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席次

bookmark

席間,二子依然繼續着高談闊論,呂伯一邊應付着,一邊用言語挑弄,希望從二人嘴裡得到更多細節。

漸漸日暮,庭院中的大鼎裡飄出陣陣肉香,東廊下釜中的粟米在肉味的襯托下,也香得格外誘人;果蔬醬,鹽梅姜已經備齊,整齊碼放在筐中;經過整天的忙碌,白府也終於過濾出一大甕清澈的清水——招待客人的物事已經整頓齊備——而遠遠傳來散集的鼓聲。

在白艮的招呼下,席間之人俱皆步出府門,列於兩旁。這裡離城很近,華陽尉出城就到,大家不敢託大,寧肯多等等。呂不韋前後張羅,叫着一些小孩往城邊探聽。

沒過多久,一羣小孩就忙忙地跑過來,幾乎和這羣小孩嚷嚷出的“來了來了”同時,傳來車輪的“碌碌”聲。衆人連忙整頓了一下衣冠,再看一下前後左右無甚偏差,便一齊拱手立下,垂頭不語。

少時,一輛馬車停在當街,從車上跳下一人,跑過來道:“韓王孫來訪!”

以二子爲首,一衆人等齊到車前,二子見禮道:“王孫光臨,鄙邑生輝。”

華陽尉慢慢下車,走來跟前,回禮道:“豈敢勞二子遠迎!”

楊子道:“鄙邑生民,得王孫庇護,家口安寧。不得爲報,願籍城北白氏府地,備三牲薄醴,聊盡地主之誼。”

華陽尉禮道:“德薄行淺,願以辭!”

楊子道:“一飯而已,非敢言敬,願賜就席。”

華陽尉再禮道:“子其饗諸鄉里,不敢就席。”

楊子道:“願王孫勿卻鄉里之意!”

華陽尉道:“子以鄉里相逼,再辭不許,敢就席。”經過這番例行公事般的辭讓,華陽尉腆着大肚子,向白府門前走去,白艮等跟在後面。三揖三讓,賓主一齊上了堂。早有人把華陽尉的馬車牽到偏院,好生餵養。

在一衆人等候於門外時,族人、舍人等趕緊將堂上的坐席重新換過,按新的規格擺設好。華陽尉上堂後,自然坐了西席首座,跟來的馭手和車右坐在華陽尉的下手。東道擺了兩席,二子上首一席,請客的正主二呂和須伯岸在下首另設一席,白艮作爲中人打橫,唐叔是冢宰,拿了匕首在鼎前分肉。

華陽尉坐定後,拿眼一望,面色忽地陰沉道:“客從何鄉來?”

二呂不知何意,只得應答道:“鄙邑洛邑。”

華陽尉道:“洛乃天子所居,奈何禮樂崩壞若此!”

二呂有些慌亂,一時不知所應。見二呂尚未領悟,華陽尉道:“席間尚有位公子王孫,某卻失於請教。二子何不指教?”

須伯岸知道在說自己,連忙跪起叉手道:“臣須氏伯岸,祖上豎頭須是也,故晉舊臣,不敢當韓王孫之問。”

華陽尉微一頷首,道:“豎頭須,守藏者也,於晉侯有功,賜須氏。既爲晉氏臣,奈何居於洛?”

感到謊言要穿幫,須伯岸有些窘迫,道:“臣父侍魏王,命臣居於洛。”

華陽尉道:“莫非魏中大夫子?”

須伯岸見華陽尉一語道破,不敢支吾,只得低頭道:“正是辱兒。”

華陽尉道:“吾韓魏昔亦從晉侯,今雖爲王,與須氏得爲舊交;且中大夫得侍魏王,奈何自賤若此耶?”

衆人不知所謂,一時冷了場。華陽尉又道:“寧洛邑周人墮落至此,自下於商賈乎?”

衆人這才明白,原來這位韓王孫是不忿須伯岸之位在二呂之下。從大梁出發時,須伯岸是扮作短工,一身短褐,自是與一身長衫的二呂不能並列,一起都位居其下。出城後,由於大梁尉離奇病倒,一路都是二呂拿主意,須伯岸心性十分隨和,這次出陣本也抱着與世無爭的態度,並未想着建功立業,也就習慣了隨從的角色。昨日臨時派出到啓封,行前信陵君特別說明,一切以二呂爲首;於是就連信陵君的智囊郭先生也惟二呂馬首是瞻,須伯岸更無他想。晨間路上,雖然議定與華陽尉打交道時,由須伯岸以魏王商家的身份出頭交涉,但須伯岸只是領命而行,心中並無領袖的自覺。後來情況有變,由白艮出面請華陽尉,須伯岸雖然按事先約定,換上士子服飾,心態卻並未變過來。其他人由於成了習慣,也未加註意,很自然地以二呂爲首,甚至唐叔都坐在須公子的上首,並未覺得不妥。在與二子交談時,二子倒是發覺有些異常,但出於對商賈的不屑,只當是賤庶們無禮胡鬧,看在一頓豐盛晚宴的面上,輕輕揭過。不曾想,華陽尉對身份尊卑的講究如此嚴厲,竟然當面喝出。——當然,商賈中人着士子服飾見華陽尉,至少白艮還不知道發生過,否則早就提醒了。

見華陽尉嚴厲地追究座次的失禮,二呂和須伯岸只得避席請罪,稱久在商賈,少習禮儀,舉動失措。

華陽尉尤不放過,厲聲道:“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古人之所以設宴者,明親疏尊卑也。須氏雖臣,大夫也;商賈雖富,庶人也。以庶人居君子之上,非禮也。”

眼見宴席要吃不成了,二呂和那位須公子匍匐於地,不敢回話,楊、微二子只得出來斡旋道:“韓王孫洞察秋毫,臣等不及也。商賈之徒,精於利而忘於義,何足怪哉!臣等不察,令上下失序,尊卑失位,臣之罪也。念其誠心向善,允其受教,痛改前非。”

白艮也離席拜道:“微庶之人,不識禮儀,有失體統,死罪死罪!”

華陽尉坐於席上,拿眼望着須伯岸道:“須氏子年尚幼,儀禮不諳,情有可原。唯士子有一事不可稍離於心:吾祖血食也,非他者可比!自甘墮落,神弗福也,所關非小!”

須伯岸匍匐於地,道:“謹領王孫教訓!”仍不敢擡頭。

華陽尉又道:“士人失禮,吾甚不忍,客商勿怪!”

二呂只得答道:“豈敢!”

華陽尉道:“二子既爲東道,如何方妥?”

二子道:“敢請須氏居首,可乎?”

華陽尉道:“不妥,士庶不同席,禮也,非僅同席而居首也。”

二子道:“就請須氏子與臣等同席,可乎?”

華陽尉道:“不妥,二子爲東道,須氏外客也,焉得坐東道。吾有一言,二子聽之,須氏子可與吾等共坐西席。”

第260章 議連衡第225章 建議夜襲第169章 誘供第276章 四公子家第327章 夜守第46章 入國第119章 刺客者何第218章 謀襲啓封第328章 張祿之助第356章 訪圃田第219章 夜襲第124章 華陽城第364章 戒備第99章 義士曹包第217章 和秦罷兵第221章 除警第210章 江湖豪傑第3章 祭旗出征第326章 管邑之怨第181章 囿守宴席第346章 芒府拉攏第352章 小四之心第186章 多嘴的陳四第367章 仲嶽親臨第182章 爭武卒第160章 青樓老丈第304章 廟堂大事第321章 管令第92章 整軍第216章 義來利往第二章 戰警第199章 歸華陽第374章 兵興滎陽第101章 信義所在第9章 有刺客第261章 秦箭第355章 拜訪長城第101章 信義所在第123章 豪傑鄉里第220章 亂中取閒第364章 戒備第224章 司莽授機第350章 不可富且庶也第286章 陳公之說第246章 使命難達第296章 代王會盟第95章 郭子仲謹第309章 啓封再會第4章 信陵君第129章 草舍第130章 烤肉第244章 慰功第47章 龍陽君第323章 訪夷門衛第68章 城北驛第282章 疑雲第232章 逆襲之策第11章 離城第34章 又見屍身第370章 新婚燕爾第247章 魏使第36章 定奪第21章 籌謀第305章 再遇秦軍第227章 司莽論策第117章 緊急軍情第94章 再入小城第74章 將相和第187章 老謀深算第133章 呂太公第170章 遠迎第6章 囿中第82章 出城第188章 兩府較量第82章 出城第21章 籌謀第355章 拜訪長城第26章 謀定第43章 等待第19章 邂逅第62章 兵符第314章 芒卯諫連衡第32章 陷城(三)第358章 夜聚第90章 整頓軍務第64章 布衣第211章 曾季入夥第38章 列陣(一)第96章 隻言片語第197章 車右求計第202章 倉城第49章 庭議第53章 私授第44章 入城第309章 啓封再會第103章 危機第280章 京中貴人第41章 備戰第84章 侯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