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皇太極的恐懼

而且這個時候山海關之內又傳來消息,說大中朝皇帝肖天健,在殲滅了阿巴泰所部之後,已經集結了四萬大中軍精銳兵馬,也趕至了山海關一帶,使得山海關一帶的大中軍兵力激增到了十萬(消息有很大的水分,實際上即便是加上吳襄麾下的兩萬明軍在內大概也就是七萬人還有點不足!)

皇太極到了這個時候,所有破關進而控制燕雲之地的幻想到此也就徹底破滅了,大中軍的戰鬥力之強悍,現在他們都徹底領教了,而且皇太極和多爾袞這些奴酋們,都已經徹底看出來,以他們建奴軍的戰鬥力,一比一的情況下,絕對不是大中軍的對手,別看他們現在還有十二萬兵馬,似乎在兵力上佔了點優勢,但是實質上他們都明白,在大中軍主力抵達山海關之後,他們這一次再無機會攻入山海關,將大中軍擊敗並且控制住燕雲之地了。

所以現如今他們到底該何去何從,已經擺在了他們的面前,接着在山海關打下去嗎?爲了什麼?目的又是何在?在大中軍主力進抵這裡之後,想佔燕雲之地,那是笑話,攻破山海關有可能嗎?估摸着沒有!所以留在這裡繼續打山海關,已經沒有了實際意義,十幾萬人馬人吃馬嚼,天天要消耗多少糧食?留在這裡只是空耗他們大清本來就不厚實的底子。

但是現在撤嗎?這也不好說,他們建奴自起兵之時,什麼時候吃過這麼大的虧呀!就這麼撤走的話,任皇太極、多爾袞、代善、濟爾哈朗、多鐸……等一衆奴酋,誰都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

特別是皇太極,他身爲大清皇帝這次御駕親征,屁毛沒有撈着,只打下了個寧遠城,還損失了這麼多人馬,連他兒子武親王豪格,這會兒都生死不明,不知下落,現在宣佈撤兵,對於皇太極在大清的地位來說,無疑將是一次巨大的打擊,雖然這些年來,他已經清除掉了對他威脅甚大的莽古爾泰、阿敏等不太聽話的兄弟,鞏固了他在大清的皇權,可是這一次鎩羽而歸的話,對他來說同樣無法對族內那些臣子們交代。

特別是這次南下以來,仗基本上都是多爾袞他們在打,他皇太極除了在打寧遠的時候,坐鎮指揮了一下,剩下的基本上他都沒有出什麼力氣,剛剛領兵抵達山海關,這便收到了阿巴泰全軍覆沒的噩耗,他便馬上捲鋪蓋要回家洗洗睡了,這種事情回去之後,說出來都覺得丟人。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皇太極非常恐懼的事情,在這次南下之前,蒙古諸部其實已經有了一定的異心,消耗了他很大的工夫和力氣,纔算是按住了這些蒙古諸部,另外他又爲了對付刑天軍,組建了漢八旗,大大的擴張了漢八旗的兵力。

歷史上建奴入關的時候,雖然也成立了漢八旗,但是漢八旗每旗兵將也不過只有區區三千人左右,整個漢八旗歷史上在入關的時候,也不過兩萬五千人不到,但是在這個全新的時代之中,皇太極在從多爾袞哪兒瞭解到了刑天軍火器厲害之後,爲了對付刑天軍,極力的擴張了漢八旗的實力,現如今漢八旗的兵力直追他們滿洲八旗,甚至於還超出他們滿洲八旗的兵力一些。

雖然這會兒隨軍南下的蒙古八旗和漢八旗都損失很大,但是他們滿洲八旗也覆沒了整整一旗的兵將,皇太極其實很清楚這個時候他們清軍已經不可能再按照原定的計劃攻入關內,佔領燕雲之地了,最佳的選擇就是立即壯士斷腕,放棄繼續攻打山海關,立即收兵回撤到遼東去,休養兵馬,重新囤積實力,今後找機會再跟大中軍討還這次的“血債”。

但是皇太極同時也意識到,此戰不管怎麼說,他們都已經敗了,如果就這麼撤回遼東的話,那些蒙古八旗和漢軍旗的蒙古人還有漢人們,還會老老實實的聽他們建奴主子的話嗎?皇太極在內心之中捫心自問了一下,但是得到的答案是不可能!

蒙古諸部那些旗主們,根本就是首尾兩端的小人,他們之所以聽從他們建奴的話,除了是因爲他們蒙古諸部相互傾扎之下,內部極不團結使得他們建奴才有機會分別擊敗他們,迫使他們接收他們建奴的指揮,但是他們建奴對於蒙古諸部的控制,始終沒有達到非常完善的程度,蒙古八旗的建立,也基於利益上的合作關係。

這些蒙古旗主們其實都有自己的小算盤,以前他們發現大明朝其實是一個虛弱的大漢,看上去龐大健壯舉世無匹,但是實質上卻很虛弱,而建奴一方雖然看似弱小,但是卻比起大明這個虛弱的大漢,要強悍許多,他們這些蒙古人既打不過大明,又不是建奴的對手,所以他們便兩者相較之下,只能選擇聽建奴的話,跟大明朝作對,跟着建奴欺負大明,雖然他們很清楚建奴是把他們當槍桿子使,當炮灰用,但是跟着建奴幹活,好歹能打勝仗,打了勝仗之後,他們的建奴主子吃肉,而他們這些蒙古諸部,好歹能被主子施捨一點吃剩下的骨頭,喝一口肉湯,所以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兩族是利益的關係。

上一次多爾袞領兵入關的時候,這些隨徵的蒙古旗主們便已經發現,中原大地之中,出現了一支可以和建奴相對抗的力量,那就是當時還沒有完全崛起的刑天軍,刑天軍當時在肖天健的率領之下,僅以弱勢兵力,便打的多爾袞他們這麼多建奴軍不敢與之拼命,所以蒙古八旗的那些旗主們當時便發現,今後搞不好這肖天健和他麾下的刑天軍,將會是下一個崛起的巨大勢力,完全可能和建奴分庭抗禮,再加上當時刑天軍已經有王承平和李凌風在宣大以及晉北靠近蒙古草原的地方出沒,時不時的會以馬賊的身份突入到草原之中,對他們這些蒙古部落進行搶掠屠殺,某種程度上已經威脅到了他們蒙古人的生存,而且控制住了他們蒙古人和內地通商的渠道,這樣一來便威脅到了他們蒙古人今後的生存空間。

一些蒙古旗主便在那一次出關之後,動起了小心思,開始安排人暗中去晉北跟當時的刑天軍聯絡,以騾馬牛羊來從晉北的刑天軍手中交換一些茶葉、食鹽抑或是糧食等物,一方面滿足他們族人的需要,一方面也想暗中交好刑天軍,給他們留條後路。

可是他們的小動作很快便被奴酋皇太極給發現,立即便以雷霆手段對他們進行了一番打擊,還派人滅掉了幾個不太聽話的蒙古部落,讓這些蒙古人明白,暫時他們還必須要聽建奴的話,必須要臣服於建奴,他們方能生存,所以這些被皇太極收拾了一番的蒙古旗主們,趕緊表示效忠於皇太極他們這些建奴,這纔沒有被皇太極繼續打擊。

但是這一次……皇太極想起來就覺得頭疼,不光是蒙古八旗的事情,還有漢軍旗這邊,雖然他沒有見到那些漢軍旗的兵將們直接表露出什麼要造反的意思,但是從那些漢軍旗兵將的眼神之中,他還是看出這些人在看他們這些建奴的時候,眼神中已經少了一絲以前的那種馴服,單單是這一點,他就可以聯想到這些漢兵們想的什麼。

以前這些漢軍旗的漢人們怕他們,那是被他們打怕了,一場接着一場的敗仗,使得這些漢人內心之中產生了對他們建奴的恐懼,漸漸的已經深入到了他們的骨髓之中,在他們眼中,建奴是這個世上最厲害的人,所以只要想活,便要聽他們的話,所以雖然建奴重新將他們武裝了起來,但是內心對建奴的恐懼卻讓他們在建奴面前,一個個都如同溫順的綿羊一般,建奴讓他們做什麼,他們便只能老老實實的去做,不敢說半個不字,哪怕是逼着他們去死,他們也不敢掉頭反抗,只能老老實實的去死,因爲他們太害怕他們這些建奴了。

但是今天事情已經不同了,這些早已馴服的漢人,突然之間發現了這世上其實建奴並不是最厲害的,他們漢人之中居然也有人比建奴厲害,不是他們漢人打不過建奴,而是當官的不行,換成了大中軍之後,其實這些建奴並不可怕,他們同樣在大中軍面前,也會吃癟,也會打敗仗,甚至於還被人家打的很慘。

所以這些早已馴服的漢兵們,內心之中便有點活泛了起來,雖然明處還沒有表現出來,但是皇太極從他們的眼神之中,還是看出了一絲不遜的神色,這令皇太極非常不安。

他們建州兵自從當年他們老爹野豬皮以十三副甲冑起兵以來,幾十年征戰打出來的威風,在天下人心目中塑造出來的那種剛硬的外殼,今日卻在山海關面前撞了個粉碎,甚至於數萬建奴軍好不容易入關之後,卻被人家輕鬆的一口吃掉,甚至連骨頭渣都沒給他們留下來。

所以皇太極雖然擔心他兒子豪格的安危,但是他最擔心的是一旦這個時候他灰溜溜的夾着尾巴率兵回師遼東之後,這些曾經早已被他們建奴的人們,便不再像以前那樣馴服了,一旦那樣的話,僅憑着他們總人口不到二十萬的韃子,還能震懾住這些異族的人們嗎?

所以貌似現在他們撤兵,是保存了實力,但是實質上帶着這些人回去之後,卻是一件更加可怕的事情。

所以在得知阿巴泰全軍覆沒的消息之後,建奴軍中是一片哀聲,就連建奴自己的人,都萌生了退意,更不要說那些蒙古人還有漢人了。

於是清軍大營之中立即響起了一片要求撤兵的聲音,但是出人預料的是奴酋皇太極這一次居然力排衆議,下旨絕不能退兵,必須要接着打下去,甚至於皇太極不惜將他麾下的那些大將們暗中招致他的王帳之中,對這些人說出了他們的擔心。

代善、濟爾哈朗、多爾袞這些奴酋們聽罷了皇太極的擔心之後,也都立即改變了主意,不再繼續提出撤兵的要求了。

如此一來,皇太極先是統一了內部的意見,有了代善等衆將的支持之後,那些蒙古人和漢軍旗的兵將的意見便無法撼動他們主子的決心了。

於是皇太極在大帳之中召集起了所有旗主,先是將那些提出撤兵的人怒罵了一陣之後,然後告訴他們,如果誰要是再敢提出這個時候撤兵的要求,那麼便立即砍了他們的腦袋,如此一來,雖然那些蒙古旗主和漢軍將領還是不服,但是看到這些建州奴酋們一個個都下定了決心,於是也只能無可奈何的閉上了他們的嘴巴。

十餘萬建奴大軍於是便在山海關外又一次拉開了陣勢,做出了要繼續強攻山海關的架勢,一批批各旗兵馬,再一次被拉到了戰場上,一門門大炮也被奴兵們推出了大營,架設在了大陣之後緩緩的揚起了炮口。

第137章 陷落第86章 磨刀霍霍第48章 兵至大石橋第72章 崩潰第130章 雄兵攻城第123章 絕望反擊第109章 紙殼彈藥第206章 叱令第95章 山海關之役1第13章 僥倖退敵第110章 賭約第68章 兵不厭詐第185章 海貿集團公司第128章 巨斧猛劈頑敵首第71章 異議第79章 奴酋授首第112章 大軍來犯第140章 火箭彈第96章 山海關之役2第215章 降將建功第174章 大炮上刺刀第95章 寨門之戰第138章 試炮第195章 增兵金州第58章 可悲可喜第135章 破莊第5章 口水戰第220章 輕取外城第12章 斷然拒絕第101章 不了了之第50章 獻策第105章 兵至高嶺第28章 定策第95章 宿敵第77章 再有收穫第183章 貴客臨門第222章 忠臣勇將第105章 兵至高嶺第78章 如何差遣第180章 李信第126章 激將第74章 投名狀第49章 路遇同行合兵一處第77章 通州會戰6第83章 悲催舉人的命運第197章 豬油蒙心第190章 陝軍入剿第67章 慘烈屠殺第123章 李家主將第127章 討逆軍第57章 禍害第85章 屠奴第77章 再戰大石橋第208章 西班牙人的擔憂第101章 山海關之役7第229章 寶船舊址第29章 分道揚鑣第53章 石橋攻防戰3第129章 填壕第82章 波濤洶涌第18章 老調重彈第86章 激辯1第153章 一聲嘆息第71章 最後一擊第65章 通州第19章 千金馬骨第70章 再生一計第22章 直面交鋒第43章 京觀第227章 大中國第23章 奇襲第148章 分而化之第67章 不得不戰第161章 不識時務者第38章 人才第65章 下場第123章 北方戰區第56章 水壩第170章 屍山血海第155章 撞破第117章 絕殺第63章 奏捷第30章 各懷心思第19章 噴火的怪獸第156章 蛇之七寸第12章 火牛衝陣第6章 磨刀霍霍第87章 有根有據第13章 成功脫逃第61章 君子一言第145章 投靠者第10章 轉戰陽城第89章 疑竇第86章 意義重大第119章 摟草打兔子第68章 兵還洛陽第44章 自殺式阻擊第60章 石橋攻防戰、震怒第48章 前途未卜第144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