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在平原的戰鬥再度掀起了袁曹兩軍的大戰,建安五年來的平靜立刻就被打破了,黃河下游的兩岸再度被戰爭的陰雲籠罩起來。
袁紹對於張遼的警惕已經提升到極高的位置,和謀士們商議結束後就立刻向平原派出了兩萬步兵和五千精騎的援兵。根據高覽的戰報,袁紹認爲再派出五千騎兵足矣,加上高覽那裡的三千餘騎兵,有了八千騎兵也足可擋住曹軍了。只不過他們卻不知道後世有種病叫做精神病,或者叫做心理障礙,高覽那裡的三千騎兵短時間內是註定無法恢復正常的戰鬥力了,到時候高覽還得向袁紹開口要兵。
但就在戰事正如火如荼的展開時,張遼卻接到了一個讓他以爲不會再發生的消息。
“將軍,江東傳來情報。”
張遼每日都要查看彙總到他這裡的各地的情報,按說他如今正在指揮一個方面的戰役,對於無關戰役的其他方面的情報應該無須如此關心。可是一來張遼的級別足夠高,有了足夠的權限,那無論是有空沒空,這些情報都會按時送來,這也是官場文化的一個特點,而且還會繼續存在下去。二來張遼從來都是隻管大事,不管小事,所以即使如今戰雲密佈,他老人家也閒的可以,有的是時間翻閱各地的情報,順便還能滿足一下他的好奇心,以便他和記憶中的歷史相對照。所以,每天定時翻閱情報就成爲了張遼不變的慣例。當然了,這也成爲了將來人們頌揚張遼時的一條優點----時刻關注各地情況,絕不放過細微的變化。
“什麼?孫策重傷?”
張遼纔看了沒幾行字就騰地一下站了起來,口中驚訝的自語道。
歷史上孫策究竟死於哪一年哪一天張遼已經記不清楚了,但是張遼能肯定,孫策絕對是死於歷史上的官渡之戰期間。這是因爲在曹操下決心和袁紹開戰前郭嘉對孫策的那番評價實在是太著名了,以至於一直到一千多年後還有人將孫策之死的原因歸結到曹操身上。不過據《三國志》和《江表傳》的記載:孫策是被吳郡太守許貢地門客用毒箭射傷,而後因爲氣憤而箭瘡崩裂而死。而後江東就進入了孫權統治的時代。
可是現在的吳郡卻在劉備手中,而許貢還在擔任着吳郡太守。雖然權勢已不如以往,但以劉備的爲人,許貢至少沒有性命之憂。這也算是張遼提前挽救罷了他的生命。
而如今孫策重傷卻和歷史完全不同。
袁術反叛,曹操號召天下共討之,曹、孫、劉三家圍攻,孫策因爲地域相鄰。直接就將九江、廬江兩郡收入囊中,而劉備也沒有異議,只是將大量的九江百姓裹挾到了吳郡,以填補他治下地人口。這兩人一人取實地,一人取實利,也算是分贓均衡。
可是當袁術覆滅後。曹仁酒率兵離開揚州。而緊接着袁紹和曹操就開始了軍事摩擦。這時候。沒有了外界壓力地江東就不安分了。孫劉兩家先是在丹陽郡狠狠地幹了一架。劉備將勇。孫策兵多。也算是互有勝負。平局收場。
接下去兩家地選擇就不同了。
劉備接受了張昭和身邊謀士地建議。先修煉內功。開始重點關注吳郡和會稽郡地民生。將精力從軍事擴張轉移到了鞏固民生上。
而孫策就不同了。他先大軍轉向西面。打着報父仇地名號進攻荊州。可是他偏偏不願意集中兵力攻擊一點。將進攻地重點放在殺父仇人----江夏太守黃祖地身上。而是自持兵力衆多。偏要兵分兩路。攻擊江夏和長沙兩地。即使周瑜不斷勸說。但在一干將領。尤其是幾名老將地支持下。孫策第一次沒有聽從周瑜地建議。
孫策此時正是躊躇滿志。意氣風發之時。他個人雖然是憑藉着父親地舊部和一千老兵起家。可數年下來。他也打下了揚州四郡之地。麾下擁有十萬士卒。(當然。他是絕不會知道若曹軍不刻意將劉備放到江東。原本他能夠佔據江東六郡八十一州之地。可這事唯一地知情者張遼是不會說地。他纔不願讓孫策這個常常會熱血上頭地傢伙記掛着他呢。)而身邊地諸侯。劉備勢弱。劉表老邁。曹操又被袁紹牽住。孫策就感到此時正是他用武之時。再加上父仇和擴充實力地需求。孫策下定了決心進攻荊州。
然而沒想到地是兩路大軍都沒有什麼進展。江夏一路頓兵於西陵城下。長沙一路直接被守將劉磐、黃忠在城外攔住。幾次交鋒。不但毫無進展。潘璋、韓當還接連傷在黃忠地手下。偏偏此時曹仁屯於宛城地兩萬大軍抽調了一半北上。劉表能夠從容地調集更多地兵力增援江夏、長沙。又在蒯氏兄弟地建議下。劉表派人聯絡了劉備。劉備在得到荊州地盟約後做出了出兵地舉動。孫策這才悻悻地收兵離開。
可是這一次的情況並沒有引起孫策的重視,他雖然沒有打下江夏、長沙兩郡,但還是繳獲了大量的錢糧、人口,並佔領了江夏郡的幾座城池,嚴格起來也不算失敗。收兵後的孫策就又將目光對準了他治下地山越部落。
山越這個民族歷史悠久,完全可以上溯數千年。但大漢立國後就不斷向南北拓展生存空間,向南的一面就不可避免的和當地的越人發生交集。幾百年來,戰爭、殺戮、融合,就是南方各郡漢民和越人的主題。民族矛盾、民族仇恨,讓孫策和劉備這兩個割據江東的諸侯也不得不面對山越的威脅。若不能解決這些身後的麻煩,他們也根本無力繼續擴張。
但劉備和孫策選擇的卻是兩條完全不同地道路。
劉備對於自己領地內地山越族採用了軟硬兼施的辦法,打擊一批,拉攏一批,再加上吳郡四大世家地相助,沒有用惹出太大的麻煩。
可孫策向來強硬,對於山越宗帥也是強行命令其遷出山林,服從官員管轄,這樣一來,就徹底激化了原本就緊張的矛盾。豫章郡南部的山越部落率先開始叛亂,進攻縣城,搶劫財物,擄殺漢民,並將風波蔓延到丹陽郡。孫策大怒,於建安四年夏,率兵反擊。然山越部民皆是天生的山地獵手,孫策的大軍在山中卻猶如無根的飄萍,不但無功,還屢屢被山越偷襲,損失雖然不大,但卻很傷害軍心士氣。
wωω◆ тт kдn◆ ¢ Ο
孫策此戰因爲周瑜之前又是力勸,他乾脆沒有將周瑜帶上,反而以周瑜新婚爲由將其留下。失去了周瑜勸諫的孫策在怒火中燒下不顧一切的帶兵進攻,一月內破寨數十餘。然山越之民深諳遊擊精髓,孫策的實際戰果基本沒有,而此時他的軍隊也因爲山中作戰久無戰果而銳氣大喪。
就在這時,山越部民瞅準時機發動了反擊,獵人們設下的陷阱和山林中弓箭的狙殺讓孫策的士兵們狼狽不堪。無奈下,孫策也只能選擇退兵。但就在孫策即將退出山林時,山越部民的最後一次伏擊讓孫策中箭負傷,幸得身邊士兵拼命救援,纔沒有更大的損傷。
中箭之處在孫策的左肩胛骨下方,山越獵人的弓箭彈力不足,箭矢並沒有大的殺傷力。可是山越人卻在箭矢上塗抹了毒藥以增強威力,孫策也不幸中招,剛出山林就口吐白沫,昏迷不醒。
孫策軍將領情急之下大肆蒐羅民間醫工,或許是孫策運氣好,在山林附近的醫工因爲和山越部民略有交往,對這類箭毒還算有些心得,孫策的傷勢得以好轉。但戰事進行到此,孫策也只能默認失敗,向南昌退兵。
這時,北方袁紹和曹操的戰爭已經展開,孫策在丹陽郡治所宛陵城修養了一月後得到北方的消息。閒不住的孫策又想借此機會進攻豫州或是徐州,雖不說要擊敗曹操,也想趁火打劫,藉機撈些好處,以彌補征討山越的損失。
但這個想法周瑜依舊反對,甚至程普、黃蓋等老將此時也不支持他。孫策氣急之下險些箭瘡復發,只得打消了這個念頭。可是他這個閒不住的毛病又讓他在街上閒逛時遇到了道士于吉,於是後面的情況又符合了歷史的記載。孫策斬殺于吉,卻因爲平日裡操勞過度,此時急怒攻心,箭瘡再度復發。養病期間,孫策於夢中爲于吉驚嚇,病勢加重,不久因箭瘡崩裂,血流不止而亡,是年二十六歲。
有關孫策死亡的原因,郭嘉的探子也無法得知詳情,只能將這些街坊傳聞收集上報。可是他們卻得知孫策在臨終前將張、周瑜、程普等重臣叫到身邊,將自己的二弟孫權託付給他們。又囑咐孫權好生善待母親、弟妹,好生看顧四郡基業,並親手將印綬佩於孫權身上。在交待完後事後,建安五年三月十七日夜,孫策身故。
“可惜……可惜啊!孫郎亡故,這漢末羣英又少了一人啊!”張遼喃喃的說道。
(張遼曰:“伯符夭亡,實乃月票不足之故。”
各位,大郎求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