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離天堂太遠,離美國太近。
《美國人渴望自由,但是不想給黑奴自由。》
墨西哥最大的報紙,墨西哥消息報用整個版面報道了美國移民的暴行,並且強烈譴責對奴隸所犯下的種種駭人聽聞的暴行,並且呼籲所有有良知,有信仰的人團結起來,共同對抗邪惡的奴隸主。
〖他們將人當作畜牲!剝奪了人類的自由,讓那些可憐人被迫進行無償勞動。那些可憐人被棍棒毆打、被皮鞭抽,還要帶着手銬腳鐐,過着豬狗不如的日子。
即使那些可憐人忍受了這些痛苦和折磨,奴隸主們依然不肯放過他們,還要讓他們妻離子散,天各一方,打掉他們的牙齒,在他們的身上打上那象徵着屈辱和毫無人性的烙印。
用飢餓、用酷刑讓那些可憐的人屈服。
這是錯誤的!這是罪惡的!這是無恥的!
難道還要我說明一切嗎?
不!完全沒有必要!
我們的時間與精力應當花在更有價值的事上。
事到如今,那些奴隸主已經拿起了槍,時刻準備將我們自由的墨西哥和整個文明世界變成他們的奴隸莊園。
而我們不能再寄希望用仁慈來感動他們,而是拿起我們劍保衛我們的家園,斬斷奴隸的鎖鏈,將那些鎖鏈通通丟盡時代的熔爐,讓他再也不能回來禍害我們的子孫後代。
上帝與我們同在!〗
這份報紙在墨西哥國內引起了極大反響,不止是墨西哥,在刻意的傳播下,就連歐洲和美國的報紙也轉載了這篇文章。
現在整個西方世界都知道,一羣美國人打算在一個已經簽署廢奴宣言的國家,重新建立奴隸制。
這是何等的無恥,何等的野蠻,就連美國內部也分成兩個派系,但他們也都承認在一個已經廢除奴隸制的國家,重新建立奴隸制的人是邪惡的。
一時間墨西哥在輿論上處於上風,國內的派系也空前團結,天主教作爲其中的潤滑劑,所有人都打算讓這羣該死的新教徒和奴隸制滾回他們的老家去。
然而僅僅是輿論上的優勢,帶不來真正的勝利。
1835年9月27日,岡薩雷斯陷落,墨西哥軍未放一槍。
1835年10月21日,戈利亞德陷落,墨西哥守軍全部陣亡。
1835年10月2日,聖安東尼奧被圍。
1835年12月9日,聖安東尼奧陷落。
1835年12月30日,德克薩斯全境淪陷。
戈利亞德是最重要的水陸交通樞紐,誰拿下了這裡,誰控制了聖安東尼奧
而此時,聖安東尼奧是德克薩斯的首府,同時也是最重要的糧食基地和經濟中心。
所以塔桑·安納將第一戰定在了戈利亞德。
1836年2月23日,塔桑·安納帶着一支8000人的軍隊和兩萬把步槍,30門火炮,劍指戈利亞德。
塔桑·安納喜歡被人當成英雄的感覺,弗蘭茨爲了滿足他的這種虛榮心,特地爲他專門準備了一份《解放黑奴宣言》。
塔桑·安納每攻克一個地方,就會將當地的黑奴集中起來,讓他們聽自己的演講,所以一路上走走停停。
不斷有黑奴要求加入塔桑·安納的軍隊,塔桑·安納正愁槍沒地方發,於是很快就組建了三個黑人步槍連。
同時,塔桑·安納按照弗蘭茨說的,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他派人聯繫了附近的印第安部落。
塔桑·安納表示印第安人只要幫助墨西哥,遵守墨西哥的法律便是墨西哥人,他們不會遭到區別對待。
其實同樣的話和類似的許諾美國的拓荒者也給過他們,但是印第安人已經被白人騙過太多次了,他們要求看到塔桑·安納的誠意。
塔桑·安納直接命令士兵發給他們步槍,但是每支步槍只發給五發子彈,並且定下約定只要印第安人能遵守盟約,幫助墨西哥攻擊美國人,那麼每個星期他們都能領到一批子彈。
這讓印第安人的酋長們立刻喜歡上了墨西哥人,當然要他們去和美國人拼命門都沒有,不過他們可以提供情報,並且去騷擾美國人的補給線。
而這正是弗蘭茨要的效果,其實只要印第安人能保持中立,對於墨西哥遠征軍來說就是好事。
如果印第安人能幫忙蒐集情報,順便襲擊美國拓荒者的補給線,追殺落單的逃兵,那簡直完美。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美國墾殖商人山姆·休斯敦,現任德克薩斯總司令,未來的孤星共和國首任總統,由於拓荒者們分成數個派系,而他自己的部隊又距離聖安東尼奧太遠。
山姆·休斯頓不想做無謂的犧牲,決定放棄聖安東尼奧,他下令讓聖安東尼奧的守軍放棄戈利亞德轉入鄉村,等待德克薩斯主力部隊到來。
其實在休斯頓的命令到達之前,很多民兵和臨時加入軍隊的士兵就用各種理由從要塞中逃跑。
最常見的理由便是要回家割麥子,大家都是農民回家割個麥子很正常吧。
但是德克薩斯種的是冬小麥,一般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播種,翌年5月底至6月中下旬成熟,而現在是2月份,還有當地是種植園經濟這些活都是黑奴在幹
只剩下威廉·特拉維斯上校和他的150名部下,但是他依然打算拒絕休斯頓的命令。
威廉·特拉維斯知道戈利亞德和聖安東尼奧,對整個新興的德克薩斯有多重要。
因爲聖安東尼奧一旦被墨西哥人所佔,就能給塔桑·安納和他的墨西哥軍團,帶來源源不斷的補給。
在威廉·特拉維斯眼中德克薩斯的兵力嚴重不足,正規軍不足2000,就算加上從美國趕來的志願兵也不會超過3500人。
而塔桑·安納的遠征軍就有8000人,當地還有墨西哥武裝的配合,再加上那些該死的黑奴、印第安人和那些背叛者正源源不斷地加入塔桑·安納的隊伍中。
威廉·特拉維斯將最後的希望寄託在美國身上,他希望美國可以直接參戰,爲此他絕對不能失去聖安東尼奧。
爲了守住戈利亞德,威廉·特拉維斯開始寫信向各處求援,他需要更多的士兵和更多的武器。
然而德克薩斯人內部也分成了數個派系,這些派系的頭目多半都是墾殖團的首領,這些墾殖團長期處於競爭關係,所以大多數人選擇了對威廉·特拉維斯的求援視而不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