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五)

讓自己兄弟去送折可適,從城門口轉回來的種建中的臉色,讓每一位迎面過來的巡城甲騎都心驚膽戰地閃到路邊,給他讓出道來。

等種建中目不斜視地打馬而過,又是一個個扭頭回望,竊竊私語地議論着,在鄜延軍佔據夏州城中,究竟是誰惹到了這位衙內?

種建中胸中有一團火在燃燒。折可適臨別時的幾句話,讓他心頭充溢着莫名而來的怒意。

並不是種建中想要這麼做,對於坐視徐禧的愚行,他一直是持反對意見的。但種諤的決定不容動搖,而且鄜延軍中屬於種家一系的將校,基本上都對徐禧,以及跟着徐禧一起鬧騰的京營禁軍厭煩透頂。

——他們要找死,就讓他們去好了。

抱有這樣的想法,纔是夏州城中將領們的主流。

如果說之前折可適釣魚論是事實的話,也是徐禧等人自願跳下水,而不是種諤將他們穿到魚鉤上的。

而且說釣魚也過分了點,沒人能將手握密詔、身後又有執政支持的徐禧當成魚餌。只不過是冷眼看着他帶着一衆想立功的京營禁軍去尋死,不加理會罷了。自家的叔父也只是想從其中求取好處。

徐禧已經說服兩府。宰相王珪稱病。呂惠卿即將拜相。

一條條傳言從京城傳來,使得徐禧一時間擁有了獨斷之權。種建中更明白,這些傳聞,也是讓他叔父下定決心,推了最後一把。

種諤打算坐視徐禧自取敗亡,他不打算與徐禧一起送死,但他絕不會白白浪費這個機會。當西賊出手的時候,也是他們將弱點暴露出來的時候。

如果一切能按照種諤的計劃,這一次的伐夏之役,依然有着翻盤的機會,甚至更進一步攻下興靈也不是不可能。

但種建中沒有半點信心。他可不敢確定,自家叔父反敗爲勝的計劃肯定能夠實現。

之前叔父料錯了天子,原本能打西夏一個出其不意,讓其國中部族分崩離析的大好良機,卻給莫名其妙的理由廢掉了。

嵬名氏和梁氏以及幾大部族,由此利用僥倖得來的一線生機,整合內部,凝聚人心,同時加快堅壁清野的速度。靈州之敗豈止是因爲失察之故?若是當時不收兵,徑直攻向靈州,不用打就有人獻城了,就連糧草也能就地徵收。

當時五叔沒想到皇帝會不顧軍心強令收兵,現在萬一再一次判斷錯誤,種子正的名聲,可是已經損失不起了。

而且當消息傳到韓岡那裡,以他的經驗和眼力,不可能看不住自家叔父的私心,到時候,能有幾成把握讓韓岡不站出來說話?

韓岡立身之正,在軍中是有名的。無論是之前反對速攻興靈,還是之後反對逼迫自家叔父撤軍,都證明他從不看人情面,只會就事論事。

在州衙門前下馬後的種建中,腳步又沉重了許多。同爲張載弟子,交情又頗深,他實在不願看到種家與韓岡反目。

回到衙後的偏廳中,種樸正埋首在地圖上,拿着根新近流傳開來的炭筆點點劃劃。

種建中進門後,向他打了個招呼:“十七哥。”

種樸從地圖上擡起頭,回望了一眼,“送了折七回來了?”

“嗯。”種建中意興闌珊,沒什麼心情說話,在角落裡找了個位子坐了下來。

見到種建中的模樣,種樸丟下地圖和紙筆,走過來:“是不是折七說了什麼?”

“嗯,說五叔這一回是釣魚呢。”

“挺會打比方的嘛……”種樸笑了一聲,在種建中身邊坐下,“這不是折克行會說的話。”

“我知道這不是折七替他老子傳話。”種建中沉着臉,嘆息道,“但既然他都能看得出來,當也瞞不過其他明眼人。”

種樸盯住種建中看了好一陣,最後一聲嘆,“我說十九你啊,書讀得多,那是好事。可心思也跟着多了,這就不是好事了。想得太多,就容易瞻前顧後,多謀無斷。”他敲了敲座椅扶手,“既然已經成了定局,現在就該盡力將事情做漂亮了,而不是在這裡嘆氣啊!”

“曲珍和高永能哪一個都不會甘心跟着徐禧一條路走到黑……”

進駐鹽州的官軍,大部分是京營——幾名來自開封的將領一直都想立功,但始終沒有機會,所以這一次鬧騰得最兇便是他們——但還有一小部分是西軍,以補充缺口。徐禧點人時,刻意排除了種家的勢力,大概是不想讓種家一系的將領立功。但曲端和高永能兩人又不是傻子,徐禧認爲這是對他們的獎賞,可在曲端高永能那邊,恐怕都想哭的心都有了。

種建中問種樸:“五叔的計劃當真能成嗎?”

種樸的眼瞳中只有堅毅:“事情能不能辦成,是做出來的,不是計算出來的。與其在這裡想東想西,還不如想想怎麼才能將事情做好。”

種建中出去了。

種樸又回到擺放地圖的桌邊。桌上的這份地圖,有西夏、有橫山、有遼人的西京道,連河東一部分都包括在內。

遼人的動向事關天下大局,擺開的架勢似乎是準備從河北開刀,但實際上,往西邊來也不是不可能。對於遼人,不能不將他們的威脅考慮進來。

但種諤,他知道種建中有個名字沒說出來——韓岡。

韓岡出任河東路經略使,這個任命意味着什麼,只消回去查一查就知道了。看看能在危急之時出守邊疆的都是什麼人?

范仲淹、韓琦、龐籍……掛着宰執的名頭,出典要郡的例子不勝枚舉。能在戰時被派來鎮守河東的臣子,加一個參知政事、或是樞密副使銜都在情理之中,郭逵正是如此。韓岡能在此時出鎮河東,即便他受限於年資進不了兩府,但基本上已經可以算是宰執一級的人物了。

種樸最擔心的就是韓岡。

之前靈州之敗已經證明了韓岡有着不下於郭逵的戰略眼光。眼下自家父親想要成事,就不能讓人驚擾了徐禧的美夢。

但韓岡一旦得知此事,就絕對會這麼做。種樸相信以韓岡的爲人和品性,不會坐視數萬甲士爲敵所乘。

自家父親對徐禧的態度是坐視,不論徐禧有什麼動作,只要他還沒有出事,就必須讓他一切照常。可要是韓岡插足進來,情況就難說了。若是不能順利地歸罪徐禧,種家可就危險了。

……

“甘涼一時間是奪不回來了。”

當宋人以重兵進駐涼州的消息傳來,興慶府中,重又陷入了陰雲之中。就是因爲靈州之役而信心十足的仁多保忠也不由一陣哀嘆。

從眼下傳來的消息中看,秦鳳、熙河兩路的宋軍已經將重心放在了甘涼之地上。

王中正甚至還派兵在葫蘆河河口修寨。一旦葫蘆河河口成爲宋軍的控制區,黃河岸邊的應理城【今寧夏中衛】也將保不住多久。當應理城成爲宋軍的據點,通向甘涼的道路便就全給宋軍封死了,應理上游的黃河河段,再也不屬於大夏。

王中正的用心不難理解。弦高犒師的故事,樑乙埋也曾聽說過。因爲弦高的緣故,秦軍偷襲鄭國不成,不得不撤軍,爲了回國後有個交代,同時也是因爲賊不空手,就將路上的滑國給滅了。

王中正眼下轉向河西的甘涼一線,便是爲了能有個交代。而他這麼做的結果,就是徹底地斷絕了西夏短時間內收復甘涼的可能,除非能下定決定放棄銀夏。

但這個決心是沒有人敢下的。

甘涼雖然重要,但畢竟不是大白高國的命脈所在。丟了甘涼還好說,但失了銀夏,糧賦財稅都要減半。同時只剩興靈一地,那樣的大白高國只有滅亡一途。就算僥倖贏了靈州之役,大夏也只剩苟延殘喘的氣力。

銀夏之地,能生財濟國用的唯有鹽州,青白池鹽是不遜於宋國解鹽的上等精鹽,價格又便宜,最多時,青白池鹽佔到了陝西食鹽用量的三成之多。多少年來,橫山深處的小道上,來來往往的盡是私鹽販子。

但鹽只能生財,糧食纔是一切。而銀夏之地的糧食主產地只在無定河兩岸,更確切點就是銀州至夏州的那一段。

如果宋人毀掉了鹽州、石州,不過是一時沒錢,鹽田還是在那裡,終歸能恢復。但若是宋人奪了銀州、夏州,少了銀夏的存糧供給,又沒了橫山蕃部的支援,以興靈爲起點的糧草轉運,甚至無法支持國中大軍抵達橫山腳下。

必須要贏!

就算使盡手段,也要使動遼國正式動起刀兵。不論如何都得想方設法,將盤踞在銀州、夏州的宋人給趕出來。

樑乙埋下定了決心。

七月末的興慶府已經漸漸由酷暑轉爲秋涼,迎面而來的風中也少了幾分夏天時的燥熱。

樑乙埋忽然停下腳步,彎腰從地上拾起了一片半黃半綠、形似手掌的落葉。

“相公?”親兵隊正疑惑地問着。

樑乙埋小心地將葉子收進袖中,擡頭注視着宮中依然濃綠的一株株梧桐樹,意有所指:“秋天到了。”

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一)第三十二章 榮辱憑心無拘執(上)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九)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一)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五)第四十六章 南北(六)第二十八章 夜影憧憧寒光幽(一)第一十九章 登朝惟願博軒冕(上)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七)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十)第二十七章 鸞鵠飛殘桐竹冷(上)第一十七章 夜顧茅廬訪遺賢(上)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五)第一十九章 此際風生翻離坎(上)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十五)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八)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五)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五)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一)第一十八章 棄財從義何需名(上)第三十七章 異鄉猶牽故園夢(上)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六)第二十二章 早趁東風掠馬蹄(上)第一百零四章 微雨(十一)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九)第四十五章 千里傳音飛捷奏(中)第一十八章 向來問道渺多岐(一)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二十)第二百八十八章 點畫(中)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六)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十二)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十一)第二十章 千山紅遍好憑欄(上)第三十七章 相嘆投殘筆(中)第二十九章 君意開疆雪舊恥(下)第三十六章 驟風(三)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一)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八)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五)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五)第四十八章 辰星驚兆夷王戡(下)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六)第一十章 霹靂絃動夙夜驚(下)第三十九章 苦心難成事(上)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六)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暗潮(六)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一)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八)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五)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八)第二十六章 鴻信飛報猶覺遲(四)第二章 凡物偏能動世情(三)第三十四章 雲庭降鶴宴華堂(下)第一十六章 山入四荒更鬱蒼(下)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九)第一百三十四章 梳理(四)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十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四)第二百六十八章 長風(五)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六)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九)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九)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七)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八)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六)第一百三十四章 梳理(四)第一百九十五章 火箭(三)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二)第六十七章 宴火(九)第二十一章 虛實(一)第二十一章 飛逐馳馬人所共(上)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二)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二)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十七)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一)第四十章 雁度長空跡不彰(下)第四十七章 氣接瑤臺驂帝御(下)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三)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八)第三十八章 一夜驚濤撼孤城(上)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溫春常早(二)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四)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變遷(八)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六)第四十一章 誹誹諫垣鳴禁闈(上)第三十三章 道遠難襄理(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長風(九)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二十二)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一)第三十二章 江上水平潛波濤(下)第二百八十四章 興波(下)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八)第一百七十六章 變遷(三)第一十三章 羽檄飛符遙相系(四)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十二)第三十八章 天孫漸隱近黃昏(上)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