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第613章 誰敢說我大盛無強兵?

關於這場還擊之戰的商榷,帳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分歧。

分歧的根本在於,焦軍師等人無不認爲皇太女的決策太過冒險,儼然到了他們無法接受的地步。

他們因此拒絕進一步的商榷,而再三請求皇太女放棄這個想法。

身爲軍中謀士,他們知道,此乃很了不起的戰事謀術,此中有見識有決斷有膽魄,但正因膽魄太過,他們實難應允。

看着乃至起身施禮相求的衆謀士們,盤坐沙盤之後的青袍女子卻未見動搖:“諸位先生,我意已決。”

李歲寧從未對他們發過脾氣,也很少刻意顯露威嚴,甚至給了焦軍師等人她性情溫和近人的認知。

而縱然是此時力排衆議,她面上的神情也依舊平靜,其嘴角的戰傷淤青尚未退去,沒有任何表情,卻清晰地傳達出了不容置喙的氣息。

她的視線落在衆人身上:“諸位當知,這是最好的選擇。”

“可您如今貴爲儲君,乃萬金之軀!”

李歲寧:“所以諸位只認我之所貴,卻不認我之所能嗎?”

衆謀士被她一噎,有人嘆氣,有人則焦急地看向崔璟,希望他能將人勸住。

被衆人寄予厚望的崔璟:“此行由我親自爲殿下挑選隨行的兵馬。”

焦軍師等人眼前一陣發黑。

緊接着,聽着上首傳來的女子聲音,則是黑上加黑——

“諸位先生若不抓緊替我出謀劃策,我便只有草草動身了。”李歲寧拿破罐子破摔的語氣說道。

“殿下這是逼我等死諫不成!”一向自詡情緒穩定的焦軍師覺得自己上一次這樣急躁,至少得在二十年前了。

那上首之人的情緒倒是異常穩定,看向一旁坐着的崔璟,頗覺新奇地道:“上將軍瞧見沒,我尚未登基,便要有臣子死諫了。”

焦軍師已經有點口不擇言了:“……您來日倘若登基,必然是個極費御史的君主!”

李歲寧深以爲然地點頭:“那到時含元殿的柱子怕是不能留了。”

焦軍師覺得自己簡直要昏倒了,且這感受竟似曾相識——八成是幺妹肖似兄長!

這樣的拉鋸戰,持續了足足三日。

但這三日間,焦軍師等人也沒停下商議對策就是了,這源於李歲寧一句看似退讓的提議:“諸位不妨一邊勸我,一邊商議對策,且做兩手準備,豈不妥帖?”

看着被拿捏得死死的焦軍師等人,崔璟常覺好笑。

同她在一起便是如此,無論多麼艱險沉重,肩上即便擔有萬重山,也總能被她四兩撥千斤地短暫卸下。而於這喘息的間隙,便會讓人覺得這世間依舊值得。

最終的結果自然是完整的計劃有了,而李歲寧仍未動搖讓步。

最後,李歲寧未再以玩笑待之,與焦軍師等人道:“我知諸位先生所憂,也望諸位先生知我所憂。”

身爲軍師謀士,爲主將而憂,乃是職責所在。

身爲一國儲君,爲萬民而憂,同樣義不容辭。

看着起身施禮的皇太女殿下,焦軍師等人再無反對之言,唯有躬下脊背,深深施禮還之。

和崔璟一同從帳中出來之後,李歲寧暫時得了閒暇,正準備去看常歲安時,恰見阿點跑了過來,欣喜若狂地道:“殿下,小歲安他醒了!”

常歲安已昏迷多日,起初是不省人事,之後是半昏半睡,身體連續燒了兩日。

前日夜裡,他昏昏沉沉斷斷續續地喊人,喊得多是“阿爹”、“妹妹”、“阿孃”。

一直照料着他的喬玉綿彼時驚出一身冷汗,喊阿爹和妹妹沒什麼奇怪的,但一直喊阿孃……這就叫人瘮得慌了,常聽人說,人瀕死之際會看到已故之人,總不能是歲安阿兄的孃親來接人了罷?

可即便是歲安阿兄的孃親來接,她也勢必不能放人離開的!

喬玉綿存下了誓要在鬼門關外與歲安阿孃搶人的決心,整整兩日兩夜都沒敢閤眼。

直到常歲安終於恢復了一絲清明,生生熬過了這一關。

自那日從前線歸來,便一直極度緊繃着的喬玉綿只來得及鬆一口氣,待那口氣散去,便再也支撐不住昏了過去。

李歲寧先問了綿綿阿姊的情況,知曉她並無大礙,才與崔璟快步去看常歲安。

常歲安勉強靠坐在榻上,身後塞了幾隻枕頭,身上幾乎纏滿了傷布,僅能披一件外袍。

見着妹妹的一瞬間,整個人急速消瘦了一圈的常歲安倏然紅了眼眶:“寧寧,大都督……我又活過來了。”

他的聲音異常沙啞,聽起來像是換了一個人。

經過這樣一場生死,他眉眼間的神態也有變化,此刻不見慶幸,唯有茫然悲慼:“我聽說武虎將軍……”

他甚至很難再往下說,眼中已被自責佔據:“都是因爲我。”

他反覆夢見了武虎將軍,在其中一場夢中,死掉的人終於如願換成了他,而武虎將軍活了下來……在那場夢中,常歲安只覺得很慶幸,原來可以死去也是一種慶幸。

活過來,睜開眼的那一瞬,他即陷入煎熬的愧責之中。

“這與阿兄無關。”李歲寧糾正道:“此過在我。”

她說:“是我執意從江都調兵。”

常歲安愣住一瞬,含淚搖頭:“不是的……若非得江都相援,死的人只怕不計其數。”

“若要追究,此過僅在我一人。”崔璟道:“當初是我將武虎將軍帶出了五虎山。而身爲此戰主帥,每一位將士的死傷皆是爲將者的過失。”

無論是他還是李歲寧,自昭己過的神態固然不算凝重,卻皆發自內心。

常歲安徹底愣住了,他還想搖頭,說不該是這樣算的,可到頭來,他卻突然明白了什麼,神態似痛苦哽咽,又似頓悟之外的迷惘:“我至今日才知,原來站得越高,活得越久,罪孽便越深重……”

李歲寧看着他:“阿兄如今已是一位合格的良將了。”

知自身罪孽,知戰事罪孽,才能對戰爭存下真正的厭恨與敬畏。

活下去,擔下這罪孽,纔有機會殺死更多罪孽,而在這過程中,務必要保證自己不被擊垮,不被吞噬。

這是爲將者的必經之路,如同拆骨重塑的過程——這正是李歲寧格外愛惜武將的緣故所在。

常歲安垂首流淚,爲何武虎,爲死去的所有同袍,也爲妹妹和大都督,以及所有爲戰事而擔下了罪孽之人。

這一次,常歲安的沉默異常之久。

待湯藥被送進來後,他抹去眼淚,將藥很快灌了下去,一滴也未剩。

待飯食被端至眼前,劍童喂一勺他吃一勺,吃得又快又幹淨,眼中的淚一再被壓下去,再未得逞滾出來過。

陷入罪孽自省之中毫無意義,只會讓自己墜入煉獄。戰事還在繼續,身爲將領,他務必早些恢復。

吃完飯食之後,常歲安即問:“寧寧,大都督,之後的仗要怎麼打?”

崔璟看了看坐在那裡喝茶解渴的李歲寧,道:“兵分兩路,一路留守,一路進攻。”

“進攻?”常歲安微睜大了紅腫的眼睛。

他一直以來腦海中僅有“駐守北境”四字,每每北望那些延綿的山脈和無邊大漠,更下意識地默認此戰只有“守”的可能,而從未想過進攻。

此刻不禁問:“如何攻?”

“出關。”李歲寧放下茶盞:“直擊北狄境內。”

常歲安更加震驚了,不是去攻阿史德元利的紮營處,而是直接攻入北狄內部?!

這仗……竟還能這樣打嗎?

“寧寧,這會不會太過冒險了?!”

“此次我軍全殲北狄兩萬兵馬,阿史德元利負傷,正是我們進攻的好時機。”李歲寧:“而阿兄想不到的,北狄人只會更加想不到,如此才能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阿史德元利決不會輕易退兵,他的戰術便是久攻耗戰之法,倘若我們一味只守不攻,這戰事三兩年內只怕都無法真正結束,而我們支撐不了這樣久,速戰速決纔是上策。”

“此次北狄出兵數目驚人,許多部落幾乎傾巢而出,這代表他們後方必然空虛——”李歲寧篤定地道:“屆時後方一旦生亂,他們便只能撤軍。”

常歲安聽懂了:“此乃釜底抽薪之策……”

旋即忙又問:“可孤軍深入,補給要如何解決?”

懸軍深入,最先需要考慮的便是持久的糧草供給問題。

“北狄不同於別處,他們的部落分佈相對分散。”李歲寧:“每過一部落,一路殺過去,還怕沒有補給嗎。”

這話好比是不帶武器與人比試切磋,對方問怎麼沒有武器,而她答:【待會兒殺了你,不就有了嗎?】——不可謂不囂張。

常歲安呆了呆,感到無法可想,只能再問:“既然他們的部落分散,想必位置不好找尋……我軍要如何確定各部落所在?而不至於迷失困死在大漠中?”

李歲寧:“有俘兵帶路。”

“萬一他們使詐呢!”

李歲寧一笑:“阿兄放心,我自有分辨對策。”

常歲安下意識地點頭,剛想着還有什麼其它疑慮時,臉色猛地一變,險些從榻上滾下來,直直地看向妹妹:“寧寧……你要親自率兵出關攻打北狄?!”

要率兵前往的竟是寧寧?!

這怎麼可以!

“不行!”好不容易沉穩下來的常歲安一下子冒了眼淚:“大漠太遠了,還要穿過戈壁,多得是進去便再也回不來的人!你從未去過北狄,怎能貿然率兵!”

聽到這句“從未去過北狄”,崔璟心底被無聲扯動了一下——

她與他最先提起這個決定時,拒絕了由他率兵入北漠的提議,理由便是她去過北狄,她比任何人都熟悉那個地方。

他人眼中的傷疤,不過是她屠敵的刀刃。

此時,崔璟看向她,只見她眉眼間僅有一絲意氣風發之氣:“早在數百年前,便有漢將冠軍侯霍去病大敗匈奴,登狼居胥山,築壇以祭天——而今不過是將我漢人祖先走過的路再走一遭而已,何以懼之?”

常歲安仍難安心:“那怎能相提並論,彼時國富兵強……”

李歲寧:“而今玄策軍尚在,誰敢說我大盛無強兵?”

對上那雙篤信而飽含大國氣概尊嚴的眼睛,常歲安餘下的話陡然一滯,心頭隨之涌現熱血,視線變得更加朦朧卻逐漸堅毅。

是,大國尊嚴當如是,正該懷有鐵血膽魄,區區賊子何懼之有……!

他不該因對妹妹的憂慮,而自減大盛威風。

妹妹不單是妹妹,還是大國儲君,大國節度使,大國將軍!

常歲安不再阻攔,只強忍住哽咽,問:“寧寧,你欲何時動身?”

負責籌備此事的崔璟代她答道:“三日之後,一切便可完備。”

常歲安算着時間,每日按時用藥吃飯,餘下的時間悉數用來睡覺恢復體力,除了喬玉綿的身體狀況外,再未過問任何事。

三日後,日落時分,大軍集結完畢。

崔璟也披甲上了馬。

計劃中,需要一隊兵馬掩護李歲寧一程。

正如崔璟先前所言,由他負責替她擇選隨行之人,於是他選了自己率兵掩護,再陪她走一段路,護她這短短一程。

此次的計劃是爲突襲,因此選在這般時辰動身,沒有擂鼓沒有號角,氣氛卻有着別樣的肅穆。

大軍將發時,剛能走動的常歲安披着甲衣,在劍童的攙扶下出現在兵馬前,執意要隨行。

他的妹妹不單是他的妹妹,但仍是他的妹妹,他做不到讓妹妹獨自前去冒險!

繫着玄披的李歲寧坐於馬背之上,對他道:“站住。”

這語氣不容置喙,常歲安擡首看她。

“此去攻取北狄,豈容傷兵跟從。”李歲寧:“再敢上前,視作擾亂行軍,以軍法處置。”

“寧寧……”

劍童忙拉住自家郎君。

“好好養傷,下次出兵,我留一個位置給你。”李歲寧言畢,即調轉馬頭,下令動身。

馬蹄滾滾,離營之際,忽有一隻不知從何處跑出來的無人單騎匯入隊伍中,很快越過其它馬匹,揚蹄奔向最前方,來到李歲寧身側並行。

李歲寧轉頭看去,只見那棕紅大馬額間一點雪白,微白鬢毛隨着跑動漂浮着。

不多時,一人一騎急追而至,馬上之人一臉忐忑,聲音隨馬蹄而顛簸着:“殿下,是榴火非要來!我說不算也攔不住它!”

第490章 讓他怎麼死才合適第36章 崇月舊事第661章 我行我素545.第539章 六郎何時長進(求月票)第663章 番外1(李容常闊)第79章 那是她的父皇第274章 是要報復她嗎?(打滾求月票)第226章 第二種可能(求月票)第384章 跟娘走,不缺爹第381章 我走到哪裡,你活到哪裡第131章 成了!第381章 我走到哪裡,你活到哪裡第52章 對外林黛玉,在家魯智深第32章 別院第132章 阿兄與驢與狗566.第560章 不要像我一樣第162章 就這麼愛嗎第344章 祝你們幸福第421章 磨人的老來俏(常闊和大長公主羣像第411章 可敢與某正面一戰?第452章 璟漸貧,無力奉養第421章 磨人的老來俏(常闊和大長公主羣像第279章 迎敵!(三更大章,含桃酥與四喜丶第155章 都是看臉的貨第216章 他的“僭越之心”(求月票)第414章 剪除一切不安分的爪牙第385章 孵出來的殿下(求月票)第464章 我不能沒有你(春節快樂!)第359章 我會青出於藍勝於藍第75章 如此不守驢德(求雙倍月票)674.第668章 番外6常化年間事(上)(羣像)第65章 只會惹是生非的蛀蟲674.第668章 番外6常化年間事(上)(羣像)第373章 只要阿尚開口第86章 她沒想做官第232章 我還挺有名的679.第673章 番外11無悔(聖冊帝)(下)第186章 另一個壞消息(求月票)第432章 你這顛婆!拿穩些!第45章 臥龍鳳雛574.第568章 爲破局而入局(求月票)第289章 輸給她,不丟人606.第600章 天下祥瑞盡出600.第594章 李氏歲寧(求月票)564.第558章 自己定下的規矩513.第509章 貧道來遲(求月票)第467章 無力奉養?638.第631章 務使我得償所願第333章 有望不必再與阿點一桌517.第513章 如此江都,何愁不興547.第541章 禁宮血光第405章 天不肯賜,吾自造之第58章 觀神象第661章 我行我素第52章 對外林黛玉,在家魯智深第374章 真相背後的真相(求月票)第58章 觀神象第103章 道德底線有待降低第468章 一心倒貼的外甥第198章 來得剛剛好第388章 “爭寵之心不宜太過”第653章 請立新帝,崔令安回京第22章 秀才周頂(加更)第388章 “爭寵之心不宜太過”第8章 常家歲寧第160章 出兵討伐第191章 好,我答應了第444章 當執利劍伐道第200章 她是一位卑鄙的母親嗎?第489章 道理要用刀來講第332章 若無明主,我爲明主第413章 江都常歲寧,前來討教(大章求月票第173章 還做得成朋友嗎第170章 朕只求一個真相第312章 她缺德的很明顯嗎?(求月票)第289章 輸給她,不丟人第137章 天塌下來有他嘴頂着第278章 她自會守好(求月票)第429章 他可以,但她不行(求月票)第110章 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姑娘第193章 她猜對了第149章 不願冒犯於她第147章 會一會那位常家娘子第276章 他竟對一個男子?(五千大章求月票第108章 以文會友,以詩爲柬511.第507章 是天下人的節度使第22章 秀才周頂(加更)516.第512章 親自選定的家人第26章 忽現異象第336章 好多錢呢(中秋快樂)606.第600章 天下祥瑞盡出第2章 初來乍到572.第566章 大者(月底求月票)第157章 怕是出事了第182章 相認(補更)第341章 她要兩樣東西(求月票)第296章 那便試試582.第576章 您知阿效本名否?第363章 舊主之物再現(求月票)第344章 祝你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