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會盟諸侯洛陽舉鼎,封王臺上魏王禪冠

公元前319年春(楚懷王十年),楚懷王移駕新城郡(現河南伊川縣),君臨洛陽封王臺,接受魏惠王禪讓的霸王冠,天下諸侯也都前來恭賀。無外乎是說說幾句恭惟的話,行行一些繁文縟節。按照慣例,要當天下霸主,不僅要國力強盛,威懾諸侯,而且自身要有德有能,如何衡量自身的能力呢?那就是問鼎洛陽。春秋五霸和戰國初霸魏惠王都不例外,楚懷王當然也得照此慣例進行,方能得到諸侯的承認。那麼,花了這麼大的氣力,付出這麼多將士的**命,爭來一頂霸王冠,高戴頭上,僅僅是爲了“霸主”這一虛名嗎?

其實不然。周室到了春秋,諸侯坐大,周姬王室已無力控制諸侯,管理天下。而天下有那麼多諸侯國,經濟文化往來和人際交往、日常生活常生磨擦,這個說這個有理,那個說那個有理,變成沒個公正的裁決和說法。這就在客觀上需要有人來主持和裁決,就象聯合國需要有個總裁。同時,若是有人肆意破壞約定的制度和秩序,霸主便可率諸侯討伐,這叫做什麼以有道而伐無道。因此,天下霸主自然有諸多特權和榮譽,有諸多特權自然有諸多利益。同時,各諸侯國要向霸主進貢和向霸主國交納費用,美其名叫做什麼“行業管理費”或者“社會管理費”或者“國家管理費”。這就是爲什麼各個爭戰國,幾十萬**爭生打死都是爲了最後的衝刺,那就是“會盟諸侯,問鼎洛陽”。

楚懷王在他繼位的第二、三年,率軍西進打擊蜀國、於奉節大敗蜀軍、平定了巫巴,建立了巫郡。楚懷王的第四年,又在漢**大敗秦、蜀聯軍,平定褒漢,建立了七百餘里的漢中郡。楚懷王的第五年,北上討伐魏國,大敗韓師。於古城、陘山一帶,大敗魏、韓二軍,打得魏惠王倉逃偃師,有如驚弓之鳥,建立了新城郡。楚懷王的第六年,又繼續討伐魏國,大敗齊師。襄陵、杞縣一戰,大敗魏軍,攻取魏國的八個縣。荷澤一戰,大敗齊軍,奪得齊國的荷澤、濟寧等八個縣。至此,天下的三大強王魏惠王、齊威王、秦惠文王無一不被楚懷王打得丟盔棄甲、潰不成軍,試問還有哪個諸侯王國敢與楚國正面爭鋒了。

而這次魏惠王爲什麼會主動向楚懷王禪讓霸王冠呢?因爲古城、陘山和襄陵、杞縣一戰,魏軍被斬殺了二十五萬軍,魏軍已**我**河邊的一條狹長地帶,只剩孟津、偃師、滎陽、中牟和大梁等的一條皮帶之地。魏惠王這時已經深深知道,現在的魏國已經不是二十年前的魏國,而現在的楚軍又比楚威王時期強大很多,別說是一對一,就是合韓國之力,也不是楚軍的敵手。那怕是聯合齊軍,也遏制不住楚軍飲馬**河。怎麼辦呢?唯一的辦法就是向楚懷王進獻霸王冠,奉楚爲尊,以緩解楚軍北上進攻中牟和大梁之危,這無疑是高明之舉。於是,魏惠王拿着金光十足的霸王冠,雙眼落淚地看了又看,無可奈何地拱手讓與楚懷王。

而韓王在古城、陘山之戰中,不僅損兵折將,而且丟失了禹州、汝州、伊川等地,楚軍一,便是長葛和新鄭了,自然不敢再正面與楚軍作對了。至於齊王,合大梁的魏軍,都被楚軍打得大敗而逃,丟失八縣四百里之地,還敢率軍南下與楚軍一較高下嗎?就是那秦惠文王,一心想問鼎中原,會盟諸侯,可漢中一戰,已經知道,現在的秦軍根本不能拉出關外和楚軍對抗,雖然心裡不忿,可也不敢出來叫板,與楚軍正面爲敵。

只見楚懷王手按楚王劍,雄赳赳地走上洛陽封王臺。魏惠王手捧金光燦燦的霸王冠,對着各國諸侯老淚縱橫地說:“老朽昔日東征西戰,南侵北討,霸王天下二十年,而今老了,已經再無能力爲諸侯主持大道了,只好將霸王冠禪讓給當今最有資格的能君楚懷王。十多年前,老朽便有禪冠之意,無奈天下諸侯都想取老朽頭上的霸王冠。而霸王冠就一頂,不是人人都能得到。當年的齊威王算是文韜武略,有德的能君,奈何強中還有強中手,楚威王長槍一指,便將齊威王打敗。可是,齊威王不服,以致楚、齊大戰,致使霸王冠到了今日,還在老朽手中。今天,本王依照慣例,連喚三聲,若有不服,想奪冠者,大可上來和楚懷王及其楚軍一決高下,若是沒人站出來反對,自今日起,新一輪的霸主便是楚懷王”。

只見楚懷王手按楚王劍,眼睛向下左右一掃,沒有人敢站出來作聲,魏惠王連喚三次,臺下雖然有些交頭接耳,卻無人敢站出來應戰。楚懷王隨雙手接過霸王冠,回身交與昭睢。只聽齊王說:“楚懷王英勇無敵,秦、齊、魏、韓等四國名將,都接不住楚懷王的三槍,相信燕、趙兩國也是如此。因此,楚懷王的槍法、劍道,無人能敵,楚軍至強,我等佩服。不過,依照慣例,要當霸王,必須洛陽舉鼎,以證明自身的能力,方能擔當天下霸主”。齊王一說完,宋國君偃隨之附和說:“對!強者才能稱霸,我聞當年魏惠王力舉二鼎,扛起一鼎,不知楚懷王能舉幾鼎,以正視聽”。各國諸侯一聽,隨都交頭接耳,嘀嘟個不停。

只見楚懷王左手按着楚王劍,右手向前一揮說:“各位王侯,本王今日站於臺上,自當接受各位挑戰。既然沒人上臺,那麼,本王今日便率各國臨觀天下,問鼎東周”。臺下諸侯又是一陣交頭接耳。楚懷王問東周王說:“我聽說周武王鑄有九鼎以鎮天下,鼎的輕重代表州的大小份量,如果本王把這九個鼎都帶到荊州,你看怎樣呢”?東周王說:“我周先王曾下詔說,要是有誰能舉起這九個大鼎,便能霸王天下而將其隨意搬走。春秋的五霸均舉過二鼎,三十年前的魏惠王曾經舉過三鼎,破了春秋記錄,便成爲戰國的第一輪霸主”。

楚懷王說:“魏惠王舉過哪三鼎?請如實說來”。東周王說:“雍、冀、並三州鼎,故魏惠王能霸王天下併兼有三州之地”。楚懷王說:“哦!可現在魏惠王不見得擁有雍、冀、並三州地呀”!東周王說:“魏惠王舉起雍、並二州大鼎,冀州是扛起,雍州有失誤,故魏惠王鼎盛時期是地跨三州,擦邊轉”。楚懷王說:“哦!哪個鼎重,哪個鼎輕”?東周王東周王說:“荊州地闊無邊,是爲最重,雍州地僻西戎,是爲最輕。不信,你試試”。

楚懷王聽了隨將寶劍卸下,交與昭睢。走到九州大鼎,右腳用力一蹬,已知九個大鼎孰重孰輕。只見楚懷王勒緊衣帶,雙手一抓,便是徐州大鼎,右手一舉,便將徐州大鼎單手舉於頭頂。看得天下諸侯大驚失色,爲什麼呢?因爲楚懷王只用一隻右手便毫不費力的將徐州大鼎舉於頭上,怎能不令人驚歎呢?只見楚懷王右手一放,左手一接,便將雍州大鼎放回地上。接着,楚懷王用腳一踹,便將荊州大鼎蹬出。只見楚懷王雙手抓住鼎腳,一聲吼!便將最重的荊州大鼎穩穩地舉在頭上,並不費力地放下。看得東周王不禁豎起大拇指說:“壯哉!懷王好神力”。楚懷王雙手一拍,右腳一踹,便將揚州大鼎蹬出。只見楚懷王雙手一抓,便將揚州大鼎穩穩地舉於頭上,左腳一挪,便將揚州大鼎放下。看得諸侯目瞪口呆,爲什麼呢?這揚州大鼎鎮的是吳越之地,而現在的越國正是擁有揚州之地,尚有四、五十萬越軍,其軍事實力不在韓國之下,現在楚懷王輕輕一舉,便將揚州大鼎舉於頭上,難不成它日揚州之地也歸楚懷王麾下。正是,七年後,廣陵一戰,楚懷王便將越國連根拔起,難道這舉鼎還真有徵兆麼?

只見楚懷王左腳往地用力一蹬,拉過豫州大鼎,一聲吼!便將豫州大鼎舉於頭上,並不怎麼費力便放於地上。哇!厲害!楚懷王一口氣已舉起四個大鼎,其中荊州和豫州在九鼎中重量第一和居二。這時,看得出楚懷王已有些喘氣。昭睢一見,隨說:“王已前無古,後無今,不如停下吧”。只聽楚懷王一聲虎吼!雙腳往地一跺,身一蹲,手一抓,雙腿一伸,雙手一挺,便將兗州大鼎高高地舉於頭上,又聽楚懷王一聲吼,身體一轉,便將兗州大鼎猛力摔出三丈開外。碰的一聲!正打在封王臺後面高高的圍牆上。轟的一聲!七尺來寬的圍牆被打崩,塌下了一個大口,那個兗州大鼎的鼎腳都被撞斷了,看得場上諸侯都屏住了呼吸。

只見楚懷王接過昭睢遞過來的巫山燕窩,一口喝完後,用手指着雍、並、翼、幽等四個州鼎,對着東周王說:“寡人只要換一口氣,便將你這九個州鼎都甩到**河裡”。東周王急忙說:“懷王蓋世神力,能舉五鼎者,普天之下,唯懷王一人,就是今後,也不再有人能舉五鼎了。懷王蓋世英姿,它日必擁有徐、揚、荊、豫、兗五州之地。中國天下,從此將以楚國爲界,劃分南北兩半。我聞荊州之南有長沙、黔中、南章,而長沙、黔中、南章之南又有蒼梧,百越,百越之南尚有南海,南海有鯤,扶搖幾萬裡矣!由此可見,荊州地大無邊,利盡南昆,不知幾萬裡了。誠如是,今後的南海,必定萬丈光芒,非雍、並、翼、青四州所能比了。今懷王霸王天下,當以造福蒼生,南統中國,無以殺戳爲念,便是五大州的百姓之福了”。

楚懷王聽了笑笑說:“東周王!算你說得好。的確,寡人荊州的**金,若是用來鑄造大鼎,比你這九個鐵鼎大多了,拉你這九個鐵鼎到荊州,還不夠我的士兵一路上的吃飯錢,我纔不做這種虧本的買賣,呵呵”!說得東周王慚愧不已,不過,東周王的話還真的有些靈驗,再過些年,這楚懷王果然擁有徐、揚、荊、豫、兗五州之地,相當於現在的**河以南的大半個中國。中國的南方兩千多年來的分界線不正是秦嶺和**河以南嗎?而這條分界線除了四川西北角一小塊的成都以外,不正是楚懷王時期的楚國嗎?以就東周王那時所說的荊州地屬,正是現在的湖北、安徽、江西、湖南、重慶、貴州、廣西、廣東、福建等八省之地,而雍、並、翼、青四州的地屬是便是現在的陝西、山西、河北三省。

公元前319年春(楚懷王十年)的這一次洛陽禪冠大會,越、蜀二國沒有到場。但是,齊、秦、魏、韓、趙、燕、宋、魯、衛、中山等十國都已到位恭賀,魏惠王也已經親手把天下盟主的霸王冠移交給了楚懷王,這秦惠文王再怎麼不忿,可也無可奈何了。這次大會以後,秦惠文王當面不說,自己不出面反楚,表現得和楚懷王很親熱,但在背地裡卻慫恿宋、越、蜀三國稱盟反楚,而宋君偃也還真以爲有秦國做靠山,便可以稱起王來。

楚懷王冕冠回到楚都後,不久,秦惠文王便接着慫恿挑唆越國和宋國起來和楚懷王作對,隨後,就在這年的秋八月,秦國便兵攻打魏、韓二國,企圖迫使魏、韓二國倒戈,加入秦國的軍事聯盟。越國無強也開始移師北上,向淮北的楚軍起軍事挑釁。宋國君偃也自立爲王,西攻魏國,東攻齊國,南攻楚國,佔領了楚國淮北的3oo裡地方。楚懷王聞報,即令伊川的楚軍相助魏、韓打擊秦國,秦軍隨引兵撤退回關內;又令淮北的楚軍於廣陵修築土城並建立了昭關,以遏制無強的越軍北進,再令荷澤、濟寧的楚軍南下,徐州的楚軍西進,二軍合擊宋國國都商丘,於虞城和夏邑大敗宋軍,斬殺宋軍五萬餘。宋國君偃大恐,隨即取消王稱,並向楚懷王求和,退回所佔淮北的3oo裡地,並保證從今以後不再侵犯楚國。

破偃師魏章逃滎陽克長葛公孫遁中牟第151章 五國聯盟大戰在即,昭明宮殿懷袖論兵第18章 戰陘山楚王殺韓將,破魏營魏軍逃偃師戰淮泗楚宣王立威競王冠商鞅背約盟戰陘山楚王殺韓將破魏營魏軍逃偃師戰尉氏楚軍復八縣困大梁魏襄王求和殺五將楚軍破魏師斬犀首魏王逃陘山第165章 臨觀西周劍擊白起,聯姻彩禮又起風波第17章 殺五將楚軍破魏師,斬犀首魏王逃陘山第6章 戰古城楚槐斬犀首,困陘山魏軍逃偃師第8章 揮師改道西擊巴蜀大戰奉節槍打蜀侯揮師改道西擊巴蜀大戰奉節槍打蜀侯鍛造新劍擊蜀定巴第180章 昭睢攻城四敗秦軍,二戰藍關楚秦增兵第146章 蘇秦合縱心懷鬼胎,懷王率縱函谷叩關戰陘山楚王殺韓將破魏營魏軍逃偃師第143章 鄭康莊內花容月貌,雙龍貫頂秋水伊人第1章 序戰國諸侯爭兼併爭王業秦孝公招賢困陘山魏軍逃偃師第172章 驚聞戰訊昭睢馳兵,大敗甘樗三戰商南第28章 比武場上刀光劍影,三招敗昭燕子迴旋第141章 遏制強楚連橫合縱,蘇秦張儀笑裡藏刀第165章 臨觀西周劍擊白起,聯姻彩禮又起風波第156章 破函谷秦軍逃潼關,巧緩兵張儀獻連環二路楚軍北進襄陵十萬齊師南下睢寧第2章 戰許昌楚軍敗魏師,立軍功秦鞅背友盟困陘山魏軍逃偃師序戰國諸侯爭兼併爭王業秦孝公招賢第131章 懷王登基立定三宮,羋秀熊槐暗戀秋波戰尉氏楚軍復八縣困大梁魏襄王求和戰漢陰楚槐敗司馬第9章 拓地千里兵逼成都引狼入室秦佔廣元第161章 甘茂偷襲秦蜀聯兵,屈匄粗心痛失漢中第189章 昭明臺鄭王后點將,戰襄陽樊懷雙受命第7章 立定三宮懷王爭霸,鍛造新劍整軍肅治第22章 遏制強楚合縱連橫,張儀說魏蘇秦遊荊第2章 戰許昌楚軍敗魏師立軍功秦鞅背友朋第17章 殺五將楚軍破魏師,斬犀首魏王逃陘山第133章 楚蜀爭鋒奉節鏖兵,戰定巴渝兵逼成都第2章 戰許昌楚軍敗魏師立軍功秦鞅背友朋第194章 橫渡江樊楚軍追擊,收復鄧州魏韓逃兵戰陘山楚王殺韓將破魏營魏軍逃偃師第147章 張儀唆擺四國動搖,楚軍破關秦王贖城第178章 堅守藍關全秦皆兵,厚賄魏韓惠文請和第149章 春**目空自多情,屈原戲袖被貶黔中第185章 攻楚國齊韓魏興師,擊魏章熊彪震洛陽第2章 戰許昌楚軍敗魏師立軍功秦鞅背友朋立定三宮懷王爭霸鍛造新劍整軍肅治困陘山魏軍逃偃師爭霸業楚懷王新立第13章 鼓兒坪秦蜀驚弓鳥,馬家壩昭睢戰司馬第17章 殺五將楚軍破魏師,斬犀首魏王逃陘山第27章 趁賀國婚蘇秦授計,羋秀鄭袖姐妹相稱第5章 戰石泉秦蜀大逃兵,破南鄭楚懷定漢中殺五將楚軍破魏師斬犀首魏王逃陘山戰淮泗楚宣王立威競王冠商鞅背約盟第13章 鼓兒坪秦蜀驚弓鳥,馬家壩昭睢戰司馬第162章 商南羅莊擊退樗兵,對戰丹陽齊軍反戈第6章 戰古城楚槐斬犀首,困陘山魏軍逃偃師擊略陽秦王逃隴南破南鄭楚懷定漢中立定三宮整軍肅治鑄造新劍擊蜀定巴揮師改道西擊巴蜀大戰奉節槍打蜀侯第4章 戰商南楚師敗秦軍,破武關商鞅走華陰北上伐魏大戰古城槍擊魏王勇斬二將第191章 戰三場王后巧緩兵,夫人城鄭蘭斬韓將第138章 戰坡胡熊槐斬犀首,破古城魏軍逃陘山第2章 戰許昌楚軍敗魏師立軍功秦鞅背友朋第198章 破偃師魏章逃滎陽,克長葛公孫遁中牟第15章 擊略陽秦王逃隴南,破南鄭楚懷定漢中第20章 戰杞城昭陽敗魏師,破睢寧楚軍得八邑戰古城楚槐斬犀首困陘山魏軍逃偃師爭霸業楚懷王新立第11章 楚懷揮槍擊敗司馬,昭睢縱馬直取蜀侯第1章 序戰國諸侯爭兼併,競王冠商鞅背約盟戰西鄉司馬走關邑破城固秦蜀逃褒漢第11章 楚懷揮槍擊敗司馬,昭睢縱馬直取蜀侯第187章 校武場上鄭懷較技,楚明宮內鄭袖運兵伐康褒秦蜀大連兵戰漢陰楚槐敗司馬第140章 戰襄陵楚軍得八邑,破齊師熊槐斬田悔戰定漢陰大敗秦軍會師石泉追擊蜀兵第160章 屈匄丹陽勇戰司馬,進擊洛南樗裡馳兵第149章 春**目空自多情,屈原戲袖被貶黔中第18章 戰陘山楚王殺韓將,破魏營魏軍逃偃師第157章 秦王獻地張儀饒舌,將計就計商邑商於第194章 橫渡江樊楚軍追擊,收復鄧州魏韓逃兵第152章 北渡**河引蛇出洞,北制東打一統長江拓地千里兵逼成都引狼入室秦佔廣元第184章 抵長安景翠克渭南,還漢中昭睢撤楚軍第175章 秦魏韓齊四國連兵,一戰藍關楚敗秦師殺五將楚軍破魏師斬犀首魏王逃陘山第12章 戰定漢陰大敗秦軍,會師石泉追擊蜀兵第10章 楚伐褒漢秦蜀聯盟,遭遇漢陰三國對兵伐康褒秦蜀大連兵第8章 遏制強楚連橫合縱,洛陽臺上魏王禪冠第26章 只爲紅顏衝冠一怒,秦王明智如意金蘭第5章 戰石泉秦蜀大逃兵,破南鄭楚懷定漢中第7章 立定三宮懷王爭霸,鍛造新劍整軍肅治第2章 戰許昌楚軍敗魏師,立軍功秦鞅背友盟第164章 羋秀相邀熊槐西行,兄妹相聚暢敘咸陽戰漢陰楚槐敗司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