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13年春三月(楚懷王十六年),楚懷王召集軍政大臣議事,楚懷王說:“今大戰在即,秦、魏、韓、蜀、越五國聯盟,表面上看是秦、魏聯軍與齊對峙,實際上是對楚國實行包圍,一旦讓他們合圍成功,秦、魏、韓、蜀、越五國共攻楚,那時楚軍就難以應付了。---瀏覽器上輸入-WwW.69Ζ看最新更新---因此,我欲趁蜀、越二軍未到,五國未成合圍之時,發動攻擊,打破五國聯盟,諸位認爲先攻哪國爲先較好呢”?上柱國昭陽說:“秦、魏二十萬聯軍與齊軍對峙,他們這麼久都沒發生戰鬥。按理說,區區二十萬軍隊,齊國軍隊應對有餘,無須求救楚國出兵相助纔對,我擔心這是蘇秦、齊王的圈套,大王可要小心纔是”。 楚懷王點點頭。上柱國昭睢說:“臣以爲,秦王早有爭霸天下之心,遲早要與楚軍決戰,現有齊軍相助,加上二十萬秦軍東出與齊對抗,這正是打擊秦軍的好時機。只要將秦軍打敗,魏、韓自然倒戈,蜀、越軍隊自然不敢來犯”。
屈匄(屈原的堂兄弟)說:“我覺得上柱國昭睢說得在理,擒賊先擒王,主動出擊,打敗秦軍,其它四國自然散去”。陳軫說:“秦乃大國,四塞之地,楚要伐秦,只能走武關一路,不好用兵,就算破了武關,兵指咸陽,楚軍也困了,難圖。臣以爲,攻打韓國,破其都城新鄭,韓軍自然倒戈。再攻打魏軍,秦、魏、韓三國聯盟也就散了,這時大王率魏、韓聯軍從河津西渡黃河,取華陰,下關中,大軍纔有用武之地”。 屈莊(也稱楚莊,屈原的堂兄)說:“陳大夫所言差了,若攻韓都,秦、魏必發兵助韓,不僅不能圖,反而會促使韓軍更加投向秦國的懷抱。我贊成屈匄、昭睢的說法,攻打秦國,秦軍一敗,魏、韓二國自然倒戈。武關雖險,但不是不能破,武關一破,便可長驅直入,直搗秦都”。
楚懷王正在猶豫,屈原(因齊王要求,已經被楚懷王召回)走上前說:“秦乃虎狼之國,遲早是要與楚爭強。現在楚、齊聯盟,大王應趁此機會,向秦軍發起大舉進攻,秦軍二十萬在黃河以北與齊軍對抗,大王可發大軍攻克武關,直指咸陽。秦軍兩頭不顧,必敗無疑,大王一戰則可定矣”! 楚懷王正待說話,忽見屏風後一人走出朗聲說:“秦乃虎狼,楚乃羔羊乎?是羔羊害怕虎狼,是壯士與虎狼共舞”!
衆人擡頭一看,忙打拱說:“王后吉祥”!鄭王后笑笑說:“衆愛卿免禮”!說完遂坐到楚懷王右邊王后的座位上。楚懷王笑笑說:“王后來得正好!剛纔大家正在發表對目前軍事時局的看法,王后從小足智多謀,你有什麼新見解”? 鄭王后笑笑說:“衆愛卿剛纔說的話我都聽到了,上柱國昭陽所說的極是,區區二十萬秦、魏聯軍,齊國軍隊應對有餘,何須求救楚國出兵相助,這分明是蘇秦和齊王處心積慮所設下的圈套。大家想一想,蜀軍和越軍能穿過楚國去攻打齊國嗎?不能!秦、魏、韓三國能舉傾國之兵去伐齊嗎?也不能!就算秦、魏、韓聚集四十萬軍隊共攻齊國的話,以目前齊國八十萬軍隊來說,應付也有餘了。楚軍只須拒守邊界、嚴陣以待,韓、蜀、越三國軍隊則不敢妄動了,秦、魏聯軍與齊相拒日久,自然會各自無功而返,蜀、越也就引軍而退,一場大規模的兵戰也就可以避免了”。
屈匄說:“王后分析精闢,末將佩服!不過,我大楚乃泱泱大國,豈可擁百萬之衆只守疆域,我等願爲大王和楚國開疆拓土,戰死沙場,在所不惜”。 鄭王后笑說:“屈將軍精神可嘉!本宮讚賞。不過,問題是往哪裡開疆拓土,向誰開疆拓土”?屈匄說:“當然是西部的秦國了,只要打敗秦軍,盡取關中、西雍之地,消除楚國側面的威脅。然後揮師東進攻打魏國,荊漢楚軍則揮師北進,攻打韓國”。鄭王后微笑說:“將軍志向可嘉!可惜如何打敗秦軍,盡取關中、西雍之地呀?你和屈原不常說秦乃虎狼之國,那麼容易就被你打敗還叫虎狼之師嗎”?
鄭王后接着說:“關中咸陽乃四塞之地,楚要伐秦,只能從武關一道而進,秦國軍隊七十萬,二十萬在魏與齊相拒,尚有五十萬矣!十萬守隴南、天水,十萬守西雍、陝北,十萬守潼關、函谷關,十萬守武關,十萬坐鎮咸陽,關中之地,不及七百里,馬軍不用二天即可到達目的地,數十萬大軍雖分駐各地卻能相互照應。楚軍雖有一百一十萬之衆,但卻四面受敵,處處需要設防,東有越累,西有蜀擾,北有韓、魏、齊,從東算起,九江、東陵(南京)、徐州、臨沂、濟寧、荷澤、襄陵、許昌、方葉、汝州、伊川、南陽、襄樊、荊州、巫郡、黔中、長沙等,都需要有重兵把守,一百一十萬軍隊分駐於數千裡的邊防線,還能集中多少軍隊去攻打秦國呢?即使集中五十萬大軍從漢中和武關同時向秦國本土發起進攻,最多也只能戰個平手。若是此時,魏、韓、齊、越、蜀乘虛而入,楚國就會被瓜分。要知道,現在不是楚、秦兩國的對抗,而是任何一個參戰國,隨時都有可能成爲楚國的敵人,各位將軍可不能掉以輕心了”。
屈莊說:“按王后的說法,秦國不能打,難道按陳軫的說法,去攻打韓都”? 鄭王后說:“陳軫大夫所言很有創見,打一(韓)牽三(秦、韓、魏),齊軍壓力自卸。但是,屈莊將軍剛纔所說的話不無道理,攻打韓都,秦、魏援韓,只能迫使韓王死心塌地的追隨秦國,有利於齊而於楚無益。因此,我以爲在這盤七國戰局裡,韓軍不是我們的攻擊目標,而是可以利用至少使其中立的力量,韓、魏之所以投秦是迫於秦軍的壓力,秦軍壓力一卸,秦、韓、魏三國聯盟自然瓦解”。屈匄說:“正因爲魏、韓迫於秦軍的壓力,正如上柱國昭睢說的現有齊軍相助,加上二十萬秦軍東出與齊抗衡,正是打擊秦軍的好時機。只要將秦軍打退,魏、韓自然倒戈,蜀、越軍隊自然不敢來犯。東聯齊國,西打秦軍,就算不能攻入關中,秦軍也會大爲削弱,不敢東出,秦、魏、韓聯盟自破”。
鄭王后說:“然後呢”? 屈匄說:“然後揮師北上,攻打韓、魏”。只聽鄭王后呵呵笑說:“攻打秦軍,秦軍大爲削弱,楚軍就不損傷嗎?秦大困,楚還能不疲嗎?韓、魏、齊乘虛南下,東越乘虛西進,楚能敵嗎?攻打韓、魏,那韓、魏不投向齊國或者秦國纔怪呢!不是秦、魏、韓聯盟就是齊、魏、韓聯盟,換個主而已,怎樣北擊韓、魏呀”! 屈匄說:“所以說要聯齊擊秦,先將秦擊垮,然後聯齊擊魏、韓”。鄭王后笑說:“六國叩關怎樣?張儀一句‘有秦纔有魏、韓,秦垮了魏、韓還能存在嗎’的話,便破了蘇秦的六國聯盟。你的這點‘東聯齊、西滅秦’計策,魏王、韓王早已看破,齊軍又怎樣穿過魏、韓二國去攻打秦國呢?何況齊國的西北部還有趙、燕二國。因此,所謂楚、齊聯,西擊秦國,實質是楚、秦相拼,齊王得利,這正是蘇秦的一石二鳥,一計不成,再生一計的圈套,將軍可千萬別上當了”。
屈原對楚懷王說:“王后分析透徹,不過,微臣認爲,楚軍現在若不與齊軍聯合,打擊秦軍,讓秦國坐大,它日必對我大楚不利,等他腰膀硬了,要制服可就難了。說魏、韓不可靠,我還有些相信,說齊王不可靠,我不敢苟同。齊王一向主張合縱抗秦,怎會倒戈相向呢?我敢保證,楚軍伐秦,齊軍只會幫助楚軍打擊秦國,不會南下攻擊楚軍”。只聽昭陽、唐蔑、陳軫說:“王后說得對,任何一個參戰國隨時都有可能成爲楚國的敵人,是敵是友,在利益面前不是絕對的,不單單是秦國想要坐大,就是齊、魏等國也依然想坐大,還是小心爲妙”!鄭王后笑說:“屈大夫!本宮聽說你是齊王的座上客,難怪你那麼清楚齊王的心哦”!
屈原說:“王后說笑了!我的一切都是爲大王和楚國着想,不是爲齊王說話”。鄭王后說:“那你拿什麼來保證齊軍不會南下,難道拿你的身家性命來保證?大軍一發,牽動數十萬將士性命,上百萬個家庭的安危,上千裡楚國的大好河山,豈是你一句保證所能擔待!威王七年,楚、齊數十萬大軍于徐州、臨沂、棗莊展開決戰,楚軍勝而齊軍敗,齊王無時不在磨兵厲馬、擴軍練戰。懷王六年,荷澤一戰,齊軍被斬八萬餘,丟失了八縣三百多裡地,齊王做夢都想奪回。現在齊王聲言抗秦,擁大軍六十萬於本土而不動,目的是什麼?若是楚、秦全面決戰,處於膠着狀態,齊軍三十萬便從濰坊、泰安、濟南三路殺出,南下盡取我泗上、淮北千里之地,那時回救也就難了。因此,泗上、淮北楚軍的防衛,不但不能減弱,而且還要加強,上柱國昭陽的責任非常重大,對齊軍千萬不可調以輕心”。
本書首發。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