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豈料虎嘯返山陵(二)

將前任宰相以事涉謀反的名義——說難聽點就是待罪之囚——召回來詢問。就算是所有對王安石恨之入骨的舊黨大臣,他們在最瘋狂的夢裡都沒敢這麼想過。

他們窮究李士寧涉及謀反一事,的確是準備敲着邊鼓,迂迴前進,將王安石的兩個兒子拖進來後,最後逼王安石接下一個教子無方的罪名。但怎麼會有人敢將王安石直接牽扯進來,而且說這話的還是韓岡——王安石的親女婿!

即便王安石已經離開相位,但他一手推動並主持的變法事業,直到現在也還是國家施政方略的主流。對於當今的天子,王安石是如師如友。儘管現如今,王安石的聖眷已遠不如當初,可是尊重和信賴還是有的。隔三岔五,趙頊也還會派親近的內侍帶着禮物去江寧探問,可見他對王安石的寵信不衰。

趙頊疑惑地盯着韓岡,這是他的激憤之語嗎?

如果韓岡現在的表情是憤怒,方纔的說話是咆哮,正在殿中的幾名御史,就可以送他一個君前失儀的罪名。可韓岡平靜得如同井中水月,一點情緒波動都沒有。

“招王安石入京詢問?”趙頊心頭疑雲叢生,一個字一個字地問着韓岡。

韓岡即刻回道:“此案久拖不決,牽連甚廣,又事涉宰相之子,自當將其父招入京來。”

天子與韓岡的一問一答,頓時就讓所有人都明白過來了。韓岡說得這幾句話,用意只在最後一句——

他是要請王安石回來!

他是要請去位出外的王安石回來!

……這如何使得!!!

同樣的反應出現在不同的陣營中。

一旦王安石時隔半年多重新見到天子,那情況會變得怎麼樣,在殿上的一干重臣,都能推測得出來。最近這段時間,他們的表現實在太差了,天子不可能不懷念過去王安石爲相之時的朝局。

舊黨中人當然恨不得王安石在江寧養老,從現在的五十三四,一直養到死爲止。以王安石的聲望,一回來就必然輕而易舉地控制住朝局,到時候他們就又要過上在泰山底下生活的日子了。

不過新黨中人應該是歡喜的。呂惠卿用了半年的時間沒能解決掉舊黨,如今事事受到朝堂上的掣肘,已經讓底層的新黨官員感到不耐煩了。身居高位的幾個核心,身上的壓力都很大,王安石能回來,對他們都是好事——只不過,應當將一人給排出。

王珪腳動了動,但他還是忍了下來。馮京今天不在,他沒打算強出頭。瞅着對面的吳充,盼着樞密使能站出來。可這時一道人影從王珪眼角閃過,定睛看過去時,竟是呂惠卿跨出班列。

來自福建的參知政事立於大殿中央,對着天子朗聲道:“陛下!臣以身家性命作保,王旁必無涉此案!”他要保着王安石這面旗幟,卻不想這面旗幟重新在政事堂中飄揚起來,新黨的中軍大纛只能有一面,就是他呂惠卿。

韓岡驚異地看了呂惠卿一眼,他沒想到呂惠卿竟是第一個跳出來的。以他的判斷,呂吉甫再怎麼不想看到王安石回京,至少也該稍稍猶豫一下,排在第三、第四號出場纔是。

呂惠卿義正辭嚴,從他的表面上根本看不出來他是爲了阻止王安石回京,才如此賣力的爲王旁爭辯,“王旁自少承襲父兄之教,行事謹嚴,雖與李士寧相往來,但只是泛泛之交,絕不至涉及奸謀!”

呂惠卿站出來說話,但章惇、曾孝寬卻是猶疑着,一時不知道該不該站出來。他們當然希望王安石這面旗幟回京,但現在不站在呂惠卿一邊,可就是明擺着要分裂了。

章惇正猶豫間,韓岡冷澈的眼神已經瞥了過來。除了面朝天子的幾位,站在殿尾中央的韓岡可以將殿上任何人的神態看在眼裡,當然也包括章惇的。

章惇知道,這是選擇站隊的時候了。今天殿上的爭議不可能隱瞞起來,呂惠卿的私心也瞞不了明眼人,若是自己選擇錯誤,就是徹底的開罪了王安石。而且韓岡的這番話,究竟是不是秉持了王安石的心意,章惇他也無法確定。

在王安石和呂惠卿之間的猶豫只有一瞬,章惇也同樣走出班列,轉身對着天子:“臣亦願以闔族性命作保,王旁與謀反一案絕無瓜葛。但李士寧即涉謀反,就必須就此查個水落石出,還王安石父子一個清白。”

站在前面的呂惠卿聞言身子猛然一震,背後傳來的聲音,讓他只覺得雙腳站立之處彷彿是虛懸在萬丈深淵之上,空空蕩蕩,讓他無處可以着力。

章惇的背影映在韓岡的眼中,在脣角邊得到了一絲欣慰的笑容,看來他的這位友人已經明白了過來。得到章惇的支持,京城中的新黨成員,就不再只能聽着呂惠卿的命令,而是有了更爲恰當的選擇。

呂惠卿心中焦躁無比,鄧綰該出來說話了,但御史中丞所在的方向卻是沒有任何聲音傳來。

出來的是蔡確,“陛下,此案事關重大,確當根究。”

呂惠卿的心冷了下去,現在他都只能盼着吳充出來。

吳充他當然也要阻止王安石上京,只是他一時之間不知該如何是好。若說追究下去,王安石肯定是要進京了。若說不追究王旁涉案,他前面的話還擺在那裡,站在近殿門處的那個灌園小兒,可正等他反口呢。

韓岡冷眼看着殿上的一團亂象,差點忍不住要大笑出聲,實在是太可笑了。王安石還沒回來,就讓殿上亂成了受了驚的猴山一般,要是當真回來了,又會是什麼樣的情況?

都是韓岡的一句話造成的。王安石能不能上京,韓岡不敢保證。但他直接掀桌的行爲,卻能讓殿上的所有人無法應對。從今天開始,朝堂上的政爭就可以歇一歇了。而且有一件事,所有人應該都明白,外任的臣子是可以上書自請入京詣闕的。

殿中的臣子各自上臺表演,可就是天子的態度耐人尋味。

不論臣子們在說什麼,趙頊都是一言不發,始終不肯給個迴音。一直到了退朝的時候,他都沒有爲今日殿上的爭辯做出評判。

淨鞭響起,內侍尖着嗓門喚着退朝,但韓絳卻沒有動。本應領着羣臣恭送天子的首相,直截了當對天子道:“陛下,臣有一事需奏稟,今日請留對。”

一直以來在政事堂中存在感稀薄的韓絳,被馮京和呂惠卿逼得成了泥胎塑像的韓絳,竟然在這個時候開口,連韓岡都愣住了。

“準!”趙頊開了金口,只吐出了一個字。但這個字卻如黃鐘大呂,在每一位臣子的心中掀起驚濤駭浪。

韓絳再怎麼勢力單薄,他都是宰相!說話的分量,怎麼都不會太輕。尤其他現在自請留對,絕不會是爲了說些家常話!

天子在議事後留臣子下來很是常見,王安石甚至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每次議事之後都能被天子留下來說話。但臣子自請留對不同,自丁謂之後,很少有人這麼做了。

丁謂是真宗末年的權相。其人把持朝政,剷除異己,甚至陷害曾經舉薦過自己的寇準,世人目之爲奸相,卻無人能奈何得了。但就是這名機敏多智,奸狡過人的宰相,卻被人給用計謀害了。與丁謂同時爲相的王曾,以過繼兒子爲藉口,徵得了丁謂的同意,自請留對。趁此良機與不滿丁謂已久的章獻劉太后聯合起來,將其趕出了京城,貶去了瓊州。

王曾若不能自請留對,章獻太后劉娥就不能知道政事堂中哪位是丁謂的反對者,投鼠忌器下,也不能下手對付丁謂。而當王曾主動留了下來,兩人便是一拍即合,讓丁謂敗得不明不白。

自此之後,重臣自請留對就少不了會有構陷同列的嫌疑,成爲了朝堂上的一大忌諱。沉默已久的韓絳選在今天自請留對,讓許多人心中都騰起不好的預感。

韓岡望着呂惠卿和吳充煞白的臉,在猜測韓絳用心的同時,也不免暗暗一笑,恐怕外面沒人能想到,這兩位還有心靈相通的時候。

出宮後,韓岡回了軍器監處理日常事務。等到下午,看看時候差不多了,就派人去與章惇聯絡。既然章惇已經表明了支持王安石回京的態度,就有必要跟他通個氣。不論王安石能不能回京,章惇今天的表態,已經證明了他並沒有徹底地站在呂惠卿的一方,而是依然擁護王安石。

只是等到韓岡回到家中,派去找章惇的家人才回來對他說:“章學士剛剛回家,就被招入了宮中去了。”

正在旁邊幫着韓岡更衣的王旖,驚訝地停了手:“今天出了何事,要鎖院了?!”

又不是逢年過節,翰林學士連夜入宮,除了封鎖學士院,爲天子撰寫重要的詔書,也不會有別的事了。就算是婦道人家的王旖,也有這個見識。

韓岡一拍桌:“是韓絳!韓絳果然薦了岳父。”

“官人?”韓岡沒頭沒腦的話,讓王旖聽得一頭霧水。

“韓子華今日自請留對,當是爲了推岳父復相。”韓岡說着,猛然間哈哈大笑起來,他本來只求震懾一干政敵,順便引動天子重新啓用王安石的心思。哪裡想到竟引來了韓絳的動作,讓局勢一下激變。這一個結果,卻比他設想得還要有意思,“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這下老虎要回山了,看看又有那隻猴子還能跳得歡?!”

第一十五章 前路多坎無須慮(三)第三十章 狂潮漸起何可施(下)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五)第二十六章 當潮立馬夜彎弓(中)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六)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三)第一十八章 向來問道渺多岐(一)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三)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四)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四)第二百六十一章 新議(二十七)第四十五章 樊樓春色難留意(二)第三十二章 江上水平潛波濤(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後顧(上)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四)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四)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一)第八章 四句千古傳(上)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四)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七)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一)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九)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五)第六章 仲尼不生世無明(下)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二)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六)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十五)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二)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三)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賁(六)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十四)第一百六十二章 京師(四)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十一)第三章 豈得聖手扶炎宋(中)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八)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五)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四)第四十二章 望斷南山雁北飛(下)第一十章 廟堂(一)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七)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二)第五章 聖賢需承傳人薦(上)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七)第五十二章 南北(十二)第二章 牲牢郊祀可有窮(下)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六)第三十七章 相嘆投殘筆(下)第四十一章 誹誹諫垣鳴禁闈(下)第四十八章 辰星驚兆夷王戡(中)第四十六章 龍泉新硎試鋒芒(三)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七)第一百四十章 梳理(十)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一)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三)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三)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六)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九)第一十八章 諸士孰爲佳(中)第一十八章 秉燭待旦已忘眠(上)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三)第八十七章 塵囂(十八)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六)第三十三章 道遠難襄理(上)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一)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二)第五章 平蠻克戎指掌上(二)第三十二章 憂勤自惕礪(下)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十二)第三百一十七章 反撲(下)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三)第二章 搖紅燭影憶平生(下)第一十六章 千里拒人亦揚名(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梳理(二十二)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八)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五)第二百三十九章 新議(五)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四)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二)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十三)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二)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八)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四)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七)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二)第二十七章 鸞鵠飛殘桐竹冷(下)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四)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三)第十章 進退難知走金鑼(中)第五章 聖賢需承傳人薦(下)第四十八章 辰星驚兆夷王戡(下)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七)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二十二)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六)第二百一十七章 變故(十四)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二)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