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進退難知走金鑼(下)

自永安州登船出海,在海上一帆風順。登陸的兩日後便攻破欽州,後三日,又破廉州。到了第十一天,李常傑留下了還在欽州、廉州洗劫子女金帛的一部分兵力,率領兩萬精銳站在邕州城下,與領軍取陸路北上的宗亶勝利會師。

抵達邕州的當日,交趾的輔國太尉便是一身戎裝,在衆將的陪同下,遙遙眺望着兩百多步外,高達四丈的城垣。

李常傑的身材有別於周圍只有五尺上下的交趾男丁,竟高達六尺有餘,長相也算得上英挺,就是鼻樑略鉤,顯得有幾分陰鷙。

“只可惜不能再走近一點了。”李常傑眯起細長的雙眼,細細看了一陣擺上城頭的防具,回頭問道,“神臂弓當真這麼厲害?”

宗亶聞言,臉色就變了一下。就是因爲神臂弓的存在,李常傑和他都不能再往前走了,下面的士卒還可抵近到城下半里的地方,但他們都是主帥,不能拿自己的性命去冒險。

而且神臂弓的威力和射程,也是宗亶以血的代價,用自己麾下將士的性命換來的。

李常傑自海上攻欽州,而宗亶領軍走得陸路。從升龍府渡富良江北上後,一路攻下永平寨、太平寨,連同剛剛被劫掠的古萬寨也一併攻了下來。連克多寨,收穫頗豐,交趾和廣源州聯軍一時氣焰正盛。到了邕州城外,也不做休整,直接就往城門底下殺過去。

並不是宗亶他們看不到邕州城高牆厚,而是之前的幾個寨子都沒有怎麼反抗就自己開了城,弄得他們都以爲只要大軍開到城下,邕州城中的守軍就會殺掉城中主帥,乖乖地開了城門出城投降。

爲了能第一個進城,在邕州城這個花花世界裡好好發上一筆,幾個蠻帥還爲此爭奪起來,爭着攻城的次序。

可誰能想到邕州城上迎接他們的是一蓬密如飛蝗的箭雨。八百具神臂弓齊發,嗡嗡的一陣弓弦響過之後。僅僅數輪射擊,就讓四百多在城下耀武揚威的蠻兵變成了刺蝟。

而領軍衝在最前面的蠻帥申景福,戴着頭盔、穿着甲冑,照樣被射了個通透。箭鏃甚至深深地扎進頭骨裡,費了好半天氣力,才從屍身上拔了出來。

這一敗,差點就讓面和心不合的聯軍散了架子,最後宗亶沒奈何,一口氣退了七八里纔敢紮下營盤,兩天來都沒敢去攻城。直到李常傑領軍而來,方纔聲勢復振,重又進抵邕州城下。

“神臂弓乃是宋人用來對陣党項、契丹的神兵利器,猝不及防之下,就算是契丹鐵騎,也照樣提防不住。此番小挫非宗太尉之過。”

聲音從身後傳來,宗亶立刻轉過身。是一個穿着士人服飾的年輕人,仰起的頭有着裝腔作勢的做派。從長相上,一看就不似越人,而是漢人。

那名漢人士子是跟着李常傑一起來的,宗亶也沒細問。現在開口插話,士子便走上前來,向着宗亶一禮:“徐百祥拜見宗太尉。”

“你就是徐百祥啊。”宗亶眯起了眼睛。

這個名字他聽說過,因爲在宋國屢試不第而投書國中,在信中說宋國欲大舉以滅交趾,兵法有云:“先人有奪人之心”,不若先舉兵,並請爲內應。

雖然一個不第秀才的信,影響不了交趾朝廷的戰略規劃,所謂內應更是笑話。但他在北進的定策上,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宗亶盯着徐百祥上上下下看了一陣,板起的黑臉逐漸解凍,最後化作一笑:“聽說宋國過去曾有個秀才,投了西夏元昊,最後坐到了太師的位置上。不知可有此人?”

“此人名叫張元。”徐百祥宗知道亶想說什麼,心情高漲起來:“其人因屢試不中,便憤而投效西夏。元昊能縱橫西域,多得其力。若論用兵,韓琦之流遠非其敵手。”

徐百祥對張元的遭遇感同身受,他自負才學,腹有韜略,可始終得不到一個官職。既然朝中上下都不長眼睛,遺珠於外,也別怪他投靠交趾。

宗亶哈哈大笑:“張元能做到西夏太師,你投了大越,也未必不能如張元一般。”

徐百祥略略低頭,“多謝太尉擡愛。”

只說了幾句閒話,讓人帶了徐百祥下去休息,宗亶臉上收斂起了笑容。徐百祥擺出來的一副臥龍鳳雛的態度,讓他看了很不舒服。背主的狗竟然還是敢這般倨傲,給根骨頭吃就該跪下來山呼萬歲感激涕零了。

宗亶哼哼了兩聲,衝着徐百祥的背影努努嘴:“聽這措大的口氣,似乎是對攻下邕州城有些把握。有說過什麼嗎?”

“什麼都沒有,我也沒有去問。”李常傑微微一笑,“所謂待價而沽,大概是想等着我們去求他。若是我們在邕州城下碰了頭破血流之後,求到他的面前,他恐怕會更高興一點。”

宗亶眼露兇光:“乾脆拿刀跺了他幾根手指,看他說不說!”

“何須如此!?邕州城內,連禁軍,帶廂軍,加上溪洞槍杖手,打探得總共有十幾個指揮。但宋人的軍力你也是知道的,空餉不知吃了幾成,實際上最多也只有兩三千兵。儂智高當年攻下邕州城時纔多少人,我們可是加起來整整有七萬兵!難道還會攻不下區區一座邕州城來?!”

就在滔滔左江之濱,李常傑與宗亶指着邕州城,議論起該如何打破這座南疆有數的堅城。邕州城高壕深,的確不是那麼容易攻下來。可人數是關鍵,李常傑和宗亶兩人,而且從欽州、廉州、加上太平寨、永平寨,所得到了糧食,足以維持數萬大軍兩個月的戰鬥。

“不過桂州【今桂林】那邊肯定會派援軍來,劉彝也不敢坐視。”宗亶沉聲說道,“得去堵上崑崙關。”

李常傑冷笑着:“當年儂智高就是太不小心,讓狄青連夜衝過崑崙關,弄得只能在邕州城邊的歸仁鋪決戰。否則絕不至於敗亡得那麼快。”

“還有出戰的檄文也得早點宣揚出去。”

“那還用說,名正方能言順,”李常傑哈哈大笑,“‘今聞宋主昏庸,不循聖範;聽安石貪邪之計,作青苗助役之科,使百姓膏脂塗地,而資其肥己之謀……’”

這一段李常傑可是每次念起,都覺得妙不可言。

“……本職奉國王命,指道北行,欲清妖孽之波濤,有分土,無分民之意。要掃腥穢之污濁,歌堯天享舜日之佳期,我今出兵,固將拯濟……”

這檄文不是讓開封城中的皇帝、宰相看的,而是讓宋人明白,這一戰究竟是誰的錯。

“我們可是王師!”

一聲尖厲的號角打斷了兩人的討論。擡起頭來,只見兩艘如梭快舟沿着河道飛快的駛近。報警的號角聲從前方一直傳過來,駐紮在前沿的士卒正拼命地往回趕。

“是宋軍!”

“他們竟然敢出城?!”

沒等李常傑、宗亶再多驚訝幾句,兩艘船上的宋軍看見這邊人多,就直衝了過來。隔着只有三十步的距離舉起了神臂弓。

圍城的交趾上下,對宋人的反擊哪裡有防備,船一過來匆匆忙忙地就向後跑。回頭一見船上舉弩,跟着李常傑和宗亶的親衛、將佐就連忙將李常傑和宗亶撲倒在地。

“太尉,小心!”

李常傑頭被悶在地上,江岸邊陰溼的泥土氣息充斥了滿鼻滿口。頭上箭矢嗖嗖,聽在耳邊還有入肉後的悶聲和慘叫。兩艘快舟上的弩手射了一輪之後,就立刻放舟順流而下,直奔邕州城而去。回過神來的交趾軍紛紛衝到岸邊,向他們張弓怒射,只是船輕水急,轉眼就入了護城河中,從水門進了邕州城。

李常傑在親衛的攙扶下站起身,抹了臉上兩把,看看宗亶,也是滿臉的污泥。李常傑心頭怒火熊熊,突然間周圍人看着自己的眼神不對,全都瞄着他的腰背。

側頭下視,卻見一支弩矢紮在腰側。李常傑心頭先是一涼,再定睛看時,則鬆了一口氣。擡手拔出了箭矢,箭鏃已經穿透了甲葉,要不是身着價值千金的山文甲,換做是皮甲,正中腎門的這一箭就能要了他的性命。

“元福!丁滿!”

心中的驚悸和僥倖還未平復,身邊又響起了帶着哭腔的呼聲。李常傑循聲看過去,他帶在身邊的兩名裨將此時眼睛睜得老大,如同死魚一般毫無光澤,身上中的短矢都是紮在了要害處,已經是斷氣了。

李常傑額頭上的青筋一下下地跳着,瞪着邕州的城牆,面目猙獰起來。

“太尉,攻城吧!”

“殺光城裡的漢狗!”

涌上來請戰的全都是李常傑帶過來的精銳。李常傑環目一掃,只見廣源州蠻帥沒一個出來吭聲,宗亶雖是寒着臉,卻也沒搭腔。

“這是當然的。”李常傑的臉色平復下來,堆出了個如同寒冬的微笑,“不過要按部就班,先將護城河水引走,填平壕溝,這樣纔好攻城!”

第六章 仲尼不生世無明(上)第二百五十章 新議(十六)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第一百九十六章 火箭(四)第三十七章 蒿目黃塵顧世事(下)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九)第二章 搖紅燭影憶平生(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梳理(十一)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一)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八)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二)第六章 仲尼不生世無明(上)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三)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二)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一)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一)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七)第一百零七章 微雨(十四)第一十八章 向來問道渺多岐(一)第四十八章 浮雲蔽日光(上)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七)第四十三章 百里河谷田一頃(下)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十)第三十七章 青山聲碎覷後影(一)第四十五章 儒生合在賢能舉(中)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五)第一十六章 夜涼如水無人酌(中)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八)第四十二章 望斷南山雁北飛(下)第二百零九章 變故(六)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十八)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十三)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一)第四十一章 順風解纜破晴嵐(上)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六)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五)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時至(二)第一十一章 誅心惑神幻真僞(上)第一十七章 家事可斷百事輕(中)第三十二章 憂勤自惕礪(中)第五章 月滿完舊諾(上)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十三)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四)第三十章 臣戍邊關覓封侯(三)第一章 一入宦海難得閒(三)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七)第二百四十九章 新議(十五)第二十七章 舒心放意行所願(中)第二十一章 涉川終吉黃龍鎖(上)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八)第三十四章 雨澤何日及(四)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五)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二十)第一十二章 大廈將頹急遣行(下)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六)第一十九章 波瀾因風起(下)第二百三十二章 變故(二十九)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六)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八)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十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四)第一章 一入宦海難得閒(四)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賁(三)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八)第三十一章 離鄉難知處(中)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十二)第四十四章 文廟論文亦堂皇(一)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三)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四)第三十八章 豈與羣蟻爭毫芒(三)第二百五十四章 新議(二十)第一百六十六章 暗潮(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暗潮(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七)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二)第二十六章 仕宦豈爲稻粱謀(下)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二)第二章 邊聲連角不知眠(三)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八)第二十七章 鸞鵠飛殘桐竹冷(中)第一十六章 三載願終了(上)第二十一章 虛實(一)第二十六章 鴻信飛報猶覺遲(四)第二十六章 鴻信飛報猶覺遲(二)第三十八章 豈與羣蟻爭毫芒(八)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十)第二十一章 論學瓊林上(中)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十二)第二十四章 夜雨更覺春風酣(上)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十三)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八)第四十章 雁度長空跡不彰(下)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九)第二百五十八章 新議(二十四)第四章 秋來暮色寒(上)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七)第二百三十六章 新議(二)第一十七章 觀婿黃榜下(上)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