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裡,趙十住苦笑搖頭,語氣愈發誠懇,“明公,目前形勢下,我無妥協餘地,雖然聖主說了,支援安州與圍剿飛狐並無衝突,但實際上我重兵圍剿飛狐,必然影響到支援安州,這兩者之間肯定有嚴重衝突,所以明公若想贏得我源源不斷支援,首先就要保證幽燕的穩定,幽燕烽煙四起,我焦頭爛額,何談支援安州?明公必須做出退讓,否則就是強人所難,我做不到的事,就算聖主施以重壓,我還是做不到。如果安州的支援得不到保證,對明公又有何好處?”
“重兵圍剿?”李子雄冷笑,嗤之以鼻,“北疆還有重兵?如果北疆有重兵,白髮還能安然無恙地殺進燕北?正因爲北疆兵力不足,幽燕空虛,纔給白髮鑽了空子,段達纔不得不與虎謀皮,驅虎吞狼、借刀殺人
。如今三次東征在即,遼東的遠征大軍不但不能返回,幽燕或許還要繼續調兵加入東征戰場,明年幽燕的鎮戍局面可能更爲困難,而在這種困難局面下,就更需要我們在塞外征伐,需要我們混亂東北形勢以牢牢牽制突厥人,繼而減輕北疆鎮戍重壓,緩解北疆的鎮戍危機。所以,應該妥協的是你們,而不是我們。”
趙十住張嘴就想辯解,李子雄舉手阻止。
“聖主調黃臺公(崔弘升)到上谷,很明顯就是要藉助冀北豪門世家的力量,保證冀北的穩定,而調順政公(董純)到雁門,目的就更明顯了,就是要藉助齊王的力量,確保燕北的穩定。”
李子雄這話說得含蓄,實際上直言不諱,很通透。
飛狐留守軍隊中河北將領最多,聖主調崔弘升到冀北剿賊,既不給軍隊又不給糧草,拿什麼剿?就是拿豪門世家的權勢去剿,說白了就是河北人之間的默契,河北豪門與河北叛賊對峙,你不要燒殺擄掠惡化形勢,而我則暗中給你一些糧食保證你生存,雙方各取其利,皆大歡喜。
董純到了雁門,與齊王形成呼應之勢,在內可以保證太原和代北側翼的安全,在外則與齊王聯手威懾突厥人,而齊王實力的暴漲,必然對燕北的陰世師形成壓制,如此齊王就能對飛狐施加更大影響力。之前齊王取道飛狐北上懷荒,公開自己與李子雄、李風雲之間的默契,以政治上的“自殺”來要挾聖主和中樞,現在聖主和中樞則將計就計,利用齊王來穩住飛狐叛軍,穩住燕北鎮戍形勢。
由此不難看到,聖主根本就沒有重兵圍剿飛狐的意圖,聖主現在的目標是第三次東征,所有人力物力財力都集中在第三次東征上,所謂重兵圍剿,實際上就是向齊王和冀北豪門世家施加壓力,既然你們之間都有默契,那就繼續默契下去,不要惡化北疆內部形勢,尤其不要干擾第三次東征,並且在東征期間,利用你們的力量威懾長城外的突厥人,確保北疆鎮戍安全。
等到東征勝利結束,中土在南北對峙中取得了較大優勢,遠征軍凱旋而歸,北疆鎮戍力量得到加強,那麼聖主和中樞的主動權就大了,如果南北關係緩和,南北戰爭有延遲爆發的趨勢,聖主和中樞必然會重兵剿殺飛狐叛軍,反之,就要招撫爲主,剿殺爲輔了,畢竟打贏南北戰爭纔是第一目標,爲了實現這個目標聖主和中樞當然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留守府的利益,段達的未來,都在幽燕的穩定上,所以你們視飛狐爲眼中釘,勢必要拔而除之,某能理解,但問題是,幽燕局勢太複雜了,你們拔得掉飛狐這個釘子?你們是否考慮過,一旦釘子沒有拔掉,卻鮮血淋漓,陷幽燕於混亂,直接導致北疆鎮戍危機加重,導致安州得而復失,甚至導致第三次東征失敗的嚴重後果嗎?”李子雄厲聲質問道,“聖主詔令留守府不要干涉支援楸州事務,其背後所含的深意,段達是否理解透徹?”
“正因爲如此,我們纔要殺伐果斷,纔要在第三次東征開始前剿滅飛狐。”趙十琢不客氣地迴應道。
“目光短淺,主次不分,本末倒置。”李子雄目露鄙夷之色,嘲諷道,“聖主用人不當,竟然把段達這種庸才放在涿郡這個關鍵位置上,貽誤大事。”
趙十住冷笑,“那在明公看來,留守府就應該遷就你們,就應該對飛狐叛軍視而不見?”
“在老夫看來,聖主之所以把段達放在留守的位置上,不是要求段達盡心盡責做好一個留守,而是要求段達竭盡所能幫助他完成東征。”李子雄鄭重其事地說道,“段達的首要任務是實現東征的勝利,而不是穩定幽燕。段達應該站在中樞的高度看待幽燕,幽燕只是實現東征勝利的工具,穩定幽燕的目的不過是爲了贏得東征的勝利,段達必須在穩定幽燕和東征勝利中做出選擇,爲了贏得東征的勝利,必要情況下就必須犧牲幽燕
。如此簡單道理,段達竟然看不到,竟然捨本求末,竟然********穩定幽燕,爲一己之私而謀求幽燕之蠅頭小利,完全看不到東征勝利將給中土、聖主和中樞所帶來的巨大利益,當真是愚蠢到了極致。”
趙十住若有所思,漸漸有所明悟。
李子雄和段達根本就不是一個層次的人,正如李子雄所說,段達的想法從頭至尾就是錯誤的,他始終把自己放在留守的位置上優先考慮幽燕利益,雖然段達也知道東征的勝利纔是第一目標,但完全沒有意識到,聖主之所以把他放在留守的位置上,是需要他犧牲幽燕利益來贏得東征的勝利,而不是在保全幽燕利益的基礎上去爭取東征的勝利,這完全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立場。
趙十住沉思良久,衝着李子雄躬身爲禮,恭敬問道,“聖主詔令留守府不要干涉支援安州事務,是否同時暗示,留守府在圍剿飛狐一事上,也要置身事外?”
李子雄暗自冷笑,對趙十住實在有些看不起,一介武夫,頭腦簡單四肢發達,不堪大用。
“聖主的人事安排已經把中樞處置飛狐的意圖表達得十分清楚。”李子雄說道,“飛狐就是一個陷阱,一個坑殺齊王的陷阱。”
一語驚醒夢中人,趙十醉然省悟。
第三次東征後,中土在南北對峙中贏得一定優勢,接下來聖主和中樞肯定要穩定國內政局,恢復國力,然後進行南北戰爭,這期間聖主肯定要解決齊王這個隱患,而齊王的對策只有一個,利用眼前這個難得的機會和寶貴的時間,迅速壯大自己,最便捷的辦法就是與李子雄、李風雲結盟合作。所以圍剿肯定失敗,即便段達和陰世師投入重兵,齊王也會背後下黑手,結果賠了夫人又折兵,甚至連燕北的控制權都丟了。
因此對段達來說,必須吃透聖主和中樞的意圖,而聖主和中樞的意圖很明確,利用這次圍剿給齊王挖坑,讓齊王主導圍剿,讓齊王和飛狐叛軍走得更近。齊王爲了壯大實力,必然不擇手段,不顧後果,一頭跳進陷阱,利用圍剿暗中招撫叛賊,如此聖主和中樞不費吹灰之力、兵不血刃就一次性解決了多個問題。首先齊王有了功勞,穩住了齊王;其次飛狐叛軍有了效忠對象,穩住了叛軍;再次齊王實力強了,可以充分利用齊王的力量在第三次東征期間威懾突厥人,保證了北疆安全,而尤其重要的是,聖主和中樞抓住了主動權,等到東征勝利後,遠征軍歸來,齊王就是砧板上的魚肉,任由宰割了。
然而段達政治智慧不夠,沒有看透這盤棋,總是把自己當作幽燕的“主人”,總是爲了幽燕的蠅頭小利去破壞聖主和中樞的大利益,始終沒有看到飛狐叛軍的價值所在,視飛狐叛軍爲眼中釘,勢必要拔而除之,結果可想而知,成了衆矢之的,最終可能會激怒聖主,自取其禍。
“你回去告訴段達,不要自以爲是,更不要稀裡糊塗做錯了事。”李子雄看到趙十住領悟了,也就點到即止,“他出任涿郡留守的任務就是贏得第三次東征的勝利,只要東征勝利了,他的功勞就有了,還是會回到聖主身邊,絕無可能長期鎮戍北疆。陰世師也是一樣,只要他在這次圍剿過程中,主動配合齊王,主動把齊王推進陷阱,燕北也就穩定了,他的功勞也就有了。反之,如果段達和陰世師還是看不到飛狐叛軍的價值,還是********要剿殺飛狐叛軍,甚至捋起袖子衝鋒陷陣,他們在幽燕的日子也就屈指可數了。”
趙十住心領神會,點頭應承。
=手機用戶請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