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最佳太子妃人選

直到片刻後,他見得一道茜色身影帶着女使從那竹院中走了出來。

少女剛出院子,目光探尋間,很快便看到了他。

秋日午後的陽光是近乎透明的金色,時有風起,銀杏樹沙沙搖曳,天地間浮光晃動。

目光搜尋到他的那一瞬,少女面上露出了一絲笑意,正如此時這天地間隨風搖動着的光色,看似尋常安靜,卻粲然開闊。

剎那間,崔璟心底恍惚生出一絲從所未有的無所適從之感,面上未動聲色,只下意識地收握緊了那隻負在身後、藏有白棋的手。

待他回過神時,常歲寧已來到了他面前,瞭然道:“原來崔大都督也來了此處,實在巧了。”

方纔崔琅回到席上與她隨口說他家長兄在外面,她作爲朋友,沒有避而不見的道理,總要出來打聲招呼的。

崔璟握着那顆棋子,莫名有些許心虛之感,爲掩飾這心虛,他隨口道:“沒想到你的棋也下得很好。”

“崔大都督方纔都瞧見了?”

崔璟點頭,拿視線示向二樓那扇半開的窗,常歲寧循着他的目光看去,不禁瞭然。

“那崔大都督看下來覺得如何?”她玩笑着問:“我不止棋下得好,風度也還不錯吧?”

說話間,她在那石桌旁坐了下去,擡手示意他一併坐。

她的動作十分隨意,待崔璟回過神時,已經在她對面坐下了。

他今日有些不太對勁,但他想這大約是因爲……她身上的秘密似乎越來越多了。

他和往常一樣提醒自己不該過度窺探,只順着她方纔的問話,往下說道:“風度也很好,待對方甚至稱得上頗包容了。”

“我讀過他的文章。”常歲寧誠然道:“此人是有真才實學在的,我一向敬重有本領之人,且這樣的人說不準哪日便出頭了,行事留些餘地,權當結個善緣不是很好嗎?”

宋顯其人心性不壞,雖性子不討喜,但這世上本也並非人人都爲討喜而生,有瑕疵不要緊,瑕不掩瑜即可。

對於有本領的人,在合理範圍內,她總是樂意忍讓一二的。

當然,她喜歡與人結善緣也是真的。

聽得這“結善緣”三字,崔璟再看向那氣勢迂迴的棋盤,便問了她一個問題:“起初言明不與之比書畫,也是爲了給對方留些餘地顏面嗎?”

“這個啊……”常歲寧看了眼左右,見無人,才與他道:“是爲了給我自己留些餘地顏面。”

崔璟擡眼看她。

“有一樣我很不擅長。”她笑了一下,很坦誠道:“我的詩作得很爛。”

“……”崔璟默然了一下,道:“故而,你首先言明不比書畫騎射,只道勝之不武,是爲了讓他也主動放棄比詩?”

常歲寧點頭:“對。”

如此還能顯得她有風度,實在一舉兩得。

崔璟:“……遇到你,實是他的福氣。”

常歲寧感慨:“也該他服氣。”

崔璟的嘴角似有若無地笑了一下。

“如他這般出身的寒門子弟,年紀輕輕便能走到此處,是極難得的。”常歲寧看向西斜的金烏,道:“願來年春闈他能得償所願。”

崔璟也與她一同看向那斜陽:“會的。”

聖人整肅科舉之心尤堅,來年春闈由褚太傅主持,這些寒門舉子將會擁有一個有史以來最公正的考場。

“嗯……最好是考個狀元郎回來。”那少女接着說道:“我雖不科舉,但狀元郎乃我手下敗將,沒準兒還要被訛傳成我的學生——是比我自己考狀元郎更要光彩呢。”

崔璟好笑地看着她:“如此一來,你便又可揚名了。”

“是啊。”常歲寧也看向他,笑道:“這局棋總也不能白白陪他下吧。”

崔璟“嗯”了一聲,認真道:“只是此言斷不宜被那宋舉人聽到——”

“爲何?”

崔璟一本正經地道:“他但凡得知你在打着這個算盤,怕是回去頭一件事便是將書盡數焚燒,寧可不考這科舉,也不能便宜了你。”

常歲寧“啊”了一聲,也煞有其事地道:“對啊,這倒像是他能幹得出來的事……那你可要替我保密了。”

“好說。”崔璟提議:“用一局棋來交換如何?”

他也想與她下局棋。

常歲寧從善如流地點頭:“好啊。”

“不急於此時。”崔璟道:“今日爲你無二社社宴,改日得閒時再履諾不遲。”

與沒有第二個朋友的他不同,她總是很忙,總有許多人要顧及,就像端午那日的五彩繩。

“那隨時恭候。”

常歲寧言罷視線落回到那棋盤之上,忽而道:“此處怎少了一顆棋子?”

崔璟眉頭一跳,隨她看過去:“……有嗎?”

常歲寧篤定地指向最後落子處:“就在此處,少了一顆白子。”

崔璟:“……”

如此敏銳真的合理嗎?

他儘量讓聲音聽起來自然:“方纔曾有夥計過來,欲將棋盤撤下,應是那時少的……”

這也不算撒謊吧,他只是……話說了一半而已。

但,一顆棋子,是什麼值得私藏的秘密嗎?

早在崔琅出聲時,他便大可坦然地放回去,如此纔是正常反應不是嗎?

所以,他到底在做什麼?

崔璟費解間,餘光掃到站在不遠處的下屬,不禁想——他該不會是被崔元祥染了什麼奇奇怪怪的腦疾吧?

察覺到自家大都督的視線,元祥有些莫名。

通往竹院的月洞門後,藏在那裡的粉袍少年壓低聲音道:“瞧見了沒,我師父和長兄坐着說話呢!”

一壺連連點頭:“瞧見了瞧見了……”

所以郎君能不能把強行掰着他腦袋、撐大他眼睛的手拿開啊!

“你幫着看清楚了,回頭記得和母親講!”崔琅強迫一壺看了又看,“這可是我的功勞!”

“是是是……”

崔琅面上忽現感慨之色:“先甭管能不能成,我替阿孃盡心賣命是真,想我這些年來爲了這個家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白眼……崔琅啊崔琅,這個家,沒你怕是得散啊。”

言畢,轉身拿事了拂衣去的語氣道:“行了,走吧。”

常歲寧也未再與崔璟久坐,起身之際約定改日一起下棋。

崔璟目送她回了竹院,才轉身離開了這座樂館,臨走前讓元祥多付了些茶水錢。

上馬之際,青年若有所思地將那枚棋子收入了懷中,妥善安放。

青年驅馬而去,身形很快消失在長街之上。

夕陽西下,登泰樓內,有人靜立許久,仰望着那幅大名鼎鼎的山林虎行圖——

這大名鼎鼎四字,從前在他聽來是有些諷刺意味的,但現下……

身邊不時有人來往,有同樣前來觀畫之人,也有尋常食客,但這些皆與他無關,他眼中只有那幅被高高懸掛於樓中的畫。

他面上很靜,然而內心從無一刻平息。

樓中開始掌燈。

有宵禁的日子裡,晚間做不了什麼生意,樓中夥計已經開始準備打烊。

但那站了半日的年輕人,此時仍獨自站在樓中看畫,只是大約是真的站不住了,改爲了席地而坐。

孟列聽聞此事,並未讓夥計趕人,而是交待:“今夜給他留一盞燈吧。”

雖才半日,但那位宋舉人輸棋之事也已經傳開了。

“說來,常大將軍府上的這女娃娃……”他忽而眯起眼睛道:“同從前當真是判若兩人啊。”

正對賬的掌櫃笑了道:“從前東家也沒怎麼見過這常娘子吧?”

“正是因爲從前不經常見……”孟列仰頭看向掛着那幅畫的二樓,思索着道:“可如今幾乎是每日都能聽到她了。”

這京城之中,每日都有不同的新鮮事,想要被人記住並時常提及,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那是因爲您花了四千兩買下了那幅畫,掛在咱們酒樓啊。”掌櫃的笑着道:“誰瞧見了那幅畫,不得提到作畫之人呢?”

孟列頓覺心口一痛。

他的四千兩!

不,是殿下的四千兩!

若殿下還在,得知此事少不得也要心痛,定會指責他沒守好家業的!

孟列又在心裡將常闊那老賊罵了一通。

不多時,他回到後院,來到了自己的臥房之中。

他無兒無女,雖在京中另有住處,但更多時候還是歇在此處。

臥房中僅點着一盞紗燈,孟列行至牀後,以手旋開牆壁暗格中的機關,取出了裡面藏着的一隻匣子。

木匣被打開,其內僅有半枚令牌。

孟列拿起那半枚令牌,冰涼而沉甸。

殿下當年離去時,將此物留給了他,道是若有差事需交待他,來日便會使人持另外半枚令牌相見。

就只是爲了給他一個念想嗎?——他總不喜歡去想這個可能。

“殿下,已經十多年過去了……”

他嘆了口氣,昏暗燈火下,眼角處是一年比一年更清晰的紋路:“您若再無差事示下,屬下可就要老了。”

有生之年,他當真還有機會見到另一半令牌嗎?

夜風拂過窗櫺,寂寥無聲。

隨着一輪彎月漸盈,馥郁的桂花香飄滿京師,中秋便到了。

隨之而來的,還有各處矚目已久的中秋花宴。

中秋除了賞菊賞桂,亦是賞看芙蓉的好時節。

此番舉辦花宴之處,便在京郊芙蓉園內。

此次花宴自中秋當日始,大辦三日,凡收到花會請柬的人家,皆需攜家中適齡女郎前往芙蓉園參宴。

常歲寧與父兄抵達芙蓉園時,已是午後。

秋高氣爽,風景宜人,芙蓉盛開,實是賞景的好去處。

但誰都清楚,凡入此園者,無人是爲賞景而來。

歷年中秋聖人皆會宴請百官,今日的晚宴便是爲宴羣臣,女眷們只是作陪而已,明日的花會纔是女郎們表現的時候。

故而女席這邊散得更早些,她們還需要爲明日的花會做準備。

常歲寧離席後,出了宴廳,下了石階,腳下短暫地停留了片刻,目光下意識地看向那些守在廊下的內侍。

“可是有事?”

忽有一道聲音在身後響起,常歲寧回過頭去,只見是崔璟走了過來。

他身穿玄策府上將軍官袍,應是剛在外安排罷事務,身上好似沾染了夜色的寒涼,但眼底待人時一貫的疏冷氣此時卻隱了去。

“沒什麼。”常歲寧與他相處已日漸隨意,“只是今日好像未瞧見喻常侍。”

她很久沒見過阿增了,自從玉屑口中得知了那件事後,便未再見過了。

她未有刻意去找過他,他忙於司宮臺之事,也甚少有出宮的機會。

“宮中需有人留守,喻常侍此番並未隨駕。”崔璟與她道。

常歲寧瞭然。

原是沒來。

“你若有事,也可使人尋我。”崔璟道。

常歲寧看向他,他這是以爲她有事要尋喻增幫忙吧。

她笑了笑:“現下無事。”

此時,身着女官官服的明洛由廳內而出,見此一幕,腳下微頓了頓,復才斂容走了過來。

她的目光未有在常歲寧身上停留,只看向崔璟,行禮罷,道:“聖人召崔大都督宴後議事。”

崔璟頷首,看向常歲寧:“我便先過去了。”

常歲寧點頭。

明洛隨崔璟轉身之際,眉間幾不可察地微皺了一下。

常歲寧剛要離開此處,只見宴廳內走出來了一羣衣着鮮亮的少女。

“常姐姐!”

姚夏朝她快步走來,和往常一樣親暱地挽住她的手臂。

常歲寧的視線卻被一名被衆人擁簇圍繞着的綠衣少女吸引了去:“那是……長孫家的娘子?”

姚夏點頭,小聲道:“沒錯,那正是左相大人家中最小的嫡女,七娘子長孫萱。”

常歲寧點頭。

果然沒錯。

這位長孫七娘子,生得很像其大姑母——從前她父皇的那位元后,長孫皇后。

長孫家曾出過兩位皇后,家中兒郎也不止一個尚過公主,這位長孫七娘子的父親長孫垣,正是當今左相大人,魏叔易的上峰——雖和不與皇室聯姻的崔氏做派不同,但長孫氏出身關隴門閥,也是實打實的士族高門。

在反對明後擅權之事上,長孫家的立場和其他士族是高度一致的。

甚至拋開此事不談,長孫家與明後的過節還要更久遠一些。

當年長孫垣的長姐長孫皇后病故,纔有了明後取而代之成爲了後宮之主。

而那個曾因欺負阿效被她揍過的三皇子,自幼養在長孫皇后膝下,是長孫家想要扶持的對象——

那些關於儲君之位的明爭暗鬥她在做李效時,曾置身其中,那些來自長孫氏的手段,她自也領教過。

“我聽人私下說……這位長孫七娘子,可是太子妃的最佳人選呢。”姚夏小聲說道。

常歲寧不置可否。

應當說,長孫萱是那些士族官員眼中的最佳太子妃人選。

可在明後眼中,便是恰恰相反了。

只是,明後打算推哪家的女郎來與之一爭呢?

大家晚安

第257章 千里共同風516.第512章 親自選定的家人609.第603章 讓他三子何妨526.第521章 六郎不傻第492章 記的究竟是哪門子仇?第123章 讓人知道常歲寧是誰第72章 極大的差池573.第567章 劍鋒(打滾求月票)第20章 她回家了第100章 爭一個公正第53章 見女帝(二更合一)第321章 他要的很多第329章 哼!第3章 跑掉了嗎第286章 萬人空巷(求月票)第225章 宣安大長公主591.第585章 爲我做個見證吧春節放(請)假通知第86章 她沒想做官第476章 漢水畔夜見常節使(元宵快樂)第225章 宣安大長公主第272章 噱頭十足(求月票)第112章 歲寧不許第415章 大人功在千秋第268章 “早日歸家”第246章 隔行如隔山山呢?第36章 崇月舊事第28章 寺中塔第662章 宜遊宜醉(正文完)第144章 最佳太子妃人選675.第669章 番外7常化年間事(下)(羣像)第369章 我這麼有錢啊(求月票票)第494章 身世之謎第153章 求聖人成全573.第567章 劍鋒(打滾求月票)第57章 也該長一長記性第660章 諸人諸事645.第638章 惡鬼本相第198章 來得剛剛好640.第633章 有人在爲她設局第413章 江都常歲寧,前來討教(大章求月票第341章 她要兩樣東西(求月票)第176章 她問,他都會答第253章 來者何人(打滾求月票)第124章 還真有點像(求月票)第428章 我喜我生,獨丁斯時(新年快樂)第121章 東施效顰610.第604章 太女親征第342章 我喜歡讀書(求月票)第163章 魏侍郎是賊嗎第326章 宋大人是不是想拜師了?第301章 要不要一同試一試?639.第632章 務必殺了她第303章 必遭天譴第191章 好,我答應了第220章 寧寧糊塗啊(求月票)603.第597章 我想起來了第389章 擇主沒有瓶頸期576.第570章 不喜歡太容易得手的東西?第126章 聞有崇月之風(求月票)第96章 來了(月底求月票)第105章 先太子殿下很風趣第259章 《太傅發瘋日常》第33章 阿爹取之不竭第426章 雅,大雅啊593.第587章 昔日贈劍第398章 一個殺十個(求月票)523.第518章 更大危機的預演第11章 沒有興趣第301章 要不要一同試一試?第335章 克主 旺主(求月票)第159章 起兵匡復(瓊如 萬賞加更)第404章 造出自己想要的天意(補更)第383章 你主內,她主外(曾浣薺菜羣像,可第437章 真好,又見到她了第212章 在他救蒼生前救他第408章 此生不事二主第419章 疑心喻增638.第631章 務使我得償所願第409章 給他們一些像樣的震撼626.第619章 朕與儲君同歸550.第544章 隱秘的伴生關係534.第529章 洛陽城破第414章 剪除一切不安分的爪牙第52章 對外林黛玉,在家魯智深514.第510章 最上等的風水第217章 賜封爲公主(求月票)第112章 歲寧不許第438章 一介武夫崔令安第4章 贈品潦草第435章 天高海闊,不好嗎?619.和大家介紹一下正在更新的短篇第157章 怕是出事了第153章 求聖人成全519.第515章 無我常歲寧之名586.第580章 “天譴神罰”第107章 和他們一起散佈第95章 使壞第328章 打倭寇養你們第333章 有望不必再與阿點一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