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7章 大寶已定

第1287章 大寶已定

進入十月份後,長安一直秋雨綿綿,空氣中開始透出幾分寒意。

但長安朝野和大街小巷的氣氛卻十分熱烈,一個重大的時刻要來臨了。

張太后正式頒發了天子退位說明,天子從小有嚴重的智力缺陷,由於閹黨干政被扶植爲天子,現隨着年紀增長,智力缺陷越來越明顯,經朝廷軍政議事集體確認,已經確定天子無法承擔治理天下的重任,特此昭告天下,天子將在年底正式退位。

昭書並沒有迴避天子的問題,而是直接挑明原因,有重大智力缺陷,被閹黨扶植上位,現在愈發嚴重,由朝廷百官確認,天子的情況已經無法履行天子職能,到了必須退位的時候。

緊接着張太后又頒佈了第二份詔書,確定由皇嗣,也就是目前監國攝政王,於明年正月初一登基大統。

李鄴隨時上書,由於自己德行淺薄、能力不足,無法接受皇帝大寶,懇請太后和百官另選賢者。

政事堂當即做出決議,駁回攝政王的請求,要求他繼承大統。

太后也再次下旨,敦促攝政王接受百官請求,登基大統。

李鄴又接連兩次上書,懇請另選賢者。

第二次是由軍政議事剝奪李鄴請求,要求他繼任大統。

而第三次則是由政事堂發起,朝廷全體百官聯名簽署,一致要求攝政王登基。

太后又第三次下旨,望攝政王以大唐社稷爲重,不要辜負滿朝文武的期待,擔任起中興大唐的重任,這不是榮耀,而是責任。

最後李鄴終於接受了太后的旨意,發表公開申明,他並不視皇帝大位爲榮耀,而是把它視爲一項責任,將竭盡全力,帶領大唐皇朝走向鼎盛。

當李鄴接受皇位的消息傳出,頓時滿朝歡騰,長安大街小巷張燈結綵,數十萬百姓自發上街遊行,敲鑼打鼓,歡慶大唐再一次走向中興。

隨即朝廷成立了登基籌備會,由韋見素出任會長,張立和李泌爲副會長,由禮部、太常寺、宗正寺等七八部門聯合,財政撥錢三萬貫,將籌建一個簡樸且盛大的登基儀式。

所謂簡樸就是一切用現成的材料,不另外購置,洛陽皇宮還保存了前天子李隆基登基的全套儀仗,天子李亨又進行了翻新修補,打算二次登基,彌補他在靈武登基時的簡陋,但因爲戰事緊張,這套儀仗最終沒有用上,遷都洛陽時帶去了,目前保存在洛陽皇宮內。

把這套儀仗全部拿過來利用,就省下了至少二十萬貫購置錢。

然後整個長安和皇城的張燈結綵,因爲是正月初一,就把花燈搬出來,保留到正月十五,便可一舉兩得。

還有三萬儀仗士兵,光是儀仗兵的鎧甲兵器就要耗費數十萬貫,想想就不用了,直接把三萬龍驤騎兵搬出來,穿上作戰的明光鎧甲,手執新款三尖兩刃刀,這比儀仗兵更威武。

三萬貫錢主要花在維持秩序和福利上,比較給長安每個七十歲以上的老人發一領新衣,送一根柺杖,再比如製作煙火,將斥候士兵用的火藥箭進行改造,加大藥量,加上鐵粉,用大黃弩發射上天,在空中燃燒爆炸聲,變得奼紫嫣紅。

原本是報信的火藥箭,卻演變成了盛大的節日煙火。

當然,還有很多細節,需要慢慢考慮充實,還有兩個多月時間,不用太着急。

但對於李鄴,登基只是一個儀式,是一個身份的確定,目前他其實已經是事實上的天子,他同時也是大唐建國以來,最受大臣歡迎的天子。

爲什麼?就是對相權的確認。

李鄴吸取了李隆基和李亨的教訓,他們都是剝奪了相權,把君權無限放大,但自己又沒有那麼多精力處理政務,便把大量政務丟給了宦官處理,閹黨之權由此形成。

李鄴創造性地成立了白虎堂,由白虎堂按照明確的權力分工來分配奏摺,這就不像當年的李林甫,明明是相國的權力,他卻自作主張塞給天子李隆基,李隆基也裝糊塗,享受這種相權上移,連任命一個州官都由天子決定。

有了白虎堂的分權,只有貼着紅色標籤的甲級奏摺纔會遞給李鄴。 而且相權並不是相國一人獨有,而是政事堂的權力,右相的權力主要是吏權,五品以上,從三品以下,由右相任命,而政事堂是事權,討論並投票表決。

另外,如果吏部對右相的人事任命覺得不妥,可以抗訴,然後交由政事堂討論,如果政事堂討論後還是分歧太大,就由天子來定奪。

這幾天,李鄴在關注交州稻的收穫情況,交州稻主要是早稻,在六月成熟後,立刻搶種大唐特有的晚稻,這樣就保障了一年兩季,所有交州稻有沒有效果,必須全年來看,看一年的收穫有多少。

另外,農田冬天就可以閒下來休養,進行施肥保墒,並興修水利,等開春後再進行耕種。

李鄴特地命令政事堂安排數十支考察組奔赴南方各州,考察交州稻在各地的種植情況。

官房內,李鄴正在聽取戶部尚書劉晏關於各地收成的簡報,雖然正式報告沒有,但各地都用鴿信發送簡報到朝廷,至少大致情況便知道了。

“看初步的統計,還是江南東道那邊收成更好,更適合交州稻的推廣,糧食產量普遍增產四成。”

“別的地方呢?”

“江南西道和巴蜀都增產三成,山南東道和淮南道、淮西道都是兩成多一點。”

“福建道和嶺南兩道呢?”李鄴又問道。

“目前還沒有送來,情況不清楚,或許福建道會好一點,畢竟他們去年就開始種了。”

李鄴點點頭,他對交州稻抱以極大的期待,歷史上人口突破一億的北宋,就是從交州稻引入開始,當然,當時叫占城稻,其實是一回事。

但北宋當時的人口是被動的提高,李鄴要主動提高人口,就必須學習清朝的攤丁入畝,放棄人頭稅,對唐朝來說,就是戶稅。

但取消戶稅的阻力太大,從朝廷到地方,幾乎都反對取消戶稅,

但戶稅改革已經勢在必行,最好的辦法就是把戶稅變成朝廷稅,地方上就沒有阻力了,然後把酒稅和契稅劃給地方,再給地方一部分田稅,比如三七開,這樣地方也就沒有意見了。

一旦把戶稅劃給朝廷,就可以進行改革,進行兩頭減,把老人和孩童減掉,只對青壯徵稅,允許用田稅進行抵減。

李鄴負手站在窗前沉思良久,對劉晏道:“我想推進的稅賦改,明年能全面鋪開嗎?”

劉晏沉吟一下道:“從巴蜀試點來看,鹽稅收入很可觀,已經遠遠超過了戶稅,現在政事堂已經不反對戶稅進行改革了,另外,朝廷反對田稅和地方共享,現在地方上光租金一塊收入就已經很大了,而且酒稅很可觀,也同樣遠遠超過了他們之前的戶稅分成,加上契稅,地方稅收和租金收入絕對足夠了。”

李鄴當然知道,北宋時,鹽稅和酒稅成爲最主要兩大稅,遠遠超過的田稅,北宋還發明瞭免役錢,不想服勞役可以交錢抵免,這實際上就是變相的人頭稅,李鄴現在考慮是休養生息,不打算徵免役錢。

李鄴沉思良久道:“朝廷還要負擔各地方官員的俸祿,確實差不多了,明年開始首先把戶稅劃歸朝廷,不要立刻廢除,而且先改革,二十歲到四十歲之間徵戶稅,按每戶人數徵,降低一半稅額,農民可以用田稅抵減,一戶如果有兩個以上孩子,則免戶稅;家中有軍人,免戶稅。

第二,國內商稅暫時免徵,但進口商稅依舊由市舶署徵收。

第三,田稅統一降爲三十稅一,十年不變。

第四,全面推行鹽鐵酒專賣,其中酒稅和契稅歸地方,鹽鐵歸朝廷。

第五,礦稅統一由朝廷徵收,然後地方和朝廷各一半。

第六,由內衛負責稅務稽查,嚴厲打擊各種逃稅行爲。”

第855章 驚聞變故第753章 抵達金城第949章 唯一機會第717章 襄州世家第1264章 陷入絕境第863章 知微見著第333章 朝會之爭(一)第403章 國王之憂第624章 被迫撤退第160章 朔方大戰第3章 融合超越第594章 新兵選將第531章 特殊禮物第910章 土酋來見第713章 關鍵線索第410章 滅國之財第1232章 引蛇出洞第1243章 擅戰降職第170章 誤打誤撞第1276章 將計就計第809章 引蛇出洞第245章 兩國大戰(二)第225章 龜茲古城第1275章 尋找突破第1409章 萬金歸宗第1243章 擅戰降職第1356章 雙管齊下第636章 亡羊補牢第1225章 順藤摸瓜第1253章 河間巷戰第539章 行動倉促第36章 入會終試(三)第490章 天地不仁第856章 火油基地第928章 意外逃走第264章 深謀遠慮第1379章 內衛改革(下)第642章 江夏戰備第589章 驗明正身第266章 侵佔事件第1057章 再回安西第1249章 戰略陷阱第276章 怛水初戰第74章 新房新家第10章 神秘男子第853章 沙河大戰(上)第141章 打進楔子第36章 入會終試(三)第918章 中間之人第367章 初次相約第871章 陰差陽錯第181章 飛鯊歸來第484章 趕往河西第875章 草原阻截第1269章 北上報信第750章 洮州激戰(下)第1176章 枕戈以待第492章 若羌四城第329章 黃粱一夢第253章 人生再遇第469章 以牙還牙第976章 春情暗涌第886章 幽州求降第1129章 進展彙報第913章 馮家後路第1194章 發現秘密第1286章 海島選項第1323章 圍城打援第594章 新兵選將第1459章 利益碰撞第405章 安撫警告第1374章 尾隨之戰第83章 神龍惡黨第131章 嚴厲警告第1398章 千泉公主第567章 強奪武關第67章 話中有話第162章 新的任務第693章 破敵有術第1264章 陷入絕境第653章 萌生退意第803章 不留隱患第1471章 難以逃脫第324章 隊友姓豬第730章 時機成熟第985章 剷除對手第798章 關鍵提醒第772章 大戰開啓第408章 碾壓之戰第639章 巡視漢陽(上)第1266章 引蛇出洞第657章 局勢嚴峻第329章 黃粱一夢第270章 黑夜偷襲第839章 東宮出事第716章 案情惡化第1465章 改革試點第102章 瞞天過海第713章 關鍵線索第271章 推卸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