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九州聚鐵誤錯鑄(五)

“怎麼會沒說好?別小瞧你三哥,這麼大的事,難道會不跟王中正先敲定。有人跟他一起進京,該說的早就都說了,王中正也託他回來向我傳話。”韓岡笑着解釋了兩句,提聲叫了一個家丁進廳,“去喚胡義來。”

“胡義……就是韓義吧?他進京了?”王舜臣問道。

“跟着王中正一起上京的,不過昨天城門落鎖前早一步進了京城。”韓岡瞥了一眼王舜臣,“昨天夜裡我倒是想找你說一說這件事……”

王舜臣摸摸頭,乾笑道:“三哥你讓俺看的那幾本兵書太難了,根本都不是讓俺們這等武將看的,看着看着就困了。本就是給文臣看的文章,根本不是上陣能用。照俺說,還不如李家哥哥寫的交趾作戰心得。就是不識字,讓人念出來,也不需要多解釋,下面的小卒都能聽得懂。”

韓岡搖搖頭,苦笑了一下。王舜臣的話不爲錯。

如今世間流傳的兵法,說戰略的地方太多,對於戰術細節上的問題講得太少。就是軍事百科全書式的《武經總要》,也同樣顯得過於簡略。

這方面的問題,是一直爲韓岡所詬病的。他所參與的與軍事有關的遍敇和文案,則是一貫的不厭其煩。比如他所編訂的《軍中衛生條例》,如今通行,於世的修訂版多達四萬字,而當初在廣西增修的南方版本,因爲地理氣候和疫病種類的不同,則又多出了兩萬字,數十條款。

但韓岡也不能放縱王舜臣:“話是這麼說沒錯,但這些兵書裡面都是蘊含了真知灼見,多讀一點沒有壞處。若是嫌太過簡略,你可以補充嘛。春秋和左傳之間的關係,記得我當初跟你說過——關羽和郭逵都喜歡讀左傳的——還有,既然你看過了南征紀行,難道我那位表哥被調任河北之後閒下來後在做什麼你不知道?當初你也不是寫了一篇橫山作戰的心得嗎?”

王舜臣抓了抓脖子,他的這位韓三哥當老師當上癮了,讓李信寫南征作戰的心得,讓趙隆寫平茂州的心得,讓自己寫在橫山中作戰的心得。雖然知道其中的用心很深,但在油燈下咬着筆桿子的日子,實在不是人過的。

李信是興致盎然地在寫、在學,上次來信,還說找了個先生教授春秋,也不知是不是打算日後做個教書先生。而趙隆則是口述經歷,讓自家的幕僚做記錄,然後自己親自整理。他們都不敢把韓岡的吩咐不當一回事,王舜臣同樣也不敢,一樣是費盡了心思,將作業給完成了,但他實在不想做第二次,上陣殺敵,與賊人勾心鬥角都比這個簡單千百倍。

韓岡看得出來王舜臣心中的牴觸,嘆了一口氣,道:“回去後好好想想。不求你苦讀不輟,只求能有會於心,與現實做個印證。之前讓你寫的那些心得,也不是要你寫出多好的文章,只是讓你有條理地記錄而已。在天子面前、在同僚面前、在下屬面前,都是有好處的,總不能只憑箭術做依仗吧?”

韓岡幾乎是苦口婆心地規勸,王舜臣也不再裝傻充愣地推搪,很誠懇地點頭:“三哥,小弟明白,回去後會認真讀書的。”

韓岡也不多說什麼了,這件事還要靠王舜臣自己自覺。胡義馬上就要到了,對王舜臣說的話,也不好當着他面說。

胡義他本來有另一個名字,只是在投身韓家爲莊客後改名做韓義。之後因功授官,也僅是恢復原姓,名字卻沒有改回去。

前一科犯了事,改個名字重新參加科舉的事也是有的。前科狀元劉幾在歐陽修第一次知貢舉的時候,因爲文風被歐陽修所厭棄,故而被黜落,甚至還張榜貼出,給了個大紕繆的評語。

等到下一次歐陽修再次知貢舉,劉幾改了個名字再來考,特意改成了歐陽修喜歡的文風,以其文采便被擢爲第一。在揭糊唱名的時候,登記名字叫做劉煇。歐陽修拿着這篇文章向朋友大加推崇,因爲又錄用了一個出色的弟子。之後方纔知道,這一位其實就是他一直拿出來當反面教材的劉幾。

而有些官員,因爲得罪了高官,怕影響前程,改名的情況也爲數不少。劉義乃是廣銳軍出身,舊名可是留了底,改回去只會自討苦吃。

除了胡義之外,還有兩個跟着韓剛立了功得了官的親隨,他們跟胡義一樣,都是廣銳軍出身。儘管在投入韓家門下時,沒有改名換姓,但在得官之後也都聰明地改了名。

胡義得了韓岡相招,很快就到了。也是很年輕的一個人,看模樣就是精明幹練,等他行過禮,韓岡吩咐道:“你把王都知說的話再說上一遍。”

胡義拱了拱手道:“王都知只是在過潼關的時候,跟小人說過一次話,問了小人的出身來歷,還有投到龍圖門下後做了什麼才得官。之後直到進了城,才讓小人來向龍圖道謝,說上次送來的茂州生藥甚好,他很喜歡,天子更喜歡。近日聽說涼州的馬鞍好,不知龍圖是否能帶上一具,以便能獻與天子。”

聽過胡義的轉述,韓岡問,“明白了沒有?”

王舜臣竭力抑止心中興奮,點了點頭:“哪裡還能不明白?!”

王中正的話一點都不委婉,沒有彎彎繞的說辭,王舜臣又不蠢,怎麼可能聽不明白。

前一次,靠着韓岡的推薦,王中正以趙隆、苗履爲部將,一舉平定了茂州叛亂。這一次也是一樣要藉助韓岡的力。而韓岡推薦的,正是王舜臣。當然,這個胡義也多半一樣能沾了光,要不然王中正也不會細問他的身份來歷。

“王中正會願意分兵涼州,多半也是知道這一仗不是那麼好打,靈州的功勞也不好掙。六路約期齊集靈州城下,說着簡單,但實際上只要帶過兵,就知道這樣的計劃根本是一張廢紙。前後差個幾天,就能有各個擊破的機會。”

王舜臣皺眉道:“六路伐夏,其中兩路合兵,都能與黨項人一較高下。所以王都知纔會兼領秦鳳和熙河兩路,而涇原路也要受環慶路的高總管節制,河東路的兵馬同樣是得配合鄜延路的進兵。說是六路,等到殺到靈州城下,其實等於是三路。”

韓岡搖搖頭:“不能這麼算。河東路地理上相隔太遠,從一開始就只能跟着鄜延路。而熙河、秦鳳的主帥是王中正一人,也沒有可爭的,到了黃河肯定會合兵。唯獨涇原路和環慶路,僅僅是節制而已。從沒有說,涇原路要等環慶路,或是環慶路要等涇原路。到時候,說不定就會被各個擊破。”

“苗總管是高總管的人。”

“都是一路兵馬副總管……誰是誰的人?眼下他們可都是平級的大宋臣子。”韓岡笑問道,其實王舜臣自己都是說得猶猶豫豫,原本是老實聽話的下屬,但地位高了之後就平起平坐的例子實在太多了,哪個沒見過。

王舜臣振奮起精神:“有板甲、斬馬刀和神臂弓護身,又有飛船監視遠近,西夏的鐵鷂子拼不過官軍。”

“党項人愛用詐術,從繼遷開始便是如此,也就是前些年氣焰囂張時纔會蠢到衝擊軍陣,眼下可不會再犯傻了。”

在冷兵器時代,一副上好的鐵甲,對士兵的戰鬥力能起到倍增的作用,再加上斬馬刀、神臂弓的普遍配發,讓列陣之後宋軍步卒能輕易擊敗大遼和西夏兩國的精銳部隊——但這要加個前提,得讓遼夏兩國的騎兵自己犯傻往軍陣上撞,而不是憑藉優越的戰場機動能力直接繞開宋軍軍陣。

同樣的道理。此時的西軍,擁有絕不遜於契丹的宮分、皮室那樣的精銳部隊。任何兩路合力,都有跟西夏一較高下的實力。縱使鄜延路和河東路因爲瀚海阻隔不能及時趕到靈州,只憑剩下的四路,也足以堂堂正正地擊敗西夏——只可惜,要想讓党項人打一場堂堂正正的戰爭,除非興慶府上上下下都變了白癡。

王中正來了又匆匆走了,離開的時候順便將王舜臣一併帶走。說服了天子讓王舜臣戴罪立功,是王中正給韓岡的人情,而韓岡的回報,就是讓王舜臣幫他奪下涼州。

不過韓岡和王中正私下裡的密約並不僅僅是對王舜臣說的那些。

打通了絲綢之路的主線,之後還能有開拓西域,恢復漢唐舊疆的好處。到時候王中正若是想過一過班超、張騫的癮,韓岡也是要出來支持他的。

話說回來,韓岡本人也樂於見到西域被收復,絲綢之路重新掌控在中原王朝手中。他並不在乎究竟是誰奪取的,就是閹人也一樣。

在党項人控制河西走廊的時候,由於盤剝太甚,許多回鶻商人都改走絲綢之路的南線,從青海湖畔繞行,董氈繼承父業之後,很長一段時間,他的財政都是靠回鶻商人的過路費來支撐——不過如今的董氈,已經利用棉花、油料乃至可以替代食鹽的鹹魚發家致富,對於過路費的依靠小了許多。

有了河西走廊,絲綢之路的收益還是小事,對熙河路的幫助卻是實實在在的。

隨着天氣一天比一天更熱,種諤領軍回到出發地,戰爭的籌備也還在繼續,而到了快入夏的時候,來自遼國的使臣帶來了一封強硬的照會,與之同來的還有二十萬鐵騎抵達鴛鴦濼的消息。

“這可不是夏捺鉢該來的地方。”韓岡在崇政殿上說道。

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六)第四十四章 文廟論文亦堂皇(一)第一百七十章 暗潮(五)第二十章 千山紅遍好憑欄(下)第二十七章 片言斷積案(上)第六章 日暮別鄉關(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梳理(四)第三十二章 江上水平潛波濤(下)第二十五章 閒來居鄉里(二)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一)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六)第一百九十五章 火箭(三)第四十二章 皇祚思無疆(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新議(十七)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七)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二)第三十章 臣戍邊關覓封侯(一)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七)第一百八十五章 變遷(十二)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十)第二百二十三章 變故(二十)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八)第一百六十四章 京師(六)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二十)第一百二十七章 消息(下)第五章 聖賢需承傳人薦(上)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議(二十八)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九)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四)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第二百七十五章 長風(十二)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十二)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二)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賁(五)第一百零七章 微雨(十四)第一十八章 霽月虛明自知寒(中)第二十四章 夜雨更覺春風酣(下)第二十章 敵如潮來意尤堅(上)第二十五章 阡陌縱橫期膏粱(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六)第四十二章 望斷南山雁北飛(下)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六)第三十七章 異鄉猶牽故園夢(上)第三十七章 相嘆投殘筆(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撲朔(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火箭(一)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三)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十二)第四十一章 辭章一封亂都堂(三)第一十三章 上元驚聞變(上)第二十五章 山水流連住多時(上)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一)第二章 一物萬家歡(上)第三十七章 長安道左逢奇士(中)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十二)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七)第一十七章 夜顧茅廬訪遺賢(下)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四)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八)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一)第三百一十七章 反撲(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火箭(一)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三)第一百九十一章 借款(五)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九)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四)第三十二章 憂勤自惕礪(下)第四十三章 百里河谷田一頃(下)第一十六章 綺羅傳香度良辰(中)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二)第三十九章 銅戈斑斑足堪用(中)第三十章 臣戍邊關覓封侯(四)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一)第二十八章 夜鍾初聞已生潮(六)第四十一章 辭章一封亂都堂(三)第一百八十五章 變遷(十二)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一)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五)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十三)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五)第二十章 廷對展玉華(中)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二)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一)第一十八章 諸士孰爲佳(中)第三十四章 彩杖飛鞭度春牛(下)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四)第三十九章 銅戈斑斑足堪用(下)第六十四章 宴火(六)第九章 縱行潼關道(下)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四)第九十六章 微雨(三)第三十章 回首雲途路不遙(四)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五)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七)第三百二十六章 反擊(下)第一十四章 臥薪三載終逢春(上)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八)第四十三章 竹紙知何物(下)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