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死中求活

依照昭靈自己的想法,如果景通聽到了這番話之後,恐怕是要大驚失色。

然而出乎昭靈意外的是,景通聽完之後竟然沒有任何大的反應,只是十分平淡的應了一聲,然後道:“有多少人牽扯其中?”

昭靈楞了一下,深深的看了景通一眼,好像明白了什麼。

其實答案很簡單,那就是景通已經察覺到了這件事情。

換句話說,這投降派並不僅僅是在昭氏一族之中存在,在景氏一族之中同樣也是大量存在的!

其實這種心理也是非常容易理解的,通常來說在面對着亡國危機的時候,高層們的抵抗立場相對來說都會比中低層要更加的強烈。

爲什麼?因爲像景通這樣的令尹,或者像昭靈這樣的上柱國,他們的官位已經在楚國算是登峰造極了,就算投降了趙國,也不可能獲得更大的職位和更多的權利了,甚至還有可能會有性命之憂。

但那些中層或者低層的楚國官員們的想法就不同了。

別的不說,趙國征服了這片土地之後,總不可能全部都讓趙國人來打理吧?從之前趙國滅掉其他五國就能夠看得出來,趙國一般都是採取趙國官員主政加上本地投降派官員輔佐的方式,這就給了中低層官員們繼續保有職位和權力的機會。

更重要的是,高層投降有可能會被殺掉,但這些中低層官員們投降是必定能夠免死的。

絕對不會死,有希望保住權力,甚至長遠來看還可能會升職加薪,只不過是要換個公司老闆而已,這樣的事情放在眼前,其實大部分人的選擇是很明顯的。

在任何一個時代也好,能夠於國難之時站出來慨然赴死的志士永遠都是少數,大部分人更在意的其實還是自己的那一點點利益罷了。

否則的話,在歷史上人口不過數十萬的後金政權,又怎麼可能在短短几十年內就完全吞併了明朝呢?其實大部分都是明朝降軍打明朝抵抗軍而已。

景通並不知道什麼後金,但是楚國立國八百年,歷史比起周朝來說也短不了多少,所滅掉的諸侯國更是數以百計,這樣的道理他自然還是懂的。

良久之後,景通突然長嘆一聲,道:“其實,景氏一族內部如今對於究竟是否獻城投降,爭議很大。”

“什麼?”這下子昭靈是真的吃驚了。

要知道在昭氏一族之中雖然也有投降派的聲音,但是這畢竟還不成氣候,想要投降的人也只是悄悄的在暗中搞搞串聯,目前來說還沒有任何人敢公然在昭靈這個族長面前說這種事情。

可是聽景通這個意思,景氏一族的族人們甚至都已經爲了是否投降這件事情而吵了好幾次了?

昭靈突然有些身體發寒的感覺,看向景通的眼神甚至都有些不對了。

如果這個景通也已經成爲了投降派的話,那麼自己今天來到這裡,豈不是自投羅網了?

景通顯然察覺到了昭靈的心思,露出了一絲苦笑:“上柱國無憂,吾現在可沒有投降趙國人的意思。”

昭靈這才微微的鬆了一口氣,沉聲道:“若是如此,那麼令尹以爲,以現今之局勢,應該如何是好呢?”

景通沉默了好一會,這才說道:“其實……吾也沒有什麼好辦法。”

能有什麼辦法?

作爲現在三大家族的最高層,對於雙方之間的實力對比,景通和昭靈的心中當然是有數的。

趙國的領土是三大家族控制領土的幾十倍,人口也一樣是幾十倍,兵力也一樣是幾十倍。

就算這一次打退了龐煖的十五萬人又如何?趙國還是能夠輕而易舉的再來二十萬、三十萬甚至是五十、六十萬大軍!

到了那個時候,難道三大家族還能夠憑藉着手中這區區的幾萬人來守住趙國人的攻擊不成?

房間之中頓時就變得一片沉默了。

其他的楚國人可以自我欺騙、可以選擇逃避,但是作爲如今三大家族之中的兩位最高決策者,他們是必須要面對現實,必須要想辦法來應對困境的。

雖然說現在其實還有一個楚王和一個景太后在吳城之中,但誰都知道那兩個完全就是擺設,真正的話事權就是掌控在景通和昭靈、或者說是掌控在三大家族的手中。

半晌過後,昭靈輕輕的出了一口氣,道:“要不然……吾回去先把那些叛黨抓起來,殺一批人以儆效尤?”

景通沉默了一小段時間,看上去似乎是在很慎重的思考着這個提議。

他最終搖了搖頭:“不妥。抓可以抓,但若是將其全部處死,恐怕有損軍心。”

昭靈愕然。

在守城的時候抓一批不穩定分子殺掉以警示其他人,這似乎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怎麼就和有損軍心扯上關係了?

昭靈正準備說些什麼,只見景通一擺手,沉聲道:“上柱國,汝有沒有想過,要是真的破城了,會發生什麼?”

昭靈臉色一變,隨後啞然。

還能發生什麼?不就是大家都一起死翹翹了唄。

景通嘆了一口氣,道:“如果昭景屈三氏因此而亡,吾等就是最大的罪人,汝明白了嗎?不瞞上柱國,吾今夜也要派人將那些欲投降趙國之人統統抓起來,嚴加看管。”

昭靈楞了好一會,終於明白了過來。

作爲如今楚國的最高層,無論是景通也好還是昭靈也罷,無論是爲了權力還是爲了顏面,他們其實都沒有太多的選擇,都只能夠和趙國人死扛到底。

但是這樣一來的話,萬一趙國人給惹火了,直接把昭景屈三家給滅族了呢?

這還真就是大概率的事情,畢竟從之前趙國滅其他五國來看,本來就是投降免死還能被任用,抵抗就絕對是死路一條。

如果這個時候將那些想要投降趙國的人統統都抓起來,以囚禁的名義將他們給放在監獄之中,那麼等到趙軍入城之後,這些投降派想必也就會成爲趙國人眼中最好的帶路黨了吧?

即便說出來有些丟人,但至少這樣做的話,三大家族即便敗了,也仍舊能夠在趙國之中謀得一席之地,仍舊有着未來東山再起的機會。

完全想明白的昭靈深吸了一口氣,站了起來。

“請令尹放心,過了明日,昭氏一族之中所有欲要投降趙國之人,都將會被投入大牢之中!”

第五百三十八章 秦王柱的最終決定第三十七章 平原君說魏王 2第一百八十五章 邯鄲城裡來了三個人第四十章 虞信使楚 1第六百四十章 荊軻打狗第七百八十七章 千鈞一髮第八百七十五章 後勝說齊王第四百八十章 寡人怎麼可能當一個逃兵?第九百四十五章 上林苑之中的炸藥工坊第三百二十八章 上了趙丹的惡當了!第六百八十五章 韓王然的真正決定第七百九十七章 龍臺新人第五百九十二章 行刺未遂第三百一十五章 願獻五百里河東郡之地與趙!第九百章 毛遂又來了第五百三十二章 義渠城之變第三百章 喜當爹的趙丹和來自魏國的消息第四百九十章 設局?第九百零一章 高宛城下第二百五十八章 差之毫釐第八百三十章 先打誰第三百九十五章 昌國君,是否救趙?第三百九十一章 寡人絕對不當第二個齊湣王!第七百一十章 是時候破釜沉舟了第二百四十一章 自信滿滿的休利單于第五百五十九章 讓趙國人嚐嚐寡人的厲害!第五百九十二章 行刺未遂第五百零五章 每一個人都有其侷限性所在第二百零四章 你是把寡人當成秦王稷,還是把自己當成藺相如了?第六百五十六章 咸陽密議第三十四章 信陵君第十三章 鄭朱第六百七十四章 齊王建的惱火第七百七十五章 呂不韋整個人都震驚了第五百七十五章 這個趙王,簡直太過分了第六百九十四章 深夜會議第五百三十二章 義渠城之變第六百六十六章 甘泉宮之戰第七百零九章 鄭朱使燕第三百二十九章 趙丹的“三國演義”計劃第二百二十四章 後勝的心理博弈第八百一十八章 末路?第八百一十四章 圍城第二百九十三章 趙豹的意見似乎很有建設性第一千零六十章 魯儒第三百七十七章 尉繚說魏王圉第八百七十一章 博弈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新相邦?暗潮涌動第三百七十七章 尉繚說魏王圉第五百七十九章 奪函谷第四百零二章 趙國人來了?第九百七十七章 南下戰略第三百三十七章 面臨絕境的宛城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楚王進宮第六百五十六章 咸陽密議第三百一十四章 難道要寡人坐視趙國攻下河東郡不成?第三百零九章 趙丹收到的兩個好消息第七百四十四章 遊說諸國第八百七十三章 呂不韋的理由第五百一十六章 讓趙丹震驚無比的提議第七百三十八章 這酒有毒!第二百二十五章 趙丹聽到的似乎都是壞消息第一百五十五章 宜陽城中的秦王稷第四百九十八章 各懷心思第二十四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1第六百三十六章 蠢貨,我們是趙國人第三百零五章 趙國的使者來到了陶邑城外第七百零七章 邯鄲戰時會議第六十七章 拉攏第五十四章 魏王圉的憂慮第三百六十六章 曲轅犁的好夥伴第八百六十三章 馮亭的心思第九百一十七章 吾欲降趙,不知諸位以爲如何?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啊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死中求活第一百八十九章 爲了儒家在這個時代好混一點,荀子做出了妥協第二百五十九章 因禍得福?第六百八十五章 韓王然的真正決定第二百七十七章 燕國、李斯、韓非第二百五十八章 差之毫釐第八百五十五章 騎戰第八百九十三章 五百主何華第四十七章 呂不韋說陽泉君 1第六百四十七章 高興的儒家第五百五十五章 此將可抵擋李牧!第九章 趙勝第六百九十二章 鬱悶的劇辛第二百章 想要打勝仗,首先得有一支足夠強大的軍隊第四百九十二章 魏國傳來的好消息第一百七十八章 給你甜頭不是因爲犒賞你,而是寡人要收你當小弟第三百三十七章 面臨絕境的宛城第三百九十四章 李牧自有主張第五百三十二章 義渠城之變第二百五十六章 趙國在出徵前的誓師大會第三百八十三章 對河南地的處理第三十四章 信陵君第二百一十九章 完勝第九百六十三章 抉擇和驚變第五百五十六章 趙丹的煩心事有點多第五百八十四章 蒲津渡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