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五章

東漢建安元年十月十日,漢帝劉協及其後妃、宮人入住由故東平王府改建的行宮,並與當日召集羣臣舉行了朝會。

這個行宮在荀調集了大批物資並抽調了軍隊參與建設的情況下,原本顯得破敗落拓的故東平王府在九月底完全修繕一新,還在規模上有所擴大,以適合皇帝的身份。

“臣等參見陛下!祝陛下金安!”全新的大殿中,曹操和羣臣想端坐在正前方的皇帝劉協行叩拜大禮。

這個朝會是劉協在楊彪的提議下召集的,曹操明白他們的意圖,但在對策已定的情況下,他還是默然的看着楊彪們的努力的表演着。

“諸卿平身。”劉協淡淡的說。此時他看着下面的羣臣,真正感到了一個帝王的優越。只可惜他此時卻被這種優越性矇蔽了雙眼,完全沒有考慮到這究竟是誰的地盤,外面那些雄壯、威武的士兵是誰的部下。

“諸位卿家,朕自登基以來,先是受制於董卓,後受制於李、郭汜二賊,如今終能……”說的這裡,劉協的聲音有些唏噓,眼中也不受控制的涌出了滴滴晶瑩的淚珠,情緒波動的他此時連話都說不下去了。

“陛下!如今陛下脫困,當振奮精神,勵精圖治,重現我大漢的榮光。切不可在此做小兒狀啊!”楊彪作爲老臣,又是皇帝信任之人。將劉協情緒激動,急忙開口勸道。

劉協地情緒也是一陣陣的,他此時也知道自己有些失態,急忙眨眨眼睛,用手去正正自己的冠冕,順帶着隱蔽的將眼中的淚水擦去。做完這一切後,劉協說:“太尉言之有理,朕如今自當奮發,必要讓我大漢重現光武中興之盛世!”

“陛下英明!!”羣臣在楊彪的帶領下齊聲高呼。

而此時的曹操雖然跟着羣臣們一同行動。可他的心中卻無比的冷靜,就像是一個旁觀者一般在看着別人地表演。他的那些部下們也對此不是很在意。除了荀地情緒有些激動外,其餘的曹營諸人也和他們的主公曹操一樣在冷眼旁觀。他們當中的一些人對這些所謂的皇帝的忠臣很是不屑一顧,他們覺得正是這羣人的無所作爲才使得皇帝陷入窘境,一羣沒本事地人現在倒成了中興漢室的重要人物了,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尤其是曹洪等武將,他們不但對這些沒什麼本事的文臣不屑一顧,其中幾個和張遼關係好的人甚至因爲皇帝算計張遼和自家主公而感到憤怒。

“陛下。臣已派人將故王司徒的屍骸遷至雒陽,還請陛下追封爲國殞命的王司徒。”曹操在聽了一會兒羣臣對劉協的吹捧後有些不耐煩了,出列請劉協追封死去的王允。

劉協雖然經歷了數年的傀儡生活,但是他還算是了念舊的人,單看他對董卓地稱呼有別於李、郭汜就可以看出來。在李、郭汜攻打長安時,雖然他當時迫不得已沒有保下王允,但他還是對那個爲了自己能親政而設計除去董卓的老人心存感激的。

“嗯!大將軍此議甚好。當如何追封王司徒,各位卿家有何意見?”劉協聽曹操這麼一說,也想起了那個爲了他而死去的老人,立刻詢問下面的大臣的意見。

王允此人性情剛直。雖然也懂得變通之道,卻常常會因爲腦子一熱而看不清形式。當初他能與董卓虛與委蛇,卻在除去董卓後變得有些剛愎自用,不顧衆人的勸阻,一意孤行的殺死了爲董卓哭靈地蔡邕,從而得罪了一大批文人官員,可以說他的死有李、郭汜的因素,也不乏這些官員的袖手旁觀。但他當時拒絕了呂布提出的撤出長安地建議。決心以死報國,時年不過五十六歲,宗族老幼,盡被殺害,只有兩個侄兒逃出生天。這樣地王允也稱得上是個血性的男人!

WWW•Tтkā n•¢ ○

至於他和蔡邕地恩怨。用張遼之前的話來說那就是“兩個死腦筋撞到一起。不出事纔怪!”而且蔡邕此人文名雖盛,卻不是個做官的材料。而且個人的風骨也有些瑕疵。明末清初的名士顧炎武就曾這樣評價過蔡邕:“東京之末,節義衰而文章盛,自蔡邕始。其仕董卓,無守;卓死驚歎,無識。觀其集中,濫作碑頌,則平日之爲人可知矣。以其文采富而交遊多,故後人爲立佳傳。嗟乎!士君子處衰季之朝,常以負一世之名,而轉移天下風氣者,視伯喈之爲人,其戒之哉!”(見顧炎武的《日知錄-兩漢風俗》)前面一段我們暫且不理會,畢竟以顧炎武這樣一個千年後的人是不可能真正瞭解當時的情況的。但是蔡邕爲別人“濫作碑頌”這一條卻無從辯駁。而這樣的蔡邕又怎會被出身名門望族,身爲當時標準的文人的王允所認同呢。悲劇就是因爲這樣、那樣的原因,就這麼發生了。

“陛下,王司徒忠義爲國,陛下可命人將其厚葬,再重賞其後人,以慰忠臣之心。”楊彪出列說道。楊彪在王允要殺蔡邕時因爲勸說而被王允駁過面子,但他卻知道此事若不妥善處理,必會讓漢室臣子離心離德。故而也不顧自己和王允昔日的那點小小的不愉快,出來贊同曹操的意見。

楊彪身爲劉協的重臣,又是文人中的領袖,他的意見自然會得到曹系外的官員的贊成。

經過朝臣的商議,劉協最終決定,爲表彰王允的忠貞氣節,以隆重的殯禮重新安葬王允的屍骸,並加派虎賁中郎將“奉策弔祭,賜東園秘器,賜以本官受綬,送還本郡”。還加封王允的孫子王黑爲安樂亭侯,食邑300戶。不過因爲王允生前並未封侯,所以,按照規定也無法被授予諡號。

曹操在提出追封王允後就不再說話,他看着朝臣們在引經據典、議論紛紛,心中卻有些爲那個老大哥而不值。“子師兄,這就是你一心要保的陛下和大臣,一羣只會誇誇其談而不會做事的大臣!你值得嗎?”

“陛下,此次陛下能回駕雒陽,全仗大將軍之功,但也不能忘卻大將軍的部下。陛下當對有功之人予以封賞。”在結束了對王允身後事的討論,楊彪終於開始了分化之策。

由於早就和楊彪商量好了,劉協也沒有猶豫,只是對着曹操問道:“大將軍,太尉之言汝有何意見?”

“臣無異議。”曹操一臉淡然的回答。

劉協微微一笑,然後轉頭問楊彪道:“太尉,汝對如何封賞有功之人有何意見?”

“臣以爲當一個一個的來。先行封賞勞苦功高者,再封賞他人。”楊彪恭敬的回答。

“那依太尉的意思……”劉協問道。

“將軍張遼,奉大將軍之命,率兵先行,與李、郭汜二賊圍攻雒陽之際趕到,解了雒陽之圍,當記首功。荀處理政務、供應糧草,又修繕行宮,亦有大功。荀攸爲陛下曾在長安身受牢獄之苦,亦當封賞以酬其功。”楊彪照着他和劉協早就商量好的說法將話說了出來。

“首先就是這三人嗎?”劉協明知故問道。

“正是!”楊彪回答。他爲了達到目的,事先都和那批曹系以外的官員做了交代,也不虞他們會出來誤事。

可是楊彪卻忘了“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幾事不密則害成。”的古訓。這些官員中並不是個個都和他一條心。不然曹操就算能更換劉協身邊全部的士兵,也不能得知他們私下商議的內容。

“嗯。如此就依太尉之言。那,張遼何在?”劉協問道,同時他也擡起頭,想看看那個有過一面之緣的將軍。他至今都忘不了張遼那天的眼中流露出來的那種帶着些許同情、憐憫的意味深長的目光。

“回稟陛下。張遼已於幾日前作爲陛下派出的封賞呂布及孫策的使臣南下了。”曹操在劉協問出口後出列回答。

“啊?”劉協微微一驚。

楊彪也暗自皺眉,他雖然此事做得有些心急,卻不是什麼笨蛋,當然知道曹操在幾日前就將張遼派出去一定是有所企圖,甚至他們之前的商議內容都一驚被曹操獲悉。想到這裡,楊彪不禁有些氣苦。

劉協的反應還是很快的,畢竟他經歷了旁人從未經歷過的生活。他見此情景,連忙笑着說道:“呵呵,朕都忘了,前些時候才擬寫的對呂布及孫策的封賞詔書,原來大將軍安排的使臣就是張遼將軍,如此倒也合適。就是張將軍才率兵爲朕解了圍,又要遠涉江湖,太過辛苦了!”

“陛下,文遠身爲漢臣,自當爲陛下效力,談不上辛苦二字。但陛下體恤臣子之意,臣替文遠謝過陛下!”曹操說道。

“呵呵!對了,朕險些忘了,張將軍與大將軍乃是姻親。嗯,既然張將軍不在,那對其的封賞就等他回來再給。朕也可趁此機會,再和衆卿家商議一番,看看是否有缺失之處。嗯,就這樣吧!散朝!”

———————————————————————————————

第467章 殉道者荀彧!(下)第428章 戰前衆人的心思!第208章 應敵第429章 深夜的殺戮!(下)第296章 長盛不衰的計謀——離間計!第445章 塌頓的選擇!第616章 南洋要開發!第172章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第518章 回師!第273章 一樣的大雪,兩樣的心情第632章 孫權的逆襲!第268章 火燒糧草!第511章 乳虎初嘯,曹彰立威!第652章 孫權屈服!第一四二章第193章 和郭嘉的商議第544章 路遇,臥龍與鳳雛!第437章 戰前會議(上)第七十二章第302章 袁紹騎兵的覆滅!第一五二章第499章 糧食問題大如天!第二十章第600章 南征荊州之長沙危局!第592章 南征荊州之江陵投降!第六十四章第395章 繼續巡視!第422章 訓子!第462章 神仙難救尋死之人第600章 南征荊州之長沙危局!第670章 家家都有難唸的經!第261章 斬顏良、誅文丑!(上)第254章 壽春之戰,袁術亡!(下)第六十章第621章 曹、張論政!第483章 思路跑偏的曹操!第202章 錢幣!第698章 天下官制(上)第451章 餘韻!(下)第290章 許攸的“殺”招!第一二三章第一百零九章第八章第548章 佈局!第336章 魯肅來訪(中)第197章 開戰(4)第一四六章第395章 繼續巡視!第585章 南征荊州之大局已定!第637章 遊說龐統!第114章第483章 思路跑偏的曹操!第267章 去向高覽打招呼!第220章 定計第714章 選擇盟友!第112章第276章 戰火將起!第169章 袁術稱天子第269章 張遼的禮物!第十五章第480章 洛神甄宓!第715章 曹、張平等,曹家趣聞!第526章 徐庶入曹營!第337章 給孩子希望!第252章 荊州內爭!第207章 經濟政策第437章 戰前會議(下)第一二八章第二十四章第207章 經濟政策第十五章第223章 返回青州第390章 分完贓後回家轉!第576章 南征荊州之實情暴露!第646章 真相明確,人情冷暖!第113章第366章 馬騰出兵!第272章 冬季攻勢(2)第609章 南征荊州之出擊!第二十三章第465章 拖延時間也是一門藝術!(中)第466章 荀彧來了第237章 拼音問世!第216章 臭小子,過會兒再和你算賬!第315章 田豐和沮授(中)第598章 南征荊州之爭奪控制權!第292章 孫策之死!第116章 下第十五章第468章 郭嘉出手!第427章 大軍上來了!第六十五章第459章 無聊的閒談!第625章 分化孫家!(上)第581章 南征荊州之房陵城破!第359章 迎管寧!第213章 上島第634章 使者!第一一八章第五十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