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難兄難弟
此時奧地利在中歐地區的影響力正在持續擴大,雖然它的崛起並沒有太多使用武力,甚至說是崛起都不太合適,應該稱其爲恢復。
但是此時的英法依然將其視爲眼中釘肉中刺,其實任何一個想要稱霸的國家都不會允許有一股橫貫中歐的勢力出現的。
不過此時的英法似乎並沒有太多精力來對付奧地利
憲章派在英國製造的混亂讓羅伯特·皮爾焦頭爛額,然而此時還有更讓他頭疼的事情。
從情報上看有人要對維多利亞女王陛下不利,而且還不只是一方勢力。現在究竟有多少刺客已經混入了英國,根本就沒有人清楚。
保密局已經投入全部人手,但局面依然沒有好轉。
此時歐洲大陸上同樣不太平,法國由於連年對外征戰,再加上開發殖民地的鉅額投入已經讓國民們苦不堪言。
此時的法國宮廷以保守、沉悶、樸素,以及中產價值觀聞名後世,這主要是因爲國王路易·菲利普始終沒有走出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的陰影。
他害怕享受和浪費,爲了打造出一個親民樸素的形象,路易·菲利普甚至不允許僕人爲他打傘。
王后和他的孩子們更是不許穿得珠光寶氣,必須以常服和簡單的服飾示人。
作爲國王路易·菲利普甚至在每次演講之前,都會像日本躬匠們一樣,先來一個90°的鞠躬。
但實際上這種做法並沒有爲他贏得好的名聲,或者對七月王朝的統治產生任何正面作用。
政客們將其視爲傀儡,商人把他當做玩物,而平民則覺得路易·菲利普是個軟弱的白癡,鴨梨王等極盡諷刺的作品層出不窮。
在里昂慘案的九年之後,法國的工人再次走上街頭。其實單論慘的話,法國工人要比英國工人慘得多,後者僅僅是待遇低,地位低,而前者幾乎是吃不上飯。
法國工人平均每天需要工作十四小時以上,才能勉強填飽肚子。
但由於當時法國的農業極其落後,導致糧食價格不穩定,可隨着海外殖民地數量的增加,本來就不夠吃的糧食還要運到殖民地去。
這就讓法國工人更加難以忍受,與此同時法國的農民過得同樣不好。
由於高比例的地租,讓農民們根本就沒有任何動力改進農業生產。
同樣地主和資本家們也沒興趣搞這種高投資低迴報的項目,他們更喜歡德克薩斯的養牛業,以及莊園種植業,那纔是真正的低投資高回報。
除外工業的回報率也十分感人(主要是週期太長),相比之下投資金融和海外殖民事業就顯得那麼美好與正確了。
於是乎法國的農業比起法國大革命時期並沒有明顯的進步。以小麥爲例,此時奧地利和德意志諸邦,以及意大利地區的畝產大約是130斤上下。
而法國絕大多數地區的畝產只有70-80斤,兩者相差將近一倍。奧地利皇室莊園裡使用的良種小麥更是能達到150斤,未來只要再突破幾個關鍵點,畝產將很快突破200斤大關。
(當時的農業科技還十分落後,現代農業的產量在當時看來完全是天文數字。)
此時法國農民最常遇到的兩個問題,沒活幹,吃不飽飯。
歷史上由於基佐的懷柔政策,讓工人、農民與法國政府的矛盾沒有那麼激烈。但此時路易·菲利普已經在實際上罷免了基佐,其所制定的政策大多也得不到執行。
於是乎這些矛盾又再一次涌到了檯面之上
法國,杜伊勒裡宮。
“國王陛下,下令鎮壓吧!讓那些泥腿子和煤黑子搞清楚自己究竟是什麼東西!”出乎很多人意料之外,極力主張鎮壓的居然是波拿巴派頭子。
(泥腿子指種地的,煤黑子指在工廠務工的。)
其實此時波拿巴派已經和新興工商業資產階級聯合在一起了,屁股決定腦袋。此時工人罷工影響的是他們的利益,波拿巴派自然要出頭。
其實無論是對於波拿巴派、正統派、還是奧爾良派,那些泥腿子和煤黑子都是必須被鎮壓的對象。
但是三方卻都心懷鬼胎,想借機擴大自己的政治影響力,同時又打擊對方的勢力。
波拿巴派當然是想保護自己的利益,而正統派希望用這個來攻擊路易·菲利普,想辦法讓法國恢復正統。
而路易·菲利普背後的奧爾良派,嚴格意義上講不能被稱之爲政黨,他們更像是一個精英階層的鬆散俱樂部。
這些人並不關心政治,甚至不在乎路易·菲利普這位國王,他們想要的只有錢。
於是乎,爲了協調三方的利益,最後波拿巴派只得到了“可以調遣地方警察部隊前往鎮壓的許可。”
其實這次的規模並不比1834年的里昂工人罷工規模小,只不過此時尚未出現傷亡。
而正統派的理由便是“不該製造不必要的傷亡。”
這條理由對於奧爾良派很有吸引力,因爲這羣自詡社會精英的人上人,就是喜歡這種冠冕堂皇的理由,因爲這才能配得上他們的身份。
反對直接出兵的正統派自然不是可憐那些平民也不是突然善心大發,他們需要的是讓七月王朝丟人,然後再力挽狂瀾以獲取國內外的支持。
其實正統派中也非鐵板一塊,有人支持查理十世的兒子昂古列姆(史稱路易十九),但更多的人願意支持查理十世之孫尚博爾伯爵。
尤其是尚博爾伯爵的母親多次潛回法國製造叛亂,包括此時貝利公爵夫人也在策劃着一場叛亂。
所以正統派自然是希望法國越亂越好,當然此時的法國之所以能這麼亂,這還要歸功於它的好鄰居們。
弗蘭茨一直都是法國工人運動最大的贊助人,當然除了奧地利以外,其實英國人也在一直給他們輸血。
此時爲了破壞英法的關係,弗蘭茨加大了投入,並且準備在一個合適的時機將這些情報透露給英法雙方。
他不相信到那個時候英法還能聯手,即便是修復了關係也是虛與委蛇。
這個時代的暗殺其實非常普遍,但是即便如此。弗蘭茨也不覺得暗殺的成功率能有多高,而且一旦被發現的代價實在太大。
相比之下不如讓英法兩國都陷入內亂,再讓它們相互猜忌來得穩妥。
至於支持工人運動,這種花費可以忽略不計。再加上這個時代的商人什麼都敢做,從法國買槍送給憲章派,從英國買槍送給法國工人黨。
這種操作的難度不大,風險也不高,但是收益卻是非同小可。即便是被發現也可以用慈善之名搪塞過去,真可謂是低風險,高回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