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心賊何可敵(上)

趙頊這一年來,用切身體會了解到了什麼叫做禍不單行。

旱災、蝗災、糧荒、流民,這是環環相扣,有一有二就有三的,也許並不足爲奇,但契丹卻是趁此時機,向他勒索土地。

趙頊推行新法是爲了富國強兵,可到了內憂外患一齊而至的時候,他卻發現實行了幾年的新法,竟然不能讓他的國家平平安安地度過這一場危機。

席捲全國的大旱剛剛過去,留下的後患還沒有收尾,而契丹人的貪婪在使節一次次南下中暴露無遺。

宰相王安石一個勁地要讓他強硬以待,無須畏懼。可如今的時局,趙頊他怎麼強硬得起來?

河北流民在道,而最爲充裕的開封常平倉也逐漸枯竭,而朝廷還要負擔着流民的生計一直到明年夏收。試問這樣的情況下,大宋如何能經得起一次大戰?

若是契丹入侵,朝廷無法救濟河北流民,事情就會變得如同富弼所言,四方兇徒,觀望之人,“謂國家方事外虞,其力不能制我,遂相嘯聚,蜂蝟而起。”

到時候,他的國家覆亡可就在眼前。

這段時間,趙頊夙夜憂嘆,難以入寐,身體一點點地消瘦下去。

但越是如此,他就越不會放手政事,每天不看到奏章,趙頊就難以安心下來。

正好元老之一的張方平回到京城,要轉任南京應天府,依例當進宮入對。

張方平雖然不如韓琦、富弼和文彥博的地位,但也是仁宗朝就做了翰林學士,又做過參知政事的前任執政。而且在英宗病重,欲立趙頊爲皇太子時,正是他從英宗手上拿到了御筆手書,算是有定策之功,元老二字也算當得起。

張方平在殿上再拜起身,雖已近七旬,鬚髮皆白,仍是精神矍鑠。

趙頊先賜了座,等張方平謝過坐下,方道:“卿家在陳州,理民有方,安民有術,走馬多有言及。”

“不敢。臣老邁無能,不能爲陛下分憂。”張方平擡頭看着趙頊,嘆道:“陛下可是瘦了。”

趙頊心中一暖,也只有這等老臣纔會關心自己,笑道:“卿家的身體卻是康健。”

“乃是陛下聖德庇佑。”

君臣寒暄了幾句,趙頊問道:“素聞卿家明西事。契丹欲與西夏爲婚,不知卿家以爲如何?”

張方平道:“陛下勿需多慮,契丹舊年曾與董氈聯姻,又何曾脅及西夏。西北二虜,凌逼中國,並不在婚姻,而在其兵強馬壯。”

趙頊沉吟了一陣,問道:“慶曆以來之事,卿家知之否?元昊初臣,當日又何以待之?”

張方平低頭回道:“臣時爲學士,誓詔封冊,皆出臣手。”

“卿家其時已爲學士,可謂舊德矣。”趙頊感慨一陣,道:“如今之事,朝中衆說紛紜。卿家元老,身歷三朝,當爲朕解惑。”

“不知兩府諸公如何說?”張方平擡頭問道。

趙頊猶猶豫豫地道:“但言契丹君昏臣黯,國勢衰弱,且苦於內亂。其不來便罷,若其南來,當可一戰而勝!”

張方平嘴角微抽,露出一絲似笑非笑的神色,他在天子的話語中,聽出了很濃的猶疑:“陛下可知百年來,宋與契丹交鋒幾何?勝負幾何?兩府八公可曾稟明陛下?”

趙頊聞言一愣,這事可都沒人跟他說過,也從沒有細細數過,“卿可爲朕說來!”

張方平面容整肅,厲聲而道:“凡與契丹大小八十一戰,惟張齊賢太原之戰,才一勝耳!”

趙頊臉色發白,難以置信地問道:“僅有一勝?!”

“若非如此,何來澶淵之盟?”張方平反詰道:“契丹太后、天子、宰相領軍深入宋境,頓兵於澶州城下,其後路又有王超領二十萬兵馬堵截,遂城、樑門皆有良將控扼,爲何以寇準之膽略識見,還不促真宗與之決戰?”

張方平喟然長嘆,語氣沉重地說道:“兵雖衆而力難敵,不足以勝之也。”

趙頊默然不語,細細想來,的確是這個道理。

見着趙頊已經動搖,張方平步步進逼:“故事歷歷在目,和與戰,陛下以爲孰事爲便?”

趙頊難以決斷,他當然願意以和爲貴。可如果真的如了契丹人之願,他這個天子如何還有臉面見人。勉強回道:“用兵雖不便,可委曲求全亦非善策。”

“臣願陛下以太祖爲法。”張方平語氣沉重:“太祖不用兵於遠,如靈夏、河西,皆因酋豪盤踞,遂許之世襲;環州董遵誨、西山郭進、關南李漢超,皆厚加祿賜,且寬其文法。諸將財力即豐,太祖之命便俯首遵循,不復五代故事。其時間諜精審,官吏將士皆用命,故而能以十五萬禁軍,而當百萬之用。及至太宗謀取燕薊之地,又內遷李彝興【李元昊先祖】、馮暉,朝廷便自此而爲邊事所擾。真宗澶淵之戰,與契丹爲盟,至今人不識兵革。三朝之事如此,望陛下鑑之。”

趙頊聽着張方平侃侃而談,並不知道里面給摻了多少私貨,只覺得張方平說得甚爲有理,而且越聽越是有道理。

心中的想法不由自主地在臉上流露了出來,張方平一見,便趁熱打鐵:“如今兩府、邊臣,皆言不惜一戰。其人之言,只爲一己之私,乃欲以天下於一擲。事成而不見利多,不成則詒以後患,陛下切不可聽!”

趙頊頹然地閉起眼睛,旋又睜開,“昨日沈括進京入覲,所言稱旨,朕已命他去樞密院查閱故牘舊檔,望他能查明過往,也可讓朝廷以理服人,讓北人愧而自退。”

趙頊雖然沒有明說,但心中意向已經確定。

張方平低下頭,“陛下聖明。”

……

王雱無功而返,見過妹妹之後,次日一早便離開了白馬縣。

他沒能說服韓岡,但也沒有多少鬱憤,心中只有無奈。

天子畏敵如虎,雖然韓岡沒有明言,可對此的腹誹,王雱也是心知肚明的。如果能夠挽回——就如流民圖案一樣——王雱相信韓岡會爲此而努力——他的這個妹夫之前的奏疏,王雱也從父親那裡聽說了,其中的言辭極是激烈,嚇得天子不敢讓他去河東。

只可惜韓岡也自嘆無能爲力。相比起年齡,韓岡豐富得讓人難以置信的經驗和經歷,讓他的話比起王雱更有說服力。王雱眼下得不到他的支持,別說說服天子,就是說服父親也難以做到。

而且也正如韓岡所言,退一步海闊天空。既然未來還有入相的機會,何必戀棧不去?避過眼前的危機,讓天子獨力承擔。

看看立國以來的歷代宰相,兩次、三次爲相的數不勝數。韓琦是三進政事堂,文彥博做過宰相,又做樞密使,而富弼也同樣是兩次爲相。上上下下根本不出奇。能在相位上一坐十來年的,扳着手指也數不出來。

王安石今年才五十三,這個年紀對於宰相來說,其實還很年輕,在兩府中的政治生涯纔剛剛開始。現在退下去,過兩年朝中局勢動盪的時候,又能重新回到政事堂中。等兩次三次爲相,元老重臣的身份也就有了。

送了王雱回來,韓岡也在想着今次之事。

其實王安石的下臺,早已有了心理準備,否則韓岡也不會這麼容易就能讓王雱放棄。換做是熙寧初年,王安石的話,天子怎麼會完全聽不進去?王安石在天子那裡的信賴基礎,已經不足以支撐他做宰相了。

眼下的關鍵還是在如何存續新法上。

韓岡並不認爲王安石的下臺會導致新法被廢。如今的財政問題是無解的,除了王安石,沒人能給趙頊一個有用的回答。韓岡雖有自己一番想法,但要施行起來,卻也得慢慢來,絕無可能一蹴而就。

但也不是說新法就穩如泰山。王安石下臺後,很有可能新法就會被廢除或部分廢除,然後天子看着情況不對,再來恢復。

凡事沒有不經挫折便能成功的道理,只有來回反覆,讓趙頊吃點苦頭,他纔會堅定對新法維護。

昨夜從王雱口中,韓岡聽說了他的岳父,在旱災鬧得最厲害的那段時間的想法。當時相位不穩,已經有出外的準備,王安石有心推薦韓絳代爲宰相,並讓呂惠卿進入政事堂。

韓岡對此其實並不是很贊同。讓馮京、王珪繼任不好嗎?讓他們儘管廢新法去,將朝政弄的一團亂,到時候,王安石再來收拾手尾。

不過王安石的性格肯定不會幹,就是說給王雱聽,他也肯定會一下蹦起來。所以韓岡將這話藏在了心底,沒說出來。

回到房中,王旖在牀榻上半靠半坐着,精神已經好了許多:“大哥已經走了嗎?”

韓岡點點頭,坐到牀邊,將拖下來的被子好生的給蓋好。

王旖小心地看着韓岡的臉色:“大哥這次來,是不是有什麼要事?”

王旖正是坐月子的時候,不能累着、凍着,稍有不慎,就會落下病根。

韓岡讓她躺回去,笑道:“沒事,沒事,你多睡一會兒,養好身體纔是,這些事就不用太操心了。”他嘆了口氣,“這等事,我也不想去煩了。”

第三十八章 豈與羣蟻爭毫芒(四)第一十九章 登朝惟願博軒冕(中)第二十四章 夜雨更覺春風酣(下)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七)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第二十三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二)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七)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十二)第四十章 中原神京覆九州(中)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八)第四十六章 龍泉新硎試鋒芒(四)第四十四章 本無全缺又何慚(下)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九)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二)第四十七章 不知惶惶何所誘(上)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六)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一)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十二)第三十七章 相嘆投殘筆(上)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五)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四)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三)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八)第四十一章 順風解纜破晴嵐(上)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八)第七十七章 塵囂(八)第四十八章 夢盡乾坤覆殘杯(一)第一十八章 向來問道渺多岐(五)第四十五章 從容行酒御萬衆(四)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六)第四十五章 從容行酒御萬衆(四)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十六)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四)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四)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十)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五)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二)第三十三章 女兒心思可知否(上)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賁(四)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十一)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三)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七)第四十六章 南北(六)第四十六章 正言意堂堂(下)第二十五章 閒來居鄉里(四)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一)第三十七章 蒿目黃塵顧世事(上)第四十三章 長風繞城遙相對(下)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三)第九十一章 塵囂(二十二)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五)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七)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四)第四章 異世緣從天地成第三十四章 雲庭降鶴宴華堂(下)第一百零七章 微雨(十四)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五)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七)第二百九十二章 狂浪(中)第二十四章 自有良策救萬千(上)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九)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六)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五)第一百四十章 梳理(十)第三章 豈得聖手扶炎宋(下)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十三)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五)第二百四十一章 新議(七)第二章 牲牢郊祀可有窮(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微雨(十八)第四十八章 夢盡乾坤覆殘杯(一)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五)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一)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八)第二百八十章 微瀾(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新議(五)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八)第三十七章 長安道左逢奇士(上)第二十九章 虛實(九)第一十二章 兵蹙何能祓鬼儺(上)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五)第六十八章 宴火(十)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五)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三)第十章 進退難知走金鑼(中)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四)第二百六十一章 新議(二十七)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十)第一百零一章 微雨(八)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八)第三百零一章 不悖(五)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第一百七十四章 變遷(一)第二章 邊聲連角不知眠(二)第二十一章 論學瓊林上(中)第四十五章 儒生合在賢能舉(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變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