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舅舅幫着忙活了一會兒,就簡單的炒了兩個菜和下了麪條,大家都餓的不行麪條上桌了,就沒用劉一凡招呼全都坐下吃了起來。因爲太餓了大家都很默契的沒有說話,就是一頓呼嚕的吸麪條聲久久沒有斷。這些都是大男人全很能吃每個人都吃了兩碗,有的人還吃了三碗。反正來蹭吃的,一點也不客氣,都知道劉一凡是本地有名的富人,家裡都是好吃的,不吃白不吃了。看着他們的吃像,劉一凡只是笑一笑,這才叫:不見外吧!
王舅舅就吃了一碗就沒有在吃了,吃完後就給自己些人稱麪條了,還慶幸自己沒有吃太多一定不夠吃的。最後看到大家都吃完了,忙幫着劉一凡把碗和筷子都收拾了一下。也知道他們要談事,藉機找了一個藉口跟劉一凡打個招呼就走了,劉一凡原本還想和王舅舅聊一下,也知道今天是聊不上了,看人要走也沒有攔着交代過幾天有空去找他就把人放走了。
劉一凡洗了一下手,又倒了幾杯水,放在托盤端了進來,放到這三人的面前。三人道了謝全都端起來喊了一口,都覺得這人太貼心了這水來得太是時候了正是口渴的時候。這時候姜廠長喝了一口水,放下杯子,他是三人年齡最大,就首先發言:“350萬米卷的投資額真是大手筆,但是我們不知道你的計劃到底怎麼回事?一點都沒給我們透風,你是不是有意不信任咱們的?”
這全是質問的口氣,劉一凡也沒有當回事,因爲知道這些人是急了就慢慢道:“不是不信任你們,是我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說,如果我直接把計劃說給你們,你們能同意嗎。。。?”
這個“嗎”字還故意拉了長音,劉一凡話一出三人馬上就明白了,怎麼說都是精明人說得這麼明白了,那有不明白的道理。相互換了一個眼神心裡都明白,這樣一個大計劃他們幾個都沒有決定權,弄不好還得成天開會也不一定出什麼結果。劉一凡這樣也是情有可原,但這不能用這個當藉口不告訴他們,這真是讓他們裡很是不舒服。於是馬上有人反對:“我們同意與否不重要,也應與我們說一下吧?”
“有什麼可說的?”劉一凡又開始講歪理了,“這事成不成還不一定,再說了,邊區怎麼參與呢?這回基本是就是邊區延安商會操作整個項目,邊區只算入一股,上面批不批都一樣。再說了,我向上面上報過東西,如果不是上面同意,我敢開始動手嗎?”
這下子,幾個人沒話了,商會出面的事,與他們真沒什麼關係,至於上面怎麼考慮,他們真不知道,劉一凡也看也他們的不甘和不滿,也明白自己今天不說點什麼是過不去了,爲了自己早點休息還是快點說一下,把人打發走吧!又接着說:“與其與你們討論半天,還不如把這事鼓搗出來反正的都是爲邊區好,我想你們都會理解的。”
雲天開聽是聽明白了,理解也是能理解,但這事也有點太大了,就擔心地道:“你的目標也是太遠大了吧,你可知道一天生產10噸生鐵,這邊區能用得過來嗎?”
劉一凡也知道他擔心什麼?可這不是問題,就笑着解釋:“怎麼能用不過來呢?”
看三人一臉不相信,覺得他在開玩笑,全是他是怎麼想得?都想在問一下,劉一凡可不能給他們機會,這要是說起來,三人就一人一句也就三句了,再着急一點多說幾句這三人就是三倍的話,他可是受不的。就忙開口解釋:“現在才做計劃,還得好幾個月才能生產,所以說今年一年我們只能生產2000噸生鐵就不錯了,所以你們不用太擔心。”
楊雲天剛剛一直沒有開口,也是明白劉一凡做這些是有用意的,怎麼說他們接觸的時間比和那兩人長一些,他是多少了解這個人的就沒有先開口質疑,但現在使在忍不住了疑惑道:“2000噸也太多了吧?”
劉一凡馬上算賬:“2000噸多真不多,不信可以算一下賬,我還怕不夠用呢!”
姜廠長思索道:“現在邊區最基本的生鐵需求,一年大約得有400噸吧。”怎麼說他是鍊鐵廠的廠長,這邊區一年用多少他還能不知道?這2000噸真是太多了,真不是邊區能吃得下的,他感覺這劉一凡有點蠻幹的意思了,但也知道這人是不會幹無用功的一定會有什麼目的,不好說太深,只能婉轉的提了一下子,直接開始算賬吧。
一旁的雲天開聽了馬上點點頭認可:“邊區一年的民間生鐵的基本需求是200噸左右,現在有了生鐵的供應,一年400噸不成問題,如果可能的話還能增加,但這個增加是一點點的馬上增到2000噸有點太快了吧?”
“那麼現在軍需生產需要多少呢?”劉一凡問道。
負責軍工方面的楊雲天直接回答道:“如果能保證供應,我們一年用250噸是打底兒了,如果好一點的話最多350噸也是足夠用的了。”
“我們現在還有一定地往外出賣的額度吧!”劉一凡說也這話,大家明白劉一凡說的是現在山西土財主,人家在克難坡也搞軍工廠了,一年需要300噸生鐵不算啥,但這都加上了,也用不了那些啊?姜廠長接的話他問:“就是這幾項的話都加起來,也就是1000噸的水平吧!離你的目標也還差一半了也差得太多了。”
劉一凡聽了之後感覺,這些人的腦子是好用也有文化還有的是出過國,但還是太保守了不敢想得太大太多。轉念一想也是對這些人怎麼能跟他比,自己可是知道後面的事這點計劃還是他減了又減得出的計劃,要是按他們的想法這邊區要是發展要到什麼猴年馬月,他是在邊上着急的不行特別是他上回住院。
也給他敲想了警鐘也是給了他一個教訓,要是想過得好也只有國家和平了,大家纔有好日子過他也就有好日子過來。要想和平快點來,只有加快步伐讓邊區更快的發展,才能更快地讓和平到來。接着反問:“爲什麼要按照以前的工作算呢?如果我們能夠生產出來的話,往大了想一想,一年400噸民間生這僅僅農村需求的,還不包括我們延安商團,還有我的機械廠所需的數量,如果今年的項目搞起來,需求可能就不止400噸的問題,如果軍工廠放開了用的話,今年能不能使用400噸?還有山西河北等地的解放區也需要一些生鐵供應,一年供應上幾百噸難嗎?”
這話一出,其他幾人全都動容了,全都一臉的震驚全都先覺得這劉一凡真是幹想,但轉念一想有很有道理。大家的心從震驚到激動起來了,有一種興奮的心情在三人心中漸漸起來了。劉一凡看這些人全都沉思了,也不着急在說什麼而是喝起水,慢慢等他們消化他說的話他相信這些人不會讓他得太長時間的,因爲這三個可不是一般人都是思想比一般人強太多的人。
劉一凡不知道現在這三人的心裡,都開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咱變化也給他以後的計劃墊進了最要基礎,他今天的話也讓這三人心裡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也讓這三人心裡和思想起了最大的變化,這三人就像脫繮的野馬,按照劉一凡的計劃一路狂奔一路不回頭了。
這也是表現地讓邊區的進程快了不少,也讓劉一凡以後省下不少心省下不少事。這是劉一凡沒有想到的,今天只是想把三人說明白就行了,不要天天煩他。他可是沒有空天天給他們解釋這些得太累人了,但讓他有了意外地收穫和之後的驚喜。
姜廠長考慮一下,覺得劉一凡的想法是好的,但現實可不是那麼好,還是沒有想明白劉一凡爲什麼這麼辦?看大家都沉默下來了,誰都沒有說話,正好問也心裡那點疑惑:“如果是這樣的話也就1500噸,再加上輸出給山西土財主的差不多也就1800噸的水平,還有沒達到你說的2000噸,看人的意思以後還不只這2000噸,是不是有點冒進了。”
劉一凡一皺眉這人怎麼還沒有想明白,只是頭疼但也沒有辦法,只能解釋下:“如果我們能保證供應的話,山西土財主的需要不止300噸,這傢伙隨手倒賣,一下子弄不好,一年1000噸都不止,我還怕這傢伙嚐到甜頭,1000噸都擋不住他,只會要更多,我現在只擔心我們的生產力跟不上。”
“那邊不可能有這麼大的缺口吧?”姜廠長還是不太相信,又質疑道:“克難坡的兵工廠什麼的,一年500噸到頂了。”
“他不會把東西轉給別人嗎?”劉一凡有些不耐煩了,這人怎麼說也不明白,只能找個理由:“別高估其節操,說不定現在需要生鐵的不太多了,但過段時間就不一定了,我都懷疑,土財主敢與日本人交易。”
“不會吧!”姜廠長皺眉,不太確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