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皇祚思無疆(上)

從天子所居的端誠殿中出來,呂惠卿回到了青城行宮安排下來的住所內。

參知政事在這場大典之中,能做的事不多,重要的工作都是正任宰相來擔任。所謂的副相,只有靠邊站的份。

如今的大典,許多地方都是參照了《開元禮》,也就是唐明皇時編訂的禮儀制度。那個時代,參知政事這個職位就是宰相,地位猶在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之上。只是到了宋時,才變成平章事的副手。唐時禮儀中當然也不可能留給他一個管事的差遣。

呂惠卿的房間並不大,更沒有多少裝飾,連房中所用器物的形制,都是以簡潔爲主。不過青城行宮本來就容納不了多少人,如今一下涌進了幾千官員,能有一個單間已經宰執官的特權了。再到下面的小臣,都是四五人、十幾人擠一間房間。而數萬士卒,更是隻能在行宮外住帳篷。

呂惠卿在圓墩上坐下,從袖口中掏出一冊薄薄的書卷來,翻開來細細地看着。桌上擺開了筆墨硯臺,呂惠卿時不時地提起筆在紙面上點點畫畫。

不知過了多久,房門被輕輕敲了兩下,呂升卿隨即推門走了進來,口中卻連道着:“晦氣。”

“怎麼了?”呂惠卿視線從手上的書卷中離開,看着自己的弟弟。

“方纔見到了韓岡。”呂升卿坐下來說着。誠心相邀,而韓岡卻一點面子也不給,使得呂惠卿的弟弟對韓岡很有些看法。

“他是右正言,住處自然就在附近。”呂惠卿卻是沒有什麼反應,反而叮囑着弟弟,“你待會兒回去後也別亂走動,入了夜後,行宮中管束就會嚴起來。有點差錯,少不得會被御史盯上。”

“小弟明白。”呂升卿回了一句,依然憤憤不平,“大哥一片好心,卻給他當成了驢肝肺,去了軍器監自找苦吃。”

呂惠卿心情則是很平靜:“人各有志,出處異趣。韓岡既無意,那也就罷了,豈能強求。”

“他不來也好,省得給手實法添麻煩。”呂升卿坐下來的位置,呂惠卿手上正拿着的一卷手稿,他正好看得清清楚楚。

呂惠卿將他手中的卷冊放到了桌上。這一份卷冊,就是手實法中各項條例的手稿。大字小字寫得密密麻麻,幾乎都見不到多少空白的地方。

手實法不同於此前新黨推出的其他法案,從籌劃到擬定,再到實施,都將由呂惠卿一手主持和操控,與王安石全然無關,是屬於他的新法。

要想成就功業,就不能沿襲前人之功。如果他呂惠卿僅僅是“蕭規曹隨”——就像韓岡前日說給章惇聽的——那麼日後人們提起新法來,也只會想到王安石。

提到呂惠卿,則最多一句“啊,他是有些功勞。”——呂惠卿豈能甘心?!

所以呂惠卿從唐時的舊制上吸取經驗,準備將手實法提上臺面,令百姓自報田畝及田地等級,據此以徵稅賦。

“手實法若能成事,鄉中隱田必然無處藏身,朝廷財計又可寬上幾分。”呂惠卿笑嘆了一聲,手指點着桌上的條例手稿:“韓岡並非等閒之輩,安置流民數十萬而不見其亂,可見他一番治才。如果有他相助,推行手實法起來也能容易上一點。”

wWW▪ TTκan▪ c o

呂升卿不服氣:“韓岡要置身事外就由他去好了,過去新法推行,他也只是動動嘴皮子,何曾出過力?如今嘴皮子也不指望他動。只要不添亂就行了。”

“不要小看韓岡。”呂惠卿搖了搖頭,他不會輕視韓岡。他弟弟與王安石的女婿沒怎麼接觸過,而且嘴巴又硬,不肯承認韓岡的才能。但呂惠卿可是很清楚韓岡的才幹不會比自己差到哪裡去:“韓岡去軍器監,說着蕭規曹隨,但實際上必定會有所動作。要不然他何必苦求這個職位?其人不可小覷,你可想落到楊繪那般下場?”

“他不是去造船嗎?”呂升卿訝異地反問道,“章子厚回來後不是這麼說的嗎?說韓岡的盤算與船有關……除非韓三騙了他。”

“韓岡不會!”呂惠卿又搖了搖頭。他不認爲韓岡會騙章惇。儘管韓岡將他的打算說出來,就是爲了讓章惇轉述給自己聽,但呂惠卿可以肯定,韓岡不會糊塗到欺騙章惇。

“韓岡可以賣個關子,遮掩一部分事實,但絕不會說謊。章子厚的爲人其實甚爲偏執,要不然他也不會棄了進士,又去重考一個進士。關係好時的時候能推心置腹——對蘇軾便是如此——但若是成了敵人,那也是翻臉不認人的。韓岡若真是騙了章惇,再好的交情都會灰飛煙滅……他當不至於這麼蠢。”

“如果韓岡當真準備造船,那就是個天大的笑話了。”呂升卿嘿嘿笑起來,“若韓岡是南方人倒也罷了,他一個關西人,見到的水也就洮河渭水,再加一條黃河。金明池在他眼裡,怕就跟海一樣。他能造出什麼船來?等他下輩子投胎去福建差不多,那時他說不定纔會有本事造一條去福建的船。”

呂家是福建大族,親友之中,做海貿生意的也有不少。福建人往高麗去得多,高麗朝廷中多有林姓者爲官。爲什麼這幾年朝廷忽然間跟着高麗關係密切起來,還不是因爲朝堂上福建人漸多,朝廷對那個遠隔重洋的國家瞭解日深的緣故。

“高麗……”呂惠卿忽然想起了什麼,“爲兄也有想過命明州船場打造一條萬料巨舟,載使渡海,以震懾高麗王氏。想必他們那時必得西來。只是剛剛任職政事堂,時間倉促,還沒有動作。不知道韓岡是不是打着這個……”

呂惠卿話說到一半,卻漸漸慢了下來,語氣也是越來越疑惑。

“怎麼了?有什麼不對?”呂升卿連忙問道。

“韓岡曾在天子面前自言傳習格物之說,那他在軍器監做的事,少不了也是爲了推廣格物致知的道理。光是造一艘船可是算不得什麼大事……”呂惠卿這些天來其實一直都在推測着韓岡的想法和準備使用的手段,但始終沒有一個頭緒,又皺眉想了一陣,終於放棄了,“算了,只要張載不入京師,他又有何能爲?”

呂升卿皺起眉頭來:“……張載之學與韓岡所倡導的格物可是有些分別。”他爲了給《詩序》作注,翻看了當今不少學派的理論。而且呂惠卿忙於政事,他在經義局中參與的部分,有許多都是呂升卿代爲撰寫初稿。論起經義理論,他並不弱於呂惠卿多少,“張載在關西多說義理,天人之說也都是本於孟氏,虛空即氣也與格物無涉。怎麼到了韓岡這邊,就完全變了樣了。”

其實這個疑惑也在呂惠卿的心中。雖然與張載沒怎麼打過交道,與張載的弟弟張戩的關係更是惡劣。但程顥還是認識的,在當年程顥尚在三司制置條例司的時候,也有過不少次交談,儒理也多有提及,格物二字也曾聽聞。只是韓岡所說得格物致知,卻與程顥的截然不同。

韓岡從學於張載,第一次上京時又求學於程顥。但他所倡導格物致知之說,卻既不同於張載,又不同於程顥,這到底是哪裡來的?

聖人生而知之?這是胡扯!韓岡沒這個本事。

若論聰明,韓岡的確過人一等,卻也算不上遠勝。

呂惠卿可不會認爲二十出頭的年輕人,能在大道義理上有何獨創的高見,必然有所傳承。

難道還能是孫思邈不成?那更是一個笑話了。韓岡死活不肯承認的身份,是不能明着拿出來的。而且孫思邈留下來的醫書,呂惠卿也看過,也完全沒有談及格物致知的成分在。儘管隋文帝曾經徵召他爲國子博士,但孫思邈並沒有在儒學上有何成就。將韓岡的道理往孫思邈上靠,也照樣不通。

“只能先看着了。”呂惠卿唉的一聲,長嘆了一口氣,他實在是猜不透韓岡的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也不能因爲這點疑惑,而出手干預。

韓絳同時舉薦了韓岡擔任中書都檢正和判軍器監兩個職位,如果韓岡先行接下中書都檢正一職,呂惠卿肯定會全力阻止他接手剩下的一個——韓絳的舉薦針對性太強,任何人看了就知道是針對他呂惠卿的行動,自己出手阻止,就算王安石都不能意見。

但眼下韓岡換成了僅僅擔任判軍器監,而放棄了中書五房檢正公事,呂惠卿便不能再向他出手。否則就是在明着與王安石過不去。而章惇也不會坐視。

只是他立刻又微微笑了起來,很是有些自信,他在軍器監兩年,早已扎穩了根基:“不過不論韓岡想做什麼,我肯定是第一個知道的。”

呂升卿點點頭,又笑道:“說不定韓岡還是自作聰明,一番盤算,都不能成事,反而是個笑話。”

呂惠卿也爲之一笑:“那就不得而知了。”

第二十一章 飛逐馳馬人所共(上)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六)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八)第五十七章 南北(十七)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二)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四)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九)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六)第三百一十二章 權相(上)第四十五章 成事百千擾(下)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二)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十一)第四十四章 一言鎮關月燎輝(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梳理(七)第四十八章 一揖而別獨騎歸(下)第三十章 回首雲途路不遙(二)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六)第三十八章 一夜驚濤撼孤城(下)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六)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三)第一十五章 一筆定黜陟(上)第一十三章 羽檄飛符遙相系(五)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六)第一十三章 已入蒼梧危堞遠(下)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二)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七)第三十六章 望河異論希(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四)第三百零八章 崩塌(下)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四)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三)第十章 進退難知走金鑼(中)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八)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一)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二)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八)第八十章 塵囂(十一)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一)第二百三十二章 變故(二十九)第四十七章 氣接瑤臺驂帝御(中)第四章 秋來暮色寒(下)第二百九十二章 狂浪(中)第一章 一年窮處已殘冬(中)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九)第六十五章 宴火(七)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七)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五)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七)第二十二章 明道華觜崖(四)第四十七章 不知惶惶何所誘(下)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一)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九)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六)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四)第二十六章 西山齊雲古今長(下)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十)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時至(四)第九十六章 微雨(三)第二十二章 聲入雲霄息烽煙(上)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一)第一十三章 赳赳鐵騎寒賊膽(上)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賁(五)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三)第三十一章 馬鳴蕭蕭辭舊歲(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京師(一)第一十章 廟堂(一)第二十一章 飛逐馳馬人所共(中)第三十八章 心賊何可敵(中)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十)第一十三章 已入蒼梧危堞遠(下)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九)第二百七十章 長風(七)第二十六章 惶惶寒鴉啄且嚎(下)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二)第三章 陋室豈減書劍意(上)第二百九十九章 不悖(三)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二十一)第二百零七章 變故(四)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三)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七)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四)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十二)第四章 力可迴天安禁鍾(中)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八)第四十章 中原神京覆九州(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二)第二十三章 內外終身事(下)第四十五章 儒生合在賢能舉(下)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四)第四十四章 聞說紛紛意遲疑(中)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六)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三)第三十七章 異鄉猶牽故園夢(上)第二百八十五章 旅話(上)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九)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