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練兵

夜間覆盤,收穫很大。其一,確認了大梁已經與秦人議和,而秦乃轉用兵力,對付華陽。其二,呂伯提出來,可以通過在大梁付款,鄭地發貨的方式,購買鄭的糧食,這中間的奧妙,只有經歷過商海沉浮的人才懂。商海中打的滾越多,信用越高,能夠調用的資金越多。而呂家,正是少數久耕商場的古老家族,產業遍及天下;而大梁,比信陵君更豪橫的富翁就只有魏王了。

本來以爲很棘手的第二件事,出人意料地變得順利了。但一切的根本在第一件事,華陽怎麼辦?而華陽怎麼辦的根,是在魏秦的和談中,是否包括華陽的解決方案;或者說,魏王是不是要信陵君的命。

信陵君對一切涉及魏王陰謀論的說法一律加以排斥。但秦軍明顯加強了針對華陽的兵力,並對華陽形成極大的壓力。對此,信陵君道:“陳公言,魏王不欲賂城,秦人難以覆命,欲擊孤以動魏王。雖秦魏和議,華陽猶攸關社稷:華陽勝則魏不失地,華陽敗則割十城。”對信陵君這番義正辭嚴的說辭,衆門客竟無法反對,只得口裡應道:“喏!”

仲嶽大夫總結道:“方今之計,在堅守華陽。而堅守華陽不失,全在君上,樑與鄭,皆無所望也。”

信陵君重新把話題拉回到自己的思路上,道:“吾聞大夫之言,今者之失,首在民軍驚惶奔逃,若民軍鎮之以靜,斷無七營之失。孤又思之,秦軍非武卒也,盡刑餘之徒,能攻必取,守必固者,在明號令,習旗鼓,整行列,齊進退。今有司勝,嚴於治軍,囿中武卒只一日即部伍嚴整。孤欲試之於後軍右偏,其可乎,否也?”

衆門客又被這一思路驚到了:臨陣練兵,那比臨陣磨槍還要不靠譜吧!

仲嶽先生道:“君上之策雖善,非少時所能奏效……”

信陵君打斷道:“若欲臨大陣,破強敵,攻必勝,守必固,固非少時。然欲臨事而靜,遇危不亂,御之以法,數日可成。”

張輒道:“後軍右偏,多屯於營,少出陣,爲之奈何?”

信陵君道:“若數日得五千精兵,不亦助乎!”見衆先生還要再勸,信陵君阻止道:“孤亦少習陣法,不諳部伍,願得隙而學之。衆先生有閒睱,願以從之。縱練不得法,亦於事無損,空費勞力而已。”

衆人本來就覺得臨陣練兵已經很不靠譜,突然聽說信陵君還要帶着門客們一起練,更覺得荒唐之極,紛紛規勸。信陵君不聽,道:“練卒,武事之始也。孤少知,故當學。王公坐而論道,大夫作而行之。孤少德,不能論道,願以行之。”

衆門客見信陵君起了執念,也不好再勸。仲嶽先生道:“旦日即請司勝相助。”

信陵君道:“夜雖深,願請樑尉公子與司勝議之。”幾名門客去請樑尉公子和司勝,其他門客陸續散去,只有曹先生願意留下。信陵君道:“先生可高臥安眠。”

曹先生道:“臣初以君意爲粗,思之餘意綿綿,願以從。”

信陵君道:“若得先生之助,事必成矣。”

樑尉公子不久就來了。見過禮,就於階前坐下。信陵君道:“聞於大夫,今日之敗,武卒嚴整,難以動搖,惟民軍有所不支,臨敵而亂,波及數營。若非中營奮戰,事幾賁矣。”

樑尉公子道:“臣適巡各營,民軍號聲不斷,實與軍心有礙。晉大夫盡散之於各營,雖有所補,猶未能絕。”

信陵君道:“後軍右偏,盡民軍也。其心尚定,可以爲也。孤欲從此而啓,數日之中,得民軍不散,可乎?”

樑尉公子道:“爲將之道,在糧秣不缺,器械完足,賞罰分明,信義達於衆也。用兵之法,教戒爲先,其行則有方圓、起坐、行止、左右、前後、分合,非一日所能成也。吳子以爲,一人學戰,教成十人;十人學戰,教成百人。如此依次而行,得成三軍。”

信陵君道:”孤思之,民軍之要,非在明戰法,知行止,在臨陣不亂,鬥不旋踵,而不畏死。“

樑尉公子道:”吳子噬瘡,而士鬥不旋踵。公子其有意乎?“

信陵君道:”吾觀司勝者,部伍嚴整,雖危不亂。以之用民軍,甚切時勢。孤知其事爲艱。願以後軍習行列,鎮心神,壯膽氣,雖危不亂。公子以爲何如?“

樑尉公子道:“司勝者,治軍嚴整,部伍整齊,是其長也。惟於民軍……其民軍五千,若治之,非五百人不可,何可治之?”

信陵君道:“孤願爲範,以勵其志。”

ωwш•тtkan•C O

樑尉公子道:“公子貴人也,焉得身輕士卒,而爲先哉?”

信陵君道:“吳子之爲將,與士卒最下者同衣食。臥不設席,行不騎乘,親裹贏糧,與士卒分勞苦。孤與衆習練,何苦?”

樑尉公子道:“非公子之所知也。練卒勤苦,非千金之身所能受也。願公子免之。”

正勸說間,司勝到了。信陵君與樑尉公子一齊出門迎進來,信陵君向司勝說明希望由他來主持後軍右偏的訓練,自己願意輔助。司勝沉吟片刻,道:“公子亦曾聞孫子以美人爲軍乎?”

信陵君道:“聞之!”

司勝道:“凡軍之練,明勸賞罰,威加於軍,令卒畏將於敵者戰勝,卒畏敵於將者戰北。民軍之不練,是無威也;加威者,殺伐也。公子其行乎?”

信陵君道:“若加威矣,請從孤行之!”

司勝道:“禮曰,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臣豈敢以威加公子哉!”

信陵君道:“無信不立,無威不行。若必行立,請從無忌始!”

樑尉公子道:“願公子勿以千金之軀,而犯危難也。”

信陵君道:“民軍不練,胡以抗強秦而保社稷。今和議將成,樑、鄭之援無望,華陽必自戰以保其身。孤不得不務其急,而不得其緩也。”

司勝道:“若公子有意,容臣善謀其策,以報公子!”

信陵君道:“其事急矣,願旦日得報。”

司勝道:“不敢或緩也。”

二人辭出。樑尉公子道:“司得其計否?”

司勝道:“願與公子計議之。”

樑尉公子遂引其入營中,並叫來司莽和尉僚等幾名家臣,討論了一夜,直到鼓聲響起。

藉着點名的功夫,樑尉公子和二司向信陵君介紹了夜間討論的結果,司空聽了也感到振奮。信陵君及其門客均無異議,遂由樑尉公子和三司前往中軍,報告晉鄙大夫。晉鄙大夫當即應允,並向全軍發佈了“教戒令”,要求民軍迅速開展軍事訓練。

回到後軍,司勝從營中挑選了一隊武卒,趕往城東。信陵君早在點名結束後,就到了右偏裨的居所陳氏車行,告知訓練民軍之事。右偏裨聞之大驚,道:“山村野人,焉得練。”

信陵君道:“事急矣,非練民軍不能保也。汝亦願昨日之事現於今日乎?”

右偏裨道:“臣無能,不敢應之。但聚衆列陣,任公子行之。”信陵君知道右偏裨不能管事,也只得由他。但不久,樑尉公子傳來晉鄙大夫的“教戒令”後,右偏裨態度才積極了些。

後軍右偏是信陵君接手後,從各民軍中選拔的精銳,雖然也按鄉里編伍,但經過挑選。由於後軍一般沒有什麼作戰任務,所以每天列陣都在自己的營前,沒有像前軍那樣,安插到各武卒中。

食畢,隨着鼓聲響起,各營再次列陣。和以往不同,列陣之前,營地前方矗立着一乘馬車、一百武士和一百武卒。

待各營列陣已畢,這批人先進入右校中營陣前,信陵君登上車軾,高聲宣讀晉鄙大夫的“教戒令”:“子曰: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孤甚憫之。各營其明教戰陣之道!”

營卒在營司的帶領下,高聲道:“喏!~”

信陵君下了車,司勝站上車軾,道:“昨日之戰,汝知之否?”

下皆答:“知之!”

司勝道:“陣前之屍,汝收之否?”

下皆答:“收之!”

司勝道:“其狀之慘,汝睹之否?”

下皆答:“睹之!”

司勝道:“不習戰陣,不明號令,不辨旗鼓,其悲若此也!其狀若加於汝身,可乎?”

下皆答:“不可!”

司勝道:“是以必習戰陣,明號令,知旗鼓。誠如是,汝定能殺賊,賊不能殺汝,是立身之本也,可不習乎!”

下皆答:“習矣!”

司勝道:“各卒自列方陣,聽吾號令習之。”

民軍雖然以鄉里編伍,但卒伯以上,皆由武卒充任。待一營五隊分開列陣後,司勝下車,給每一隊都指定了一名武卒當教官,讓他們按今天規定的科目進行訓練。

然後,司勝和信陵君一行轉到下一個營前,一個營一個營傳達晉鄙大夫的“教戒令”,由司勝作開訓動員,然後留下五名教官指導訓練。

前軍鼓聲“咚咚”,新的一天開始了……

第352章 小四之心第98章 敵乎友乎第356章 訪圃田第150章 陳筮第49章 庭議第272章 信用週轉第312章 孰爲背盟第201章 小奴和孩子第173章 夜議第262章 傷營第297章 會魏齊第182章 爭武卒第272章 信用週轉第209章 乘其隙第146章 黃人張氏第183章 陰險狡詐信陵君第150章 陳筮第273章 練兵第245章 入韓第73章 樽俎折衝第375章 利害相權第130章 烤肉第179章 再入長城第135章 打探第264章 擊公子以動魏王第34章 又見屍身第119章 刺客者何第132章 晉見第78章 帳議第334章 訪友第180章 軍使歸國第346章 芒府拉攏第62章 兵符第222章 善後第215 歃血爲誓第58章 藍田玉第96章 隻言片語第326章 管邑之怨第323章 訪夷門衛第110章 圃田徵糧第287章 世事難料第278章 暫回大梁第239章 伯階外室第363章 韓警第105章 夜談第241章 隱蔽出陣第366章 寧治第43章 等待第255章 苦痛與安慰第181章 囿守宴席第8章 管城第41章 備戰第361章 車行與驛站第332章 薪資六金第241章 隱蔽出陣第79章 掌兵第252章 相持之計第345章 除夕第13章 芒家父子第199章 歸華陽第116章 大夫何行第257章 議論天下第150章 陳筮第10章 麻三第85章 軍市第308章 救暴鳶第86章 尉府第275章 和議第237章 圖秦第9章 有刺客第307章 北邙點穴第224章 司莽授機第71章 吹臺第51章 棄民第350章 不可富且庶也第357章 管祭第235章 貴公子第10章 麻三第159章 啓封令尉第22章 俠客第31章 陷城(二)第88章 武卒第216章 義來利往第346章 芒府拉攏第101章 信義所在第20章 行刺第10章 麻三第331章 築舍於管第165章 破臉第74章 將相和第230章 司勝第149章 羊入虎口第310章 囿中守備第153章 匏瓠有助第161章 啓封米鋪第152章 賈匏第36章 定奪第32章 陷城(三)第280章 京中貴人第195章 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