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武將

府兵在各自武尉帶領下,分至各城接防。芒辰將滿滿足一衣領節符,逐一分派給各里、門長老、官吏。芒卯靜靜地站在車前,注視着眼前的一切,面無表情,看不出心中的波瀾。

樑尉公子走下臺階,至車前道:“請將軍入府!”

芒卯略回一禮,卻對公子身後的芒亥和芒未斥道:“爾等可及公子什一!”旋又轉向尉僚:“尉老輔助公子,功莫大焉!”

尉僚遜道:“老臣怎敢,但護得公子無事,此願已足!”

芒卯又望向身後的武卒軍官:“各卿作何安頓?”

樑尉公子上前道:“武卒前後軍前隨將軍出陣,尚在長城外;城中雖雲左中右三軍,任兵者不過二萬。經與三將商議,直調三偏出城,除三偏裨外,另請右軍將魏光出陣總領。”

芒卯道:“公子領三偏出陣,右軍二偏想齊出,敢問另一偏出於何軍?”

樑尉公子道:“中軍總鎮中樞,不可稍離,另一偏乃左軍右偏。”

芒卯道:“如此甚好。”轉向左軍將:“中樞難動,城中小大諸事,就仰仗卿了。”

左將不置可否地道:“但以將軍之命是從。”

芒卯問:“中軍奈何?”

樑尉公子道:“中軍例由大王爲將,左右偏裨均出王家。尉府實只應付軍器、糧秣。”

芒卯道:“如此,城中武卒只剩一偏而已。”

樑尉公子心道不妙,連忙道:“城中府兵、民軍充足,糧秣、軍器一應不缺,斷乎萬無一失。”

芒卯不置可否地點點頭,然後問公子:“公子何往?”。

尉僚代答道:“公子將親往東門督陣。”

芒卯向跟在公子身後的人問道:“諸公亦皆同往乎?”

又是尉僚代答道:“此爲隨行之家臣、舍人,將隨公子出陣。將、偏、尉、司馬等,有出陣者;不出陣者,只爲送行。”

芒卯道:“此義甚佳。某願隨公子上城,以壯行色。”

尉僚阻攔道:“不可。將軍身幹家國,豈可蹈險。況有仲公子出陣,季公子領軍,必無差池。”

芒卯道:“非也。某與大梁尉同朝,暗向心許。爲公子壯行非僅公義也,亦私義也。亥兒、未兒不足取也,願尉老教訓。亥兒粗魯,惟一勇可用,可充爪牙。”

尉僚道:“公子內定,前突精銳,即由公子總督。”

芒卯道:“如有犯軍違令,即當斬之,號令全軍。……爾要小心侍候!”

芒亥喏喏連聲。尉僚忙解釋道:“仲公子此行,定當立大功,建大業,不負將門之望。”

芒卯道:“但得不惹禍災,行動如法,即不虛此行矣!未兒如何教訓?”

尉僚一怔,一時答不出話來。樑尉公子只作聽不見。芒未答道:“得公子、尉老及諸位先生親炙身教,獲益良多。”

芒卯神色不變,道:“汝等小兒,初經大事,一切要小心謹慎。”隨轉向武卒左右軍將道:“犬子無狀,願多教訓!”二將不知何意,均行禮稱喏。

尉僚上前道:“公子即將上城,願結束整齊而行。”

芒卯道:“公子與尉氏諸公自便,吾與諸將率在此相候,以爲公子壯行!”

尉僚禮道:“如此,失敬了!”於是樑尉公子與衆家臣、舍人自行離開,兩名武將交換了一下眼色,留了下來。

待樑尉公子等入府,芒卯和顏悅色地望向兩名武將,道:“右將魏氏諱光,敢請左將名號。”

左將禮道:“下僚魏氏和。”

芒卯道:“二將皆魏氏,敢出王室?”

二將又交換了一下眼色,右將出面答道:“光出文侯,和出武侯。”

芒卯改色行禮道:“原來是文武之後,芒氏失敬。芒氏飄零四方,蒙魏選納,得食上國,願得效忠於二公。”

二將連忙回禮:“下僚怎敢!將軍承王威德,總領中外,無貴無賤,皆聽號令,誰敢不從。”

尉府門突然開啓,尉僚領着兩名僮僕擡出一甕,放於芒卯車前,拱手道:“清酒一甕,與將軍解乏。”

芒卯道:“公子出陣,某怎敢言乏。敢借酒以酬。”遂下車,親自舀酒,先遞與尉僚:“上天護祐,尉老益壯,尉府威名再顯。”

尉僚辭道:“僚一介家臣,焉敢承將軍之賜。”

芒卯道:“尉老尉府長老,正堪其任。”

尉僚只得接過飲盡,道:“老臣不堪,叨將軍厚愛。”

芒卯再舀一盞,遞與左右武將魏和、魏光,口裡說着些例行的酬勞,再往下則是民軍各級尉率長老。已經把節符發完的芒辰站在芒卯身後,魏僚和兩名尉府僮僕則站在芒卯身邊,都隨和着向衆人拱手行禮。一巡酒過,甕已見底,尉府門開,一車突前,一應門客、家臣、舍人隨後,約二三十人來到芒卯車前,一字排開。樑尉公子全副戎裝,在車上行禮道:“贊畫軍機尉伯機,請令出陣!”

武將、芒辰以及民軍首領們也都按品級列於芒卯之後。芒卯躬身道:“將軍芒氏恭送尉伯!請爲前導!”步行上前,牽着樑尉公子車駕的馬頭,引導前行五步,至廣場中央,隨回身上車。尉僚也跨上車。樑尉公子車駕在前,將軍車駕、儀仗在後,隆隆而前。其餘武將和民軍,均在車後步行跟隨。

大梁四面城牆,本來武卒前後左右四軍各守一面;前後軍被調出後,就由左右軍四偏據守。守南城的左軍右偏與敵最近,公議不亦輕動。只調戍守其他三面的三偏出城。平時城上只安排一隊百人巡哨、瞭望,城門另有門衛把守,不過維持治安,按時開關城門等項。守城武卒晝則一時輪換,夜則二時輪換,一天有一營值守足夠,兵員並不緊張。但戰時,兵員密度增加到每面一營,還要在城門樓上派出一隊弓弩手,兵力的分配就沒有那麼充裕了,基本上每名武卒每天都要上城一次。從芒卯敗報傳來,大梁進入戒備狀態,已經五天,各武卒每天均要上城一二時,晝夜不息。家在城內的還可回家飲食、休息,家在城外的就犯了難:少數在城內有親友的,還有個投靠;少數有良心的軍官可能把部分士兵安置在自己的家中院裡,隨便讓他們爲自己處理些家務;多數就只能在城下露宿;餱糧沒帶夠的,只能臨時借貸。

樑尉公子、芒卯一行到達東門時,看到的就是這樣一些東倒西歪的武卒。

第336章 管邑之祭第217章 和秦罷兵第252章 相持之計第23章 大梁門衛第28章 降服(二)第6章 囿中第183章 陰險狡詐信陵君第36章 定奪第169章 誘供第303章 韓襲第149章 羊入虎口第18章 城外的女人第305章 再遇秦軍第368章 五倫之首第328章 張祿之助第214章 劍道縱橫第146章 黃人張氏第259章 陳公之言第295章 示警第41章 備戰第172章 求糧於商第17章 奸細第367章 仲嶽親臨第9章 有刺客第207章 多方敘事第31章 陷城(二)第1章 鄭安平第152章 賈匏第308章 救暴鳶第115章 評議三策第311章 戰耶和耶第165章 破臉第188章 兩府較量第50章 防民第60章 餱糧第165章 破臉第146章 黃人張氏第287章 世事難料第112章 以俸爲質第203章 說服韓不申第165章 破臉第351章 廢城工地第179章 再入長城第267章 再入鄭地第179章 再入長城第233章 次日再戰第331章 築舍於管第105章 夜談第232章 逆襲之策第215 歃血爲誓第182章 爭武卒第290章 氣候驟變第246章 使命難達第359章 篝火晚會第203章 說服韓不申第369章 賜婚第154章 博學的家老第135章 打探第74章 將相和第107章  一身擔之第77章 聚兵第263章 密議第161章 啓封米鋪第365章 執帚第114章 老成謀國第190章 須賈訪計第161章 啓封米鋪第12章 張輒第152章 賈匏第216章 義來利往第57章 樑尉公子第41章 備戰第366章 寧治第152章 賈匏第118章 刺殺現場第7章 圃田第279章 晉見魏齊第195章 覆命第251章 相持之道第114章 老成謀國第306章 另尋墓穴第164章 失散第176章 晉鄙困窘第228章 戰臨第34章 又見屍身第173章 夜議第145章 曾季第56章 計謀第220章 亂中取閒第116章 大夫何行第235章 貴公子第178章 驚訊第45章 回朝第56章 計謀第339章 再見虎仲第321章 管令第211章 曾季入夥第375章 利害相權第227章 司莽論策第175章 車氏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