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以文會友,以詩爲柬

崔璟能來,常歲寧是有些意外的。

那晚在國子監內,她出言相邀時只是覺得有便宜不佔白不佔,卻並未報十成希望——而當晚熱情聲稱“三人同行,豈不熱鬧”的姚廷尉,今日早早一個人就來了,顯然是將所謂同行之言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論起用完就扔, 與姚廷尉相比,常歲寧是自愧不如的。

崔璟是受她所邀而來,她此時便主動上了前去寒暄:“崔大都督——”

常闊見着了崔璟,也大步走了過來,雖也有意外,更多的是熱情:“怎此時纔過來?再晚上片刻都要傳菜了!”

他與崔璟的熟絡程度非他人可比, 說起來話一貫隨意。

崔璟解釋道:“玄策府中有些公務需料理, 便來得遲了。”

元祥悄悄看了一眼常歲寧。

忙公務是真, 但半路幫着常娘子安排的人一同散佈拜師宴的消息也是真。

其他人也紛紛附和讚歎。

“今日之宴爲我所設,雖作拜師之用,亦有以文會友之心,諸位若有雅興,只需以詩爲柬,即可入內相敘——”

文人心性如此,尤其貧寒出身者,更易信奉所謂君子不食嗟來之食,若她今日直接相邀,礙於身份懸殊,自尊自卑使然,許多人都會因此卻步——但她提出了以詩爲柬,將此宴真正變作了以文會友的風雅地,給予了他們尊重和展露才學的機會。

也有人仍不死心地擡頭看向於欄邊作詩的年輕學子們:“那些都是國子監的學生吧?”

“不止,且聽聞那位崔大都督竟也過來了!”

“那樓下呢?”

“本以爲能有機會一睹喬祭酒魏侍郎真容風儀呢……”

受邀而來的姚夏她們也跑了過去看傘。

當今聖人整肅科舉之風,甚至不惜對裴氏下手,於明年春闈前換下了禮部尚書,這般舉措意味着來年等待着這些寒門舉子的,將是一個空前公正,甚至於他們而言‘過分公正’的考場。

一擡眼,果然就見常闊面露疑惑之色,似要開口問她從何處聽來的,但此等事一回生二回熟,她從容地搶先問道:“有一回阿爹吃醉酒時說的……難道只是醉話嗎?”

樓下得了常歲寧的交待,已在堂中支了張小几,於其上鋪紙研磨,由兩名書童坐守。

衆人也齊齊疑惑地看向那說話之人。

而做阿兄的不知,做妹妹的自然也當不知。

“確實神妙。”坐在小几邊揮着摺扇的魏叔易含笑點頭。

那面容白皙的少女上前來,衆人只見其着淡青襦裙,梳雙髻,發間一支白玉簪正如雲入青山,有風拂起其臂間披帛,似要乘風飄然而去。

常闊一愣——也是他吃醉酒時說出來的?

醉就醉了,他沒事說老喬做傘的舊事作甚?

常闊兀自疑惑間,因見女兒面上的疑惑之色更重,便笑了笑,道:“倒不是醉話,你三爹他還未高中之前,家中曾以制傘謀生,故他便也精通制傘之工藝……”

崔璟握着酒盞,下意識地看向樓外的方向。

常歲安“啊”了一聲:“喬叔當年既是狀元出身……那本行不該是正經讀書人嗎?”

“這傘又哪裡捨得拿出去淋雨……”

常闊一拍大腿:“好啊,這個主意好啊!”

“諸位且靜聽,這琴聲當真清妙如仙樂……不知是何人在樓內撫琴?”

再看常歲寧那邊,有學子甚至已經開始賦詩。

傘上雖繪乃是山水圖,折起來到底看不完整, 見一旁有學子也目露好奇之色,常歲寧便將傘撐開了來。

她既如是道,她身側那些學子便也跟着她擡手相邀。

“最近應也無甚急務需要料理……難得過個端午,你也歇一歇。”常闊與崔璟說道。

他身側坐着的崔璟卻是不同——

作詩誰不會?

無非是好與不好的區分罷了。

“有什麼好看的……”魏妙青撇了撇嘴,小聲道:“神妙不神妙的,和傘有甚干係,那張臉便是披塊破布,想來也是神妙的吧。”

剛準備上樓的崔琅回過神來:“快快快!”

聽得此言,來得早一些的便搖頭,“你們怕是不知,今日這登泰樓已不接待其他食客了,二三層皆被常大將軍府包攬下來擺這拜師宴!”

樓下衆人下意識地擡手還禮。

喜兒便上前接過元祥遞來的匣子,這也是一隻長匣, 且很沉。

他只知“好”,但這個“好”主要是“閨女做什麼都好”,除此之外,熱情待人也爲“好”,再多的就沒有了。

見她收傘,崔璟自覺提醒到了點子上——雖說力量比身高來得緊要,但女孩子習武本就不佔優勢,若能再長高些自然是好事。

他甚少見崔璟給誰備禮,畢竟對方也從不喜歡參加什麼宴會。

不過這裡頭裝着的是什麼, 怎這般沉?

宴席過半,酒意上涌,氣氛愈發隨意,便有學子提着酒壺酒盞,三三兩兩地來至二樓臨街的圍欄邊吟詩。

此時,看着那些於登泰樓上把酒對詩的學子,思及這些人或將出現在來年的杏榜之上,繼而經殿試,爲御筆欽點,以寒門之身入朝堂,樓下衆人只覺心潮愈發澎湃嚮往。

這番動靜更是惹得樓外之人舉頭探看。

常歲寧點頭表示自己知曉了:“不着急。”

喜兒便侍立一旁。

“趙兄先請——”

有一名年輕的文人上前來,口中成詩,被書童抄下,再署上名姓之後,便被請上了二樓。

隨着傘面被撐開,其上栩栩如生的青色山水也隨之鋪展於衆人眼前,引來一片驚歎。

“常姐姐且將傘撐起來瞧瞧吧?”

只可惜他們被隔絕在外,不能入內。

非是他想得淺,而是草莽出身武將的身份讓他無法以文人的角度去深想更多。

“進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常歲安恍然:“原來如此。”

衆人:“……?”

但最終會演變成什麼,卻無法估量。

能被吸引而來的,除了一些愛湊熱鬧的尋常百姓,自也不乏文人之輩。

崔氏子自幼生活的地方,一磚一瓦都是以文鋪就堆砌。

“多謝崔大都督。”常歲寧雖也覺意外,但知崔璟此人性情,便也未有客套推辭。

“安得萬里風,飄颻吹我裳。”

而現下,籍籍無名的他,竟也要成爲這畫幅中的一個了。

“聽聞魏侍郎也在,不知是真是假?”

元祥眼下只暗暗盼望着常娘子不要當着衆來客的面打開取出來看。

崔璟點了頭應下,示意元祥上前。

常歲寧權衡了一下利弊,默默將傘收好。

“由我做東,咱們也進去湊湊熱鬧!”

“這……”

“良辰當五日……”

衆人無不遺憾失望地嘆息。

常歲寧方纔將傘撐開後,只是拿在身前讓衆人賞看,此時得了姚夏她們提議,便就打算撐起來試一試。

元祥將喜兒疑惑的眼神看在眼裡, 莫名就有些心裡沒底——大都督使人備下的這份禮, 任憑他元祥也只是光棍兒一個,卻也覺得半點不適合贈予女兒家,尤其是作爲拜師禮,它實在格格不入。

同時,她也幫自己篩去了不需要的人。

她只需要她需要的那些人入內。

常歲寧順着那隻手看向手的主人,眼神不解。

常闊捋着鬍子笑道:“崔大都督有心了!”

常歲寧愣了愣——常歲安竟不知道此事?

“沒錯……此番能受邀前來的,必然都是監生中的佼佼者了。”

說着,看向常歲寧懷中抱着的那把傘, 好奇道:“這傘面應也是喬叔所繪吧?”

崔璟的視線落在了重新在喬祭酒下首落座的常歲寧身上。

堂堂玄策府崔大都督竟然信這個嗎?

實在叫人始料未及。

崔璟能來已叫人意外,不曾想竟還特意備了禮。

旁人只在意常小娘子撐起傘來美是不美,只有大都督關心常娘子長不長得高。

加之又有常家郎君錯開了話題:“真沒想到喬叔竟還會做傘呢,莫不是現學的嗎?”

此事也經僕從之口,很快傳到了席上的常闊耳中。

衆人落座,酒樓夥計很快奉上美酒佳餚,另有冰盆驅散燥熱,絲竹聲中,賓客以飛花令行酒,說詩聲談笑聲不曾間斷。

如此場合下,便有年輕的學子以單純抒發美的心情讚歎道:“祭酒此傘配常家娘子,一眼望去,只覺似傘上山水走到了常娘子身側,卻又似常娘子融進了這山水之中……實在神妙!”

眼看着先後十數人被請上了樓去,胡煥有些遲疑地問:“咱們還需要上去給常娘子撐場子麼?”

常歲寧隨口接道:“三爹的本行便是做傘。”

崔璟將手收回間,淡聲提醒:“屋內撐傘,會長不高。”

“走走走,都且入座吧!”常闊還真就拉着崔璟和自己坐在了一起。

都督這份用心真是良苦而奇特……他簡直哭死。

喜兒接過的一瞬, 暗覺慶幸——還好最近跟着女郎一起練得很勤奮, 不然真不見得能如此輕鬆地接下來。

“久聞祭酒擅畫山水……今日還是頭一回有幸親眼見得祭酒筆下真跡。”

說罷繼續喝酒。

場子固然不需要撐了,但位子得搶了!

“還真被請進去了!”

常歲寧也愕然了一下。

她要的熱鬧,並非是尋常意義上的熱鬧。

但大都督不知何來的自信, 竟道“再沒比此物更適合她的了”,於是他只有住嘴的份兒。

“樓下被一位崔家郎君包下辦慶功宴呢。”

元祥回過神來,只覺動容。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已不難預料。

元祥自同伴手中接過一隻匣子,笑着走上前:“常小娘子,這是我家大都督爲您備下的拜師禮。”

旁的她不在意,但她還是挺想再長一長個子的,寧可信其有吧。

他此時,才真正明白她使人散佈消息的真正用意。

一步步邁上樓時,那文人猶覺不真實,樓上的琴聲詩聲談笑聲,織成一幅儒雅崇高而遙不可攀的畫,夾帶着冰盆冒散出的絲絲涼意,如夢似幻地在他面前鋪展來——

“我且去試試……”

那隻手修長有力卻生着薄繭與許多交錯舊傷痕,他似怕自己手掌粗糙會傷到精美的傘面,故而只是虛攔,而未真正觸碰到——

待見那少女轉身回了樓中,衆人才回過神來細品:“那便是常家娘子了罷?其方纔說要……以詩爲柬?”

那少女含笑擡手執禮,舉手投足間落落大方,颯然灑脫,卻有十足誠意在:“我等且於樓內恭候諸位。”

常闊思索了一下,點頭:“是有這麼個說法……”

失望之心愈重,有人搖頭嘆息要離去時,只見欄邊那一羣着長衫的學子間,忽然多了一道少女的身影——

衆學子們一面讚歎着此傘,視線落在那執傘的青衣少女身上時,又不禁覺得傘與人實在相襯相成。

“大多都是舉子,好些是明年要下場春闈的……”

“我也來!”

這時,喜兒來到常歲寧身側,低聲道:“女郎,樓下街上圍了好些人。”

然而她剛將傘舉起來一半,便見有一隻大手攔在了傘面上方:“不可。”

好在常娘子今日禮收了不少,並未表露出太感興趣的神情。

“女郎不去嗎?”芳管事含笑問魏妙青。

從那日都督贈銅符時他就看出來了,缺愛如都督,這大約是真拿常娘子當一家人來看待了吧?

只是細分一分,單是從這份對待晚輩般纔有的關切來看,都督應當和常大將軍這個當爹的坐一桌。

而除了自尊自卑,許多文人往往又有或多或少的自傲,若她來者不拒,他們或又會生出“若凡夫俗子人人皆可入內,此庸俗之所我自不去也罷”的心思——但她提出了以詩爲柬,便很好地幫他們篩去了不願爲伍之人,也給足了他們保留自傲的條件。

“……”

是,魏妙青今日也是來了的,按她的話說,她本不想來,但奈何母親硬拉着她過來——這硬拉二字主要體現在段氏臨出門前見女兒尋了過來,便順口問了一句是否願意同去。

堂堂崔氏子,好的想不出來,不好的還謅不出一首來嗎?

崔琅趕忙擠上前去。

“公子要去嗎?”昔致遠身邊的書童問。

“當然。”青年笑着擡腳走上前去。

很快,登泰樓拜師宴,“以文會友,以詩爲柬”一事,風一般在四下傳開。

523.第518章 更大危機的預演第36章 崇月舊事593.第587章 昔日贈劍588.第582章 朱門血639.第632章 務必殺了她556.第550章 輕率自大的資本第116章 虎第344章 祝你們幸福第300章 爲何要救她?(求月票)第321章 他要的很多請假一天,勿等第36章 崇月舊事612.第606章 三年之約已至第374章 真相背後的真相(求月票)第10章 過時不候第445章 揚帆凱旋第75章 如此不守驢德(求雙倍月票)640.第633章 有人在爲她設局第493章 除非是聘禮!第364章 人嫌狗厭(求月票)第204章 螻蟻的道理611.第605章 雖九死其猶未悔608.第602章 將這個孩子生下來(求月票)第242章 好刀好甲好崔璟(五千字大章求月票第191章 好,我答應了第57章 也該長一長記性第172章 她只信自己第286章 萬人空巷(求月票)第37章 去當靶子第210章 接阿兄回家524.第519章 哭也將城門哭開558.第552章 陰曹地府更適合閣下676.第670章 番外8京師瑣事第270章 嚇一嚇自己(求月票)第338章 每字誠惠二十五萬兩(求雙倍月票)第222章 輕舟已過萬重山第435章 天高海闊,不好嗎?第38章 大家好,今晚做筆交易吧618.第612章 破陣曲第90章 揚名之捷徑(求月票)第271章 怎麼還唱上了!(五千字大章求月票第444章 當執利劍伐道第480章 必能和睦興盛(求月票)第197章 斷臂求生第181章 失蹤第182章 相認(補更)第122章 性情天差地別第294章 願與殿下同行第374章 真相背後的真相(求月票)第287章 小孩兒兄545.第539章 六郎何時長進(求月票)第385章 孵出來的殿下(求月票)第2章 初來乍到第334章 人生四大按不住(求月票)598.第592章 姑母,是我第298章 將軍,權力真好(五千字大章)第392章 你少在那邊嘰嘰哇哇(求月票)第91章 她就這點兒愛好第280章 殺敵(求月票)第450章 重新說一說奴的故事吧653.第646章 殺人者長孫芙569.第563章 驚天之秘594.第588章 節使傳書533.第528章 你妒忌大郎539.第534章 敢欺中原無主第494章 身世之謎第458章 幸福得有點歹毒了(求月票)610.第604章 太女親征第157章 怕是出事了649.第642章 皇太女迴鑾第156章 他之所求 (月底求月票)第435章 天高海闊,不好嗎?501.第497章 你被他騙了(求月票)第62章 老匹夫竟如此粗魯第125章 不是省油的燈第159章 起兵匡復(瓊如 萬賞加更)第423章 賣上個好價錢第147章 會一會那位常家娘子657.第651章 黃花大漢忠勇侯(求月票)第126章 聞有崇月之風(求月票)第72章 極大的差池第197章 斷臂求生第312章 她缺德的很明顯嗎?(求月票)581.第575章 何嘗不是另一種耍弄第346章 裱起來!(求月票)608.第602章 將這個孩子生下來(求月票)第441章 可曾被人揹叛過嗎第65章 只會惹是生非的蛀蟲第174章 自此將星凋零第294章 願與殿下同行第309章 我和長兄是一夥兒的(求月票)第439章 可否單獨一敘?第382章 發現大人的秘密了第21章 或有蹊蹺635.第628章 你需要她的認可第22章 秀才周頂(加更)第469章 等大人踐諾之日第140章 除非你嫁給他616.第610章 一場也沒輸過553.第547章 並非殺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