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四)

“修道,不就是爲了長生嗎?不能練就金丹,對百姓再有用,在他們眼中,也只是無用的廢料而已。”

“所以對百姓來說,他們就是無用之人啊。”

對修道之人的評價,出韓岡之口,入王旖之耳,說說就算了。跟韓岡不同,他的幾名妻妾雖然跟在韓岡身邊耳濡目染,已經不是很相信一些騙人入彀的鬼話,但對佛道依然還是保留着幾分敬畏,連王旖都不例外。

襄漢漕運的通道已經打通了,也就在這兩天,消息就該傳到了京城。雖然勾連襄陽和京城的渠道依然被方城埡口一分爲二,但作爲替代工程的方城軌道的完工,產生的影響應當也不會比渠道正式修成時差得太遠。

等到秋稅收過之後,需要大量民夫的堰壩、船閘,以及開挖方城渠道的工程就要開始,但對於韓岡來說,他來京西的幾個主要目標,已經完成了其中一項,其後續的進度,他已經不怎麼放在心上了。

只要方興能夠將六十萬石綱糧在四十天內運抵京城,這就是對軌道最好的廣告。接下來,推動軌道的全面發展就不是什麼難事,更是順理成章。通過軌道加強整個國家的物流能力,好處不僅存在於商業上,對於軍事,也能有極大的裨益。

韓岡對軌道的計劃很多,陸陸續續也整理了起來,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規劃方案。

他甚至打算將軌道的建設和管理向民間開放。國家打造幹線,控制作爲命脈的主幹道,而放開來讓民間修造支線,成爲整個物流體系的補充。而全國性物流體系成型,使用的牲畜也將會是一個天文數字。馬匹的保有量是一個國家實力的象徵,大宋之前的水平讓人嘆息,但軌道網絡形成後,至少能追近遼國了。

不過現在想這些也太多了,等到這個最終目標成型,還不知道要到猴年馬月,需要多少年的時間去培養和發展。

韓岡盤算着軌道未來的發展,王旖則拿着丈夫的筆記原稿,繼續往下看。看到不解的時候,就做個記號,等韓岡有空的時候再問。

這是門外的廊道上響起了腳步聲。

“是素心。”王旖擡頭喜道,她肚子正好餓了。

“不是她一個人。”韓岡搖搖頭。

書房門響了兩下,就被人從外面推開了。周南、韓雲娘和嚴素心,不知怎麼湊在一起過來了。三人手上都拿着一塊巴掌大的水銀鏡,上面的紅繩穿過鏡紐,下面則垂着一條長長流蘇,這是韓岡前些日子帶回來的禮物。

“怎麼了?”韓岡問道,“晚上還拿着鏡子?”

周南將鏡子遞過來:“官人你上次給奴家的水銀鏡,怎麼變得模糊了?”

“是啊,全都模糊了。官人你拿鏡子回來的時候說過,有什麼變化立刻就跟你說。”嚴素心和韓雲娘一起點頭附和着,一起將鏡子遞過來,很是疑惑的樣子。

“模糊……怎麼又模糊了。”

韓岡一手接過拿着如同多了幾處黴斑的鏡子。這應該是他一個月前,從工匠們那裡拿到手的第一批水銀鏡。就在前兩天,這塊鏡子還是閃亮如銀,而今天,就已經是隻能看到一部分清晰一部分模糊的人像了。

韓岡對此心中有底,同樣的情況,在他聽到的彙報上,出現過不少次,本以爲這一次是成功了,沒想到還是不能投入實際使用。

幾個工匠爲了試製水銀鏡,試驗了汞和錫不同的配比。發現在汞錫齊中,水銀用得越多,模糊得就越快,最後將水銀降到了最小的限度,終於不會變得模糊。誰成想才一個多月,又復歸原狀了。

看起來是鏡面鍍層中的水銀揮發得很厲害,也有可能是水銀滲透到銅鏡裡面去了。

但不管是怎麼回事,都證明用金屬材料作爲基材,同時無法密封隔絕的水銀鏡完全沒有保有價值。

看來還是得用玻璃,韓岡想着。鎏銀其實也是一種辦法,但鍍上去的銀層容易發黑,這個問題不論怎麼調整實驗配比都沒辦法改變。

“官人這是怎麼回事?”王旖還沒有回屋看,但她的鏡子想必也出了這個問題。

“自然是技術還不到家的緣故。”韓岡衝着四位妻妾自嘲得笑了一下:“勝負兵家常事,水銀鏡就再讓人去想辦法好了,總有成功的時候。”

從周南、雲娘手上接過另外兩面鏡子,幾面一起遞給身邊的小婢:“去外院叫個人,送到城外柳樹營去。夫人那裡的,一會兒也讓人帶過去。”

水銀有劇毒,既然會揮發,就最好丟得遠遠地,韓岡可不敢讓水銀來禍害自家的妻兒。

只是這樣一來,顯微鏡的反光鏡又成問題了,韓岡咂了下嘴,做個科學家還真是不容易,得不斷直面失敗,難道當真要他實驗六百六十六次才能看到成功?

“官人。”王旖眼中多了些憂色,她拍拍桌上的書稿,“這個會不會……”

可能是因爲忌諱的緣故,她沒有把失敗兩個字說出來。

韓岡領會了,搖頭笑道:“不用擔心,伏龍山那裡已經有好消息了。等李德新回來就可以進行下一步了。”

曾經的金明寨寨主之子,隴右名醫仇一聞的弟子,早在幾年前就被從關西找來,投入了韓岡的門下。蕃人的身份讓他很難與周圍人交流,只能依附韓岡,而韓岡也正是因爲這一點,有許多事可以放心地交託於他。

小事失敗沒什麼,韓岡也不是很放在心上,但大事他可是慎之又慎,內外都做好了準備,也多次做過了驗證,想失敗也難。

……

“襄漢漕運打通了?”呂惠卿聽到這個消息後,也是十分驚訝。

韓岡沒將方城軌道的通車太放在心上,但無數道盯着襄漢漕運的視線卻不會等閒視之。

方城埡口六十里的軌道的成功,就像一塊巨石投入,頓時掀起了軒然大波。

“不能算是打通,只是通過方城山的那一段鋪好了軌道。”

“看來韓岡還是急了點。”呂惠卿沉穩下來,“到底能不能成事,還得看今年秋冬。他能將京西南路和荊湖的秋糧,運多少過來。”

來跟呂惠卿報信的幕僚點頭附和。

“不過以韓岡之材,運上六十萬石,也並非難事。也可以說他已經成功了。”

從襄州坐船上溯至方城縣,坐有軌馬車走上六十里,到汝州再換船去京城。有通暢的道路運輸,從這一件事上,呂惠卿知道韓岡是成功了大半。

軌道跟水道和普通的官道不一樣,水道和官道上跑的車馬船隻,可以是私人的,也可以是官府的。但軌道上的有軌馬車,只可能是一家獨佔。

只是這一點上,呂惠卿的眼前就彷彿出現了一個個銅板,叮噹作響的落下來,灑了滿地,閃爍着金色的光芒。

在汴河上,有能逃稅的民船,但在軌道上,如何逃稅?而且還有運費進賬。

這樣好的項目,如果自己這位參知政事插手進來,至少能讓東南西北四座京城用軌道聯繫彼此。

“不對。”呂惠卿搖頭。

韓岡是不可能留下這麼大的破綻,他肯定會在確認成功之後,上書天子。就算自己第一個向天子建議在方城山以外的地方鋪設軌道,但日後當真有了成果,自己也沒臉跟韓岡爭首倡之功。

一般來說,如果分潤不到功勞,呂惠卿也就沒了太多的興趣。但軌道的作用,呂惠卿卻是難以割捨。就算功勞不歸他,但一旦成功,多了幾條勾連南北的通道,做什麼事都能多一分助力。

看來就必須等十一月的結果了。韓岡若是成功地將理因運送到揚州的糧食,通過襄漢漕運運抵京城,那麼接下來,天子自然會有意通過軌道將無法用水路聯絡的州縣,通過軌道聯繫在一起。

不過軌道有個壞處,就是必須在平坦的地方纔能使用。如果有些斜坡,不是運力大幅下降,就是對挽馬的要求直線上升。並不是皇帝金口玉言一開,就能讓軌道面臨的問題,就此煙消雲散。

但呂惠卿不是很在乎,能將四座京城聯繫起來——大名府要過河——繼而延伸到邊地……比如定州、真定、滄州。

“也只能在河北。”呂惠卿有着恍然大悟的感覺。就是不清楚韓岡究竟是軌道將官軍的重心移到東面,還是利用軌道,給契丹人以壓力,讓他們不敢肆無忌憚地支援党項人。反正多一種手段,就是多一個選擇,也是多一份保險。

種諤的奏章已經遞到宮中幾天了,天子是什麼想法,現在還沒有人能探明。開戰是肯定的,到底是什麼時候開戰,還沒人能說得準。不過有了軌道,有了新的漕運通道,天子可能又多了一份兩份的信心。

不過韓岡究竟能得到什麼樣的封賞還說不準,進京任官幾乎不可能,下一步究竟是回關西,還是去河北?

呂惠卿忽然發現,能決定韓岡到底去哪裡並不是他,也不是兩府,宰輔們甚至連影響都做不到,只有天子,只有天子才能決定韓岡的未來。

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六)第一百三十六章 梳理(六)第四十一章 順風解纜破晴嵐(上)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六)第四十二章 潮至東嶗觸山回(中)第二十一章 涉川無咎黃龍鎖(下)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時至(四)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五)第三十一章 馬鳴蕭蕭辭舊歲(下)第二百八十七章 點畫(上)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四)第一十四章 轆轆塵道犯胡兵(上)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二)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九)第二十八章 夜鍾初聞已生潮(六)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七)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四)第二十五章 閒來居鄉里(六)第四章 豈料虎嘯返山陵(五)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七)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一)第二十八章 虛實(八)第九十七章 微雨(四)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七)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十二)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六)第三十九章 苦心難成事(中)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一)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四)第四十六章 正言意堂堂(中)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四)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九)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一)第二百八十三章 興波(上)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六)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五)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十)第二十五章 閒來居鄉里(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梳理(十二)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七)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六)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十九)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七)第四十七章 節禮千鈞重(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七)第四十二章 壯心全向筆端含(中)第一十四章 落落詞話映浮光(上)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一)第三十三章 女兒心思可知否(中)第二十章 千山紅遍好憑欄(下)第二十五章 鳥鼠移穴營新巢(上)第二十五章 山水流連住多時(下)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六)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五)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九)第二百八十五章 旅話(上)第三十二章 憂勤自惕礪(下)第九十四章 微雨(一)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十)第二百五十五章 新議(二十一)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四)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三十一)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十一)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一)第六章 日暮別鄉關(上)第三十五章 把盞相辭東行去(一)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十三)第二十五章 欲收士心捕寇仇(下)第四十七章 豈意繁華滋劫火(上)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七)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二)第二百七十八章 長風(十五)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一)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六)第二十八章 夜鍾初聞已生潮(五)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十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五)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六)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二)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四)第五十四章 南北(十四)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六)第四十六章 龍泉新硎試鋒芒(一)第二百六十四章 長風(一)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九)第二十七章 舒心放意行所願(上)第三十七章 長安道左逢奇士(上)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一)第四十七章 節禮千鈞重(中)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一)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一)第二十四章 攜眷西返家(上)第四十四章 本無全缺又何慚(上)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九)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六)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六)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十二)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