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奧地利帝國施行的最低工資標準和將原本的十四小時工作制壓縮至十小時的工時制度。
一羣蠢貨只看到了上升的成本,卻沒有看到提高的效益,以及正在從其他國家慕名而來的技術工匠和大批勞力。
奧地利帝國優厚的待遇對於熟練工人相當具有吸引力,尤其是對德意志人和意大利人來說,甚至有些法國人也會選擇前往奧地利帝國尋求工作。
畢竟此時法國的國內環境實在太差,經濟危機,加上連續的對外作戰失敗,以及由此引發的政治動盪讓法國幾乎所有的行業都陷入了蕭條之中。
但就工業來說失去了殖民地之後,原材料的價格必然上漲,另一方面對外戰爭失利又導致市場萎縮。
於是乎削減工人工資就成了幾乎必然的選擇,工人提高效率也不能解決這個問題,相反只會加重這種情況。
爲了不被餓死,法國的工人只能選擇轉行或者去其他地方謀生,他們的首選自然是阿爾薩斯-洛林和德意志邦聯瑞士地區的法語州,畢竟交流相對容易而且相對路途較近。
其次便是阿爾及利亞這樣的前法國殖民地。雖說待遇上肯定是阿爾及利亞比較好,但是當時的歐洲人還是比較厭惡非洲的,哪怕是隻有一海之隔的北非。
更何況拿破崙三世又不是白癡,他不可能讓自己的國民去助長敵對勢力。
法蘭西第二帝國在成立伊始就封鎖了國境線,表面上是爲了防止敵對國家偷襲保護國民,但實際上也是爲了防止人口流失的無奈之舉。
然而現實是做了不一定就能成功,甚至都不一定會有正面收益。法國邊境屢屢上演手足相殘的慘劇,甚至由此產生了利益鏈條,進而出現了一個新的行業——人蛇。
其實法國人還是很受歡迎的,由於曾經路易十四時代,以及法國大革命的影響讓歐洲覺得法國人很特別。
不過阿爾薩斯-洛林和弗裡堡這些地區的土地承載力畢竟有限,而且當地的法國人可未必會喜歡這些來搶工作的外鄉人。
逃離法國的法國人不得不選擇到更遠的地方去謀生,其中相當一部分人想要選擇新大陸,但由於成本的限制其中絕大多數人不得不放棄這種想法。
奧地利帝國自然就成了最佳的備選方案,首先奧地利帝國的制度是法國工人拼搏了幾十年,犧牲了無數生命也沒能換來的。
其次,奧地利帝國本身作爲一個多民族國家,並不是非常排斥外來者,而且對於外來者的處理有着相當豐富的經驗。
最後,外逃的法國人中大多數素質較高,很多都有讀寫能力,這在文盲遍地的奧地利帝國簡直就是降維打擊。
由於此時法語依然在歐洲各國和外交場上享有崇高的地位,貴族、商人依然對法語趨之若鶩,所以法語教師向來是供不應求。
只不過後來者就未必有這種好運了
此時奧地利皇家工廠掌握着最廉價的原材料、最尖端的技術、最廣闊的市場,以及最龐大的資本和最大的政策傾斜
如果真有哪家工廠想要卷死弗蘭茨,那家工廠也該離死不遠了。當然弗蘭茨也可以反向卷死國內的其他競爭對手,但結果只會讓局面變得更糟,並不符合他的戰略。
皇家工廠最大的麻煩來源於自身,從採購到生產,再到銷售,幾乎每一個環節都有貪污的情況。
這個聖誕節是弗蘭茨對於他們最後的仁慈,在聖誕節結束之後弗蘭茨就會對內部進行全面清掃,屆時回籠一大筆資金的同時又能創造出一大批的崗位。
所謂的奧地利帝國工人進步協會是否真實存在都不一定,但可以肯定的是現有的市場已經無法滿足這些人的胃口了。
有進取心是好事,但是步子太大容易扯到蛋,這羣慾壑難填的傢伙,他們在大快朵頤的時候可不會想起弗蘭茨,倒是會在東窗事發時把所有的鍋都扣在奧地利帝國頭上。
弗蘭茨可並不想替人背黑鍋,現在的市場就這麼大,繼續任由這幫傢伙無腦擴大再生產肯定會步英國人的後塵。
雖然奧地利帝國已經想盡辦法在拓展市場,然而依然無法趕上工業擴張的速度。
技術進步帶來的生產力飛躍遠超此時人們的想象,弗蘭茨必須做些什麼改變這種局面。
提高工人待遇其實也是在挖掘市場潛力,提升奧地利帝國的造血功能。如果無法完成經濟的自循環,那麼戰爭將會逐漸成爲虧本的買賣。
除了這些煩心事,也有一些好消息。
比如弗蘭茨心心念唸的奧地利語計劃終於有了進展,德語作爲歐洲,乃至世界上最複雜的語言之一,推廣起來可謂是困難重重。
語言過於複雜會導致方方面面的後果,尤其是在教學和科研兩端的表現堪稱災難,即便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也很難保證沒有讀寫錯誤。
而在科研上隨便一個微小的錯誤都有可能導致一場災難的發生,甚至小數點點錯一位都會讓所有的研究前功盡棄。
德語遠比英語複雜,光是名詞詞性就有(陽性、陰性、中性)、四格變化(主格、賓格、與格、屬格)以及動詞的變位等方面。
交流效率更是低下,在奧地利帝國軍中交流效率最高的反而是戰場必會五十詞。
單一詞語和短句的交流效率甚至比傳令兵的效率都要高,由傳令兵傳達的命令反而容易出現誤解和偏差。
比如著名的哈雷將軍會在下雨時穿着野戰服開車經過操場的笑話。
(如果沒看過,請看本章作者的話。)
這並不好笑,一馬失社稷,一釘亡帝國,一次對命令的錯誤解讀同樣可以毀了一個國家。
而且僅僅是在此時奧地利帝國內部,就有十幾種德語方言。這一切簡直就是災難,所以弗蘭茨需要一種簡單、容易理解、表達清晰、容易記憶的語言。
弗蘭茨的要求是以德語爲基礎,在保留德語人羣優勢的基礎上創造出一個普通歐洲人最好能在三年內完成對該門語言的學習和掌握。
但弗蘭茨在語言方面顯然是個外行,實際上對於大多數歐洲人來說學習相對簡單的西班牙語只需要六百小時。
學習最難的德語和芬蘭語所需的時長通常也不超過2300小時。
歷史上更是有一位波蘭眼科醫生髮明過一種名爲世界語的簡易語言。
美軍1910年的一次部隊的命令傳遞是這樣的:營長對值班軍官:明晚大約8點鐘左右,哈雷彗星將可能在這個地區看到,這種彗星每隔76年才能看見一次。命令所有士兵着野戰服在操場上集合,我將向他們解釋這一罕見的現象。如果下雨的話,就在禮堂集合,我爲他們放一部有關彗星的影片。值班軍官對連長:根據營長的命令,明晚8點哈雷彗星將在操場上空出現。如果下雨的話,就讓士兵穿着野戰服列隊前往禮堂,這一罕見的現象將在那裡出現。連長對排長:根據營長的命令,明晚8點,非凡的哈雷彗星將身穿野戰服在禮堂中出現。如果操場上下雨,營長將下達另一個命令,這種命令每隔76年纔會出現一次。排長對班長:明晚8點,營長將帶着哈雷彗星在禮堂中出現,這是每隔76年纔有的事。如果下雨的話,營長將命令彗星穿上野戰服到操場上去。班長對市士兵:在明晚8點下雨的時候,著名的76歲哈雷將軍將在營長的陪同下身着野戰服,開着他那彗星牌汽車,經過操場前往禮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