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七)

殺良冒功之事說說也就罷了,畢竟不是今天的正題。

韓岡到了狄道城,安排下秦鳳軍後,片刻也不歇息,就趕來康樂寨,也不是來討論如何杜絕殺良冒功的問題的。

“經略,大軍自過洮水,究竟帶了幾天的口糧。”韓岡問着王韶,軍糧補給纔是能讓他如此不辭辛勞的關鍵。

自度過洮水後,宋軍連克兩座寨堡,一口氣衝出了六十里。這就跟當初種諤從綏德城出發,攻打羅兀城的冒險沒有什麼兩樣。雖然眼下的補給線看着穩定,可一旦木徵反撲過來,這條糧道的安全,可就是個大問題了——不只是頭痛那麼簡單。

“九天。”王韶的話證明了在他指揮下,實際情況並沒有偏離之前與韓岡一起商討的計劃。

可韓岡疑惑起來:“那怎麼下官到了狄道後,王都知說經略你催着要快一點把糧秣運上去。”

“的確是有讓狄道運糧過來。計劃中不是要以康樂寨爲兵站嗎?”高遵裕微微皺眉,“就不知王中正那個閹人是怎麼聽得,就會大驚小怪。”

王中正因爲前次在熙州、在渭源分到的功勞,受了不少賞賜,甚至還跟高遵裕一起,多了一個帶御器械的加銜。這個相當於天子宿衛的貴重職銜,本是代表了天子的恩寵,但跟一個閹人同時得授,使得高遵裕在私下裡對王中正沒有半句好話。

雖然王中正在兵事上沒有什麼才能,但他至少在熙河這裡謹守本分,比起歷史上的那些監軍好得太多。韓岡覺得高遵裕說得就有些過頭了。

但他今次聽了王中正的話,便急急地跑過來的確有些冤。自嘲地笑了笑,道:“當川堡和康樂寨都要改爲兵站,但眼下的兵力不知夠不夠?”

從王韶現在手上兵力來說,如果將兩座剛剛奪下來的寨堡都改成兵站,可能就不足以留下足夠分派的軍力了。至少在涇原軍趕來之前,光靠秦鳳軍和熙河軍的力量並不夠。

熙河今次出兵總計七千,秦鳳的第一批是萬人,接下來還有四千,要跟涇原的一萬人馬一起過來。總計三萬軍勢,要在攻下河州的同時,抵擋住來自蘭州的禹臧花麻甚至党項人,並且守住各條道路上的兵站,還是很吃緊的。比起幾個月前攻打熙州時,路程上河州遠了有兩三百里,要補上這一段的缺口,人力、物力的消耗絕不是個小數目。

“洮西這一帶的蕃部前幾個月已經被木徵和我們各自清理了一遍,沒有多少剩下的,可以少放點守軍,不用怕有人在中間劫道。”

“但康樂寨到當川堡,當川堡往珂諾堡,這兩段路,守軍和民夫可都少不得。”王舜臣不知何時進來了,他也算是有頭有臉,在軍議上的發言權只比苗授稍低。只聽他插話道:“這一程路末將已經聽回來的人說了,馬車肯定上不去。只能使用獨輪車,而且是兩個人一推一拉才能,要不然就是要牲畜。”

韓岡道:“還是照預定計劃,先下珂諾堡,回頭從河谷中走。”

珂諾堡和香子城其實都在洮水支流邊。洮水是自南向北匯入黃河,如果從狄道向洮水下游走上五十里,就是流經珂諾堡、香子城的支流匯入洮水的地方。再從交匯處向西上溯,很快就能抵達珂諾堡。

可無論是王韶還是韓岡都不會選擇走上這條河谷道。就跟他們去年在攻打熙州時,沒有選擇抹邦山、竹牛嶺的南線,而走得的鳥鼠山北線是同樣的情況。

從地圖或沙盤上看,如果忽略掉河道、道路上避免不了的蜿蜒曲折,只取主線的方向。河谷道和眼下官軍要控制的山道,就大略組成了一個等腰直角三角形。河谷道因爲是從洮水主流轉向支流,就形成了三角形的兩條腰,而山道則是底邊。

起始地和目的地相同,行程卻差了近一倍。平坦而悠長的河谷道路,是和平時期最爲便捷的運輸通道,但在戰時,卻是危機四伏,隨時可能會被谷地兩側埋伏的敵軍給切斷。相反的,路程更短、地勢更爲險要的山路,纔是更爲穩妥、須先一步控制在手中的戰略通道。

所以想順利地用馬車來運送糧草,還是等到攻下珂諾堡,再回頭打通河谷道也不遲。

“那到底讓誰來攻打珂諾堡?”王韶問着,看着韓岡。

王舜臣將胸一挺,他巴巴跑過來可不是就爲了此事。

但高遵裕都沒理他,“趙隆帶的是選鋒,康樂寨、當川堡都是他們攻下的。只是眼下連下兩城,已經失去了銳氣。”他轉過來對韓岡道:“玉昆你已經徵發了廣銳軍的那一隊將校是吧?他們現在是不是在狄道城?”

“難道已經商量過了。”韓岡有了點疑心,“……下官帶在身邊的是鄉兵弓箭手而已。”

“玉昆,”王韶擡起眼,眼神沉重,“別捨不得,能用就多用。”

“果然!”

韓岡知道,王韶、高遵裕,乃至朝堂諸公都是想着儘量早點把他們這羣叛賊中的首領給消耗掉,一死百了,所有人都不用再擔心他們的事。可韓岡跟劉源他們來往得多,完全沒有這樣的想法。

他故意裝作不知道王韶和高遵裕的心思,輕笑道:“但他們立得功勞太多,犒賞起來可就麻煩了。”

“朝廷不會吝惜一點田地和銀絹的。”高遵裕同樣深深看了韓岡一眼,“玉昆你可以放心。”

щщщ _тTkan _C○

劉源他們在渭源的表現,壓倒了熙河軍中每一個指揮。可越是光芒四射,宋廷對他們這羣叛將的顧忌就越深。能叛一次,就能叛第二次,下面士卒或許是有着各種各樣逼不得已的原因,但上面的將校可就找不到多少藉口了。

王韶和高遵裕都不希望有人認爲他們對這羣叛將太過看顧,這關係到他們的前途。

韓岡心中暗歎,看起來是很難正面保住劉源他們了。對於王韶和高遵裕心中的不快,他沒有多解釋,急急辯解自己對這羣叛將並無看顧之意,那反而是着相了。

“玉昆你回去知會劉源,讓他來我這裡。”王韶自覺前面口氣硬了點,緩和氣氛似的說着話,“要以快打快,眼下停步不得。攻下珂諾堡後,就有個休整全軍時間,然後在河州城的門戶香子城下與木徵決戰。相信木徵是不敢把香子城都讓給官軍的。”

……

當韓岡找過來的時候,劉源等一衆舊日的廣銳將校正在營地中安安靜靜地吃飯。

沒有人敢打擾他們。紮營之後,非得上命,各營之間不得走動。否則就是一頓軍棍,甚至就是軍法從事。但在營地中巡邏的衛兵們,在經過他們這一片時,都忍不住要好奇地看上兩眼。

劉源等兩百五十人依然坐得很安穩。吃得好,睡得好,誰會在乎外面的人怎麼看自己?

韓岡進去之前,曾經吩咐下面的親兵爲他們找塊營盤歇息下來,而他的命令被百分之兩百地完成了。

韓岡手下的親兵,有傳言說他們各個都精通急救之術。劉源等人實際看見的這一位,雖然沒有表現他醫術的機會,但他不僅僅幫着定下了今夜的駐地,還順便將晚餐一起讓人給準備好了,甚至還弄了兩壇酒來。這辦事的手段,算得上是出色了。

劉源想着,跟着治事之纔出了名的韓機宜久了,的確是學到了幾分下來。

今夜的飯菜有酒有肉,而且前面從隴西往狄道城開進過來時,在幾個兵站中,吃到的熱飯熱菜也同樣是不缺葷腥。不僅僅是他們這些廣銳將校,整整一萬人馬的秦鳳軍,再加上兩千多、近三千的民夫,他們在幾處兵站歇下來的時候,都是吃上了帶着葷腥的熱飯熱菜。

這件事說起來很簡單,而且酒就一口,肉也就那麼一塊。但劉源畢竟從軍已久,知道這番佈置有多麼難得。能讓上萬人都吃上帶肉的熱飯菜,要準備多少柴薪,多少牲畜,皆是個驚人的數字。但在韓岡的預先安排下,卻是一點不漏地給完成了。

——這個“預先”,其實最是難得。

一路過來,劉源就跟在韓岡身邊,根本就沒看到他費神費力地去安排大軍的食宿,所有的事不帶吩咐,都有下面的人完成。聽說韓岡寫了一套有關兵站的規條,就跟傳說中讓他一舉得官的療養院規條一樣,什麼事只要照章處理就行了,只是劉源無緣得見。

見到韓岡過來,所有的人齊刷刷地站起身,就算沒有注意到的,也都是被旁邊人提醒或是直接拉扯起來。

就算在吃飯的時候,手無寸鐵、身無胄介,但兩百多號人站在一起,便是一股千軍萬馬臨陣時的氣勢。讓韓岡不由暗歎,果然是一羣熊羆虎狼,只是因事蜷伏起爪牙罷了,也難怪王韶、高遵裕這般忌憚。

韓岡示意他們繼續吃飯,然後走到劉源身邊,似是平淡地對他和他的副手說了一句,“王經略點了你們的名。”

劉源的回答簡單直接,就是一句反問:“是去哪裡?”

“珂諾堡。”

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二)第二十二章 聲入雲霄息烽煙(上)第四十七章 豈意繁華滋劫火(中)第一百零一章 微雨(八)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七)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十)第二章 搖紅燭影憶平生(下)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六)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八)第三章 陋室豈減書劍意(下)第一百零二章 微雨(九)第四十五章 樊樓春色難留意(三)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九)第二十八章 夜影憧憧寒光幽(四)第五十七章 南北(十七)第四十四章 文廟論文亦堂皇(一)第四十四章 文廟論文亦堂皇(三)第二百九十一章 狂浪(上)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六)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六)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四)第四十三章 親屈天人九重問(上)第三十六章 望河異論希(二)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四)第二十章 廷對展玉華(下)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一)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一)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三)第二十四章 攜眷西返家(中)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二)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二)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五)第二百七十章 長風(七)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二)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三)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後顧(中)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九)第一十五章 前路多坎無須慮(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五)第三十四章 雲庭降鶴宴華堂(下)第四十一章 順風解纜破晴嵐(上)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二十)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二)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十二)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四)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五)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一)第二十八章 遙別八桂攀柳枝(下)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八)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一)第四十一章 千嶂重隔音信微(上)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五)第二十三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四)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十三)第一十八章 秉燭待旦已忘眠(下)第三十九章 銅戈斑斑足堪用(上)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八)第五章 九州聚鐵誤錯鑄(四)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八)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賁(四)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六)第二章 邊聲連角不知眠(二)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一)第三十二章 憂勤自惕礪(上)第二百零六章 變故(三)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十一)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五)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一)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二十二)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十四)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三)第一章 一入宦海難得閒(四)第一十七章 家事可斷百事輕(下)第三十九章 追憶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二)第二十九章 雛龍初成覓花信(中)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九)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十一)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七)第一十五章 經濟四方屬真宰(中)第二十六章 仕宦豈爲稻粱謀(中)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八)第四十二章 潮至東嶗觸山回(中)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一)第二十章 廷對展玉華(下)第九章 舊日孤燈映寒窗(下)第三百一十一章 僞帝(下)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七)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九)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十三)第一百六十一章 京師(三)第一章 一入宦海難得閒(三)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三)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八)第三十六章 望河異論希(四)第二十九章 坐感歲時歌慷慨(上)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四)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八)第三百二十八章 東行(下)