各方節度使,自然一個不能留!
否則,後患無窮!
李祀聽到楊青林的話,滿意的點了點頭,這個楊青林,平時在朝堂上,沒什麼存在感,什麼人也不得罪,但在關鍵時刻,卻比任何人還要狠辣啊!
各方節度使爲大唐鎮守邊關,抵擋異族入侵,勞苦功高,但到了楊青林嘴裡,卻是盡數殺了,狠辣至極啊...
不過李祀轉念一想,倒也正常,如果楊青林真的那麼與世無爭,怎麼會做到一品太尉?
太尉雖然是虛職,但那也是一品!
並且,作爲先帝留下來的顧命大臣,怎麼可能會是簡單之人?
李祀微微點頭:“繼續說。”
楊青林心念疾轉,開口說道:“節度使制度的最大弊端,在於節度使權利太大。”
“只不過,又不能收回這些權利,否則不利於鎮守邊關。”
“微臣認爲,給予節度使的權利,陛下用不着收回,只需要將節度使的權利,一分爲二。”
“兵權和民權交到不同的人手中。”
“掌握兵權的爲總兵,掌握民權的爲提督,兩者相互監督,相互制約,這樣一來,極大的降低了擁兵自重的可能。”
“若是陛下仍舊不放心,可以每年將總兵和提督調到其他地方,這樣就避免他們在地方扎穩根基...”
楊青林跪伏在地上,說道。
李祀一邊聽着一邊點頭。
楊青林的想法,倒是跟他不謀而合。
既然節度使權利過大,那就將權利分散,並且相互之間監督制約。
當然,這樣做最大的難點便是,地方節度使會眼睜睜的看着自己的權利被皇帝分散?
楊青林正是擔心這點,一開始才勸阻皇帝。
只不過,楊青林見到皇帝的決心,知道事不可爲後,才如實說出自己的計劃。
“楊愛卿起來吧。”李祀走回龍案前,望着楊青林,隨意說道。
朝中大臣,雖然在皇權下瑟瑟發抖,但沒有一個人是傻子,楊青林如此,其他大臣更是如此。
李祀作爲皇帝,除了勤政外,更要將這些大臣的作用發揮出來。
否則,皇帝如果任何事都親力親爲,豈不是要累死?
李祀坐回龍椅寶座之上,他現在想的是,樑王率領十萬神策軍,前往河西,究竟進行到什麼程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