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片言斷積案(上)

韓岡直截了當地退堂,將疑問和混亂留在了大堂外。

新來的韓知縣,將在三天後,在何雙垣墓前重審此案的消息,很快就從旁聽的圍觀者那裡,傳遍了白馬縣中。同時也從諸立口中,傳到了他的兩個弟弟的耳朵裡。

“到墓前審案?”諸霖腦筋轉得飛快,“……這是要挖墳吶!”

“挖墳就有用了?”諸家老三嘲笑着韓岡的一廂情願,“要挖墳開棺找證據,這麼些年都幾次了?都沒一個新招數!哪次何闐、何允文他們肯答應下來?不是親孫的怕棺材裡有證據,是親孫的也怕會被指着脊樑骨說不孝。”

“的確是老套了。”諸霖冷笑着,“記得一開始的李知縣,後來是王知縣,再後來的那個叫什麼……長得一對鼓眼泡的那個提刑,他下來後也是要開棺,哪一次都沒成!”

“說不定韓正言能讓死人說話呢……”諸立沉吟着,突然冒出來一句。

“讓死人說話?”諸家的老二老三以爲諸立說了個好笑話,一起哈哈大笑起來,但笑了幾聲,看着諸立的表情不像是在諷刺,諸霖收起了笑容,試探地問着:“大哥是怕他有什麼手段?”

諸立搖頭不語,微沉着臉,皺眉在想着些什麼。諸家老二老三對視一眼,心中都覺得有些不對勁了。這時,留在縣衙中打探後續的親信這時回來報信。

“有消息了,韓正言回去後就吩咐了,接下來要齋戒三日。”

“齋戒三日?!”諸霖一聽之下,心頭大驚。先命親信離開,回頭便急問着諸立:“大哥,他該不會在孫真人那裡學到什麼法術吧?”

“誰知道呢?”諸立搖了搖頭,鬼神之說,他一向是半信不信。可韓岡的一系列傳說從心中劃過,就算孫思邈沒有傳他法術,但他也曾用什麼格物之說壓服了翰林學士,說不定,韓岡真的有那等鬼神莫測的手段,“能下令三日後於墓前審案,若是斷不下來,臉皮都要丟盡。能這麼做,多半是有些把握的。”

“那……那我們怎麼辦?”

“不能讓他挖墳!”

諸立絕不想讓韓岡成功。要是三十年的陳案真給他斷了個明白,立下聲威的韓正言在白馬縣可就是說一不二,他們諸家兄弟除了奉承聽命,什麼都做不了,那樣的生活過上一兩年,想想也是夠憋屈。

“必須讓那兩人一起反對!”諸立吩咐着他的兩個兄弟,想了想,又提醒了一句,“小心點,不要讓人看破了。”

……

“難道是要開棺驗屍?”

與此同時,韓岡的三名幕僚也在猜度着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諸立兄弟能想到的,他們當然不會想不到,而且想得更深。

“怎麼個驗法?”魏平真擡起眼,饒有興致地問着方興,“韓正言從來都不肯承認他是藥王弟子。不論用什麼方法來驗證,如果沒有藥王孫真人在後面撐腰,什麼結果都是不能讓人信服的。可一旦拖出了孫真人,那正言此前所有的否認可都是謊話了。不論是在天子陛前,還是在相府,又或是洛陽、橫渠等處說過的話,都要被他自己否定掉。以正言之智,至於爲一樁爭產的舊案這麼做嗎?”

方興則道:“也不一定要真的開棺,只是要看一看兩人的反應而已。真的肯定願意,只是答應得會勉強些。而假的則絕對是不肯幹的。”

“此等不孝之行,就算是真孫子,怕是也不會願意。”遊醇搖頭表示反對。

驚動先人靈柩,使祖宗在地下不得安寢,那是大不孝。許多時候,就算尊長被人謀害,爲了遵從孝道,都不會允許官府驗屍,以驗明兇手之罪。而是私下裡去去找仇人報仇。

魏平真也笑道:“想來過去那幾位打算開棺驗屍的知縣、提刑,也是這般想的。”

方興立刻反駁:“正言豈是那等庸官可比?身份不一樣,傳說中的藥王弟子,足以讓人相信正言的手段。過去何闐、何允文二人不肯開棺,那是開棺也沒用。墓碑上都沒有證據,棺材裡當然也不會有。可現在不同了,至少在外面看來,正言肯定是能將此案斷出來的。”

見着遊醇不以爲然,方興質問道,“要不然節夫你來說,正言今次是有何用意?”

“可能真的能有什麼辦法吧……格物致知的道理,正言最爲精深,也許纔此事,也有所創建。自是小弟才智淺薄,學問不精,卻是想不到。”

遊醇很坦然地自承不知,並沒有因方興的態度而生怒。只不過,他也是想破腦袋也想不明白,韓岡的葫蘆裡究竟是在賣什麼藥。齋戒三日,那是行大禮、舉大事之前的儀式。韓岡信心十足,又爲此而特地齋沐三日。從韓岡到這一套行動中,不論遊醇怎麼去思考,都會往藥王弟子的身份上偏去。

“要斷成鐵案,必須要讓原告被告都心服口服,或是全縣的百姓都認爲斷得有理,否則必有反覆。日後牽扯不清,肯定會有人藉此來攻擊正言。”魏平真說着,攤開了手,搖着頭很是無奈,“正言肯定是有辦法,我們也只能看着了。”

韓岡不肯說究竟要怎麼做。他們也只能在這裡胡亂猜測,到時候,說不定就會有個驚喜或者驚嚇等着他們。

外界對三日後的斷案同樣衆說紛紜,尤其是當韓岡要齋戒三日的消息傳出去後,各種各樣的猜測一下都氾濫起來。當然,都不會少了藥王弟子這個身份。

至於韓岡本人,則是一切如常,齋戒的確是在齋戒,毫不在意地吃着粗茶淡飯,白菜燴蘿蔔的吃了整三天。這三天裡,韓岡也沒有耽擱下公事,前前後後跑了好幾個鄉,視察當地的災情。而在鄉中被父老請着吃飯時,都是再三吩咐只上最簡單的蔬飯,一點酒肉都不要。每天回衙後,還都要吩咐人燒水,沐浴一番方纔睡覺。

韓岡三天來的一番舉動,則是助長了另外一樁傳言在縣中快速的散佈開來。

“肯定是滴血認親。不然爲什麼要到墳墓前審案?這下要開棺驗屍了。”

“何雙垣死了都幾十年了,骨頭翻出來都能用來敲鼓,哪兒來的血?認什麼親?”

“這你就不知道了吧?縣尊可是藥王孫真人的弟子,什麼手段沒有?聽說以孫真人的醫術,別說沒有血,就是骨頭和肉都沒了,只需要一根頭髮,就照樣能驗出是不是親生的。雖然韓縣尊不是孫真人,但好歹學了一點。”

“這事我也聽說了,據說只取出一根骨頭磨碎了,然後讓子孫的血滴上去,能融進去的就是真貨,融不進去那就是假貨!”

“胡扯,上次我家的狗搶骨頭,被咬出的血照樣染到骨頭上去了。狗是豬孫子嗎?”

“肯定還有法術在。要不然縣尊爲何要齋戒三日?不就是爲了要施法嗎?”

“損毀先人骨殖,也虧那兩老夯貨願意。”

“有什麼不願意的。爲了兩頃地,怎麼都要答應下來。親祖父如何?戳脊梁骨又如何?哪有田地實在?!”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啊!”傳言的最後,一干老措大搖頭嘆氣。對比着眼下的現實,只能遙想着千百年前那個重禮守孝的神話時代。

……

預定開審的日子終於到了。

比起前一次開審,有了三天時間的醞釀,關注此案的人數翻了好幾番。可以說,全縣男女老幼,連同經過白馬的路人,都聽說了這樁鬧了三十年舊案。加上一番神神怪怪的傳言,使得涌來要一看究竟的,成千上萬。大半都是先去了清水溝,去搶一個好位置,小半則是在縣衙前候着,準備跟韓岡一起出發。兩邊的人數粗粗一數,加起來,差不多白馬縣的百姓都到齊了。

但就在韓岡要領衆前往審案地,此案的原告和被告卻一齊拜在韓岡的腳邊,“縣尊,這個官司小人不打了。”

“縣尊,學生要撤訴。”

韓岡腳步一停:“不打?這是爲何?”

何允文重重地磕了一個頭,“如果要毀損先祖遺骸,這場官司小人只能不打了。”

“小人不孝,不能守先人廬田,致使爲奸人所玷。”跪在地上的何闐痛心疾首。“一爭三十年,也只是想爭回來奉與香火血食。可要是毀傷遺蛻才能驗證,小人今日也只能撤訴了。”

“開棺驗屍?不知爾等從何聽來?本官有說過什麼嗎?!”韓岡眼神一下凌厲起來。雖是年輕,可歷經風雨而磨礪起來的氣勢,高居雲端的地位,雙眉只微微一皺,如刀似劍的眉眼凝起的威嚴,就壓得兩人張口結舌。

何允文從壓迫感中勉強掙扎出來,戰戰兢兢地問着:“當真不會傷到家祖遺骸?”

韓岡冷哼一聲,根本不理會何允文的問題,提氣高聲,讓聲音傳遍周圍羣衆:“經過這三日,本官已知此案真相。今日到何雙垣墓前審案,也只是讓白馬父老做個見證!是非黑白,轉眼即知,你們究竟怕個什麼?!”

說罷一甩袖袍,不再理會何闐與何允文兩人,他利落地翻身上馬,馬鞭遙遙一指城北,“去清水溝!”

第三十七章 青山聲碎覷後影(三)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九)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二)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第四十章 中原神京覆九州(上)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三)第三百零八章 崩塌(下)第三十四章 雨澤何日及(四)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七)第二百七十六章 長風(十三)第一十四章 臥薪三載終逢春(上)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六)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一)第一十二章 兵蹙何能祓鬼儺(下)第六十二章 宴火(四)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九)第七十章 塵囂(一)第二十四章 夜雨更覺春風酣(下)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三)第二十七章 鸞鵠飛殘桐竹冷(下)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三)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七)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十)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八)第一十五章 一筆定黜陟(上)第三十九章 苦心難成事(上)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十)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九)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三)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一)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七)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七)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八)第五十章 南北(十)第八十七章 塵囂(十八)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九)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八)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四)第一章 坐忘渭水岸(上)第二十四章 南國萬里亦誅除(一)第三十七章 青山聲碎覷後影(一)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六)第五十五章 南北(十五)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八)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四)第二十八章 夜影憧憧寒光幽(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三)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二十三)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四)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十)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九)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九)第二十四章 南國萬里亦誅除(一)第四十二章 望斷南山雁北飛(上)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第三十三章 道遠難襄理(中)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九)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八)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十一)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二)第九章 鬧市紛紛人不寧(下)第三十八章 天孫漸隱近黃昏(上)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五)第三百零二章 不悖(六)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四)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四)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八)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三)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二)第二十六章 虛實(六)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九)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五)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五)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四)第五十六章 南北(十六)第二章 搖紅燭影憶平生(上)第一十六章 山入四荒更鬱蒼(中)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三)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六)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二)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六)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十二)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二)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五)第二十七章 片言斷積案(上)第五章 聖賢需承傳人薦(中)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十三)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四)第二十九章 雛龍初成覓花信(上)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第一百一十章 微雨(十七)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八)第八章 破釜沉舟自專橫(下)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十四)第一十九章 登朝惟願博軒冕(下)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三)第二百七十四章 長風(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