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夫妻夜話和偷聽的放牛娃

人都說,爲人父母之後,父母的生活就不屬於自己的了,一大半的生活是爲孩子操心,孩子小時要操心他的吃喝拉撒和學習,孩子大了要操心他的婚事前程,總是有操不完的心,

張秀才和張娘子做爲父母也是如此。

深夜,他們躺在牀上依然無法入睡,張娘子是在想張嫺的事情還有張進說的那番關於婆媳矛盾之間的話,她越琢磨越覺得張進說的對,可這樣一來,她就更是擔心張嫺了,怕她繼續受婆婆爲難,怕她日子過的更加艱難,這樣越想就越是睡不着了。

而躺在身邊的張秀才想的卻不是這個,他是在反反覆覆地想着張進說的話,還有這三年來張進表現出來的各種異於常人的言語舉止,他越想也越是驚疑不定,自然同樣輾轉反側了。

同樣難以入眠的夫妻二人,自然而然開始了一番交流,那張娘子首先道:“相公,你覺得進兒說的對嗎?他要是說的對,那豈不是嫺姐兒以後的日子要很艱難了?這該如何是好?”

張秀才聞言皺了皺眉頭道:“進兒不過是個八歲孩童,他的那些歪理邪說你怎麼能信呢?可不能把人都想的那樣不堪了,怎麼做婆婆的就會挑撥兒子和兒媳婦的關係呢?一家人和和睦睦的纔是正理。”

“可是,可是我覺得進兒說的有一定的道理啊!”張娘子卻有不同意見,她想了想道,“相公說的是,一家人和和睦睦的纔是正理,可是總有那樣的不想一家和睦的人啊!就說我孃家那弟媳吧,她就天天在家裡鬧事作妖呢,聽我娘說,都開始在我弟耳邊吹枕頭風,挑撥離間了,我娘拿她也沒辦法,一家子總是鬧的不痛快,這豈不是最好的例子?也驗證了進兒所說的,這世上確實是什麼人都有,既能有一個鬧事作妖的弟媳婦,也可以有一個挑撥離間的婆婆啊,相公,你說呢?”

張秀才卻是無言以對,因爲張娘子舉的例子實在是太讓人難以反駁了,那小舅子的媳婦確實是夠鬧騰的,可是由這弟媳婦反推張嫺的婆婆,是不是有點不公平啊?

張秀才皺眉道:“那弟媳是弟媳,親家母是親家母,人和人也不一樣的,你不能這樣就說人家親家母也是弟媳婦那樣的品性吧?非要鬧的一家不得安寧!”

張娘子卻道:“相公說的是,不能因爲我家弟媳婦的例子就說親家母不好,可是親家母做的事情讓我心裡很不舒坦,嫺姐兒才嫁到她家裡三天啊,就這樣難爲,她都這樣了我還不能懷疑她的品性了嗎?”

張秀才又是無言以對了,最後只能嘆息着問道:“那你想如何呢?”

張娘子琢磨道:“我還是覺得進兒說的對,凡是把人往壞處想些也好,心裡做好防備,這樣也不容易吃虧上當了,等下次嫺姐兒再回來,我就要讓她心裡多個心眼,防着她婆婆些,可別傻子般的被人家使壞了還不知道。”

被張娘子兩次說的無言以對,張秀才覺得自己說是說不過她了,她想要做什麼隨她去吧,於是他果斷的轉移話題道:“要說擔心,我更擔心進兒這孩子!”

“哦?進兒聰明絕頂,我們大人沒想到的,他倒是先想到了,而且讀書也很刻苦努力,從不曾懈怠過,他又有什麼可擔心的呢?”張娘子不解道。

張秀才嘆道:“你沒聽剛剛進兒說他先把人往壞處想嗎?還說什麼心裡做好防備,這樣就不會吃虧上當了,這是什麼歪理邪說?簡直是和聖人教導的君子之道背道而馳!”

“聖賢教導我們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怎麼到了進兒這兒就這樣多的心眼呢?與人相交就應該坦坦蕩蕩的,這個防着,那個防着的,心思也太多疑了,而且他還不過八歲,你不覺得他有些過於邪氣乖戾了嗎?”

“這,這”這下子張娘子被他說的無言以對了,她有些猶疑道,“可是我覺得進兒的話也未必不對啊?”

張秀才卻搖頭嘆道:“不是君子正道啊!不行!可不能再這樣讓進兒這孩子走上這邪道上去,一定要給他掰正了!”

於是,從此以後,張秀才除了給張進灌輸忠君愛國的思想,也開始教導張進如何成爲一個真君子了,用現代通俗的話來說,就是張秀才覺得張進長歪了,在他看來有點三觀不正,他要把他掰正過來。

只可惜,張進的三觀在現代社會早就塑造完成了,現代那句“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早已是深入人心了,張秀才想要讓他成爲坦坦蕩蕩的真君子,這可不容易。

更別說,張進根本就不覺得自己三觀不正,也根本不配合他,他講的那些大道理,張進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根本沒當回事,張秀才看在眼裡,心裡也是無奈的很。

就在這樣張進依舊刻苦研讀背誦四書五經,張秀才不斷地想着掰正張進的三觀的情況下,日子緩緩過着,平淡如水。

這日,在學館的課堂上,張秀才正在講授《詩》,張進他們十幾個學生也正認真聽講的時候,忽然外面傳來了一聲聲牛叫聲:“哞!哞!哞!”

然後,敞開的學館窗子“啪”的一聲關上了,頓時所有人都看向了窗外,張進和張秀才也不例外。

張進就看見一個六七歲的孩童的身影,一身穿的補丁打補丁,破爛流丟的,赤着雙腳飛快地從學館窗子這邊跑走了,然後牽着一頭牛消失在張進他們的視線裡。

顯然,不用多想,就可知剛剛那六七歲的孩童應該是躲在窗戶外面偷聽張秀才講課的,後來他放的牛叫喚了,他回頭去看一不小心弄出了動靜,把敞開的窗子關上了,這動靜驚動了講授的張秀才和認真聽課的張進他們,見張進張秀才他們轉頭看來,這放牛的孩童就趕緊逃之夭夭,只留給張進、張秀才他們一個背影了。

張進見了這一幕,心裡不由嘆道:“原來是個放牛娃啊!而且看起來還是個好學的放牛娃,居然躲在窗子外面偷聽講課,也不知道他學到了多少。”

張秀才卻是看着窗外那個牽着牛漸漸消失的孩童,目光深沉,神情若有所思。

第二十章 熟人?第七十二章 朱元旦的心裡話第三百八十三章 有喜有悲第一百四十四章 口是心非第一章 祝福和出嫁第兩百七十九章 入眼第一百九十八章 留了個好印象第二十八章 浪漫多情第九十二章 “惡客”上門第一百九十四章 金陵書院第五百二十九章 來齊第五章 強求不來第三十三章 莫欺少年窮第四百四十三章 微妙的心理第九十八章 金陵在望第兩百九十五章 又是上門第兩百五十三章 先後第一百九十三章 招生考試第一百九十八章 留了個好印象第六十三章 上門感謝(一)第八十二章 酒樓前詢問第十五章 張嫺給的驚嚇第十九章 兒大不由爹孃第四十二章 秀才不值錢第一百三十六章 少女閒愁第二十三章 催債小惡霸第兩百一十六章 荷包第四百六十章 聖賢說的我也說的第兩百二十九章 一番心意第兩百七十六章 相見第五百二十章 兩個圈子第一百五十七章 再次啓程第一百三十一章 遠香近臭第三百四十五章 討人嫌第三十章 好女怕纏郎第兩百五十三章 先後第兩百一十六章 荷包第一百三十九章 談話第三百五十二章 新科探花郎第二十九章 開明的態度第八章 再來第二十六章 人情世故第九十六章 生病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工作第一百八十九章 模範母親第三章 打算變動第五百五十四章 書簡第二十九章 朱元旦是庶長子第四十七章 暫告一段落第五百一十五章 不該湊這個熱鬧第五十八章 走親戚第一百一十三章 討論交流第九十七章 停留第四百八十四章 讀書人的尊嚴和骨氣第一百四十章 張進的親事第一百四十六章 多嘴第兩百八十章 留飯第一百九十章 你自己的路要自己走第兩百零四章 不是善地第三百零四章 中間人張娘子第兩百一十八章 社會人,社會事第一百三十八章 祝福第四百一十六章 裝模作樣第十四章 閒話第三百二十章 動機目的第四百七十八章 午飯第三百六十四章 不捨第二十章 熟人?第七十四章 欣慰與惆悵第一百六十二章 女權覺醒第一百四十章 張進的親事第三百一十二章 熟人第一百二十九章 偷偷摸摸第一百六十八章 離經叛道第一百三十一章 遠香近臭第一百零二章 分家後的朱元旦第兩百一十五章 一天第八十三章 過問第五百四十七章 忙碌第一百五十六章 前夜第二十七章 挑明第七十九章 商議(二)第二十章 之後第兩百五十四章 登門拜訪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直等待着第十章 回到張家第一百四十九章 世人皆在追名逐利第五百零二章 夜裡的燈火第五百零五章 生活能力第兩百章 去衛家第四百一十三章 矇混過關第三十二章 好自爲之第兩百九十七章 看不到什麼希望第五百四十九章 爲科舉正名第一百八十四章 放榜之日第兩百一十四章 少年心思盪漾第一百零七章 恢復正常第一百八十三章 少年振作精神第三十九章 出頭第三百九十章 各自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