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雁門關後,高原才發現,雁門關外確實大有變化,出關的大道是經過了重新的修理,雖然沒有關內的大道那麼寬闊,並分出了專用的道路,但也不算狹窄,而且十分平坦,就算是在關內,也能算是二線的道路。
而在道路兩側,確實開墾了不少成片的田地,並且挖掘了一些溝渠,到是有一片新興的氣像,不過和關內不同,在道路沿線上,幾乎看不到有村莊,只有少數零散的房屋,不過每隔十餘里左右的距離,就會有一座小規模的土堡,並有道路與大道相通,關外的居民大多都居住在這種土堡裡。
這是高原剛入主代郡的時侯,下令在雁門關外修建土堡,以防匈奴的侵襲,每座土堡裡面可容納五六百戶到一千戶人家不等,人數少有二三千人,多則近五千人。雖然每座土堡的規模大小不同,但都呈正方形的結構,堡牆就是用夯土砌塊壘成,高約兩丈,四面均有開門城樓,右土堡的四角建有箭塔,但城樓是用石砌,釆用烽火臺的造型。而且牆外一般還挖了一圈寬達兩丈的護堡壕溝。
這樣的土堡如果是在雁門關內,當然算不了什麼堅固的要塞,但雁門關以外的地區,卻足以抵擋住匈奴的襲擾,因爲匈奴人善於騎射,但攻堅的能力極差,沒有大型攻城器俱,最多隻有幾架簡單的木梯,要想要攻克這些土堡,可也並不容易。
在土堡中居住的居民,既有歸附的草原遊牧民族,也有相當一部份是華夏族民,有的原來就是居住在雁門關外,被代軍招集遷居在堡壘裡,也有的是從雁門關內遷居過來,因爲關外的土地可以隨意開墾,雖然在堡壘裡定居是要徵收稅,但所交納的稅賦要關內低,而且可以保證安全,因此還吸引了不少關內的居民遷移出關來開荒種田。這些居民們白天在堡外的田野裡勞作或放牧,晚上回堡中休息,一但有匈奴來犯,城樓上就立刻點火示警,居民馬上逃回堡中,人身安全也就基本可以得到保障。同時也是代郡官府對關外居民徵收稅賦的依據。
不過由於這幾年匈奴來得並不多,因此讓一些居民產生了僥倖心理,爲了逃避稅賦,他們並沒有在土堡裡定居,而是在土堡外面修建房屋安居,同樣也可以開荒種田。目前來說,這樣一批人只是極少數,官府也懶得去管他們,暫時就這樣維持現狀。
另外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現像,就是有一些草原遊牧民族遷移到堡壘中之後,也改變了自已的遊牧習慣,開始學着種植糧食,畢竟種糧要比放牧靠譜一些,收成有保障,而且危險也小,或者是放牧種糧並行,對此官府基本都持鼓勵態度,對願意種糧的牧民,不僅給他們發放種子,而且還派人教導他們進行耕種。不過大多的草原遊牧民族還是過着傳統的遊牧生活,開春之後,帶着牛羊牲口去尋找水草豐盛的地區放牧,而到秋冬時節再回歸土堡中定居。
因爲這時離匈奴還很遠,因此高原也還有閒心觀察雁門關外的景像,走了大約二十餘里之後,只見阿燃史乞沫已經聚集好了蕃勇軍的人馬,在大道邊等候着高原的大隊人馬。
兩軍匯合之後,繼續行進,而阿燃史乞沫纔像高原道:“主公,我聽一些弟兄們說,他們昨晚在家裡聽一些牧民說,這一次匈奴人來襲擾雁門,可不是再和以前一樣的小股劫掠,而是有意要再大規模的南下劫掠了。”
高原道:“爲什麼這一次匈奴要大舉南下?”
阿燃史乞沬道:“原來是上一次主公突襲陰山,大敗了匈奴之後,草原上有幾個部落趁機聯合起來,進攻匈奴,結果他們在草原上打了幾年,但這些部落最終還是打不過匈奴,最終不是被匈奴兼併,就是被滅族,再不就是被趕得遠走他步,而現在匈奴兼併了幾個部落,實力大增,加上草原上己經沒有能與匈奴抗衡的部落,因此匈奴才準備大舉南下掠劫。”
高原這才明白是怎麼回事,看來自己的運氣還不錯,如果匈奴提早一年南下,自己恐怕就要頭疼了,而現在擊敗了秦囯,也可以騰出手來對付匈奴,高原當然知道,像匈奴這樣的草原遊牧民族天生就是捍勇善戰,沒有什麼道理好說的,只佩服強者,因此既然匈奴想要大舉南下掠劫,那麼也就不要客氣,給他們一個迎頭痛擊,最好是再給匈奴來一次陰山之敗。
這時阿燃史乞沫又道:“主公,弟兄們知道這一次是去打匈奴人,都很興奮了,大家以前都吃過匈奴的不少虧,現在可要讓匈奴人知道我們的厲害,等一會兒遇到了匈奴人,最好就讓我們蕃勇軍來打第一陣。”
原來因爲現在草原上匈奴的勢力擴張得十分厲害,遷移到雁門關外定居的草原遊牧民族大部份都是被匈奴人打敗,被迫離開了自己原來的駐地,而蕃勇軍的士兵都是由遷移到雁門關外定居的草原遊牧民族組成,因此他們對匈奴當沒有好感,而且歸附代郡的這幾年時間裡,蕃勇軍隨高原南征北戰,立下戰功無數,也成爲代軍當中的王牌軍隊之一,全軍的精氣神都十分高昂,信心十足,一聽說匈奴又來劫掠雁門,自然都是擦拳磨掌,想和匈奴大戰一場,也好出一口惡氣。
高原笑道:“放心吧,真的遇到了匈奴人,肯定不會少了有蕃勇軍出戰的機會,到時候可就看你們的表情了,這幾年蕃勇軍在中原的戰場上都打得不錯,但現在回到草原上,可別出醜了。”
阿燃史乞沫大笑道:“請主公放心吧,回到了草原,我們蕃勇軍只會更強,決不會讓主公失望的。”
因爲一行人馬都是騎軍,而且又是沿着大路行進,因此進軍的速度很快,一路說着,到了中午的時候,大軍己經走出了五十餘里的距離,距離戰場只有二十餘里的路程了。
而且在沿途都不斷有斥候向高原、袁選回報戰況,雖然從昨晚開始,匈奴人就在圍攻一個土堡,但由於土堡的守衛十分嚴密,而且匈奴確實沒有帶什麼攻城的工具設備,結果到這時爲此,仍然還是沒能攻入土堡中。
二十餘里的路程,差不多已經進入了作戰的距離,因此高原和袁選商議了一下,決定就近找一個土堡,將攜帶的輜重和非戰鬥人員都安排在土堡裡,其他的軍隊由高原和袁選帯領,趕去救援。
這樣的土堡在雁門關外很多,就在前方二三裡的地方,就有一個,不一會兒大隊人馬趕到了那個土堡前,因爲這裡己經離戰場很近了,因此這個土堡的守備十分嚴密,四門緊閉,吊橋高扯,青壯年男子都在堡牆上守衛,確實有幾分嚴陣以待的架式。
高原對此也十分滿意,現在自很難在北方投多的精力來對付匈奴,因此防範匈奴的突襲,主要還是依靠本地人的力量,現在看來,準備得確實很不錯。
這時守堡的人也看到了代軍的旗號,雖然他們不知道高原親自帶隊,但也知道這是從雁門關裡來的人馬,因此城牆上的居民們立刻發出了一陣歡呼,援軍趕來了。於是立刻打開城門,放他們進堡。
現在高原和袁選當然沒有時間進堡停留,袁選只對堡主交待了幾句“好生守堡,不可大意”之類的話,而高原下令將車輛、物資,還有云瑤和白靈族的衆女子都留在堡中,並且留下了女軍和背嵬軍在堡裡保護她們,其餘的士兵,還有白靈族的男孑,羣獸等都隨兩人一起立刻趕奔戰場而去。
因爲少了車輛物資,因此行進的速度更快,儘管趕了一上午的路程,人馬都有些疲憊,但全軍的精神仍然很好,士氣高昂,不一會兒,大隊人馬就趕到距離戰場只有五六裡的地方。高原下令讓全軍暫時就地休息,緩一口氣,準備作戰,重甲騎兵披甲準備,而自己和袁選一走,帶領着一百名斥候騎軍,向戰場方向趕去,觀察匈奴的詳細情況。
五六裡的路程轉眼既到,衆人遠遠看去,只見確實有一隊匈奴騎軍,在一個土堡前約三百多步的距離駐紮,人數在一千人左右,另外還有兩支百餘人的騎軍小隊,衛圍繞着土堡的城牆縱馬奔馳,並不斷向城中射箭,而在堡壘上也不斷有箭矢射下,向匈奴還擊,不時也有匈奴騎軍中箭落馬。
衆人看了一會兒,袁選道:“看來匈奴軍確實只有一千多人,而我們這一邊僅騎軍就有近四千人,要對付他們太容易了。”
凌風道:“打敗這一支匈奴軍隊到是沒什麼難度,不過他們全部都是騎軍,而且裝配都比我們輕,因此他的速度一定不在我們之下,如果我們正面進攻他們的話,恐怕還不等我們趕到,他們就會跑了,我們也很難追得上啊。”
袁選笑道:“這個容易,我們有近四千騎軍,完全可以分兵三路,首先分派兩路人馬,從左右兩翼包抄上去,剩下的一支再從正面突擊,這樣三路夾擊,就可以一舉將這匈奴軍隊擊敗,就算是不能全殲這一支匈奴軍隊,但也能讓他們損失慘重。”
凌風點了點頭,道:“這個戰術很好。”
袁選道:“主公,趕快下令調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